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组件.pdf_第1页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组件.pdf_第2页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组件.pdf_第3页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组件.pdf_第4页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组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 2 9 . 1 2 0 . 5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 2 0 0 3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 辅助触头组件 el e c t r i c a la c c e s s o r i e s 一 c i r c u i t 一 b r e a k e r s a n ds i m i l a r e q u i p me n t for h o u s e h o l du s e 一 a u x i l i a r yc o n t a c t u n i t s ( i e c6 2 o 1 9 : 2 0 0 3 , i d t) 2 0 0 6 一 1 1 一 0 8 发布2 0 0 7 一 0 5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2 0 0 3 目次 前言 4 , , 班 1 适用范围和目的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2 4 分类 2 5特性 3 5 . 1 辅助触头组件的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 2 辅助触头的额定值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3 正 常 和 非 正 常 负 载 条 件 下的 性 能 , , , . . . . 3 5 . 4 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 , . . . . . . . . 4 5 . 5 电 气上分开的触头元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标志和其他产品资料 , . , . . , 二 , , , 4 6 . 1 标志 , , 4 6 . 2 端子标识 , , . . . . . . . , , 5 6 . 3 安装和使用说明 , . . . 5 7 使用的标准工作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8 结构和操作要求 , , 5 8 . 1 结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5 8 . 2 性能要求 , , . , . 7 8 . 3 辅助触头组件的 试验装置 , . . . . , . 8 8 . 4 主开关电器的正确动作 , . 8 8 . 5 电磁兼容性 , 8 9 试验 . . 8 91 试验种类 , , , , ,8 9 . 2 验证结构要求 , . . . 8 93 性能试验 , , 9 9 . 4 电子电路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试验 13 9 . 5 在电子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和特定的电阻器及电感器的要求 14 一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基于使用类别的触头额定值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直流触头试验的感性负载示例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 ,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触头元件举例( 示意简图) 触头元件的试验电 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限制短路电流的试验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接通电流和分断电流值和/ 或功率因数( 时间常数) 值不同的试验条件的负载 l d 详情 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 “ “ “ “ “ “ “ “ 1 8 1 9 丁 g b/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 2 0 0 3 图 6 最小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与工作电压峰值之间的关系 图 a l 一图 a . 10爬电距离应用图示说明 图 c . 1 直流触头负载的结构 。 图 c . 2 直流试验( 负载) 的电流一 时间限值 2 o 2 2 】 】 , 。 ,。 一2 5 2 6 表1 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 , 4 , , , , . 