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投入品控制一、农业投入品的概念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即农业投入品。广义的农业投入品包括:l 农药、兽药、农作物的种子、水产苗种、种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l 以及兽医器械、植物机械、农用薄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狭义的农业投入品主要是指农用生产资料。食品原料生产过程的投入品主要包括: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种子、保鲜防腐品等,即狭义的农业投入品。第二节 食品原料安全生产与农药一、农药的概念和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管理条例2017(二)按防治对象可以分为:1、杀虫剂 : 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2、杀菌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多菌灵3、杀螨剂: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克螨特4、除草剂:除草醚、草甘膦、杀草丹5、杀鼠剂:杀鼠灵6、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萘乙酸、矮壮素其它还有:杀螺剂、落叶剂、熏蒸剂等(三)按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1. 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2. 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敌百虫、对硫磷等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西维因、克百威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5. 有机砷农药 :稻脚青、稻宁、甲基硫砷等 6. 有机汞农药:赛力散、西力生、富民隆等。其它还有:取代苯、有机杂环、苯氧羧酸、(四)按毒性分类:剧毒、高毒、中毒、低毒三、几类主要的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四、农药残留u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u 最大残留限量 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在食品或农产品内部或表面法定允许农药最大浓度,以每千克食品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kg五、控制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措施 1. 加强农药生产和经营管理; 农药三证:u 农药登记证(药效、残留、毒理学、环境试验)u 农药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u 农药标准号2. 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农药的安全使用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3.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1)合理选用农药种类 学习农药的基础科学知识,掌握各种农药的毒性、作用方式机理、药效等,了解农作物虫、病、草灾情发生规律,科学选用农药品种。对症下药。 农药作用方式:胃毒、内吸、熏蒸、触杀、驱避、引诱等;(2)适期用药,并应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 选择有害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农药攻击的薄弱时期,适期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尽可能避免对天敌及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减少农药残留。如:棉铃虫在卵孵化盛期用药、甜菜夜蛾在2龄幼虫盛期前用药。(3)选择适宜的剂型 农药剂型:可湿性粉剂(WP)、粉剂(DP)、乳油(EC)、颗粒剂(GR)、悬浮剂(SC)、烟剂(FU)、水剂(AS) 、熏蒸剂 (VP) 、气雾剂(AE)等;如:防治花生田蛴螬用颗粒剂、冬暖式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在雨雪天气用烟雾剂或喷粉剂等。(4)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 农药施用方式:喷雾、喷粉、颗粒、熏蒸等;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既可以得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又可以减少用药量和飘逸污染。如:防治红蜘蛛,喷药,防治玉米螟,颗粒剂撒心叶,防治地老虎、蝼蛄用毒饵诱杀。(5)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合理用药必须考虑温度、湿度、雨水、光照、风、土壤性质和作物长势等因素的影响。如吡虫啉、啶虫眯受温度影响、BT受湿度影响、除草剂受风速和土壤性质的影响。(6)纳入综合防治体系 合理用药必须与其他防治措施相配套,充分发挥其他措施的作用,以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4. 制订和严格执行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加强食品中农药监测。5. 制定政策,鼓励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实行综合治理等.国家政策将向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倾斜,农业部将大力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生物杀虫剂中的多杀霉素、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乙蒜素、诱虫烯有望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怪圈,绿色生态农药市场前景看好。六、安全食品生产中农药规范使用有机食品: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合成物质绿色食品:限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合成物质无公害食品: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卫生质量指标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范1 绿色食品有害生物防治准则u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u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虫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u 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u 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规定,配合使用低风险的农药。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示例)种子处理:作物、林木种子播种前采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措施的总称。