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6 50 2 0 b 1 5 n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 y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 部分: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r u l e sfore v al u a ti o no fma i z eforr e s i s tan c et op e s ts partz : r ul efore val u a ti o no fma i z eforres i s 加n c eto s outhe rn corn l e a fb l i ght 2 0 0 6 一 1 2 一 0 6发布2 0 07一 02一 0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农 业 部 发布 n y /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月 ij台 n y / t1248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为系列标准。 第1 部分: 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第2 部分: 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第3 部分: 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第4 部分: 玉米抗矮花叶病鉴定技术规范; 第5 部分: 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n y 汀 1 2 48 的第2 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 、 附录b为资 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 华人民 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 农业科学院 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 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部分主 要起草人: 王晓鸣、 戴法超、 朱振东、 何康来、 王锡锋。 n y /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 部分: 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 栽培玉米( 乙 玖州 d 夕 s l . ) 自 交系、 杂交种、 群体、 开放授粉品种以 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 缘种对玉米小斑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 1 抗病性 di s e 别 记吧is ta n c 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 2 . 2 抗 病性鉴定 一吨 伽 di resis tance 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别植物对其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平。 2 . 3 致病性 p a t l l 月 吧 e n i c i t y 病原体侵染寄主 植物引起发病的能力。 2 . 4 人工接种art价ci 目in ocul at i on 在适宜条件下, 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于植物体适当部位。 2 . 5 病情级别 d is ease ra t i飞s ca l e 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 2 . 6 抗性评价 e valu a t i on o f 吧i s t anc e 根据采用的 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 2 . 7 分离物i solal e 采用人工方法分离获得的 病原体的纯培养物。 28 培养基 m ed i um 自 然或人工配制的、 可以使病原体在其上生长的基质。 2 . 9 接种体1 袱 ul um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一部分。 n y /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2 . 1 0 接种悬浮液 in 佣 ul um s us l犯 d s ion 用于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 2 . 1 1 生 理小种 p h y s i o l 吃 ica l m ce 病原菌种内 在形态上无差异、 但在同一寄主不同品种上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差异的类群。 2 . 1 2 鉴别寄主d i f fe r e ll t i a l h o s t 用于鉴定和区分特定病原体的生理小种墩 病型/ 株系的一套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寄主品 种。 2 . 1 3 玉米小斑病 so ut h em com. ea f bl i ght 由 异旋抱腔菌 g x 大 “ 咖lu 、 he te rost 八 jz 湖 u 、d re ch sler , 无性态为玉米离蠕抱 b 泛 了 润 元 r i 、 刀 2 , 才 15 ( nisikad o etmiya ke) 5 卜 以 m 是击 e r 所引 起的以 叶 部小型病斑 症状为主的 玉 米病害。 3 小斑病菌接种体制备 3 . 1 病原物分离 以常规组织分离法或单抱分离法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分离小斑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 学鉴定确认为玉米离蠕抱b 咖la ri 、 刀 2 , 2 衍( nisi kadoe t m i y ake)s l l x , n a k er后, 进行分离物纯化, 经致 病性测定后, 在4 低温下保存备用。 3 . 2 生理小种鉴定 对用于抗性鉴定接种的分离物首先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采用不同细胞质类型的 玉米材料。 33 接种体繁殖和保存 接种用分离物应采用当地优势生理小种。 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物接种体的繁殖。常用繁殖方法为将培养基平板培养的 病菌接种于经高压 灭菌的高粱粒上( 高粱粒培养基制备方法: 高粱粒经煮30m in 一 40m in后, 装人三角瓶中于1 21下灭 菌l h , 冷却后备用) , 在25一 28下黑暗培养。培养s d 一 7 d 后, 菌丝布满高粱粒。以水洗去高粱粒 表面菌丝体, 然后将其摊铺于洁净瓷盘中, 保持高湿度, 在室温和黑暗条件下培养。镜检确认大量产生 分生抱子后, 直接用水淘洗高粱粒, 配制接种悬浮液。 悬浮液中 分生抱子浓度调至l x 1 0 5 个/ml一l x 106 个/m l 。若暂时不接种, 将产抱高粱粒逐渐阴干, 在干燥条件下保存或冷藏保存。在接种前取出保 存高粱粒, 保湿, 促使小斑病菌产抱。 带菌高粱粒应在当年使用。 4 抗性鉴定圃设置 4 . 1 鉴定圃 鉴定圃应设置在小斑病常发区, 具备良 好的自 然发病环境。 4 . 2 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 每50份一1 00份鉴定材料设 1 组已知抗病、 感病和高感对照材料。 4 . 3 种植要求 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或适当调整, 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 气候条件( 湿度与温度) 相遇, 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鉴定小区行长4 m一s m, 行距0 . 7 m , 每行留苗25株一 30株, 株距略小于大田 生产。鉴定资源时, 每份鉴定材料种植1 行; 鉴定品种时, 每份材料重复2 次。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 生产相同。 n y / t1 2 4 8 . 2 一2 0 0 6 5 接种 接种时期 接种时期为玉米展13叶期至抽雄初期。