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6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 筑工业行 业标 准 j g / t 1 9 9 一2 0 0 7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for p h y s i c a l a n d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b a m b 0 0u s e di nb u i l d i n g 2 0 0 7 一 0 4 一 0 9 发布2 0 0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 布 j g/ t1 9 9 一2 0 0 7 目次 前言 4 4 。 工 1 范围 4 4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1 4 试材采集 2 5 试 材 锯 解 及 试 材 截 取 方 法 4 。 。 4 4 4 2 6 墓本要求 。 , 。 。 , 。 , , 。 , , 一4 7 含水率试验方法 , 。 5 8 干 缩率试验方法 , 。 6 9 密 度试验方法 4 , 。 。 一8 10 吸水率试验方法 1 】 , , 甲 甲 , , , , 4 一9 n 顺纹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 。 一10 12 顺 纹 抗 压弹 性 模t 试 验 方 法 , 12 13 横纹抗压强度试验方 法 , , 13 14 顺纹抗拉强度试验方 法 , 4 , 4 15 15 顺 纹 抗 拉弹 性 模量 试 验 方 法 , , , 。 。 , , , , , 17 16 顺纹抗剪强度试验方 法 , 。 玲 17 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 21 18 抗弯弹 性模量试验方 法 4 4 4 4 4 4 4 2 3 19冲 击韧性试验 方法 , , 。 。 。 , , 一25 j g/ t 1 9 9 一2 0 0 7 前言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樊承谋、 潘景龙、 陈志勇、 鞠杨、 李秋义、 董毓利、 易成。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 g/ t 1 9 9 一2 0 0 7 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竹材的术语和定义、 试样采集、 试材锯解及试材截取方法、 基本要求、 含水率试 验方法、 干缩率试验方法、 密度试验方法、 吸水率试验方法、 顺纹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横纹抗 压强度试验方法、 顺纹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顺纹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 验方法和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竹壁片状小试样测定建筑用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 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仍适用于本标准。 g b8 1 7 。 数值修约规则 jjg139 拉力、 压力和万能试验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含水率 m o i s t u rec o n t e n t 竹材中所含水分质量与全干质量的百分比. 3 2 纤维饱和点r l b resa t u ra t . o n p o i n t 竹材细胞壁吸着水饱和时的含水率。 3 . 3 千缩率 s h r l n k 昭 e 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的湿竹材干燥后, 其尺寸和体积收缩与原有尺寸和体积的百分比。 密度d e n s i t y 竹材单位体积 的质量。 吸水率w a t e r a b 吕 o r b a n ce 竹材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吸收水分的质量与全干质量的百分比。 片状小试样n a k y s p ec! m e n 以竹壁作厚度沿径 面劈制 的试样。 