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的测定.pdf_第1页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的测定.pdf_第2页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的测定.pdf_第3页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的测定.pdf_第4页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的测定.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8 3. 0 6 0 g 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 h/ t 1 7 5 1 一 2 0 0 5 乙烯一 丙烯共聚物( e p m) 和乙烯 一 丙烯 - 二烯烃三元共聚物( e p d m) 中乙烯的测定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e t h y l e n e u n i t s i n e t h y l e n e - p r o p y l e n e c o p o l y m e r ( e p m a n d e t h y l e n e - p r o p y l e n e - d i e n e t e r p o ly m e r s ( e p d m ) 2 0 0 5 - 0 4 - 1 1 发布2 0 0 5 - 0 9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s h/ t 1 7 5 1 - 2 0 0 5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1 参考文献 1 试验方法摘要 1 重要性和用途 2 干扰 2 设备 2 取样 2 精密度和偏差 2 试验方法 a 范 围 4 1,乙八j43670八 试验方法摘要 4 试剂和材料 4 分析步骤 6 计算 6 报告 , 6 9l0 试验方法 b 范 围 6 试验方法摘要 6 分析步骤 6 计算 7 报告 7 1,廿1甘4气乙n7o八9 111,.111.111.1且, 试验方法 c 范 围 7 试验方法摘要 8 分析步骤 8 计算 , 8 报告 , 8 2021222324 试 验方 法 d 范围 : 8 试验方法摘要 8 仪器 9 试剂和材料 9 样品制备 , 9 校正 分析步骤 1 0 1 0 计算 1 1 报告 1 1 关键字 25262728293031323334 s h/ t 1 7 5 1 - 2 0 0 5 月u舀 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试验材料协会 a s t m d 3 9 0 0 : 2 0 0 0 生橡胶标准试验方法乙烯一丙烯共聚物 ( e p m ) 和乙 烯一 丙烯一 二烯烃( e p d m ) 三元共聚物中乙 烯的 测定 。 本标准等同翻译 a s t m d 3 9 0 0 : 2 0 0 0 0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 修改了标准名称; b ) 增加了目次; c ) 对公式进行编号。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 橡胶与橡胶制品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s a c / t c 3 5 / s c 6 ) 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有机合成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进、赵家林、李莉、郭洪达、吴毅。 s h/ t 1 7 5 1 -2 0 0 5 乙烯 一 丙烯共聚物 ( e p m) 和乙烯 一 丙烯 一 二烯烃 三元共聚物( e p d m) 中乙烯的测定 .