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瓜蔓枯病图片:西瓜蔓枯病.jpg图片:西瓜蔓枯病1.jpg图片:西瓜蔓枯病2.jpg图片:西瓜蔓枯病3.jpg图片:西瓜蔓枯病4.jpg简介英文名Watermelongummystemblight异名西瓜黑腐病;俗称流黄水病。病原瓜类球腔菌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et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西瓜壳二孢AscochytacitrullinaSmit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多种葫芦科植物。危害主要病害。发病率25%40%,重发田块病株率高达60%,严重威胁着西瓜的高产、稳产。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详细资料为害症状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1)子叶: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2)幼苗茎部: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3)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灰色到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密生小黑粒点,流出胶状物质。(4)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5)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6)果实: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此病不为害根部和维管束,病斑上产生大量小黑粒点及分泌琥珀色胶质物为特征,可与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相区分。病原物分生孢子器聚生,球形,直径68.25156微米,淡褐色;器孢子圆柱形,无色,正直,初为单胞,后生一隔膜,大小(6.1317.15)微米(2.944.9)微米。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随植物病残组织在地表、土壤及附着在架材上越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借风、雨和浇水传播蔓延,可直接侵染或从伤口侵入。发生因素(1)环境:此病发生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和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密切。在1034范围内,病原的潜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易发病。多雨的年份发病快流行迅速,发病后710天可以毁园,造成惨重损失。(2)栽培:瓜类连作,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缺肥和生长较弱,西瓜发病重,病情发展快。温室和大棚栽培,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发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最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轮作,并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种植。同时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基肥,基肥以饼肥,优质复合肥为主,平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雨季清沟沥,以利排水降湿。结瓜期适当追肥,防止脱肥早衰。植株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瓜园病残株及其地边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2)药剂防治:用36%三唑酮多悬浮剂1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直播。用种子重量的0.5%的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移栽前35天用三唑铜多悬浮剂500倍液带药移栽。发病初期喷36%三唑酮多悬浮剂1.5千克/公顷加水750千克,或20%丙硫多菌灵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7501200克/公顷,或57.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轻发病田1次即可,重病田23次。西瓜枯萎病!图片:西瓜枯萎病.jpg图片:西瓜枯萎病1.jpg图片:西瓜枯萎病2.jpg图片:西瓜枯萎病3.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Fusarium wilt病原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西瓜、甜瓜。危害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是造成西瓜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1个重要原因。分布西瓜各产区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全生育期均能发病,以伸蔓期至开花座果期发病最为严重。(1)幼苗:苗期发病后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随后幼苗全株瘫软倒伏,发病后1天即可死亡。(2)成株:成株发病后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生产上易于根腐病混淆,区别在于:根腐病只在定植后发病;维管束变褐但不向枝蔓扩展;病部裂口处没有胶状物溢出;潮湿环境下病部腐烂,但无霉状物出现。病部无缢缩现象。 病原物 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之分。小型分生孢子生于气生菌丝中,产生快,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7.520.0)微米(2.55.0)微米。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两端渐尖,有15个分隔,多为3个分隔,大小(27.545.0)微米(5.510.0)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的主要侵染源。病原生活力很强,其中厚垣孢子可在旱地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甚至通过牲畜的消化道后依然可以存活。