4 表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 . , . . . . . . 6 表 3 己经与一种主开关电器一起进行过全部试验的辅助触头组件的补充试验 , , , , , , 9 表 4 按使用类别验证辅助触头组件在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 , , , 11 表 5 按使用类别验证辅助触头组件在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12 表 6 在非正常条件下允许的最高温度 , , . . . . . 一14 表 b . 1 基于使用类别的触头额定值示例 23 表 c . 1 直流负载 , , , 。 , , , , , , , 2 5 g b/ tz o 6 4 q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 2 0 0 3 .占j 门.目 月 口舀 本标准为与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及类似的开关电器组装的 机电式辅助触头组件的标准, 为这类辅助触头组件的设计、 制造和检验提供指导。 本标准等同采用 iec6 2 o 19: 2 。 。 3(第 1 . 1 版)(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辅助触头 组件)(英文版) 。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 、 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 c / t cl8 9)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施耐德电气(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德力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a b b 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积刚、 陈颖。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 何才夫、 许利战、 包章尧、 郭忠源。 gb /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2 0 0 3 电气附件家用断路器和类似设备 辅助触头组件 适 用范围和 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与过电流保护断路器及家用及类似场所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带过电流保护或不 带过电流保护) 组装的( 或预期组装的) 机电式辅助触头组件, 辅助触头组件的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 4 4 ov和直流2 50 v, 额定电流不超过 10 a 注1 : 这些技术要求也可作为预期与其他家用及类似场所用开关电器组装的辅助触头组件的指导。 注 2 :与低能量( 低电流值和/ 或电压值) 电气器具有关的任何应用, 推荐征询制造商的意见。对低能量触头, 特殊 的建议见 i e c6 0 9 4 7 一 5 一 4 。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 a)辅助触头组件的特性; b)辅助触头组件在下列几个方面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 1)要执行的各种工作制; 2 ) 额定特性和标志的含义; 3)验证额定特性的试验; c)辅助触头组件应满足下列几个方面的功能要求: 1)环境条件, 包括封闭设备的环境条件; 2)介电性能; 3)接线端子; 4)使用安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1 6 3 3 一2 0 0 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 v s t) 的测定( i d t l s 03 o 6 : 1 9 9 4 ) g b / t2 9 o 0 , 1 8 一1 9 9 2 电1术语低压电器( e q vi e c6 0 0 5 o 一 4 4 1 : 1 9 8 4 ) g b / t4 2 o 7 一2 0 o 3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 的测定方法 ( i ec6 0 l l z: 1 9 7 9 , i d t) g b / t4 7 2 8 ( 所有部分)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i d t i e c6 o 6 1 7 ( 所有部分) ) g b8 8 9 8 一2 0 0 1 音频、 视频及类似电 子设备 安全要求( e q v i e c6 0 0 6 5 : 1 9 9 5 ) gbi o 9 6 3 , 1 一2 o 0 5 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 1 部分: 用于交流的断 路器( i e c6 o 8 9 8 一 1 : 2 0 0 2 , i d t ) g b1314 0 . 3 一1 9 9 8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 第2 部分: 作为独立单元的 带无螺 纹型夹紧件的连接器件的特殊要求( i d t i e c6 o 9 9 8 一 2 一 2 : 1 9 9 1 ) g b14048 . 