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 资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1 . 1 本方法规定了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3 5 % -8 5 %之间的乙烯 一丙烯共聚物( e p m) 和乙烯一丙烯 一二 烯烃三元共聚物( e p d m) 中乙烯单体与丙烯单体含量的红外测试方法。 这四种方法囊括了多种工业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中含有的添加剂或聚合二烯烃单体会干扰不同的 红外峰,除非有干扰存在,四种方法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测试方法按以下顺序给出。 1 . 1 . 1 压膜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a 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3 5 %一6 5 %之间的e p m和 e p d m o 试验方法 b 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6 0 %- 8 5 %之间的 e p m和e p d m,除乙烯/ 丙烯/ 1 , 4 一己二烯 三元共聚物。 试验方法 c 乙烯质量百分数在3 5 %一 8 5 %之间的 e p m和e p d m,用近红外。 1 . 1 . 2 涂膜试验法 试验方法】 一 一 一 乙 烯质量百分数在3 5 % - 8 5 %之间的e p m和e p d m ,除乙 烯/ 丙烯/ 1 , 4 一 己二 烯 三元共聚物。 1 . 2 这些试验方法不适用于充油 e p d m,除非事先已按试验方法 d将填充油除去。 1 . 3 本标准使用国际标准单位制。 1 . 4 本方法不涉及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与使用者有关。本标准的使用者在使用本标准前,应负 责建立相应的安全和健康规则,并在使用前判断受限规则的适用性。 2 参考文献 2 . 1 a s t m标准 d 2 9 7 橡胶制品试验方法一化学分析 d 3 5 6 8 橡胶试验方法一乙 烯一 丙烯一 二烯烃三元共聚物( e p d m ) 评价方法, 包括充油混炼胶。 d 4 4 8 3 橡胶和炭黑工业试验方法标准精密度测定 e 1 6 8 红外定量分析通用技术规程 3 试验方法摘要 3 . 1 试验方法a测定所压制膜片在8 . 6 5 / 1 3 . 8 5 p m ( 1 1 5 6 / 7 2 2 c m - ) 处的红外吸光度比 值,乙烯质 量百分数可从标准聚合物的校正曲线上读出。 3 . 2 试 验 方 法b 测 定 所 压制 薄 型 膜片 在7 . 2 5 / 1 3 . 8 5 p m ( 1 3 7 9 / 7 2 2 c m “ ) 处 的 红 外吸 光 度比 值, 乙 烯质量百分数可从标准聚合物的校正曲线上读出。 3 . 3 试验方法c 用近红外测定所压制膜片在8 . 6 5 / 2 . 3 5 f n n ( 1 1 5 6 / 4 2 5 5 c m - 1 ) 处的红外吸光度比 值, 乙烯质量百分数可从标准聚合物的校正曲线上读出。 3 . 4 试验方法1 - 一 一 在盐片上铸超薄型膜片, 测定其在7 . 2 5 / 6 . 8 5 f cm ( 1 3 7 9 / 1 4 6 0 c m - ) 处的红外吸光 s h/ t 1 7 5 1 - 2 0 0 5 度比值,乙烯质量百分数可从标准聚合物的校正曲线上读出。 4 三要性和用途 4 . 1 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按试验方法d 3 5 6 8 评价的不同e p d m聚合物的测定。 4 . 2 相同的乙烯含量,但乙烯序列分布的不同会导致结晶度和格林强度不同。由于其对 e p m和 e p d m的加工性和最终使用性是一项重要的变量,故橡胶中乙烯含量的测定不能作为判断有特定用途 的某种橡胶的惟一测定方法。 5 干扰 5 . 1 乙 烯一 丙烯一 1 , 4 一己 二烯在7 . 2 5 p .m ( 1 3 7 9 c m - ) 处有干 扰峰, 应使用方法a或c 测定。 5 . 