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一工程概况51.项目概况52.建筑概况53.机电安装系统概况53.1给排水系统概况53.1.1给水系统53.1.2热水系统63.1.3排水系统63.1.4雨水系统63.1.5消防系统63.1.6材料73.2电气系统概况83.2.1变配电系统83.2.2配电线路敷设93.2.3防雷接地93.2.4照明、动力配电系统103.2.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103.2.6人防系统103.3暖通系统概况103.3.1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103.3.2空调方式113.3.3通风系统133.3.4消防排烟系统133.3.5空调自控14二工程目标151质量目标152进度目标153安全生产目标154文明施工目标15三编制依据161文件依据162规范标准依据16四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17五工程总体施工安排、总进度计划221.施工组织部署221.1项目部施工管理组织体系图231.2施工总进度计划表231.3设备材料供应与管理241.4施工力量241.5施工机械设备管理241.6和工程总包协调工作管理242.机电总承包与总承包及指定分包单位配合协调242.1机电总包对其它指定专业分包的管理、协调和配合框图252.2机电总包对其它指定专业分包管理的总体措施252.3机电总包对其它指定专业分包的具体管理措施263机电安装如何加强同装饰分包的配合294与土建总包的协调配合30六施工技术方案311工程进度及保证措施3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363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38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384.1管道工程施工方案394.1.1给水管道施工404.1.2排水管道施工474.1.3检验和试验504.1.4消防专业施工514.2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654.2.1电气安装施工工艺654.2.2电气安装施工方案654.2.2.1电气工程施工准备664.2.2.2电气工程预埋施工工艺664.2.2.3母线槽及支架制作安装684.2.2.4 支架的安装694.2.2.5电缆管、线敷设714.2.2.6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734.2.2.7变电所低压柜的安装734.2.2.8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的安装744.2.2.9照明器具安装744.2.2.10人防系统的安装754.2.3报警系统754.2.4应急广播系统834.2.5电气调试部分方案844.3暖通工程施工方案864.3.1空调水系统施工864.3.2通风工程施工964.4设备安装施工方案1064.4.1大型设备吊装施工1064.4.2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就位安装施工1104.5调试工程施工方案1144.5.1冷水及热水系统1144.5.2排水系统1144.5.3通风系统1144.5.4强电系统1154.5.4.1低压配电系统1154.5.4.2照明系统1154.5.4.3动力系统1154.5.5空调系统1154.6蓄冰系统施工方案另见1174.7电热水锅炉施工方案另见1174.8大型设备吊装施工方案另见1174.9总体给水施工方案另见117七工程项目组织管理117八工程档案资料119九工程的竣工验收120十维修保养121十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21.工程质量目标122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223.保证工程质量总体措施1234.工程设备、材料及分项质量保证措施1244.1设备、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流程图1244.2设备、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254.3管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74.3.1 管道安装工程控制要点1274.3.2 对于管道螺纹连接处渗漏的预防措施1284.3.3 对于钢管焊缝渗漏的预防措施1284.4电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284.4.1 电气安装工程控制要点1284.4.2 对于槽架配线不符合要求的预防措施1294.4.3 对于导线接线、连接及包扎质量较差的预防措施1294.4.4 对吊平顶内配管、配线不规则的预防措施1294.5通风空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304.5.1 通风空调工程控制要点1304.5.2 对于风管法兰铆接不严密的预防措施130十二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301.安全生产目标13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31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313.1保证工程安全的总体措施1313.2健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1323.3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1333.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1333.5保证消防安全的技术措施1343.6紧急措施1353.7防台、防汛措施135十三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351.文明施工目标1352.文明标准化施工保证体系1353.文明标准化施工保证措施1363.1降低施工噪声、减轻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1373.2临时设施建设1373.3场容场貌管理1373.4材料堆放管理1373.5生活卫生管理1373.6治安管理1383.7周边关系协调138十四成品保护措施1391.总体原则1392.产品保护措施的实施1403.产品保护技术措施145十五环境保护措施145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452.