弦向 抗夸 t ang e o t la l ben d i n g 片状小试样侧立弦向承受弯矩。 j g/ t1 9 9 一2 0 0 7 3 . 8 径面抗剪 s h ea r i n g p atal ie l t o g r a l n a l ong r a d i a l s e c t lon 片状小试样沿径面顺纹受剪。 3 . 9 立地条件 9 份 w t h c o n d l t i o n s 又称立地, 是指林业用地上体现气候、 地质、 地貌、 土壤、 水文、 植被、 生物等对林木生存、 生长有重大 意义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 4试材采维 4 . 1 采集地条件和样竹选择 4 . 1 . 1 当需确定某种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时, 应选择立地条件有代表性的竹材产区采集试材。 4 . 1 . 2 在采集的竹林中, 所采的样竹不应少于 1 00 株, 其中随机抽取不小于10株胸径( 从伐根至 1 . 3m 处的直径) 1 00 mm以上, 成熟无缺陷的样竹。 4 . 2 试材位取记峨 4 . 2 . 1 样竹伐倒前, 应在胸高部位以上标明北向记号。 4 . 2 . 2 样竹伐倒后, 应记录胸径、 竹高。每株从胸径以上部位截取长度约 28m含 n个竹节的试材。 4 . 3 试材绷号和运输 4 . 3 . 1 试材截取后, 立即将编号写在试材中段的竹面上。 4 . 3 . 2 将每 5 根试材用塑料布包扎成一捆, 以防干裂, 并及时交运。 5 试材锯解及试材截取方法 5 . 1 截取试样毛坯的共求 截取试样毛坯时, 应根据竹材密度沿竹株高度由根部到梢部和沿环形截面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生 长特征, 使各项性能试样的平均密度达到一致。 5 . 2 试材沿竹株高度的分配 采集的试材运至试验场所后, 首先锯去试材端部, 余下两端带竹节并延伸20 m m的 8 段竹筒, 沿竹 株由根部到梢部按工到姗的顺序编号( 见图 1 ) 。 单 位 为 毫 米 圈 1 试验用竹竿的竹筒编号 5 . 2 . 1 截取 工 和祖两段竹简用于测试顺纹抗拉强度五 和顺纹抗拉弹性模量e。图z a)示出试样毛坯 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当竹简在竹节之间的长度不能满足试样长度的要求时, 试样两端夹持部分可含 竹节。 5 . 2 . 2 截取 n 和姐两段竹筒用于测试弦向抗弯强度fm 和弦向抗弯弹性模量 e m 及含水率 w, 图z b)示 出制作这些试样毛坯的试条宽度尺寸及沿长度分布的尺寸。 5 . 2 . 3 截取皿和h两段竹筒用于测试顺纹抗压强度 fc 和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e 。 、 横纹抗压强度 几9。 、 径面 顺纹抗剪强度大、 冲击韧性a、 密度p 、 吸水率a 及千缩率夕 。图2 。 ) 示出制作这些性能试样毛坯在 试条上的分布的尺寸。 5 . 2 . 4 第w、 v两节竹筒留作必要的补充试验。 j g/ t 1 9 9 一2 0 0 7 单位为毫米 1 . 姐竹条 n. 如竹条 2 4 0. 3 0 几j 。 , b ) in, vl竹条 2 2 0二3 0 .3 0 a 。 叫 e 卜 不 景 台 儿 了 ; 、 ,一 , , 2 6 2 5301 4 01 2 5 1 至 5 3 0一1 .4 0 c ) 圈 2 各项性能试样毛坯的截取方法 5 . 3 试样毛坯沿环形截面的截取方法 从一对具有沿竹株高度平均密度的竹筒中, 沿环形截面以竹筒直径对称轴成双截取。除径面抗剪 强度试样毛坯的宽度不应少于40 mm外, 其他性能试样毛坯的宽度不应少于 20 m m, 以保证足够的干 缩和加工余量。 图 3 a)示出抗拉、 抗弯及含水率试样毛坯截取方法; 图3 b)示出其他性能试样毛坯截取方法。 圈 3 各项性 能试 样毛坯 沿环形位面截取方法 j g/ t1 9 9 一2 0 0 7 5 . 4 试材、 试样的编号 从试材上截取竹筒、 试条、 试样毛坯及在制作试样时, 应随即编号, 编号应包括竹种号、 竹株号、 竹筒 号、 试条号及试样号。 6 谷本要求 6 . 1 试样制作共求和检查 6 . 1 . 1 应按各项性能试样的规定加工, 试样相对的两个径面应平整并相互平行, 两个弦面应保持竹青 和竹黄原状, 径面应与截面垂直, 试样不应有缺陷, 每个试样制成后应随即编号。 6 . 1 . 2 试样长度允许偏差为士1 . omm, 宽度允许偏差士0 . smm, 试样全长( 对于顺纹抗拉试样是指中 部 60 mm有效部分) 的宽度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 zmm。 