2 由于 各种工业聚合物中含有的 添加剂和 稳定剂会干扰8 . 6 5 z m ( 1 1 5 6 c m - 1 ) 处峰的使用。应小心使 用试验方法 a和 c ,或应使用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b或 d o 5 . 3 有填充油存在时,会对所有测定产生干扰,故在红外分析前,必须除去填充油。 6 设备 6 . 1 液压平板硫化机:2 0 0 m p a , 1 5 0 c o 6 . 2 红外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具有 i %或更高的百分透射率。对试验方法 a , b , d ,满量程可记 录 波谱范围为2 . 5 f l m 一 1 5 k m ( 4 0 0 0 c m - 一 6 6 7 c m - 或4 0 0 0 o o m - 一 6 6 7 0 0 m - ) 。对试验方法c , 所需仪器 应具有可记录波谱范围为2 . o y m一 1 5 p m( 2 0 0 0 c m - 一 “ 7 c m - 或2 0 0 0 o m - 一 6 6 7 0 0 m -) 的能力。任何符 合这些要求的设备均可使用。该设备应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按操作手册进行最佳操作。红外定量分析的 建议性通用技术规程在指南 e 1 6 8 中给出。 6 . 3 对常规试验,可用傅立叶红外( f 1 i r ) 代替双光束红外光谱仪。每种试验方法的分析步骤和校正 部分中均给出了双光束红外光谱仪的基线校正步骤。用傅立叶红外测定时,样品膜温度应低于用双光 束红外光谱仪测定的样品膜温度。一些部分结晶的聚合物也许响应不同。用 f n r也许会有不同数学 形式的校正公式( 见部分 3 0 ) 0 7 取样 7 . 1 由于红外吸收实质上具有加和性,且受杂质影响,故应小心以尽可能确保用于光谱分析的试样 具有代表性。 7 . 2 如可能, 从新切割的表面取样,以避免试样部分氧化。 8 精密度和偏差 8 . 1 按指南d 4 4 8 3 制定精密度和偏差。参考指南 d 4 4 8 3中的术语和其他统计计算的说明。 8 . 2 该精密度和偏差部分中给出的精密度结果仅为按下述规定,用室间实验室程序对该材料进行测 定的这些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估计值。该精密度参数不能用于接收或拒绝任何没有证明的材料。该证明 适用于那些特殊材料和包括这些试验方法的专用试验协议。 8 . 3 这些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为 1 型精密度( 室间) 。重复性和再现性均是短期的。在几天的周期内, 分别进行重复测试。 8 . 4 这些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是在两天内,由几个实验室对几种材料的研究获得的,见下表: 试验方法乙烯范围/ %实验室数材料数 a 4 4 一 6 0 6 3 a 6 5- 7 6 5 2 b仅 一 6 6 4 2 试验方法乙烯范围/ %实验室数 d ( 非充油聚合物)4 0 一 7 0 4 d ( 充油聚合物)7 2 3 试验结果为乙烯百分数的单次测定结果。 8 . 5 试验方法 a , b和 d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精密度计算结果由表 1 给出。 表 ,1型精密度 s h/ t 1 7 5 1 -2 0 0 5 材料数 4 1 试 验 方 法乙烯范围/ % 室内室间 s ,r( r )s rr( r ) a a b d ( 非充油) d ( 充油) 4 0- 6 0 6 5- 7 6 6 0- 6 6 4 0- 7 0 7 2 0, 5 6 9 0. 4 7 1 0 . 4 3 3 0. 8 5 6 2 . 1 2 1 . 6 1 1 . 3 3 1 . 2 3 2. 4 2 6. 0 0 3 . 2 2 1 . 9 0 1 . 9 5 4. 4 0 8. 3 0 . 8 5 7 1 . 7 4 0 . 5 阅 2. 1 1 3 . 5 5 2. 4 3 4. 9 2 1 . 5 3 5. 9 7 1 0. 0 4. 8 6 7. 0 2 .4 3 1 0 . 9 1 3 . 9 注:对试验方法c ,由于数据不够,无法给出精密度结果。