5 一2 。 。 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5 一 1 部分: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 e q vl e c6 o 9 4 7 一 5 一 1 : 1 9 9 7 ) g b / t1 4 4 7 2 一1 9 9 8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 14 部分: 分规范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 容器( id ti ec6 0 3 8 4 一 1 4: 1 9 9 3 ) g b/ t2 0 6 4 0 一 2 0 0 6 / i e c6 2 0 1 9: 2 d 0 3 g b16916 . 1 一2 。 。 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r c c b)第 1 部 分: 一般规则( i e c6 1 0 0 8 一 1 : 1 9 9 6 , i d t ) g b1 6 9 1 7 . 1 一2 0 0 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r c b o) 第 1 部 分: 一般规则( i e c6 1 0 0 9 一 1 : 1 9 9 6 , i d t ) g b/t1 6 9 3 5 . 3 下2 。 。 5 低压系统内 设备的 绝缘配 合第3 部分: 利用涂层、 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 保护( i e c 6 0 6 6 4 一 3: 2 0 0 3, i dt) g b1 7 1 9 6 一1 9 9 7 连接器件连接铜导线用的扁形快速连接端头安全要求( i dt iec6 1 2 10: 1 9 9 3 ) iec60249 一 2 印刷电路用基材第2部分: 规范 iec60947 一 5 一 4 : 1 9 9 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5 部分: 控制电路器件和开关元件第 4 节: 低能量触头性能的评估方法特殊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就本标准的用途而言,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 . 1 辅助触头 a u x i li a r y c o n t a c t 接在辅助电路中并由开关电器用机械方式操作的触头。 iev4 4 1 一 15一 1 。 3 . 2 辅助触头组件 a u x i l i a r y c o n t act u n it 包含一个或多个由主开关电器机械操作的控制触头和/ 或辅助触头的组件。 注: 主开关电器可以是断路器、 rc c b、 r c b o和开关等 3 。 3 ( 辅助触头的) 触头元件 c ont a c t e l e m e n t ( o f ana u x i l i a 口con t a c t ) 闭合或断开辅助触头组件的一个单独的电流路径所必须的辅助触头的所有结构部件, 包括固定的 和移动的, 导电的或绝缘的部件。 iev4 41一 15一 23, 修订的 注:触头元件和驱动系统可组成一个整体, 但通常一个或多个触头元件可与一个或多个操动系统进行组合。 3 。 4 小开距触头元件, , m i n i 一 g a p c ont a c t e l e m e n t 在断开位置时断开距离等于或大于 1 . zm m, 但不符合表 2 项 1 规定的触头元件。 3 . 5 正常开距触头元 件n o r m a l g a p co n t act e l e m e n t 在断开位置时断开距离符合表 2 项 1 规定的触头元件。 4分类 触头元件可按下列方式分类: 4 . 1 按使用类别分( 见表 1 ) 。 4 . 2 按基于使用类别的电气额定值分( 见表 4)。 43 按下列的结构分( 见图 1 ) : 4 . 3 . 1 型式 a 一单断点接通触头元件; 4 . 3 . 2 型式 b 一单断点分断触头元件; 1)采标说明: “ gan这一单词在有的场合译为“ 断点” 较合适, 如下面 4 . 3 . 1的“ 单断点接通触头元件” 和图1中的 “ 双断点触头元件” 等, 但在此处把“ gan译为“ 开距” 更符合机械开关电器专业的使用习惯。 gb/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c6 2 0 1 9: 2 0 0 3 4 . 3 . 3 型式 c 一单断点三端子通断转换触头元件; 4 . 3 . 4 其他型式( 见注 1 ) 。 44 按 p e l v和s e l v电路的适用性分类。 ” 注 1 : 其他形式在图1中描述( 也可见 g b1 4 o 48. 5 一2 o 01 的第3章和表4) 注 2 : 动触头从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的部分行程中两个电路都闭合的先通后断( 重叠) 转换触头元件与动触头从 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的部分行程中两个电路都断开的先断后通( 无重叠) 的转换触头元件是有区别的.除 非另有规定, 转换触头元件是先断后通的 4 . 5 按触头开距的型式分: 4 . 5 . 1 正常开距( 见 3 . 5); 4 . 5 . 2小开距( 见 3 . 4 ) 5特性 5 . 