6 . 1 . 3 径面与端面的垂直度应用钢直角尺检查。 6 . 2 试样含水率调整 加工完成后的试样, 应置于温度 20士2 , 相对湿度65%士5 %的恒温恒湿环境条件下保存两周。 6 . 3 实脸室要求 实验室应保持温度20士2 和相对湿度 6 5 %士5 %。如实验室不能保持这种条件时, 试样应置于 密闭的容器中, 试验时方可取出. 6 . 4 试脸设.的校正 试验机、 精密测t仪器及测量工具, 应由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按检定规程定期检验, 试验机的精确度 应符合现行标准 拉力、 压力和万能试验机 jjg1 39 中准确度级别为工级的规定。其他加荷设备的示 值误差不得超 过士1 肠。 6 . 5 试脸结果计林和试脸报告绷写 6 . 5 . 1 各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 指标均应按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的公式计算。 6 . 5 . 2 处理试验结果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有关的统计量: a) 按式(1) 求出算术平均值: * 一 半 ( 1 ) 式中: 无 算术平均 值; 苏 各个试样的试验结果; n 试样数量。 b)按式(2) 求出标准差: 。 _ ) 艺( x 一 笼 ) , 口一习石 二 刁 (2 ) 式中: 5 标准差; n 试样数t。 c)按式(3) 求出平均值的标准差: ( 3 ) 式中: s t 平均值的标准差。 n 试样数t。 d)按式( 4)求出变异系数, 以百分率计: j g/ t 1 9 9 一2 0 0 7 _互又1 0 0 (4 ) 义 式 中: 。 变异系数; e ) 按式(5) 求出试验准确指数, 按百分率计: 尸 _ 强 大 1 0 0 x ( 5 ) 式 中: p 试验准确指数; 6 . 53 试样数t 所需的最少试样数量应按式(6) 计算: n m l。 一 书 . . . . . . . . . . . . . . . . o. ( 6 ) 式 中: , m n 所需最小试样数; 、变异系数, 可选取表 1的值; 犷 一 - 结果可靠性指标, 按。9 5 的置信水平取1 . 96。 衰 1 竹材主要性能变异系数平均值 一 代鑫 彭 一州- 顺纹抗拉强度 顺纹抗剪强度 抗弯弹性模量 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 变异系数/ 环 1 0 1 3 1 5 2 0 2 0 2 0 2 0 6 . 54 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计算的修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 b8 1 7 o 的规定。 6 . 55 试验报告应说明竹种、 试材来源, 取样方法、 试验项目及采用的标准试验方法、 试样尺寸及数t、 主要设备性能、 加荷速度、 实验室的温度及相对湿度、 物理力学指标的计算和各统计t. 7 含水率试验方法 7 1 原理 试样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全干试样质量的百分比, 表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7 . 2 试样的制备 7 .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2 的规定截取, 质量不应小于 1 . 5 9 。 7 . 2 . 2 附在试样上竹屑碎片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7 . 3 仪骼设备 7 . 3 . 1 天平称量值大于 或等于3 009 , 感量小于或等于0 . o 019 。 7 . 3 . 2 烘箱应能保持 103 士2 恒温。 7 . 3 . 3 玻璃干燥器和称量瓶。 7 . 4 试验步骤 7 . 4 . 1 制备好的 试样应放人称量瓶中立即称量, 精确至。 . o 019 。 7 . 4 . 2 打开称量瓶盖后, 在烘箱内保持温度 1 03士2 , 烘至 sh 后, 取出3个试样进行试称, 以后每 隔zh 试称一次, 当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00 02 9 时, 即认为达到全干。 j g/ t 1 9 9 一2 0 0 7 7 . 4 . 3 从烘箱中取出试样, 盖好称量瓶置于装有干燥剂的玻璃干燥器内, 待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精 确至0 . 