然而,在一个实验室内,建议试验方法c的精密度水 平与其他试验方法相同。 8 . 6 这些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可以用下列参数表示,即用 ; ,r,( ; ) 或( r) 值判定试验结果。该对应 值即是在任何指定时间,对任一给定材料,按常规试验步骤得到的与表 1 中平均水平有关的并最接近 平均水平的 ; 值和r值。 8 . 7 重复性这些试验方法的重复性 r 已经用表 1中的对应值算出。按照标准的试验方法步骤,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若大于表中的 r 值( 对任一相应水平) ,则应认作所用试样取自不同样本总体或非等 质的样本总体。 8 . 8 再现性一 一 这些试验方法的再现性 r已经用表 1 中的对应值算出。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室,按照 标准的试验方法,两次试验测得的结果之差若大于表中的 r值( 对任一相应水平) ,则应认作所用试 样取自不同样本总体或非等质样本总体。 8 . 9 用平均水平的百分数表示重复性( r ) 和再现性( r) ,它们的应用与上述 ; 和r相同,对于参数 ( ; ) 和( r)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用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百分数表示。 8 . 1 0 偏差 8 . 1 0 . 1 偏差是由5 家美国e p m / e p d m制造商,对6 种 e n】 标准聚合物进行循环检验得到的。每个制造 商采用自己的红外光谱仪和吸光度/ 乙烯校正表,对6 种标准胶样分别做8 次测定。每个校正表均为用红外 试验法 对用同 位素c ,4 标记的中 试聚 合物或 用核磁 共振确 认的同 等聚合 物进 行测定而 确定的。 8 . 1 0 . 2 下列1 0 种e p m标准胶的乙烯含量均为欧洲和北美洲实验联合体借助1 3 c 核磁共振伽m r ) 建立的。 标准号乙烯百分含量/ % 1 4 0. 1 2 5 2 . 4 3 5 8 . 6 4 6 6 . 8 5 7 0. 8 6 7 8 . 6 7 4 4. 8 8 5 2. 6 9 6 9 . 5 1 0 7 7 . 5 s h/ t 1 7 5 1 - 2 0 0 5 8. 1 0 . 3 每个标准物均是由工业生产装置生产出来的,已留出相当大的量专用于校正( 见 1 3 . 2 ) 0 8 . 1 1 试验方法 a的精密度是使用 f ur光谱仪,在两天内由9 个实验室对 5 种材料进行室间研究得 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精密度计算结果见表 2 。所使用的 f r m 光谱仪已经用通过 1 3 c n m r确认的 乙烯百分含量校正。 表2 试验方法 a的 1 型精密度 试验方法a -压膜法, 8 . 6 5 / 1 3 . 8 5 w m峰值比 9 范围 9 . 1 本方法规定了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3 5 %一 6 5 %的 e p m和 e p d m中乙烯百分数的测定方法。 9 . 2 乙烯质量百分数范围约为6 0 %一 8 0 %时,也许可以小心使用此方法。但使用多台仪器进行测试 时,它的精密度低于试验方法 b的精密度。 9 . 3 一 些 工 业聚 合 物 中 的 添 加 剂 在8 . 6 5 p m ( 1 1 5 6 c m - 1 ) 的 肩 峰 约8 . 9 3 p m ( 1 1 2 0 e m - ) 处, 产 生 一 个 附加吸光度,给扣除基线造成困难。如果有这种情况,必须使用试验方法 b或d a 9 . 4 本法不适用于充油聚合物,除非事先通过抽提除去填充油。 1 0 试验方法摘要 1 0 . , 本试验方法用丙烯单元的甲基官能团在8 . 6 5 1 m ( 1 1 5 6 .- ) 处的吸光度与乙烯单元的亚甲 基官 能团在1 3 . 8 5 p m ( 7 2 2 c m - ) 处的吸光度的比值来计算乙烯含量。可使用一系列已知e p m聚合物绘制 九6 5 / a 1 3 . 9 5 对乙烯质量百分数的 校正曲 线。 1 1 试剂和材料 1 1 . 