环境保护措施146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工程名称:浦江国际金融广场项目机电安装工程工程地点:上海市杨浦区东大名路1098号,北侧为东大名路,南侧紧靠拟建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建设单位:上海鸿泰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现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总承包单位: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2.建筑概况建筑总面积: 119536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65米楼层分布:地下4层,地上38层,3.机电安装系统概况3.1给排水系统概况3.1.1给水系统从东大名路的市政管网上各引入一路dn300(共二路dn300)给水管供生活及消防使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为0.16mpa。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应小于4m。总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1287.7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65.5m3/h 办公楼供水方式为:地下二层120吨生活水池生活给水泵(传输水箱传输水泵) 屋顶水箱用水点.2台,一用一备。 附楼商业一层至三层供水方式为:地下二层76吨生活水池恒压变频调速泵组用水点.变频给水泵3台,2用一备,配800气压罐、变频控制柜。 屋顶冷却塔供水方式为:地下二层225吨消防及冷却塔合用水池冷却塔补水泵传输水箱传输水泵屋顶冷却塔。补水泵2台,一用一备。 办公楼给水系统共分为7个区,分别为38f34f、33f29f、2823f、22f18f、 17f11f、10f6f、5f1f.其中23f38f利用高区生活水箱供水,高区生活水箱设置在172.00m标高屋面.其中1f22f利用低区生活水箱供水,低区生活水箱设置在25层泵房内。b1b4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3.1.2热水系统:主楼标准层开水间内设置开水器(9kw),供各楼面生活饮用水。3.1.3排水系统 本工程室内污、废水合流,设专用透气管,生活污、废水(不含餐饮废水)室内汇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所有餐饮废水经成品油水分离器(位于地下二层)处理后经过机械提升后排入市政管网。 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为1158.9m3/d。3.1.4雨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雨、污分流排放。屋面均采用重力流雨水系统。屋面雨水就近排入地块内雨水管网。3.1.5消防系统a消火栓系统本工程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分为高低两个区域,地下四层至十八层为低区消火栓系统,十九层至三十八层为高区消火栓系统。a、 低区消火栓泵设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设2台(互备)消火栓泵,其技术参数为q=40l/s,h=140m,n=90kw。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还设有含135吨消防用水的混凝土水池,供消防初期半小时用水量;同时水池由2路dn300市政供水管供水以满足火灾时本工程的消防用水。低区消火栓系统高位消防水箱设于二十五层给排水泵房内,内含20t消防用水。低区消火栓系统通过可调式减压阀分为两个分区,(地下四层至六层为一区,二层至十八层为二区)。b、 高区消火栓泵设在二十五层给排水泵房内,设2台(互备)消火栓泵,其技术参数q=40l/s,h=100m,n=55kw。高区消火栓泵直接联低区消火栓泵,高、低区消火栓泵联锁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大于20秒,且先启动低区消火栓泵。高区消火栓系统消防水箱设于屋顶,内含20t消防用水,另在屋顶水泵房内设置局部增压装置,设稳压泵2台(互备)(单台泵q=5l/s、h=30m)及300l隔膜式气压罐一组。高区消火栓系统通过可调式减压阀分为两个区(十九层只二十七层为一区,二十八层至三十八层为二区)。b喷淋系统本工程室内消火栓设计水量35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临时高压制。分为高低两个区,地下四层至二十层为低区喷淋系统,二十一层至三十八层为高区喷淋系统。a、 低区喷淋泵设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设2台(互备)喷淋泵,其技术参数为q=35l/s、h=167m、n=90kw。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还设有135t消防用水的混凝土水池,供消防初期半小时用水量;同时水池由2路dn300市政供水以满足火灾时本工程的消防用水。低区喷淋系统高位消防水箱设于二十五层给排水泵房内,内含20t消防用水。低区喷淋系统通过可调减压阀分为两个区(地下四层至八层为一区,湿式报警阀设于地下二层消防水泵房内,共9组;九层至二十层为二区,湿式报警阀设于十一层换热机房内,共4组)b、 高区喷淋泵设在二十五层消防水泵房内,设2台(互备)喷淋泵,其参数为q=35l/s、h=92.5m、n=45kw。高区喷淋泵直接串联低区喷淋泵,高、低区喷淋泵联锁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大于20秒,且先启动低区喷淋泵。高区喷淋系统高位消防水箱内含20t消防用水,另设在屋顶水泵房内设置局部增压装置,设稳压泵2台(互备)(单台q=1l/s、h=30m)及150l隔膜式气压罐一组。高区喷淋系统通过可调式减压阀分为两个区(二十一层二十九层为一区,湿式报警阀共3组,三十层至三十八层为二区,湿式报警阀共3组,湿式报警阀均设于二十五层给排水泵房内)。 c 水喷雾系统 本工程地下二层应急柴油机房及其油箱间设置水喷雾系统。 d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地下二层变压器室,地下一层35kv电业开关、35kv开关室,10kv开关室, 10kv变电所,电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电信运营商机房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有管路),气体灭火系统钢瓶设于地下一层。二十五层变电所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无管路)。3.1.6材料室内热水及热水回水管管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管径小于等于100mm时卡压或环压式连接,管径大于100mm时采用不锈钢沟槽式机械接头连接。室内热水管及室外明露管道均需采用50mm厚的发泡橡塑保温,室内敷设时外扎工业布一道,室外敷设时外再加铝皮保护壳。