目的是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和促使某些作物早熟。精选。在种子晒干扬净后,采用粒选、筛选、风选和液选等方法精选种子。种子精选目的是消除秕粒、小粒、破粒、有病虫害的种子和各种杂物。晒种。利用阳光曝晒种子。具有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降低种子内抑制发芽物质含量、提高发芽率和杀菌等作用。浸种。作用是促进种子发芽和消灭病原物。方法有:清水浸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应按规程掌握药量、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以免种子受药害和影响消毒效果。拌种。将药剂、肥料和种子混合搅拌后播种,以防止病虫为害、促进发芽和幼苗健壮。方法分干拌、湿拌和种子包衣。催芽。播前根据种子发芽特性,在人工控制下给以适当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促进发芽快、整齐、健壮。2 绿色食品农药选用u 所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u 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u 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u A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附录A第A.1章的规定选用农药及其他植物保护产品。u 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接照附录A 的规定,优先从表A.1中选用农药。在表A.1 所列农药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时,还可适量使用A.2章所列的农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NY/T 393-2013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应首选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是指获得国家法定部门许可、登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许可使用特定绿色生资标志的生产投入品。绿色生资标志用以标识和证明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范围涵盖肥料、农药、饲料及其添加剂、兽药、食品添加剂等领域。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范l 应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利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l 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GB 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4 绿色食品农药残留要求l 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其残留量应符合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 要求。l 在环境中长期残留的国家明令禁用农药,其再残留量应符合GB 2763的要求。l 其他农药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01mg/kg,并应符合GB 2763 的要求。(三)有机食品农药使用要求GB/T19630.1 -201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病虫草害防治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保护产品l 基本原则:应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l 应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l 还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或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l 必要时,可使用下列的植物保护产品。第三节 食品原料安全生产与农肥农肥的作用l 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根据FAO统计表明:施肥对提供农作物的产量的作用占40-60%。施1kg肥可增加蔬菜产量5-10kg。】l 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水平。施用农肥可能带来的问题l 不合理、过量施用化肥可导致环境污染;l 造成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肥料的种类农家肥料:指自行就地取材 、积制,就地使用的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肥料。商品肥料:就是按照国家法规规定,由国家肥料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其它肥料:包括可以用作肥料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不含防腐剂的鱼渣、牛羊毛肥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废料。(二)我国肥料使用现状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达5000多万吨,占世界总用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一化肥消费大国。l 农用肥料污染状况突出(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l 结构不合理:化肥使用量偏大;单一化肥多,复合肥少;氮肥多,磷钾肥少;速效肥多,长效肥少;l 有机肥无害化处里不够;(常含各种病虫草害传染体或种子)l 使用不合理(方法、时间、作物特性、土壤)二、施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过磷酸钙中砷的含量每公斤达104mg,含镉1020mg,含氟2964960mg,硫酸铵、硫酸钾中砷的含量也比较高。氨水中还含有机污染物-酚,特别是利用焦化废气生产的氨水,每公斤含酚量可达数千毫克,施用后会造成土壤的酚的超量污染,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产品污染。2、导致营养失调与硝酸盐的积累化肥施用不平衡,N、P、K投入比例失调,重氮、轻磷、不施钾导致土壤钾的急剧消耗,硝酸盐积累。l 施肥量的增加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相关性r =0.77-0.99),造成蔬菜、水果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食用。苹果因偏施氮肥含糖量下降2-3%,酸糖比提高0.1-0.2。天津灰堆的大白菜可食部硝酸盐含量为3173mg/kg。 l 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不当或过量施用,作物吸收后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尤其是叶菜类更明显。亚硝酸盐是国际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为此,国际上和我国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严格的限量标准。