1 辅助触头组件的型式 对辅助触头组件的型式应规定以下几个方面: a)触头元件的型式( 见图1 ) ; b ) 电流: 交流和/ 或直流; c ) 电气上分开的电流路径的数量口 52 辅助触头的额定值 辅助触头的额定值应按 5 . 2 . 1 一5 . 2 . 3 来规定。 5 . 2 . 1 额定电压 辅助触头的额定电压规定如下: 5 . 211 额定工作电压( u 。 ) 辅助触头的额定工作电压是与额定工作电流一起确定辅助触头组件应用的电压值, 它与相应的试 验和使用类别有关。 5 . 2 . 1 . 2 额定绝缘电压( u . ) 辅助触头的额定绝缘电压是制造商规定的, 与介电试验电压、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关的电压值。 除非另有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是辅助触头的最大额定工作电压值, 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额定工作电压 值不应超过额定绝缘电压值 5 . 2 . 2额定工作电流( 工) 辅助触头的额定工作电流由制造商规定, 并应考虑到相应的额定工作电压值、 额定频率、 电流种类 和使用类别。 5 . 2 . 3 额定频率 设计辅助触头且与其他特性值有关的电源频率。 注:同一辅助触头可同时用于交流和直流, 并规定多个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 5 . 3 正常和非正常负载条件下的性能 5 . 3 . 1 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辅助触头在正常条件下, 应符合表4中对应于规定的使用类别所规定的要求。 注: 对于已规定使用类别的辅助触头, 不必另外再规定接通和分断能力。 5 , 32 非正常条件下接通和分断能力 辅助触头在非正常条件下, 应符合表5中对应于规定的使用类别所规定的要求。 注: 例如, 非正常条件可能由于打开的电磁铁卡死或电动机堵转引起 1)采标说明: p e l v指保护特低电气电路, s e l v指安全特低电压电路.参见gb1 4 0 48. 1 一2 o 06 的附录n gb /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c6 2 0 1 9 : 2 0 0 3 5 . 3 . 3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辅助触头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是制造商规定的, 用制造商指定的短路保护电器( s c p d ) 保护的辅 助触头, 在规定的短路条件下及 s c p d动作时间内能良好地承受的预期电流值。 5 . 4 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 标准的使用类别见表 1 。 表 1 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 电流 种 类使用类别 典型用途 交 流 a g 1 2 ac- 3 ac- 1 4 ac一 1 5 控制电阻性负载 控制变压器隔离的固态负载 控制小型电磁铁负载( 蕊72 va) 控制电磁铁负载( 72 va) 直 流 洲 二 1 2 dg 1 3 】 x )1 4 控制电阻性负载 控制电磁铁负载 控制电路中具有经济电阻的电磁铁负载 根据使用类别的触头额定值示例见附录 b 。 5 . 5 电气上分开的触头元件 制造商应规定辅助触头组件的触头元件电气上是否分开 注:电气上分开的触头元件( 见 化v4 4 1 一 1 5 一 2 4)是属于同一个辅助触头组件的触头元件, 但彼此间有足够的绝缘, 以使它们能连接到电气上分开的电路中( 例如, 用 s e l v或 p e l v供电的隔离变压器的下端) 。 6 标志和其他产品资料 6 . 1 标 志 辅助触头组件应具有下列标志: a )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b ) 型号、 目录号或系列号; 此外, 应在辅助触头组件上标出或在制造商的说明书中给出下列信息: c ) 使用类别, 例如 ac 一 1 4 ; d)额定工作电压( u 。 ) ; e ) 额定工作电流( 1 。 ) ; f )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如果小于 l0 0 0a时) ; 9 ) 短 路保护 装置的型式和最大额定值; h ) 额定频率( 或多个频率) ( 如果不是5 0 / 6 oh z 时) ; 1) 对小开距结构适用时用符号“ m ” ; j)接线图, 除非正确的接线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k ) 防护等级( 如果不是i p z o 时) ; 1) 转换元件的种类( 如果适用时) : 先通后断( 重叠) 或先断后通( 无重叠) ; 如果有关时, 下面的信息应标在辅助触头组件上或在制造商的说明书中给出: m) 说明具有足够的绝缘确保适用于 s e l v和 p ei v电路的符号: 1)在 主开关和辅助触头组件之间 : 1、干 一 一 1、-ee 曰曰日日n曰日 |州| |沙、1 或 1、飞| 1卜1 卫习刁 1注、| g b/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 c6 2 0 1 9 : 2 0 0 3 2)在主开关和辅助触头组件之间以及辅助触头组件的每条路径之间: !、1 !卜1 三.研1 一 一 1、于11 .卜.1, |甘| 辅助触头组件上的标志应是不易擦掉及容易识别的, 并且不应位于螺钉和可移动的垫圈上。 6 . 2 端子标识 接线端子应按 g b8 8 9 8 一2 0 o 1的要求清楚和永久性地加以识别。 保 护 接 地 端 子 应 用 符 号 力 。 