室内给水管管材采用涂塑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100mm时丝口连接,管径大于100mm时采用沟槽式机械接头连接。室内排水管均采用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 法兰连接;管材应为离心铸造工艺成型,管件应为机压砂型铸造成型。室内雨水管均采用热镀锌钢塑复合管,沟槽式机械接头连接.室外污废水、雨水管均采用增强聚丙烯(frpp)大口径模压管地下污,废水潜水泵排出管为热镀锌钢塑复合管,管径小于等于dn100时丝扣连接,管径大于dn100时,沟槽式机械接头连接。冷、热水系统管径大于dn40时采用不锈钢偏心蝶阀(水泵吸水管用不锈钢闸阀),管径小于等于dn40时用不锈钢闸阀。容积式热交换器的壳体材料为不锈钢板。消火栓及喷淋管道大于dn100均采用无缝钢管,热镀锌,卡箍连接;小于等于dn100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室外接水泵接合器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热镀锌,法兰连接。3.2电气系统概况3.2.1变配电系统本发展项目属于一类建筑,要求由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本工程中消防设备用电、应急照明、生活水泵、航空障碍灯、安防系统电源及弱电机房电源、客梯动力为一级负荷,重要办公室和会议室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消防和重要负荷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另设置自启动柴油发电机,容量为1台1890kva,若因市电中断,发电机将自动启动,并在15秒内经自动切换向负荷供电。供电范围为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和弱电机房。本工程采用两路35kv电源供电,每路容量为10mva。本楼35kv用户站设于地下室。其中变压器室设于b2f(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打通),10kv开关室设于b1层。根据功能分区,分别设置用户10/0.4kv分变电所,布置如下:地下室b1f变电所:容量为2*2000kva,2*1000kva,3*1600kva25层变电所:容量为2*1250kva变压器设ip20外壳护罩并随机配置温控、风机控制设备。3.2.2配电线路敷设35kv馈电线路选用wdza-yj(f)y-26/35kv交联电缆沿桥架或钢管敷设。10kv馈电线路选用wdza-yj(f)y-8.7/10kv交联电缆沿桥架或钢管敷设。低压线路:大容量配电干线采用空气绝缘型封闭铜母线槽。普通设备配线:采用无卤低烟辐照阻燃a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分支线采用无卤低烟辐照阻燃a级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消防设备配线: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辐照a级耐火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分支线采用无卤低烟辐照阻燃a级耐火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低压电路敷设:母线槽、桥架、线槽穿过楼板及防火分区隔墙处均用防火胶泥封堵。消防设备的两路电源线路应敷于不同的桥架中。穿过人防地下室防护结构的线路在穿过处均作防护密闭处理。3.2.3防雷接地本建筑为第二类防雷建筑。防直接雷:屋面设置热镀锌扁钢环状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设置避雷网格。利用柱内两根以上不小于16主钢筋做引下体,柱子上端预埋热镀锌钢板,用于柱子内主钢筋与避雷带的连接转换。以大楼基础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体。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或管道,须和屋面避雷带相连;屋面上的彩灯、障碍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所穿钢管一端应与配电箱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避雷带相连。防侧击雷:建筑物内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相互连接;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体;将外墙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铁与防雷装置相连;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及金属物每两层与圈梁的钢筋连接。防雷电波侵入:在入户端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防雷击电磁脉冲:将建筑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并在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联接板。按a级雷电防护等级设防,在变电所、楼层和终端三级配电系统方面配置必要的防电涌元器件,在屋面设置预放电避雷针。各弱电系统的防雷击电磁脉冲由各设备厂家自行设置完善。本工程接地形式采用tn-s制,pe和中性线严格分开。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直流接地、防静电接地、等电位联结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体,但引下线分别设置。3.2.4照明、动力配电系统本工程照明、动力配电系统是从地下二层和二十五层低压变电所采用插接式母线及电缆引至各楼层配电间内照明、动力配电箱;再由各配电箱利用电缆沿线槽引至照明、动力终端箱。3.2.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本工程漏电火灾报警监控室设在地下二层,该系统是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监控主机是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的装置,探测器是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模块。3.2.6人防系统本工程为附建式人防地室,位于地下四层,平时为地下一类汽车库,战时划分为二个防护单元,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体,属于甲类,核6常6。