1 试剂纯度一所有试验均采用分析纯试剂。除非另有标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协会分析 试剂委员会的规定,这些规定应现行有效。假定事先已确定该试剂有足够高的纯度,可以不降低试验 精度,则可以使用其他级别的试剂。 1 1 . 2 在进行以下分析时,特别是那些包括有毒或可燃试剂或二者均有的操作,应注意安全和健康 问题。 1 1 . 3丙酮 。 1 1 . 4 粘性标签。 1 1 . 5 平滑钢板:2 0 0 m m x 2 0 0 m m x 1 . 5 m m o , , . 6 聚醋膜:无涂层,0 . 0 4 m m厚。 1 1 . 7 特弗隆( t f e ) 氟碳涂层不锈钢或铝箔。 1 2 分析步骤 1 2 . , 将聚合物切成尺寸与火柴头尺寸大小相同的小片( 约0 . 2 g ) . a s h / t 1 7 5 1 - 2 0 0 5 1 2 . 2 将聚合物放在两片聚醋膜或 t f e一 氟碳涂层的不锈钢片或铝箔之间。 1 2 . 3 将装有聚合物的聚醋膜或t f e 一氟碳涂层的不锈钢片或铝箔放人平板硫化机的平板间,如果平 板不光滑,则将膜片先夹人钢板中,再放人平板机的平板间, 1 2 . 4 于1 5 0 c, 7 0 m p a 下, 压制试样3 0 s 一 6 0 s . 1 2 . 5 释放压力,从平板机上取下钢板,冷却,小心将试样从聚酷膜或t f e一氟碳涂层膜上取下。对 特别粘或脆的膜片,可用丙酮作脱膜剂。将膜片安装在光谱仪的样品夹持器上。 1 2 . 6 如果膜片有洞或其他瑕疵,废弃并重新制片。 1 2 . 7 在热压时,有些聚合物会发皱或表面不平,可以在加压下冷却至室温以获得光滑的膜片。在 使用t f e 一氟碳涂层铝箔时,此步骤尤其重要。 1 2 . 8 对粘度特别大或脆的膜片,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制样。 1 2 . 8 . 1 在 t f e一氟碳涂层铝箔之间压制膜片。冷却铝箔,将一侧箔片从样片上取下,将粘性标签贴 在膜片上,分离膜片。将样品固定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片夹持器上。 1 2 . 8 . 2 用其他可接受的光谱样品制备技术制作不易制样的膜片。 1 2 . 9 将样品 置于光 谱仪的样品光束下,以 空气为参比 光束, 测量1 3 . 8 5 p m ( 7 2 2 c m - ) 处的总吸光度。 如果总吸光度不在。 . 5 a - 0 . 8 a 之间,另 压制一厚度合适的样片。 1 2 . 1 0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使用推荐的控制设置。特别是应按建议控制扫描 速度、增益和狭缝宽度,以得到一致的结果。 1 2 . 1 1 测量7 p u m - 1 6 1 cm ( 1 4 0 0 c m - 一 6 0 0 c m - ) 范围内的光谱。 1 2 . 1 2 用约8 . 2 0 p m和8 . 9 3 p m处的肩峰给8 . 6 5 p m处的峰画基线。8 . 2 0 p m处的吸光度通常应大于 8 . 9 3 p m处的吸光度。如果它小于8 . 9 3 p m处的吸光度,表明可能有来自 稳定剂的干扰( 见图1 ) 0 如果有可能,在进行红外测试前,除去此类外来杂质;最好使用方法 b或 d ,这两种方法不使用 该峰。 1 2 . 1 3 在约8 . 6 5 p m处测量吸光度( 见图2 ) 0 1 2 . 1 4 用约1 2 . 7 p m和1 4 . 8 p m处的肩峰给1 3 . 8 5 p m的 峰画 基线。 1 2 . 1 5 在约1 3 . 8 5 p m处测量该峰的吸光度( 见图2 ) 。 如果这个峰较8 . 6 5 p m处峰大的多( 大于5 倍) , 表明乙烯含量较高。最好使用方法b , c , d ,以求更好的精密度。 波 长/ w m 6 _ 0 0 7 . 0 8 . 0软0 1 0 1 1 1 2 1 3 1 4 1 6 1 8 .;03 j,叶钾n砂1目卜月 仓众仓认欣l 以 7 0 1 4 00 1 2 0 0 波数/ c m - , 图1 对8 . 6 5 w m峰的千 扰图 解 5 1 1 / t1 7 5 1 一2 加5 12. 16对仲裁检验,重复该步骤做平行样。 波长/ 林 m 91 01 11 21 31 41 51 6 叔 、 阶m飞_ ,尸门 二石日 尹 叹 一一 / 鲜别 曰日巨机 。