0 0 1 9 0 7 . 5 结果计算 75 . 1 试样含水率, 按式(7) 计算, 精确至 。 . 1 : 切=塑 止 二 卫 竺 xl o o 州 o ( 7 ) 式 中: 二含水率 , %. 刀之 0 7 . 5 . 2 试样试验状态时的质量, 9 , 试样全干状态时的质量, 凡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各项称量值坟人含水率测定记录表( 表 2)中, 并填人含水率计算结果。 表 2含水串测定记 录表 竹 种 : 实 验 室 温 度 产地: 实 验 室 相 对 湿 度 :月日 试样编号试样试验时质t二1 / 9试样全干时质t,。 / 9 年 含水率 二 / % 备注 测 定 :计 算审 核 : 千缩率试验方法 8 . 1 原理 将达到饱和水分状态的试样千燥至气干状态或全干状态时, 以其尺寸和体积收缩与原有尺寸和体 积的百分比表示竹材气干或全干的线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 8 . 2 试样的制告 8 .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3的规定截取。 8 . 2 . 2 用饱和水分的试样毛坯制作成 1 5mmx20 m mxt m m( 宽度x高度x厚度) 的试样。不应与密 度测定共用一个试样。 8 . 2 .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按本标准 6 . 1的规定。 8 . 3 仪骼设备 千分尺 , 测量尺寸应精确至 ool mm。 8 . 4 试验步价 8 . 4 . 1 测定时, 应将试样浸泡于温度 20士2 的蒸馏水中, 每隔 3 昼夜, 测试一次弦向尺寸, 当连续 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 0 . 02 mm, 即可认为试样尺寸达到饱和水分状态。 8 . 4 . 2 标出试样每个面的几何中心, 通过相对面的几何中心分别测量湿材试样的径向、 弦向和纵方向 尺寸, 精确至。 . 01 m m 。 8 . 4 . 3 试样在本标准6 . 2规定的环境中气干, 每隔6h 试测一次弦向尺寸, 当连续两次测试结果之差 不大于 0 . 02 m m时, 即可认为达到气干。通过相对面的几何中心分别测量气干试样的径向、 弦向和纵 向尺寸, 精确至0 . 01 m m。并称量试样质量, 精确至。 . o 01 9 。 8 . 4 . 4 将试样放在烘箱中, 开始温度 60, 然后按本标准 7 . 4 . 2和74 . 3规定进行烘干并测量出试样 全干时的质量和径向、 弦向和纵向尺寸。 8 . 4 . 5 在测量过程中, 试样如发生开裂或形状畸变时应予舍弃。 j c/ t 1 9 9 一2 0 0 7 85 结果计算 8 . 5 . 1 全千线千缩率 试样从湿材状态至全干状态时, 径向或弦向的全干线干缩率, 应按式( 8)分别计算, 精确至0 . 1 : 几,x 1 ,二 一 1 。 l m . 、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8 ) 式中: 凡x 全 干 线 干 缩 率, %; 1 。 二 试样湿材状态时径向或弦向的尺寸, m m; 1 。 试样全干状态时径向或弦向的尺寸, m m。 8 . 5 . 2 气千线千缩率 试样从湿材状态至气干状态, 径向或弦向的气干线干缩率, 应按式(9) 分别计算, 精确至0 . 1 : 1 二 a , 一1 。 1 , 、 x 1 0 0(9 ) 式中 : 风气干线干缩率, %, 1 . 二 试样湿材状态时径向或弦向的尺寸, m m; 人 试样气干状态时径向或弦向的尺寸, m m。 8 . 53 全干体积干缩率 试样从湿材状态至全干状态, 体积干缩率应按式( 1 0)计算, 精确至 01 : v_ 一 、 一 v 仇、 二=二 器- - = x i u u vo x 式中 : 瓜ax 全 干 体 积 干 缩 率, % ; v m ax 试样湿材状态时的体积, m耐 , 近似按立方体计算; v 。 试样全干状态时的体积, m耐 , 近似按立方体计算。 8 . 5 . 4 气千体积干缩率 试样从湿材状态至气干状态, 体积干缩率应按式( 1 1)计算, 精确至 01 : 。vm . 、 一v, _ _ 肠一- - 二军 -, 入 i uu v即 . x ( 1 1 ) 式中: 两。 气干体积干缩率, %; v二试样湿材状态时的体积, m m3 , 近似按立方体计算; v , 试样气干状态时的体积, m m3 , 近似按立方体计算。 8 . 5 . 5 气干含水率 试样气干含水率应按式( 12) 计算, 精确至。 . 1 : 切 , =塑 止 二 二 丝xl o o 刀2 0 式 中: 二 。 气干含水率, %; m: 试样气干状态时的质量, 9 ; m 。 