三、肥料的合理使用(一)合理施肥原理l 养分归还学说:是指认为植物收获物从土壤带走的养分必需“返还”土壤才能维持生产力的观点。l 最小养分定律:是指植物的生长受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l 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是指限制因子(光、温、湿、O2、CO2等)决定生物生理过程的速度或强度的定律。l 报酬递减定律l 因子综合作用定律(二)合理施肥的原则 1、重施有机肥的原则 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持久,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影响。2、重施基肥的原则 作物生育处于相对休止期前后施入基肥,再在生长季节配合追施速效化肥,可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3、平衡施肥的原则 作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是平衡的、按比例的,长期大量单一施氮肥,易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平衡关系失调,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4、安全施肥的原则 控制肥料质量,合理施用化肥,严格控制氮肥,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杀灭有害微生物。5、 因地制宜的原则 施肥要“看天、看地、看肥和看作物”。四、安全食品生产中肥料的规范使用3、无公害农产品的肥料使用要求(1)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蔬菜使用不同的氮肥。n 菠菜、白菜、莴苣等蔬菜容易大量积累硝酸盐,应绝对禁用硝态氮肥。n 对不易积累硝酸盐的果菜类和根类蔬菜,如茄子、青椒、萝卜、胡萝卜等,在生产中也要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次数,在采收前30天必须停止使用。n 对叶菜类蔬菜使用铵态氮肥时,每亩用量不得超过30公斤,并严格禁止在叶面上喷施氮肥。(2)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谨慎使用硝态氮肥。n 一般情况下,在高温季节生长的夏菜和秋菜要尽量少用,而冬菜和春菜严禁使用。n 氮肥要早施、深施,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并尽量减少用量和次数。(3)根据土壤状况科学施用肥料。n 一般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硝酸盐积累得较快,应不施或少施氮肥;n 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上,硝酸盐积累得较少,除应增加有机肥料的用量外,还要控制铵态氮肥的用量。 1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原则n 持续发展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肥料应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n 安全优质原则,绿色食品生产中应使用安全、优质的肥料产品,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肥料的使用应对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n 化肥减控原则 在保障植物营养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兼顾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n 有机为主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种类的选取应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2 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1) 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n 农家肥料:就地取材 、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n 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富含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n 微生物肥料:含有特定微生物固体的制品,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肥料。(2) 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u A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u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u 无机肥料 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能直接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的肥料。u 土壤调理剂 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质、化学和(或)生物性状的物料,可以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修复土壤污染等。3 不应使用的肥料 添加有稀土元素的肥料 成分不明确的肥料 未经过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尿 生活垃圾、污泥和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的工业垃圾 转基因品种(产品)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肥料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的肥料4其它规定(1)AA级绿色食品生产肥料使用规定l 可使用农家肥料,但肥料的重金属限量指标应符合NY 525有机肥料的要求,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应符合NY 884 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宜使用秸秆和绿肥,配合施用具有生物固氮、腐熟秸秆等功效的微生物肥料。l 有机肥料应达到NY525技术指标,主要以基肥施入,用量视地力和目标产量而定,可配施农家肥和微生物肥料l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NY 884 或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要求,可与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用于拌种、基肥或施肥。l 无土栽培可用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掺混在基质中使用。(2)A级绿色食品生产肥料使用规定l 应选用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l 农家肥料的使用应按AA级绿色食品以上第2点的要求,耕作制度允许情况下,宜利用秸秆和绿肥,按照约25:1的比例补充化学氮素,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等农家肥料应完全腐熟,肥料的重金属限量指标应符合NY 525的要求。