3.3暖通系统概况3.3.1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a 办公楼办公楼空调计算冷负荷共9652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39w/;空调计算热负荷共4671kw;单位建筑面积的热负荷指标为68w/。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作空调冷源,其中制冷量为2450kw(700rt)的离心式机组4台,共总制冷量9800kw机组制冷剂为r134a/r123。机组冷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6/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32/37。采用一体承压高温蓄热型,电热水锅炉作空调热源,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每台锅炉额定拆热量为1600kw,共3台,总产热量为4800kw。锅炉供回水温度分别为130/55,空调热水系统由板式换热器、热水循环泵、定压装置组成,空调供回水温度分别为60/45。本工程采用开式冷却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主楼屋顶,冷却塔配备集水盘和砂缸过滤系统。另外设置两台闭式冷却塔为每层计算机房空调提供24h冷却水。冷却塔集水盘设有电加热器,以满足动机运行时机组所需最低冷却水温度要求。系统中设置有过渡季节用板式热交换器,在过渡季节和冬季采用冷却水直接供冷。办公楼空调冷热水供给系统为单式泵变流量、四管制闭式循环系统。水系统分高、低两个系统,低区为b4层至24层,由一次冷热水直接供热,冷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6/12,热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60/45;高区为25层至38层,由设置在25层的避难层的板式换热器换热为二次水进行供热,冷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7/13,热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58/43。冷热水系统均分别设有定压装置,低区水系统采用闭式膨胀管进行定压,高区水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水箱放于主楼屋面上,补水系统均设有水处理装置。水系统分支采用静态平衡阀进行水力平衡,空调机组采用动态流量平衡调节阀进行水力平衡和调节。b 商业裙房商业裙房计算冷负荷共2280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89w/;空调计算热负荷共1295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为107w/。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和水冷机组作空调冷源,按热负荷选择地源热泵机组,冷量不足部分由水冷机组提供,根据全年地热平衡确定机组的运行情况,在额定工况下,每台地源热泵机组制冷量为638kw,制热量为672kw,共2台,总制冷量/制热量分别为1276/1344kw,机组制冷剂为r134a。机组负荷侧冷水机组作为冷量补充,其制冷量为1055kw,制冷剂为r134a/r123。冷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6/1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32/37。在裙房屋顶设置闭式冷却塔,提供水冷机组和地源热泵的冷却水。商业裙房冷热水供给系统为单式泵、两管制、机组侧定流量负荷侧变流量闭式循环系统,水系统设置一个定压装置,分支采用静态平衡阀进行水力平衡,空调机组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阀进行水力平衡调节。3.3.2空调方式本工程大堂区域及大商铺区域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其中大堂使用地板采暖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0/40,末端为ahu空调机组上送下回初中效过滤。办公区域采用变风量系统,末端形式为外区风机盘管加单风道,内区单风道,上送上回初中效过滤空气净化。小商铺及银行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上送上回初中效过滤。办公楼的新风系统经pau集中处理后送至每层变风量空调机组ahu,在每层新风支管处设有定风量装置,集中新风系统采用分段设计,共分5个系统:3-10层,12-18层,19-24层,26-32层,33-38层。新风机组分别设置于避难层11/25层和主楼屋面的空调机房内。所有空调箱设有初、中效过滤,冷、热盘管,湿膜加湿等功能。其中变风量空调箱,为防止绝热加湿对送风温度的冲击,采用了两段式湿膜加湿器。地下层变配电房的空调箱只具有冷却功能,故该空调箱仅设有初、中效过滤和冷盘管。用于风机盘管空调房间的新风空调箱,同样设有初、中效过滤,冷、热盘管,湿膜加湿等功能,经处理的新风直接送入房间内。变风量空调房间的新风空调箱,采用新、排风全热回收的机组,机组设有初效过滤和新风预热盘管,经处理的新风送入变风量空调箱。机组内的送、排风风机均采用自动变频调速控制,以维持送、排风管内的压力恒定。新风在进入变风量空调箱的分支风管上和排风分支风管上均设有定风量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对于标准层办公的变风量空调箱,分设两个独立的空气处理通道,分别服务于内区和外区,其混风箱、过滤器、风机则是共用的。对于专用于内区的空气处理通道,其运行时常年供冷;对于专用于外区的空气处理通道,其运行时则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该空调箱采用无蜗壳离心风机,正压段布置。其余所有的(新风)空调箱则采用普通的有蜗壳离心风机,负压段布置。所有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末端均采用关断式无动力型vav box,其风速测定范围可低至2m/s,精度要求0.1m/s,以保证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该vav box同时应具有抗灰尘干扰的功能设计,不受风道环境内有可能存在的灰尘颗粒的干扰。所有全空气处理空调箱(不包括新风空调箱)、风机盘管均设置专用的纳米光子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可以除臭、杀菌、去除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消除异味净化空气的目的。3.3.3通风系统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排除废气。其中无通室外车道的部分采用机械排风、机械送风;有通室外车道的部分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同时采用诱导风机辅助通风。