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1).pdf_第1页
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1).pdf_第2页
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1).pdf_第3页
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1).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 人民共 和 国专 业 标 准 z b b 6 4 0 1 1 一 8 9 湿 地 松 速 生 丰 产 用 材 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指标和主要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国营、 集体和个人营造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 以下简称丰产林) 。 2 丰产林指标 2 . 1 计算年龄 丰产林生长指标以2 0 年为计算年龄, 包括苗龄. 22 生长指标 i 类区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每亩达到0 . 7 0 m ( 每公顷1 0 . 5 m ) 以上。 其中1 亚区林分平均树高达到 1 6 . 0 m 以上; 2 亚区林分平均树高达到1 4 . 0 m以上。 1 1 类区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每亩达到。 . 6 5 m ( 每公顷 9 . 7 5 m ) 以上, 林分平均树高达到1 2 . 0 m以上。 表 1 湿地松丰产林生长量指标 年龄 i 类区 几 类区 1 , 亚区 1 1 亚区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脚径 cr 口 年平均 生长量 m , / 亩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胸径 c m 年平均 生长量 m , / 亩 平均 树高 们 平均 脚径 心 月 1 年平均 生长量 m , / 亩 3 4 5 6 7 8 9 1 0 1 2 1 3 1 4 1 5 2 . 2 3 . 2 4 . 3 5 . 4 6 . 5 7 . 6 8 . 6 9 . 6 1 1 . 4 1 2 . 2 1 3 . 0 1 3 . 8 3 . 7 4 . 9 6 0 7 . 0 8 . 0 9 . 0 9 . 9 ! 0 . 9 1 2 . 7 1 3 . 5 1 4 . 3 1 5 . 1 0 . 0 5 0 . 0 8 0 . 1 2 0 . 1 6 0 , 2 2 0 . 2 6 0 . 3 2 0 . 4 4 0 . 5 0 0 . 5 6 0 . 6 2 1 匀 2 8 , 3 4 . 8 5 7 6 . 7 7 . 6 8 4 1 0 . 0 1 0 . 8 1 1 . 5 1 2 . 1 3 习 5 。 0 6 2 7 3 8 . 3 9 . 4 1 0 1 4 1 1 . 3 1 3 2 1 4 . 0 1 4 . 9 1 5 . 7 0 . 0 4 0 . 0 7 0 . 1 1 0 . 1 5 0 . 2 1 0 . 2 5 0 . 3 1 0 . 4 2 0 . 4 8 0 . 5 4 0 . 6 1 1 . 6 2 . 3 3 . 1 3 . 8 4 . 6 5 3 6 . 0 6 7 8 . 1 8 . 6 9 . 2 9 . 7 3 . 9 5 . 2 弓 。 9 8 . 1 9 . 2 1 0 . 4 1 1 . 6 1 2 . 8 1 4 . 7 1 5. 5 1 6 . 2 1 6 . 8 0 . 0 3 0 . 0 6 0 . 1 0 0 . 1 4 0 . 2 0 0 . 2 4 0 . 3 0 0 . 4 飞 0 . 4 7 0 . 5 3 0 6 0 中 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 9 8 9 一 1 1 一 0 3 批准 1 9 9 0 一 0 4 一 0 1 实施 1 2 6 z b b 64011一 8f . 续表 1 年龄 i 类区i 类区 1 ; 亚区i s 亚区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脚径 cm 年平均 生长量 m , / 亩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脚径 c m 年平均 生长量 m / 亩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脚径 心m 年平均 生长最 m 0 / 亩 1 6 1 8 2 0 2 5 3 0 1 4 . 2 1 5 . 4 1 6 . 0 1 7 . 5 1 8 .1 1 5 . 8 1 7 . 6 1 9 . 1 2 1 . 8 2 3 . 5 0 . 6 8 0 . 7 8 0 . 7 5 0 . 7 2 0 . 7 0 1 2 。 吕 1 3 . 4 1 4 . 0 1 4 . 8 1 5 . 5 1 6 . 5 1 7 . 8 1 9 . 2 2 1 . 9 2 3 . 6 0 . 6 6 0 . 7 1 0 . 7 0 0 . 6 7 0 . 6 4 1 0 . 2 1 1 . 2 1 2 . 0 1 3 . 6 1 4 . 2 1 7 , 4 1 8 . 5 1 9 . 6 2 2 . 0 2 3 . 8 0 . 6 5 0 . 6 9 0 . 6 5 0 . 6 4 0 . 6 2 不同林龄的下限生长指标见表1 , 各栽培区区划指标及栽培范围见附 录a . 2 . 3 培育目 标 各栽培区丰产林以 培育中径材为主。 轮伐期2 0 - 2 5 年。 经营强度特别高的林分, 轮伐期可缩短为1 5 年。 2 . 4 丰产林规模 丰产林面积要求相对集中, 面积不得少于7 0 公顷。 其中一片丰产林面积不小于3 公顷。 2 . 5 成活率和保存率 造林成活率不低于9 5 %. 