入 / 丫 卜沁 1: 。 ; 沈1 匡日 了 r w一一 、 1 一 一一下日一曰 刀, 以 .m 训u、 卜 3.8 、 小 峰 - 一叮一 户 85ap。 州 卿 下 门厂一 一 , 日万 一旧 口一111 一一l一 l l 目阵耳用一 巴一m- 厂了生1 .一1 11 丫一11一. jl一l一一1 一而 石二 一川su i 们 目口1 一111 厂二 二 二 一一. - -卜 一 一 一 一 4 一 一 州 口卜拼 一11 二叨匡 l re - 一一1 二1.一y一 一 .一ll ,.2,5卜n自n八1 认住众认众住上 侧袱彭 5 1 】 以】别别 洲 】2 1 洲 洲 )1 5 以 )1 2 001 侧侧 】酬刀旧 阅? 佣6 50 波教/ c ml 图2 2 . 肠林 m, 8 . 65林 in和13. 朗p m峰的 基线 1 3 计算 13. 1 用8 . 65脚 处的吸光度除以13 . 85 脚 处的吸光度。 13. 2 根据被测聚合物类型, 用九。 / a 1 3 , 对乙烯质量百分数在35%一 65%的已知标准e p m绘制校 正曲线。对标准物进行多次测定,建立一条精确的校正曲线。从标准物质管理员处获得建立该方法的 此类标准物。 13. 3 从校正曲线上.读取未知样品的乙烯质量百分数。见部分 30。 1 4. 1 1 4. 2 1 4. 3 报告 按单次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对仲裁检验 ,取两次单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试验结果。 对 e p m,报告乙烯百分数,以最接近的整数值表示。 对 e pdm.报告乙烯/ 丙烯的质量比值( 未修正二烯烃含量) .以最接近的整数值表示。 试验方法b - 压膜法. 7 . 2 5/13. 朗” m峰值比 1 5范 围 15. 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65% 一85%之间的 e p m和 e l ,d m中乙烯百分数的测定 方法。 15. 2 本试验方法也可用于乙烯质量百分数低于 印%的精确测定,但在这一区域,所需膜片的厚度 很难控制。 15. 3 由于 在7 . 25脚 处存在干扰,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用1 , 4己 二烯做第三单体的e i 勺 m 。 15. 4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充油聚合物,除非事先已通过抽提将填充油除去。 1 6 试验方法摘要 16. 1 本试验方法用丙烯单元的甲基官能团在7 . 25四 处的吸光度与乙烯单元的亚甲基官能团在 13. 85脚 处的吸光度的比值来计算乙烯含量。可 使用一系列已知e p m聚合物绘制as乃 / a ; 3 乃 对乙烯质 量百分数的校正曲线。 1 7 分析步骤 1 7 . 1 基本样品制备见 12. 1 一12. 70 17. 2 为使7 . 25娜 的峰 在范围内, 该法使用的膜片厚度较试验方法a的 薄。 也许要用较长压制时间 s h/ t1 75 1 一2 印 5 和较少的样品,在高达 2 0 0 m f ,a的压力下按 12. 8 制备膜片。 17. 3 将压制后的样品放在光谱仪的 样品光束下, 测量7 . 25脚 处的总吸光度。如果大于0 . s a , 废 弃,重新压制膜片,用更薄的样品进行试验。 17. 4 依照 12. ro,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红外定量分析。 17. 5 测 量6 . 50 脚 一 1 7 脚( 1 幻 c m 一 一 姗cm一 ) 范 围 内 的 光 谱 。 17. 6 用约7 . 1 脚 和7 . 6 阴 1 1 处的 肩峰给7 . 25 脚 处的峰画基线。 17. 7 测量约8 . 65 脚 处的吸光度( 见图3)。 17. 8 用约12. 75脚 和14. 8 卿 处的肩峰给13. 85 脚 的峰画基线。 17. 9 测量约13. 85脚 处峰的吸光度( 见图2)。 1 7 . 1 0 仅对仲裁检验,重复该步骤做平行样。 波 长 / 脚 n 7 . 0欣 09 。 01 01 11 21 3 1 41 61 8 _ 一一 ! _产 ! 