l 有机肥使用按AA级绿色食品以上第3点的要求,可配合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l 微生物肥料应AA级绿色食品以上第3点的要求,可配合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l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无机肥料在绿色食品生产中作物辅助肥料使用,用来补充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所含养分的不足,减控化学肥料用量,其中无机氮素用量按照当地同种作物习惯施肥用量减半使用l 根据土壤障碍因素,可使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三)有机食品土肥管理要求1、应通过适当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包括: a. 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用来补充因植物收获而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b. 采用种植豆科植物、免耕或土地休闲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 2、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时,可施用有机肥以维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营养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同时应避免过度施用有机肥,造成环境污染。应优先使用本单元或其他有机生产单元的有机肥。如外购商品有机肥,需经认证机构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3、不应在叶菜类、块茎类和块根类植物上施用人粪尿;在其他植物上需要使用时,应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植物食用部分接触。 4、可使用溶解性小的天然矿物肥料,但不得将此类肥料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分,不应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不应使用矿物氮肥。 5、可使用生物肥料:为使堆肥充分腐熟,可在堆制过程中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不应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6、有机植物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见下表。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的调节其生理机能物质。包括血清、疫苗、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等。兽药残留(veterinary drug residue):指畜禽等动物用药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体、代谢产物以及杂质。(三)促使兽药大量使用的原因l 一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使现代养殖业面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巨大压力 亚剂量预防用药和超剂量治疗用药 l 二是养殖业生产者一直致力寻找一种能够促进动物生长的因子 促生长的药物 抗生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性食品的品质等功效。抗生素用于饲料添加的用量一般在每吨饲料中添加 1015 g 抗生素,一般可提高猪、鸡生产速率和饲料利用率 10%15%,降低死亡率 5%。以盐霉素为例,对肉鸡的育成率可提高 37%76%,平均增重 5%38%,饲料消耗降低 2%37%。因此,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很普遍。(四)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1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将有些不允许使用的药物当作添加剂使用,会造成残留量大、残留期长、对人体危害严重。2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期畜禽屠宰前或畜禽产品出售前需停药(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通常规定的休药期为 47天,而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很少按规定落实休药期。3随意加大药物用量或把治疗药物当作添加剂使用耐药菌的存在普遍有超量添加药物的现象,有时甚至把治疗量当作添加量长期使用。如土霉素用作治疗疾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 0.1%,使用期一般为 35天;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则为 1015 g/t。4滥用药物畜禽发生疾病时滥用抗生素。随意使用新或高效抗生素,任意使用复合制剂。5饲料加工过程受到污染若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贮藏饲料,或使用盛过药物而没有充分清洗干净的贮藏器,都会造成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兽药污染。6用药方法错误,或未做用药记录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的种类等方面不符合用药规定,因而造成药物残留;由于没有用药记录而重复用药的现象也较普遍。7屠宰前使用兽药用来掩饰有病畜禽临床症状,逃避宰前检验,很可能造成肉用动物的兽药残留。8厩舍粪池中含兽药厩舍粪池中含有抗生素等药物会引起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污染和再污染。二、主要兽药(一)抗生素类 根据其使用的目标和方法,可将它们分为两类l 治疗动物临床疾病的抗生素;l 用于预防和治疗亚临床疾病的抗生素,即作为饲料添加剂低水平连续饲喂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噻呋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等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多肽类: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等 氯霉素类:氯霉素、氟苯尼考等三、兽药残留的危害1. 毒性作用2. 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如花粉、动物皮毛等过于敏感,发生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3. 细菌耐药性4. 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滥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发生较大的变化。】 5. “三致”作用6. 激素作用四、安全食品生产中兽药的规范使用(二)绿色食品兽药使用规范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的基本原则(1)绿色食品生产者应供给动物充足的营养,应按照NY/T391-2013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强动物自身的抗病力。