种子、粪便、流水等均可带菌传播。病原可从根部伤口及根毛顶端侵入,后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毒素,填塞导管,影响水分的正常运输,引起植株萎蔫死亡。 发生因素 (1)环境:病原在834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以2428为最适。高温高湿,病情重。(2)栽培:土壤偏酸,发病快。连茬种植,偏施氮肥,排灌不良及肥料未腐熟等均会导引起或加重枯萎病的发生;黄守瓜及地下害虫为害重,均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伊姆、郑州8902、海农6号、中育6号、厌发8号、京欣1号、汴梁1号、红巨人、大丰新、金钟冠龙、多利、新澄、龙花、龙宝等。用南瓜或葫芦作砧木嫁接,这是目前防止枯萎病蔓延最有效的方法。避免重茬,提倡西瓜与玉米或甘蔗轮作,水旱轮作35年,旱地轮作58年。土壤呈酸性,施1500千克/公顷石灰改土。适当控制浇水,禁用大水漫灌,增施磷、钾肥,在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初期各进行1次叶片施肥。(2)药剂防治:用20%使百克乳油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或40%甲醛配成15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捞出,冲洗晾干。用种子重量0.1%0.15%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播种或栽植前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TF1份,加细干土100份配成药土,施入沟内或穴内,然后播种或栽植。用药18.7530千克/公顷。发病初期,可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用70%敌克松TF,50%代森铵水剂10001500倍液,或双效灵200倍液,或施多东400倍液,或用农抗120水剂100倍液灌根。每隔7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也可用70%敌克松TF1份,加面粉20份,加水调成糊状,涂抹在病株茎蔓基部。 西瓜炭疽病!图片:西瓜炭疽病.jpg图片:西瓜炭疽病1.jpg图片:西瓜炭疽病2.jpg图片:西瓜炭疽病3.jpg图片:西瓜炭疽病4.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anthracnose病原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危害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以为害西瓜最重。发病田块损失10%30%,重的田块损失在60%以上,严重时能引起绝收。分布西瓜各产区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西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熟,在叶蔓、果实上均可发生。(1)苗期:幼苗发病时,近地面茎蔓变成黑褐色,缢缩猝倒。(2)叶片:叶片受害时,初为小的黄色水渍状圆斑,以后扩大变成褐色。病斑周围有一紫黑色圈,其上生长小黑点或粉红黏稠物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成片,干燥时破碎,使叶片枯死。(3)叶柄、果柄:叶柄上和茎蔓上会呈现狭长的褐色凹陷病痕,病痕扩展茎蔓逐渐死亡。若果柄发病幼果颜色深暗,逐渐萎缩致死。(4)果实:成熟果实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环状,以后呈凹陷圆斑其上着生许多环状排列小点,潮湿时病部覆盖有粉红色黏稠的分生孢子团。幼果染病后呈畸形,严重时病斑连片,西瓜腐烂。 病原物 分生孢子盘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单胞,大小(2025)微米(2.53.0)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形,大小(1420)微米(5.06.0)微米。萌发产生芽管12根,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越冬后的病原能很快发育,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原主要依靠雨水的飞溅和流动传播。因此,近地面叶片首先发病。如种子带菌则能直接侵染子叶,引起幼苗发病。种子带菌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受侵。西瓜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 发生因素 (1)环境:气温2024,相对湿度9095%适其发病。气温高于28,湿度低于54%,发病轻或不发病。(2)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海农6号、新澄1号、新克、蜜桂等。目前生产用种抗1、3号小种的较多,应注意选育抵抗2号小种的品种。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栽培管理上坚持34年深耕。采用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的堆肥;施足基肥精细整地,保证排灌畅通。培育壮苗,栽植后及时理蔓整枝,果实下垫麦秸避免直接接触土壤。清洁田园,拉秧后及时消毁病残体。选择沙质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2)物理防治:用5055温水烫种10分钟。夏季高温期深翻土壤25厘米,然后铺地膜,持续1015天,地温可达50以上,可较好地杀死土壤中的炭疽病菌。(3)药剂防治: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硫酸链霉素100150倍液浸种10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用20%种衣剂对瓜种包衣。或用50%福镁双或25%甲霜灵按种子量0.3%0.4%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100配成毒土,用1.25k克/平方米,撒于地面与土壤混匀,消毒土壤。在发病初期及时喷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15%粉锈灵1000倍液,或20%施宝灵3000倍液,或60%百菌通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0%代森猛锌500倍液,或50%施保功500倍液。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34次,轮流交替用药,防治效果比较好。棚室湿度大时用45%的百菌清烟剂3.754.5千克/公顷,傍晚闭棚室前将药分成45份均匀置于棚室内,用火点燃,着烟后闭棚室熏杀12个晚上。 西瓜疫病!图片:西瓜疫病.jpg图片:西瓜疫病1.jpg图片:西瓜疫病2.jpg图片:西瓜疫病3.