味尸 叮厂 l 一 产一 气产 , 火 6 5u 洁 ,一 入 卜 ,产 户 格( 们 门 日 、 。0 亡1_ _ 故 1 口 . 0外洲哪 仃 esl 汀 习 7 . 2 孙m越 l一 一一 一 一旧 ! 1旧下一 6 8 阮 1 111峰1曰 ( 太高无法使用) ll 薄困布胜 n3d56780 众众众众众仓众- 侧识哪 1 2 朋1 0 山 印 扣 波数/ c m 7 . 2 5 ” in和1 3 . 肠料 m的基线( 试验方法b) 1 8 计算 18. 1 用7 . 25 脚 处的吸光度除以13. 85 卿 处的吸 光度。 1 82 根据被测聚合物类型, 用a 7 乃 / a 1 3 恶 对乙 烯质量百分数在印%一 85%的已知标准e l m绘制校 正曲线。标准物见 13. 20 18. 3 从校正曲线上,读取未知样品的质量百分数。见部分3 00 1 9 报告 1 9 . 1 按单次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对仲裁检验,取两次单独测试的平均值报告试验结果。 1 9 . 2 对 e p m,报告乙烯质量百分数,以最接近的整数值表示。 19. 3 对e p d m , 报告乙烯/ 丙烯的质量比 值( 未修正二烯烃含量) , 以最接近的整数值表示。 试验方法 c es压膜法.8 . 肠/ 2 . 35“ . 口 峰值比 20范围 20 . 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乙烯质量百分数在 35% 一 85%之间的e p m和e p d m中乙烯百分数的测定方 7 s h/ t 1 7 51 - 2 0 0 5 法,包括以 1 , 4一己二烯作第三单体的e p d m o 2 0 . 2 本试验方法可以 用于其他e p d m和e p m, 如果如5 . 2 , 9 . 3 和1 2 . 1 2 中描述的对8 . 6 5 tt m 峰存在 干扰,则此时这些干扰不能被忽略,应使用试验方法b或 d o 2 0 . 3 本试验方法仅限于那些具有近红外测试能力的仪器。 2 1 试验方法摘要 2 1 . 1 本试验方法用丙烯单元的甲基官能团在8 . 6 5 1 u n 处的吸光度与c -h键在近红外2 . 3 5 p m处的吸 光度的比值来计算乙烯含量。 2 2分析步 骤 2 2 . 1 样品制备见1 2 . 1 一 1 2 . 7 。膜片厚度应约为0 . 1 m m一 0 . 2 m m o 2 2 . 2 压制后, 将样品放在光谱仪的样品光束下, 用空气作参比光束, 测量2 . 3 5 1n n 处的总吸光度。 如果它小于0 . 1 5 a或大于0 . 2 a ,废弃,重新压制膜片,用厚度合适的样品进行试验。如果样品的乙 烯含量相当 高, 样品应稍厚, 以使8 . 6 5 1e m的峰具有一定高度。 2 2 . 3 根据 1 2 . 1 0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2 2 . 4 在同 一台仪器下测量2 . o k m 一 1 0 . 0 y , n 范围内的光 谱。 2 2 . 5 测 量约2 . 3 5 1 c m 处 峰的 吸 光 度 , 测 量 约2.201m处 肩 峰 的 吸 光 度, 用儿3 5 减 去人2 1得出 净九 . 3 5 - 2 2 . 6 用约8 . 2 0 f m和s . 9 3 m处的肩峰给8 . 6 5 w n 处的峰画基线。8 . 2 0 1 e m处的吸光度通常应大于 8 . 9 3 p r n 处的吸 光度。如果它 小于8 . 9 3 1 u n 处的吸光度, 表明可能有来自 稳定剂的干 扰( 见图1 ) 。如果 有可能,在进行红外测试前 ,除去此类外来杂质;最好使用方法 b或 d ,这两种方法不使用该峰。 2 2 . 7 测量约8 . 6 5 p m 处峰的吸光度( 见图2 ) 0 2 2 . 8 对仲裁检验,重复该步骤做平行样。 2 3 计算 2 3 . 1 用8 . 6 5 p r n 处的吸 光度除以2 . 3 5 p m处的吸光度。 2 3 . 2 根据被测聚 合物类型, 用a b .65 / a 2 .3 5 对乙 烯质量百分数在3 5 %一 8 5 %的已知 标准e p m绘制校正 曲线。对标准物进行多次测定,建立一条精确的校正曲线。标准物见 1 3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