试样全干状态时的质量, 9 。 8 . 5 . 6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各项测试数据填人干缩率测定记录表( 表 3), 并填人各项干缩率及气 干含水率的计算结果。 j g/ t1 9 9 一2 0 0 7 竹 种 : 实脸 室 温度 : 表 3 千缩率测定记录衰 产地: 实验室相对湿度:年月日 试 样 编 号 试样尺寸/ m m 试样体积/ mm 吕 群 篇享 % 干缩率/ % 墓 气 干 时全干时湿材时气 干 时 全 干 时 誓篙篙篙篙篙篙篙篙 湿 材 时 v. , 气 干 时 v : 全 干 时 叭 气 干 时 全 干 时 径 星 弦 最 体 积 月v . 径 向 召盆 .x 弦 , 叹 体 积 乌。 , 口口 测 定 : 试脸报告 计算:审 核 : 试验报告按本标准 6 . 55 规定的内容编写。 密度试验方法 9 . 1 原理 试样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即为竹材的密度。 92 试样的制备 9 .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3的规定截取。 9 . 2 . 2 把测定全干密度用经过气干状态时的试样毛坯和测定基本密度用饱和水分状态的试样毛坯, 制 作成15m m x zq m mx t m m的 试样。不 应与干缩率测定共用一个试样。 92 , 3 试样制作按本标准6 . 1 要求, 试样饱和水分状态和气干状态的调整按本标准 8 . 4 1 和 8 . 4 . 3的 规定。饱和水分状态的试样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 但不持有游离水。 9 . 3 仪骼设备 千分尺, 测量尺寸应精确至。 . 01 m m。 9 , 4 试验步骤 9 . 4 . 1 按本标准 842 规定量测饱和水分状态下试样尺寸, 按立方体计算体积, 精确至 10 m m子 。称量 试样质量, 精确至。 . 0 01 9 。 9 . 4 . 2 将试样放人烘箱内, 起始温度 60保持 4h , 然后按本标准 7 . 4 . 2 和 7 . 4 . 3 规定烘干和称量。 9 . 4 , 3 试样全干质量称出后, 并按本标准 8 . 4 . 2 规定测量个干状态试件的尺寸, 按立方体计算体积, 精 确至l o m m 3 。 9 . 5 结果计算 9 . 5 . 1 全千密度应按式( 1 3)计算, 精确至 ik 目m 3 : 。 一 瓷 x , 0 “ , 。 , 。 ( 1 3 式中: 肠 全干密度, k g / m , ; m 。 试样全干时的质量, 9 ; v 。 试样全干时的体积, mm a 。 952 试样含水率为 w时的气干密度, 可按式( 14) 计算, 精确至ik g / m, : 凡=两 1 +0 . 0 1 ( 1 一k ) w v一 vn ,。 八=- ; 燕 二 - - - - 八i u u 7 o vo t 刁 (1 4 ) j g/ t1 9 9 一2 0 0 7 式 中 : 心含水率为二时的气干密度, k g / m , ; po 全干密 度, k g / m 3 ; k 体积干 缩系数, 精确至。 . 1 , %; v , 试 样含 水率 为二时 的 体 积, m m 3 ; vo 试样全干时的体积, m 耐; 。试样含水率, %。 试样含水率在 5 %30%范围内, 按式( 15) 计算有效。 9 . 5 . 3基本密度应拎式 ( 16 ) 计 葺 , 精确 罕 ik 创m“ : 。 一 会x l06 (1 6 ) 式 中: 户 , 基本密度. k g / m , ; v 、 试 样 饱和 水 分时 的 体 积 , m m 3 ; m 。 试样全干时的质量, 9 。 9 . 5 . 4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测试数据填人气干密度、 全干密度测定记录表( 表 4)和基本密度测定 记录表( 表 5)中, 并填入上述3 项密度的计算结果。 9 .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的编写应符合本标准 6 . 5 . 5的规定。 表 4 气千密度、 全千密度测定记录裹 竹种:产地: 试样编号 试样尺寸/ m m 试 样 体 积 / m m 3 试样质最/ 9 含 水 率 、 / % 体积 干 缩 系数 k/ % 气干密度 内/ ( k g / m 3 ) 全干密度/ ( k g / m 3 ) 备 注 气干时全 干 时 径 向 弦 同 纵 向 径 同 弦 向 纵 向 含水率 w 时 含水率 切 时 全 干 时 含 水 率 切 时 含 水 率 1 2 %时 笙 宁 口 ,j 测 定 : 竹 种 : 实 验 室 温 度 : 计算: 衰 5 基本密度测定记录衰 产 地 : 审 核 : 实 验 室 相 对 湿 度 :年月日 试 样 编 号 饱和水分时试样尺寸/ m m 饱 和 水 分 时 试 样 体 积 / m m3 试样全干时质t/ 9 基本密度/ ( k g / m 3 ) 备注 径 向弦 向纵 向 测 定 :计 算审 核 : 1 0 1 0 吸水 率试验方法 原 理 竹材是多孔性的有机材料, 具有吸收环境水分的能力。