保存率不低于9 0 %. 3 丰产林主要技术措施 3 门选地 根据湿地松生态特性及各栽培区的自 然条件按表2 要求选择适宜的造林地. 3 . 2 种苗 3 . 2 . 1 种子及引 进苗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 3 . 2 . 2 根据各地种源试验鉴定 结果 选择优良 种像。 种子必须采自 种子园、 母树林、 优良 林分并经检验, 符合质量要求, 3 . 2 . 3 苗木规格具体要求: 选用一年生苗高大于3 0 c m , 地径大于。 . 7 c m ; 一年生容器苗高2 5 c m以上, 地径0 . 5 c m以上。 z b b 6 4 0 1 1 一 8 9 表 2 湿地松丰产林造林地条件表 栽培区地形、 地势母岩、 母质 立地条件 l 海拔在5 0 0 m以下的 丘陵、 岗地。 河、 湖、 海滩 地 第四纪红土, 砂岩、 页岩、 板岩、 千枚岩、 花岗岩、 流纹岩、 片麻岩等及 河、 湖冲积物, 滨海风积物 a . 丘陵、 岗地中下坡, 土层厚 度6 0 c m以上. 黑土层厚度1 0 - 以上 b . 滩地堆积物厚度8 0 c m以 上, 其中不夹有不透水层的酸性土 地下水位0 . 5 m以下 c . 滩地风积物8 0 c m以上, 其 中不夹有不透水层的酸性土, 地下水 位0 . 5 m以下 1 1 海拔在3 0 0 .以下的 丘陵、 岗 地河湖滩地 第四纪黄土; 砂岩, 页岩。 河、 湖 冲积物等 b . 高丘中下坡, 土层厚度 6 0 c m 以上, 黑土层厚度1 0 c m以上 e . 滩地冲积物厚度8 0 c m以 上, 其中不夹有不透水层的酸性土. 地下水位os m以下 也可采用半年生容器苗, 苗高1 8 c m以上, 地径0 . 4 c m以上。 二年生移植大苗、 壮苗需带土栽植。 3 . 3 整地 3 . 3 . 1 在造林前一年的秋、 冬季整地。 3 . 3 . 2 在丘陵、 岗地及坡度2 5 0 以下的缓坡地, 可全面整地, 深度2 0 c m 。 坡度2 5 0 以上, 采取块状整地. 在 河、 湖滩地开沟排水, 在滨海滩地需平整沙堆。 3 . 3 . 3 采用 大穴 栽植, 规格不小于7 0 c m x 7 0 c m x 6 0 c m , 3 . 4 密度 初植密度每亩1 1 1 - 1 6 7 株( 每公顷1 6 6 5 2 5 0 5 株) . 3 . 5 栽植 3 . 5 . 1 在春、 秋季栽植, 选在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 3 . 5 . 2 栽植要求根舒、 苗正、 打紧, 表土回穴。 栽植深度为根际以上3 c m左右。 容器苗栽时应划破容器 袋, 切忌打碎容器土。 3 . 6 施肥 根据造林地土壤肥力状况适量施基肥。 栽植后头三年内适时追肥. 3 . 了 抚育 幼林抚育根据造林整地方式分别采用相应的抚育方法。 全面整地的可在林分郁闭 前进行间 作, 以耕 代抚; 不间作的或块状整地的在林分郁闭前, 每年进行除草, 松土2 - 3 次。 3 . 8 间伐 3 . 8 . 1 当林分的郁闭度达0 . 8 以上, 树干出现有枯死枝时, 即可进行间伐。 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8 -1 0 年。 3 . 8 . 2 采用下层间伐, 去劣留优; 也可采用机械间伐, 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 5 0 o -3 5 yo, 以 后为2 0 % -3 0 0 o ; 间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 . 6 。 间伐间隔期4 - 5 年。 留下每亩4 6 -7 4 株( 每公顷6 9 0 1 1 1 0 株) 保持到主伐。 3 . 8 . 3 当 林分进入间伐龄时, 有条件地区可在间伐前2 - 3 年对间伐木进行强度采脂。 在主伐前2 -3 年 z b b 6 4 0 1 1 一8 1 9 也可进行采脂. 3 . 9 保护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强病虫害防治, 护林防火及防止人畜危害。 应重点防治叶、 梢部病虫害, 及 时清除林内 病虫源木, 保持林地卫生。 1 一 其他 湿地松丰产林造林前必须按林业部有关丰产林营建要求规划设计, 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 造林施工的同时, 建立丰产林技术档案, 并按统计学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样地. 逐年观测记 有关施工设计, 检查验收, 建立档案的具体内 容和办法按林业部有关规定执行. 均o7j工 4.载本 zs b 6 4 0 1 1 一8 9 附录a 泥地松邃生率产用材林栽培区划 ( 补充件) 栽培区 名称 ( 气候带) 热盈指标水分指标 丰产林栽培范围及生产区 )l o r积温 te r ma黔 相对湿度 写 l 丁 . 中带适生区 ( 中亚热带) 4 9 3 0 . 4 子 响 叼 7 2 7 3 . 0 2 2 5 6 3 2 7 . 0 8 7 6 . 0 尹 叼 1 6 7 1 . 3 7 5 5 户 、创 8 5 . 3 太湖平原、 杭州清, 天目山 东北、 东南坡, 浙东沿海, 富春江 流域, 阅江流城、 闽中九龙江沿 岸, 戴云山脉搏平岭以东的闽东 南份海. 川南部横江流域, 长江 上游流域 4 南带适生区 ( 南亚热带) 6 5 3 1 . 4 , 介、 户 7 9 6 5 . 3 3 5 6 . 5 3 右 1 . 9 8 7 6 . 0 户 创 1 6 7 1 . 3 7 6 . 8 j , , 吕 0 7 桂西南、 中东部; 粤东南沿 海, 中部、 北部丘陵 i 北带边缘区 ( 北亚热带) 2 1 7 3 . 1 护 、 口 6 2 5 5 . 6 2 0 3 . 2 2 9 9 . 0 1 2 6 7 . 2 产 叼 1 9 7 4 . 4 7 2 . 0 声 , , 户 8 7 . 3 洞庭湖、 那阳湖、 皖中部、 南 部丘陇、 岗地. 那中丘睦. 那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