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Phytophthora blight异名西瓜疫霉病。病原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寄主西瓜、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等。危害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病减产20%30%成,严重的可达50%成以上,甚至绝收。分布西瓜各产区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西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以蔓茎基部和嫩节部发病较多。初期发病叶片象开水烫过一样,多在叶边缘形成圆型或近圆型深绿色或黑色大斑。茎蔓基部或节部呈暗绿色水浸状斑。病瓜初期在花蒂部呈暗绿色水浸状凹陷斑。中期症状节部缢缩,造成植株上半部蔓叶枯萎死亡。瓜上水烫状皱缩腐烂,有腥臭味,病部表面长有白色霉状物。染病后期瓜秧成片死亡,12天内整片瓜园95%以上死秧。死后叶片呈青绿色干枯,一碰就碎。 病原物 (1)形态:菌丝无色。多分枝。幼菌丝无隔,老熟菌丝长出不规则球状体,内部充满原生质。孢囊梗从菌丝或球状体上长出,平滑,个别形成隔膜。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大小(36.471.0)微米(23.146.1)微米。游动孢子近球形。藏卵器,球形,淡黄色,雄器球形,无色。卵孢子黄褐色。(2)特性: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832,最高37,最低9。 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未腐熟的肥料内越冬。第2年孢子由空气传播。孢子还可在水中游动,在降雨、流水和积水时,病菌开始蔓延。植株发病后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新的孢子囊又借气流、风雨灌水和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大流行。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和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发病性存在差异,如无籽西瓜比普通西瓜抗病性强,苗期、伸蔓期比果实膨大期抗病力强。(2)环境:发病的温度范围内,雨季的长短、降雨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雨季来得早,雨日持续久,降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所以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3)栽培:浅畦和畦面高低不平,雨后积水的田块,疫病发生严重。连年栽种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重。西瓜地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垃圾作基肥,常引起疫病的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西瓜应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轮作制,以减轻发病。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对黄瓜进行嫁接换根,西瓜用葫芦或瓠瓜作砧木进行嫁接,不仅可降低瓜类疫病的发生,而且也可降低瓜类枯萎病的发生。西瓜地增施有机肥料,其肥效期长,且能改善土壤结构,有利西瓜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用垃圾作基肥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方可施入瓜田。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夏季进行高温闷棚,田块起垄,覆盖塑料薄膜,使地温升高到50以上,利用高温杀死疫病。加强耕作深翻及高垄栽培。深翻可使有的病原翻入土中,能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有的失去传染机会。高垄可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发病机会和条件。用管道浇水或膜下暗灌,及时放风排湿,避免灌溉水漫灌,不易病原传播。同时,可以控制大棚内湿度的提高,造成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灌溉时要严控用污水淋灌。对田间杂草、病残体及时清除,集中烧毁。可避免再侵染源的扩大,同时对病穴消毒。进行搭架管理。结瓜后把瓜吊起来或垫高,避免接触地面。(2)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0.5小时进行消毒。(3)药剂防治: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后,再浸种催芽播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由于疫病潜育期短,蔓延迅速,所以在发病前要喷药保护,特别是每次大雨后应喷药1次,以后每隔57天喷药1次。在发病初期喷药,除喷叶、茎和果实外,还要喷布地面或结合灌根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用药可选择68%金雷1500倍液,或57.6%氢氧化铜800倍液,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800倍液,或85%疫霜灵500倍液。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灌根灌对好的药液0.40.5升,如能喷与灌根同时进行,防效明显提高。 西瓜斑点病!图片:西瓜斑点病.jpg图片:西瓜斑点病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Cercospora leaf spot异名西瓜叶斑病。病原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 Cooke,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危害西瓜的普通病害,一般病株率为20%30%,对生产有轻度影响,发病重时病株率可达60%80%,影响产量。分布分布较广。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生长中后期发病,病斑呈褐色,圆形、椭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1.2厘米,边缘呈褐色至紫褐色,病斑中间有1个白色中心,微有轮纹。