竹材的吸水率是当试样达到吸水饱和状态 q j g / t1 9 9 一2 0 0 7 时所吸收水分的质量与全干试样质量的百分比。 10. 2 试样的制备 10.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3 的规定截取。 10. 2 . 2 用试 样毛坯制作成15m m x 20 m mx t m m的试样, 允许使用全干密度测定后的 试样。 10. 2 .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 按本标准6 . 1的规定, 应清除附在试样表面上的竹屑和碎片。 1 0 . 3 仪骼设备 浸剂试样的容器。 1 0 . 4 试脸步橄 1 0 . 4 . 1 将试样放入烘箱后, 起始温度60保持约 4 h , 然后按本标准 7 . 4 . 2 和7 . 4 . 3 规定进行烘干和称量。 1 0 . 4 . 2 将称量后的试样放人盛有蒸馏水的容器内, 用不锈金属网将试样压人水面以下, 盖好容器。水 温应保持在20士2 的范围内。 1 0 . 4 . 3 试样放人水中24 h 后第一次称量, 以后每隔3昼夜称量一次, 至最后两次含水率之差小于 5 % 时, 即可认为达到最大吸水率。 每次称量时, 试样从容器中取出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的游离水后称量。容器内的蒸馏水须保持清 沽, 3d 一4d 更换一次。 1 0 . 5 结果计算 1 0 . 5 . 1 试样吸水率应按式( 1 7)计算, 精确至 1 : 口 =塑 二 二 2 于竺x1 00 . “ ” 一 ( 17 ) 刀王 。 式中 : a 吸水率, %; m试样吸水饱和状态的质量, 9 ; m 。 试样全干时的质t, 9 。 10. 5 . 2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称量值填人吸水率测定记录表( 表 6)中, 并填人试样吸水率计算结果。 衰 6 吸水率测定记录裹 竹种:产地: 试 样 编 号 试 样 全 干 后 的 质tm。 / 9 试样漫水后的质t二/ 9 吸水率a/% 备注 翼鑫夜 鑫 夜 翼 夜 翼 夜 x 昼 夜 翼毒夜 昼 夜 馨 夜 誉 夜 士 昼 夜 测定:计算: 1 0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按本标准本标准 6 . 5 . 5 规定的内容编写。 审 核 : 11顺纹抗压强度试脸方法 1 1 . 1 原理 沿试样顺纹方向以均匀速度施加压力至破坏, 确定竹材顺纹抗压强度。 11. 2 试样的制备 11.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3 的规定截取。 1 0 j g/ t1 9 9 一2 0 0 7 1 1 . 22 试样尺寸为 1 5mmx1 5m mxt m m( 宽度x高度只厚度) 。 11. 2 .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及试样含水率调整, 分别按本标准 6 . 1 6 . 3 的规定。 11. 3 仪骼设备 11. 31 试验机, 测定荷载的精度应符合本标准 6 . 4的规定, 并具有球面滑动支座。 11. 3 . 2 卡尺, 测量尺寸应精确至0 . l mm。 11 4 试脸步骤 11 4 . 1 在试样长度中央, 测量承压面的宽度和厚度, 精确至0 . l mm。 11. 4 . 2 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球面支座的中心位置, 按每分钟 80 n/ mm , 均匀速度加荷, 直至试样破坏, 精确至l o n 。 11. 43 按本标准第 7 章的规定测定试样含水率方法测定整个试样的含水率。 11 5 结果计算 11 5 . 1 试样含水率为 二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按式(l8)计算, 精确至 0 . i n/ mm , : . . . . . . . . . . . . . 。 一 ( 1 8 脸bt 一- fc 式中: fc四 含水率为w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n/ mm , ; 尸 二 x 破坏荷载, n; b 试样宽度 , mm; t 试样厚度, m m。 11 5 . 