地下自行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车道自然补风。设备用房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排除废气和设备放出的热量。地下层变配电房的发热量较大,按通风冷却计算风量太大,故采用空调冷却的形式。地下层垃圾房和储藏室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措施。配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设置启动灭火后的事故排风系统,其换气次数按12次/小时计。发电机房、储油间、煤表房设置独立的通风措施,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通风装置采用防爆型风机。发电机房另外设有独立的进出风通道,满足发电机自身运行时所需的通风要求。厨房间设有灶台排风和送风系统,油烟气经净化后排至室外高空。所有的卫生间、吸烟室设有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空调服务区域设有机械排风措施,以保证新风的送入。3.3.4消防排烟系统大楼内设有消防监控中心,用于对火灾时作出反应、显示、报警和控制。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停止空调设备和与消防无关的通风机的运行,并根据火灾信号控制各类防排烟设备的启用。各空调、通风系统主管道上的防火阀与该系统的风机联锁。当防火阀自动关闭时,该风机断电。地下汽车库设置专用机械排烟系统,原则上每个防火分区一套,并根据防烟分区分别设置排烟口。对于无通室外车道的地下汽车库,利用平时机械送风系统在火灾排烟时兼作补风用;对于有通室外车道的部分则采用车道自然补风。所有机械补风系统的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除气体灭火房间,所有面积大于100m2的房间(机房除外)以及长度超过20m的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所有面积大于500m2的机械排烟房间均有可开启外门或外窗作为自然补风。所有排烟风机均与其排烟总管上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联锁,当该防火阀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关机。排烟口或防火排烟阀平时常闭,能自动或手动开启,并与排烟风机联动。所有地上层楼梯间以及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系统和送风量需分段设计。所有地下层楼梯间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直灌式送风形式。所有地下层核心筒内的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地上部分合用一个系统。所有核心筒外的楼梯间独立前室,由于其楼梯间已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故不再设置防烟系统。一十一层、二十五层的避难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所有消防送风风机均与其总管上70熔断的防火阀联锁,当该防火阀自动关闭时,补风风机关机。发电机房、储油间、煤表房设置独立的通风措施,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通风装置采用防爆型风机。配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设置启动灭火后的事故排风系统,其换气次数按12次/小时计。通风空调系统的送、排风管道的下列部位设置防火阀: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及楼板处;穿越重要机房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处;风管穿越变形缝的两侧;与穿越多层的垂直风管相接的每层水平风管的连接处。管道、设备均选用不燃材料,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均选用不燃或难燃材料。3.3.5空调自控本项目中设有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通风设备、空调机组、冷热源设备等的运行状况、故障报警及启停控制均可在该系统中显示和操作。冷热源机房自控:根据冷热负荷的需要进行冷热源系统设备的运行台数控制,优化启停控制,启停联锁控制等。该控制功能应有专业分项承包商集成,只需与bas保持正常的通讯接口即可。定风量空调房间和变风量空调各区域均设置温度自动控制,冬季时另设湿度控制。空调机组过滤器设有压差信号报警,当压差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报警或显示。变风量空调和通风风机的变频调速控制。空调冷冻水二、三次循环泵和热水一、二次循环泵的变频调速和换热器的台数控制。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根据二次侧出水温度来调节一次侧的水流量。风管口部电动双位风阀与送排风机的联动开关控制。地下车库集中设置的机械通风系统采用室内空气污染浓度控制启停,同时诱导风机做联动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补风量设置室内co2浓度控制。二工程目标1质量目标质量总目标:工程整体质量达到国家和上海市政府主管单位颁布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要求,工程质量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并配合总承包确保达到上海市“白玉兰”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达到上海市建委规定的竣工验收备案制标准。2进度目标进度总目标安装开工日期: 2010年11月10日安装竣工日期:2012年12月20日;3安全生产目标配合总承包确保本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4文明施工目标创市级文明施工工地及优质工程称号,并达到经市级政府单位认可的样板达标、管理达标工地。三编制依据1文件依据浦江国际金融广场项目总承包合同书;浦江国际金融广场项目机电工程图纸;相关的设计交底文件。2规范标准依据国家、行业等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中相关条文。本公司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企业质量标准体系文件及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有关细则。