(2)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动物疾病的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药物,确需使用兽药时,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3)兽药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和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的规定。(4)所用兽药应来自具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或者具有进口兽药等级许可证的供应商。(5)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用药记录。3.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要求(1)A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 按照GB/T19630.1-2011的规定执行(2)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a) 优先使用GB/T19630.1 中AA级绿色食品生产所规定的兽药b) 优先使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无最高残留限量(MRLs)要求或兽药停药期规定中无休药期的兽药c) 可使用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d) 可使用高效、低毒和对环境污染低的消毒剂e) 可使用附录A以外且国家许可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及其他兽药(三)有机食品兽药使用规范1 疾病防治(1)有机食品生产畜禽养殖疾病预防原则l 根据地区特点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强的品种l 提供优质饲料、适当的营养及合适的运动等饲养管理方法,增强畜禽的非特异性免疫力l 加强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并保持适宜的畜禽饲养密度(3) 可采用植物源制剂、微量元素和中兽医、针灸等疗法医治畜禽疾病;(4)可使用疫苗预防接种,不应使用基因工程疫苗(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除外),当养殖场有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时,可紧急预防接种(包括为了促进母源体抗体物质的产生而采取的接种);(5)不应使用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对畜禽进行预防性治疗(6) 当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仍无法控制畜禽疾病或伤痛时,可在兽医的指导下对患病畜禽使用常规兽药,但应经过该药物的休药期的2倍时间(如果2倍休药期不足48h,则应达到48h)之后,这些畜禽及其产品才能作为有机产品出售;(7)不应为了刺激畜禽生长而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的抗寄生虫药或其他生长促进剂。不应使用激素控制畜禽的生殖行为(如: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等),但激素可在兽医监督下用于对个别动物进行疾病治疗。(8)除疫苗接种、驱除寄生虫治疗外,养殖期不足12个月的畜禽只可接受一个疗程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治疗,养殖期超过12个月的,每12个月最多可接受三个疗程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治疗,超过允许疗程的应再经过规定的转换期。(9)对接受过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治疗的畜禽,大型动物应逐个标记,家禽和小型动物则可按群批标记。4 有机食品生产-水产养殖疾病预防(1)应通过预防措施(如:优化管理、饲养、进食)来保证养殖对象的健康。所有的管理措施应旨在提高生物的抗病力。(2)养殖密度不应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不应导致其行为异常,应定期监测生物的密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可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茶籽饼、高锰酸钾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和池塘底泥消毒,以预防水生生物疾病的发生。(4)可使用天然药物预防和治疗水生生物疾病。(5) 在预防措施和天然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对水生生物使用常规渔药。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应对患病生物采取隔离措施。(6)不应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对水生生物实行日常的疾病预防处理。(7)当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而不能通过其他管理技术进行控制,或国家法律有规定时,可为水生生物接种疫苗,但不应使用转基因疫苗。第五节 其他投入品的安全管理一、饲料的安全管理(一)饲料的概念和种类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的养分,保证健康,提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饲料的种类1.根据营养特征(国际分类法)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饲料添加剂2.根据营养特征:(工业市场产品分类)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代乳料1)全价配合饲料:也称全日粮配合饲料,它能直接用于饲喂饲养对象,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例如:宝宝嘉2)蛋白质浓缩料:指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国外称平衡用配合饲料,也称蛋白质维生素补充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35%)、常量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在畜禽日粮中的比例,依其营养含量而异,一般来说可占25%40%。3)添加剂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一般由专业厂家配制,根据畜禽生长发育的需要配比混合而成。农户在使用时按畜禽不同生长阶段添加不同比例,便可保证畜禽生长发育的需要。预混料在畜禽日粮中比例很小,一般为1-6%,也是以其营养含量而异。4)代乳料:是专门为哺乳期动物而配制的。(一)饲料的概念和种类3.按饲料物理性状进行分类粉状饲料、颗粒料、膨化饲料、碎粒料、其他【块状及液体饲料等】(二)安全食品生产对饲料的使用要求1、无公害食品生产对饲料的使用要求饲料的规范化使用1) 查看饲料标签(识别假冒伪劣)2) 正确选择和使用浓缩饲料3) 正确选择与使用饲料添加剂2、绿色食品生产对饲料的使用要求NY/T 471-2010 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1)基本要求n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n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应来源于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并且有产品标准及其文号,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具有进口产品许可证及配套的质量检验手段,并应经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n 感官要求 具有该饲料应有的色泽、气味和组织形态特征,质地均匀、无发霉、变质、结块、虫蛀及异味、异物。