2 试样含水率为 12%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应按式( 1 9)计算, 精确至0 . i n/ mm , : 五 ., 2 =k 几 、 了 、 l ( 1 9 k 左 、 0 . 7 9+ 1 . s e 一 0 1 6 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式中: fc. 2 含水率为 12%时的顺纹抗压强度, n/ mm “ ; k 、 竹 材 顺纹 抗 压 强 度 含 水 率 修 正 系 数; 二试样含水率, %。 试样含水率在 5 %30%范围内, 按式(20)计算有效。 11. 5 . 3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测试数据填人顺纹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表 7)中, 并填人顺纹抗压强 度计算结果。 衰 7 j顿纹抗压强度试验记最裹 竹种:产地: 试 样 编 号 试 样 尺 寸 / mm 受 压 面 积 b xt / m m留 破坏荷载 p 二 .: / n 含水率试样 质t/ 9 含水率 创 / % 顺纹抗压强度/ ( n/ mm z ) 备注 宽度 b 厚度t 试 验 时 j,、 含水率 1 2 %时 五 ,比 试 验 时全 千 时 布竹 骨 靠 竹 黄 均值 测 定 :计 算 : 审 核 : j g / t1 9 9 一2 0 0 7 ”. 6 试睦报告 试验报告的编写应符合本标准 6 . 5 . 5 的规定。 12顺纹抗压弹性模t试验方法 1 2 . 1 原理 竹材顺纹受压时, 在比例极限应力内, 按荷载与变形的关系, 确定竹材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12. 2 试样的制备 12.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2的规定截取。 1 2 . 2 . 2 试样尺寸为 l smm只6 o mmxt mm( 见图4 ) 。 单 位 为 毫 米 尸 罗 夹 式 应 变 计 圈 4 顺坟抗压弹性模t试样尺寸及应变计的装且 12 2 . 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及试样含水率调整, 分别按本标准 6 . 1 6 , 3的规定。 12. 3 仪器设备 12. 3 . 1 试验机, 测定荷载的精度应符合本标准 6 . 4的规定。并具有球面支座。 12. 3 . 2 夹式应变计,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0 . o ol m m, 绝对误差不大于 。 . o ol mm, 标距 20 mm士 0 . zmm。 12. 3 . 3 卡尺, 测量尺寸应精确至 0 . lm m。 12. 4 试验步段 12. 4 . 1 在试样长度中央及两端, 测量宽度和厚度, 精确至 。lm m, 以宽度和厚度平均值计算试样 面积 。 12 4 . 2 取试样中段长度 20 mm作测t压缩应变的标距。将长度 只宽度x厚度为 t m mx3mm只 。 . zmm的铝合金薄片按中心距为20 mm粘贴在试样的两侧( 图4 ) 。成对地按装夹式应变计, 其刀口应 卡在铝合金薄片的中心线上。 12. 4 . 3 测t试样变形的下、 上限应力取 sn / m m, 20 n / m m, , 并按试样面积确定下、 上限荷载( 可取 整数) 。加荷速度取每分钟 13 n / m m, 。试验机以均匀速度先加荷至下限荷载, 立即记录应变计读数。 然后加荷至上限荷载, 在记录应变计读数后, 随即卸荷。每次卸荷时应降至。 . 8 倍下限荷载左右, 然后 再升至下限荷载, 并记录下限荷载下的应变计读数。如此反复 6次。 12. 4 . 4 顺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后, 应立即在试样中部截取长度约 20 m m的试样, 按本标准第 7 章的 规定测定含水率。 12. 5 结果计算 12. 5 . 1 根据后 3次获得的应变计读数, 分别求得上、 下限变形值, 取 3 次的平均值作为上、 下限荷载间 的试样变形值。 12. 5 . 2 试样含水率为w时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按式(2”计算求得, 精确至 10 n / m mz : 1 2 j g/ t 1 9 9 一2 0 0 7 擎 李 军 口t . o . . . . . . . . . . . o . 。 . . . 。 。 ( 2 1 式中 : 三,、 含水率为二时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n / mm , ; 么 尸 上、 下限荷载之差, n; 1 上、 下限荷载下试样变形值之差, mm; b 试样宽度, m m; t 试样厚度, m m。 . 3 试样含水率为 12%时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应按式( 2 2 ) 计算求得, 精确至 10 n/ mm z : 八乙八乃 0妇,乙 k : . 、 ec. 12=k 气 、 ec一 1 0 . 8 9+0 . 3 6 e 式中 : ec. 2 含水率为12%时的 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n / m 耐; k 气 、 竹 材 顺 纹 抗 压弹 性 模 量 含 水 率 修 正 系 数; w-试样含水率, %。 试样含水率在 5 %30%范围内, 按式( 2 3)计算有效。 12. 5 . 4 在试验过程中, 应随时将测试数据填人顺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表 8)中, 每个试样 测 6次, 取后三次填人表中, 并将顺纹抗压弹性模量计算结果填人试验汇总表( 表 9)。 裹 8 顺纹抗压弹性模t试验记录表 试 样 编 号 次 数 左表读数( 0 . o o lm m)右表读数( 0 . o o lm m) 平 均 变形 ( 0 . 0 0 1mm) 总 平 均 变 形 1 ( 0 . 0 0 lm m) 下限荷载/ n 上限荷载/ n增 量下限荷载/ n上限荷载/ n增 t 4 5 6 4 测 定 :计 算 : 襄 9 顺纹抗压弹性模t试验汇总裹 审核: 年月日 试 样 编 号 试 样 尺 寸 / mrn 含 水 率 试 样 质t/ 9 含水率 , / 洲 p / n 1 / mm 抗压弹性模童/ ( n / mm z ) 备 注 宽度b 厚 度 t e ,及: 靠竹青靠竹黄 均 值试 验 时全 干 时 测定:计算:审核: 12. 6 试脸报告 试验报告按本标准 6 . 55 规定的内容编写。 13横纹抗压强度试脸方法 1 3 . 1原理 从弦向横纹抗压试验的荷载一 变形图上, 确定比例极限荷载计算求得竹材弦向横纹全面积抗压比例 极 限应 力。 l 3 j g/ t1 9 9 一2 0 0 7 13. 2 试样的制备 13 2 . 1 试条及试样毛坯按本标准 5 . 2 . 3的规定截取。 1 3 . 2 . 2 试样尺寸为 1 5mmx1 5m mxt m m。 1 3 . 23 试样制作要求和检查及试样含水率调整, 分别按本标准 6 . 1 6 . 3 的规定。 1 33 仪器设备 1 3 . 31 试验机测定荷载的精度应符合本标准 6 . 4的规定, 并具有球面支座和记录装里, 记录装置的荷 载分辨力不应大于5 0n/ mm, 变形分辨力不应大于 。 . 01 mm/ mm。 1 33 . 2 试验机的记录装里不能利用时, 应用图 5所示精确至。 . 01 mm的试验装置测量试样变形, 测 量仪表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 01 m m, 误差不大于。 . 01 m m。 1 支 座 ; 2 框架; 3 百分表书 4 压板( 可拆装) 。 5 试 样 ; 6 球面支座. 圈 5 橄坟抗压试验装t 1 3 . 3 . 3 卡尺, 测量尺寸应精确至。 . l mm。 1 3 , 4 试验步赚 1 3 . 4 , 1 测量试样的长度和长度中央的竹壁厚度, 精确至 olmm二 1 34 . 2 将试样放在试验机的球面支座中心处, 在试样径面加载, 按每分钟 2 on/ mm , 均匀速度加荷。 13 . 4 . 3 采用本标准12. 32 规定的试验装置时, 应在正式试验之前, 用3 个5 个试样进行观察试验, 使在比例极限内能取得不少于8 个点的荷载变形读数。正式试验应在不停止加载情况下, 每间隔相等 的规定荷载, 记录一次变形并直至变形明显超出比例极限时为止。根据试验取得的每组荷载和变形值, 以纵坐标表示荷载( 坐标比例每毫米不应大于 50 n) , 以横坐标表示变形( 坐标 比例每毫米不应大于 。 . 01 m m) 绘制荷载一 变形曲线。取荷载一 变形图上开始偏离直线的一点确定为比例极限荷载。将上述 结果填人横纹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表1 0)中。 13. 5 结果计葬 1 3 . 5 . 1 试样含水率为二时, 弦向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 按式( 2 4)计算求得, 精确至。i n/ mm z : 尸 j 的 ,、 =万 。 . . . 。 . . . . . . ( 2 4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