早熟类型品种宜在展10叶期接种。 接种时间选择在傍 5晚 5 . 2 接种方法 接种采用喷雾法。在经过过滤并调好浓度的接种悬浮液中加人001% 吐温( v /v) 。喷雾接种植株 叶片, 接种量控制在s ml/ 株一10m l / 株。 5 . 3 接种前后的田间管理 鉴定接种前应先进行田间浇灌或在雨后进行接种, 接种后若遇持续干旱, 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 保 证病害发生所需条件的满足。 6 病情调查 6 . 1 调查时间 在玉米进人乳熟后期进行调查。 6 . 2 调查方法 目 测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状况。重点部位为玉米果穗的上方和下方各3叶, 根据病害症状描 述 对每份材料记载病情级别。 6 . 3 病情分级 田间病情分级、 相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 病斑占叶片面积的比例示意见图1 。 表 飞 玉米抗小斑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1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零星病斑, 病斑占 叶面 积少于或等于5 % 3 穗位下部叶片 上有少量病斑, 占叶面 积6 %一10%, 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 病斑 5 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 占叶面积 11%一 30%, 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 7 穗位下部叶片或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 病斑相连, 占 叶面积31%一 70% 9 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 叶片枯死 行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5 %洲 一一一一- -1 0 % 厂- 一 卜 厂一: 一 :一言 卜 卜 泛。 -一二 / 分 泛. 。 - -一 _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 一 一 - 卜 、 、30% 护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70% 瓜一 : 一介一 飞 言 了 含 、食毛: 之: 子 子窗季乒 告 辱 飞 誉 曹 要箕; 子 孟 声 /泛 几 气 二 二: 声 / 、一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匕 一 一 一 行 一 图 1 病斑占叶片面积比例示意图 n 丫 /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7 抗性评价 7 . 1 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 设置的 感病或高感对照材料达到病情级别7 或9 级, 该批次抗小斑病鉴定视为有效。 7 . 2 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发病程度( 病情级别) 确定其抗性水平, 划分标准见表20 表 2 玉米对小斑病抗性的评价标准 病情级别抗性 1 高抗 h 电 l d y resis 比 i lt ( 1 琅) 3 抗r 巴 l s t a l ll ( r) 5 中 抗 m 。 】e n ltf 、 此哎 ant ( m r ) 7 感 su哭 e p tible( 5) 9 高感曰 蒯y suec 即 t ib le ( h s ) 7 . 3 重复鉴定 资源材料若初次鉴定表现为高抗、 抗、 中抗, 次年进行重复鉴定。 7 . 4 抗性评价 根据重复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 抗性以记载的最高病情级别为准。 8 鉴定记载表格 玉米抗小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 3 。 表3年玉米抗小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 编号品 种冲 质名称来源病情级别抗性评价 注1 : 鉴定地点 注2 : 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生理小种类型 注3 : 接种日 期调查日 期 鉴定技术负责人( 签字) : n y / t 1 2 4 8 . 2 一2 0 0 6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 a. 1 学名和形态描述 a . 1 . 1 无性态 玉米离蠕 抱, 学名: b 乞 州a r i : 阴 口 d 艺 、 ( n isi k a doe t m iy a 缺) s h oe ll “ 山 e r 异名法 几 2 斑 艺 n 认 。 咖r 泛 u m加u d i : n i s i k ad o e t m i y a k e d re c 五 s l e ra刀 配 u 忆 2 之 、 ( n i s i k a doe t mi y a k e ) sub ram a n i a n e t j a i n 分生抱子梗2 根一 3 根束生, 直立或曲膝状弯曲, 褐色, 具3 个一巧个隔膜, 不分枝, 基细胞略膨大, 在顶端或膝 状弯曲 处有明 显的 产抱 后遗留的 抱痕, 64一1 60卿 x 6 一10拜 m 。 分生抱子长 椭圆 形, 淡褐 色, 向 两端 渐 细, 端 部 钝圆, 多向 一 侧弯曲, 抱 壁薄, 具3 个一 13个隔 膜, 30一 1 1 5 拜 m x 10一 17脚, 脐点 明 显, 凹陷于基细胞内。分生抱子萌发时多从两端长出芽管。 a . 1 . 2 有性态 异 旋抱腔菌, 学名二 ( 万五 1 云 记 人 l u s 人 e te ro s t 八 jp zu : ( d l c h s le r ) 压e c h s le r 异名: 口 洲叔 人 “ u 、 入 e te ot ro phu , d re c h s le r 子 囊壳埋生在寄主 组织内, 黑色, 近球 形, 开口 处呈咏 状突 起, 3 57一 6 42脚 x 2 76一 4 43卿。 子囊圆 桶形, 具柄, 1 60一 1 80拌 mx 24一 28脚, 含1 个一 4 个子囊抱子, 多为4 个。 子囊 袍子丝 状, 无色, 5 个一 9 个隔膜, 1 3 0 一 3 4 0 拜 mx 6 一 9 拼 n l o n v / t1 2 4 8 . 2 一2 0 0 6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1 玉米抗小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购房合同解除及终止条件
- 海运货物保险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专业遴选测试题及答案
- 边城课件课教学设计
- 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课件
- 消防安全服务培训班通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海藻酸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监测技术创新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真空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毛绒布料玩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村级后备干部集中招录工作101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少先队大队委笔试试卷及答案
- 瑞达利欧原则课件
- 2025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冲刺361题
- 抖音账号实名认证承诺函模板
-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含部分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语文试卷
- (2025年标准)以捐代购协议书
- 颈部引流管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门诊外科中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中医护理拔罐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