以 识 另 。 。 安装和使用说明 制造商应在其技术文件中规定辅助触头组件的安装和使用的条件( 如果有时) 。 制造商应在其技术文件中声明与工作电压范围有关的工作电流范围。 7使用 的标 准工作条件 主开关电器标准的相关条款适用, 例如: a ) 用于断路器的g bl o 9 6 3 . 1 一2 0 0 5 的第 7 章; b ) 用于r c c b的g b1 6 9 1 6 . 1 一2 0 0 3的第 7 章; c ) 用于 r c b o的g b1 6 9 1 7 . 1 一2 0 0 3 的第 7 章。 8 结构和操作要求 8 . , 结构要求 8 . 1 . 1 螺钉、 载流部件和连接 主开关电器标准的相关条款适用, 例如: a ) 用于断路器的g bl o 9 6 3 . 1 一2 0 0 5的81 . 4 ; b ) 用于 rc cb的 gb1 6 9 1 6 . 1 一2 0 0 3的 8 . 1 . 4; c ) 用于 r c b o的g b1 6 9 1 7 . 1 一2 0 0 3的8 . 1 . 4 。 8 . 1 . 2 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 主开关电器标准的相关条款适用, 例如: a ) 用于断路器的 g b1 0 9 6 3 . 1 一2 0 0 5 的81 . 5 ; b ) 用 于 rcc b的 gb1 6 9 1 6 . 1 一2 0 0 3的 8 . 1 . 5 ; c ) 用于r c b o的g b1 6 9 1 7 . 1 一2 0 0 3 的 8 . 15 。 如果所使用的接线端子的形式和规格在主开关电器 a)、 b)或 c ) 的标准中没有考虑, 则接线端子的 一般标准应适用( 例如: g b1 3 1 4 0 系列, g b1 7 1 9 6 一1 9 9 7 ) 。 8 . 1 . 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见附录a) 除了8 . 1 . 4的例外, 按正常使用安装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 2 所示 的值。 gb / tz o 6 4 o 一2 0 0 6 / i ec6 2 0 1 9 : 2 0 0 3 表 2电气 间隙和爬 电距离 最小电气间隙 1 lln l 最 小 爬 电 距 离 确 mn l 材料组别m 扩 ( 1 7 5v ( c t i 2 5v 1 2 0 v2 5 0 v4 0 ov ) 2 5 v 乓 5 0 v1 2ov 2 5 o v 4 0 ov 1 2 0 v2 5 0 v 簇 s o v 1 .当辅助触头处于 断开位置时, 分开的 带电部件之间 l t 5 蔺3 . 0 巴3 . 01 . 21 . 53 . 04 . 00 . 9l 53 t 03 . 00 . 61 . 53 . 03 . 0 2 .不同极的带电部 件之间“ l t s3 03 . 0 3 .不同电源供电的 电路之间1 , 其中一个 为p e i j v或 s e l v 3 . 06 08 . 03 . 06 t 08 . 03. 06 . 08 03 . 06 . 08 . 0 额定绝缘电压 一一一 4 o o v1 2 0 v2 3 0 v 4 0 0 v1 2 o v 一_ _ 4 0 0 v1 2 0 v 2 3 0 v2 3 0 v 4 .带 电 部 件 与 操 作 件 可 触 及 的 表 面 之 间 辅 助 触 头 组 件 安 装的平面 之 间, 一 固 定 辅 助 触 头 组 件 的 螺 钉 或 其 他 器 件 之 间, 一 一 金属盖或外 壳 之 间, 其 他 可 触 及 的 金 属部 件 之 间“ 1 53 . 03 . 01 . 53 04 . 01 . 53 . 04 . 0l 53 04 0 5 .机 构的金 属部 件 与 一 可触及的金属 部件之间“ 一固定辅助触头 组件 的螺钉或 其他器件之间 gb/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c6 2 01 9: 2 0 0 3 表 2( 续 ) 最 小 电气 间 隙最 小 爬 电距 离汕 材料组别姐 扩“ ( 1 ? svc ti 4 o ov) 材 料 组 别 lld ( 4 0 0v( c t i 6 0 0v) 材料组别 1 “ ( 6 o ov 越 c t i ) 额 定 绝 缘 电 压 工 作 电 压 七 除了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 v以外, 这些爬电距离等于最小的相应的电气间隙。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 5 ov 时最小电气间隙为 ozmm。相应于表列工作电压的中间电压值的爬电距离 允许采用插人法。 b确定 爬电 距离见附录a c 对材料组别皿b ( 1 00 v簇c ti1 75 v ) , 材料组别ma的值乘以1 . 6后适用 d 见 g b / t4 2 0 7 ” 对工作电压为 25 v及以下时, 可参考g b/t1 6 9 3 5 . 1 。 f该电压值也涵盖了2 20v和2 40v的 额定电 压 9 小开距结构的开关, 其带电部件在触头分开过程中移动时, 该值可减少至 1 . z mm h不 适 用 于 连 接 在 带电 导 体 之间 的 电 子电 路。 对固 定连 接 在 带电 导 体 之 间的 电 子电 路, 仅 在 外 部 接 线 端 子 测量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其他部分的测量用 9 , 4 和 9 . 5 的试验代替。 ,包括主开关电器的主电路( 例如: 断路器、 r c c b)。 