n 配合饲料应营养全面,各营养素间相互平衡。n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应使用符合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2) 饲料原料n 饲料原料可以是依据通过认定的绿色食品,也可以是来源于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产品,或经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认定,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方式生产,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自建基地生产的产品;n 不应使用转基因方式生产的饲料原料n 不应使用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饲料产品饲喂反刍动物n 遵循不使用同源动物源性饲料的原则n 不应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n 不应使用畜禽粪便生产AA级绿色食品,畜禽产品的饲料原料除须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满足:l 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作为饲料原料l 原料生产过程应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3、有机食品生产对饲料的使用要求(1)畜禽应以有机饲料饲养。饲料中至少有50%来自本养殖场饲料生产基地或本地区有合作关系的有机农场。 饲料生产和使用应符合植物生产和表B.1添加剂和用于动物营养的物质的要求(2) 转换期生产的饲料可作为有机饲料饲喂本养殖场畜禽(有机转换期产品),不得做商品饲料销售。 饲料生产基地、牧场及草场与周围常规生产区域应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避免受到污染。(3) 当有机饲料短缺时,可饲喂常规饲料。但每种动物的常规饲料消耗量在全年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得超过以下百分比 a) 草食动物(以干物质计,下同)10% b) 非草食动物 15% 畜禽常规饲料的日消耗量不得超过总量的25% 出现不可预见的严重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时,可在一定时间期限内饲喂超过以上比例的常规饲料。饲喂常规饲料应事先获得认证机构的许可。(4) 应保证草食动物每天都能得到满足其基础营养需求的粗饲料。在其日粮中,粗饲料、鲜草、青干草或者青贮饲料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60%。对于泌乳期的前3个月的乳用畜,不能低于50%。在杂食动物和家禽的日粮中应配以粗饲料、鲜草或青干草、或者青贮饲料。(5)初乳期幼畜应由母畜带养,并能吃到足量的初乳。可用同种类的有机奶喂养哺乳期幼畜。在无法获得有机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同种类的非有机奶。不应早期断奶或用代乳品喂养幼畜,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使用代乳品补饲,但其中不得含有抗生素、化学合成添加剂(表B1中允许使用的物质除外)或动物屠宰产品。哺乳期至少需要:牛马属动物、驼3个月,山羊含绵羊45天,猪40天。(6)在生产饲料、饲料配料、饲料添加剂时不应使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7)不应使用一些方法和物质: a) 以动物及其制品饲喂反刍动物,或给畜禽饲喂同种动物及其制品 b) 未经加工或经过加工的任何形式的动物粪便c) 经化学溶剂提取的或添加了化学合成物质的饲料,但使用水、乙醇、动植物油、醋、二氧化碳、氨或羧酸提取的除外。(8)使用饲料添加剂应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并批准销售的产品,同时应符合本部分的相关要求。(9)可使用氧化镁、绿砂等天然矿物质,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时,可使用表B.1中列出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10)添加的维生素应来自发芽的粮食、鱼肝油、酿酒用酵母或其他天然物质,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时,可使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11)不应使用以下物质(表B.1允许使用的物质除外) a) 化学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包括用于促进生长的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激素); b) 化学合成的调味剂和香料;c) 防腐剂(作为加工助剂时除外) d) 化学合成着色剂;e) 非蛋白氮(如尿素);f)化学提纯氨基酸;g) 抗氧化剂 ;h) 粘合剂二、种子和种苗的使用管理种子:泛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一)无公害农产品种子和种苗的要求1、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和区域规划,选择优良、优质、高产品种,应对主要病虫害有抗性和耐受性。2、种子质量 应符合相应的种子质量标准,外来种子具备检疫合格证,自繁种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3、种子消毒可防治病害、烂种,促进发芽等,目的在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促苗生长,缩短育苗期限,提高产量和质量。常用的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企业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自查报告考核试卷
- arp地址解析协议书
- 三方协议书 教师
- 无效股权协议书
- 小车转让协议书
- 协议书班协议书
- 公关人员离职协议书5篇
- 零售餐饮服务业预付卡合同2025年版本调整
- 消防联动协议书
- 项目合作协议书分配
- 侵权法考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11月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专业能力考试精益现场管理工程师复习题及答案
- 印刷厂生产报表编制细则
- 幼儿防触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仪表阀门培训课件
- 抗凝药物用药护理
- 校园活动摄影技巧
- 《诗经·卫风·淇奥》课件
- 2025年Oqc上岗试题及答案
- ULK1:细胞代谢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自噬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功能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