常用规范编号名 称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1998)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1998)5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7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51-2003)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1990)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0261-2005)10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11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170-2004)1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1998)1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1998)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5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 08-10-2004)1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17套接扣压式薄壁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18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j10111-2010)1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20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2001)2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2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23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5低压母线槽选用2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27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验收规范 (gb501702006)3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3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342007年8月25日发布 沪建安质监2007第101号民用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要点(试行)的通知 四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1.超高层垂直运输难度大 由于本项目为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人员、材料的垂直运送较为困难,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有序且有效地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需要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核算施工高峰期所需要的人员及材料数量,结合工期计算施工时间,提前与土建负责人核定安装人员、材料使用施工电梯和塔吊的时间;对水电风各专业工种现场作业的次序要预先安排并强制执行,带班工长要清楚自己班组的运输时间和次序,有计划有组织的调节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本工程主楼第二十五层为设备层,设备多且体积较大,安全可靠的将设备运输到位也是超高层建筑的难点之一。屋面设备的吊装建议采用塔吊或在屋面设置变幅桅杆进行吊装,设备层吊装建议利用施工电梯吊装并设立小幅桅杆就位的吊装方式。吊装时预先选定吊装点,应考虑到建筑物本体的安全且便于施工,设备的停放待吊位置应选施工现场便于平面运输的位置,桅杆、卷扬机等起重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先试吊,根据试吊情况进行调整。吊装时为防止设备在垂直起吊过程中碰撞建筑物,可采用柔性隔离的办法。起吊工程中应派专人跟踪观察起吊情况,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2.公用走道,办公区域吊顶的施工与协调配合要点公用走道吊顶内是各安装专业管线,主管道和干线的集中部位,吊顶内部除去混凝土梁,钢梁所占用的空间加上吊顶主次龙骨和面层占用的高度,真正可用于安排各专业管线的空间极为有限。在此,机电安装中各专业的管线进行了综合管线的深化设计并结合业主方对走道吊顶和办公区域的吊顶标高要求进行了较合理的排布,最终确定了走道吊顶为2.90m,办公区域的吊顶标高为3.00m.这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安排协调不当,不但会影响吊顶标高和最终的装修效果,还会在专业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造成相互拆改和重复用工,造成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浪费,这种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并不罕见,因此要做好以保证装饰效果为中心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工作,以保证装饰效果为中心,以满足各专业系统功能为前提,适当调整吊顶内各专业管道的标高和走向。各安装专业要服从土建总包的管理与协调,不能各自为政,先下手为强,先占有利位置,不管其他专业能否安装。要坚持有压力的管道避让无压力的管道(污水管和空调专业的冷凝水管属无压力管道)。小管避让大管,大管避让通风管的原则。在走道的中间部位,给嵌人式照明灯具和其它面层设备,留出一定的安装空间。按照上述原则,在各专业管道安装之前,组织各安装专业参与各专业的施工图纸为依据,以吊顶效果和吊顶内空间的实际情况,画出可利用的吊顶空间断面综合管线图。经过各安装专业技术人员认可的吊顶内专业管道综合排列图,不仅是指导吊顶内专业管道施工的依据,而且也是指导安装专业之间,工艺流程、工序搭接的依据。在同一部位内多专业管道交叉,安装要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工序。各专业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