j 如果辅助触头组件的带电部件与金属屏蔽层之间或与安装辅助触头组件的平面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不仅仅与辅助触头组件的设计有关, 使得辅助触头组件安装在最不利条件时这些距离可能不够, 则电气间隙 和爬电距离值要加倍 k包 括筱 盖 在 按 正 常 使 用 安 装 后 易 触 及 的 绝 缘 材 料 表 面 的 金 属 箔 , 用 标 准 试 指 把金 属箱 推 至 各 个 角 落 和 凹 槽 等 地 方 。 注 1 : 4 。 。v的值对 4 40 v同样有效。 注2 :中性线回路的部件( 如果有的话) 也认为是带电部件。 注3 : 确定固体绝缘尺寸的规定正在考虑中. 8 . 1 , 4 连接在带电导体之间或带电导体与接地回路之间的电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对触头在闭合位置时, 连接在带电导体之间或带电导体与接地回路之间的电子电路, 用 9 . 4和 9 . 5 的试验来代替验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8 . 2 性能要求 8 , 2 . 1 温升 主开关电器标准的相应条款适用, 例如: a ) 用于断路器的gbi o 9 6 3 . 1 一2 0 0 5的8 . 4 和附录c ; b ) 用于 rc cb的 gb1 6 9 1 6 . 1 一2 0 0 3的 8 . 4; c ) 用于 r c b o的gb1 6 9 1 7 . 1 一2 0 0 3的8 , 魂 。 作为鉴定用时, 辅助触头组件与每个基本设计( 例如在 g b109 63. 1 一2 。 。 5的c . 3 . 1中规定的) 中 最大额定电流的主开关电器组合在一起提交试验。试验电流同时施加在辅助触头组件和主开关电 器上 。 通过 93 . 3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8 . 2 . 2介电性能 主开关电器标准的相应条款适用, 例如: a ) 用于断路器的g bl o 9 6 3 . 1 一2 0 0 5 的8 . 3 ; gb / t2 0 6 4 0 一2 0 0 6 / i ec6 2 0 1 9 : 2 0 0 3 b ) 用于 r c c b的gb1 6 9 1 6 . 1 一2 0 0 3的8 . 3 ; c ) 用于 r c b o的g b1 6 9 1 7 . 1 一2 0 0 3的8 . 3 。 通过 9 . 3 . 4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8 . 23 在正常和非正常负载条件下接通、 承载和分断电流的能力 辅助触头应能接通和分断表4和表 5中按表 1 所示的使用类别规定的负载电流和过载电流。 通过9 . 36 的试验来检验是否 符合要求 8 . 2 . 4 限制短路电流 辅助触头应能承受短路电流引起的应力。 通过9 . 3 . 7 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8 . 3 辅助触头组件的试验装置 辅助触头组件可提供一个试验装置, 以便检查辅助触头具有正常的性能。试验装置不预期用来在 使用时操作辅助触头。试验装置和触头在操动后应自动返回到初始状态或应按制造商的说明复位。 通过检查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8 . 4 主开关电器的正确动作 当组装有辅助触头组件时, 主开关电器应正确动作。 通过 9 . 3 . 5 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8 . 5 电磁兼容性 不包含电子电路的辅助触头组件对电磁骚扰不敏感, 并且除了主开关电器的开闭操作和自动断开 操作外不会产生 电磁发射, 因此它们不需要进行 e mc验证。包含电子电路的辅助触头组件按 i e c6 1 8 6 7 进行试验。 9试验 9 . 1 试验种类 9 . 11 一般要求 如果辅助触头组件与其主开关电器组装在一起提交鉴定, 则在整个组装件上进行试验。如辅助触 头组件单独提交鉴定, 除非另有规定, 应把辅助触头组件与具有最大额定电流和最大极数的开关电器组 装在一起进行试验, 该开关电器应是 g bi o 9 6 3 . 1 一2 。 。 5的 c . 3 . 1 、 gb1 6 9 1 6 . 1 一2 o 03 的 a. 3 . 1 或 g b1 6 9 1 7 . 1 一2 o 0 3 的a . 31 规定的具有同 样基本设计的 系列的 典型 产品。 9 . 1 . 2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是用来验证辅助触头组件的设计是否符合本标准。型式试验包括下列验证项目: a ) 温升( 见 9 . 3 . 3 ) ; b ) 介电性能( 见 93 . 4 ) ; c ) 触头在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见 9 . 3 . 6 . 3); d)触头在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见9 . 3 . 6 . 4); e)在限制短路电流时的性能( 见 9 . 37); f)结构要求( 见 9 . 2)。 9 . 2 验证结构要求 通过在主开关电器标准中规定的下列试验( 见注) 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a)标志的耐久性; b)螺钉、 载流部件和连接的可靠性; c)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的可靠性; d)电击保护, 对额定电压为交流 50v及以下和/ 或直流 75v及以下的辅助触头组件施加的力减 少至 10 n; gb / t2 0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