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 病原物 菌丛生于叶两面,叶片多,子座无或小;分生孢子梗10根以下簇生,淡褐色至浅榄色,直或略屈曲,具隔03个,顶端渐细,孢痕明显,无分枝,大小(7.572.5)微米(4.57.7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或淡色,倒棍棒形或针形至弯针形,具隔016个,端钝圆尖或亚尖,基部平截,大小(15112.5)微米(24)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第2年病原借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经710天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多雨季易发病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实行与非瓜类蔬菜2年以上轮作。(2)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浸种30分钟。发病初期喷5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每隔79天喷1次,连续23次。棚室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用量33.75千克/公顷。也可喷撒5%百菌清粉剂,用量15千克/公顷。 西瓜叶枯病!图片:西瓜叶枯病.jpg图片:西瓜叶枯病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Alternaria blight病原瓜链格孢Alternaria cucumerina(Ell.et Ev.)Elliot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西瓜、甜瓜、黄瓜、冬瓜、南瓜、葫芦、丝瓜、苦瓜等多种葫芦科植物。危害西瓜叶部的重要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急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焦枯,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多发生在西瓜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瓜蔓和果实。(1)子叶:先在子叶边缘处出现点状病斑,水浸状,渐发展为圆形或半圆形病斑,水浸状,淡褐色至褐色。(2)叶片:叶片背面的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点状水浸状,湿度大时叶片呈青枯状。湿度小、气温高时,形成23毫米圆形病斑,褐色,布满全叶,渐融合成大病斑,形成枯叶现象。(3)茎蔓:发病的茎蔓病斑为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4)果实:果面上病斑为圆形凹陷病斑,褐色,深入后引起果肉腐烂,湿度大时长出黑霉。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根束生,褐色,顶端色浅,有隔膜17个,大小(23.570)微米(3.56.5)微米。分生孢子单生,褐色,椭圆形,有分枝。(2)特性:生长温限345,2535较适,2832最适,在pH3.512均可生长。pH6最适。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种子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传播蔓延很快。西瓜膨大期,可使大片瓜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发生因素 (1)环境:病原在气温1036,相对湿度高于80%条件下均可发病。多雨天气,相对湿度高于90%,易流行或大发生。连续天晴,日照长,对该病有抑制作用。(2)栽培:连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及土壤瘠薄或积水,植株抗病力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清园以减少菌源。适时、适量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早期如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雨后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积水。(2)药剂防治: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加强测报,掌握在发病前未见病斑时开始喷药或发病初期或降雨前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并注重雨后补喷和田间排水 西瓜绵腐病!图片:西瓜绵腐病.jpg图片:西瓜绵腐病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damping off病原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危害绵腐病是西瓜的常见病,主要在露地栽培时发生,多雨季节发病重,零星发生,影响生产。分布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普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贴在地面上的果实易发病,病部先为褐色水浸状,变软变褐。潮湿时发病部位长出白色菌丝。苗期发病为猝倒病的一种。 病原物 菌丝体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直径2.37.1微米。孢子囊丝状或呈不规则膨大,大小(63725)微米(4.914.8)微米。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4.022.0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在土壤中越冬。适宜条件下侵入植株,并在病残体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侵害果实。病原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湿度大,病原迅速增加。 发生因素 环境:土温低,高湿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热有机肥。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温灌,大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可把瓜垫起。(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西瓜褐色腐败病!图片:西瓜褐色腐败病.jpg图片:西瓜褐色腐败病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Phytophthora brown rot病原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害在苗期、成株期、果实期均可感病。(1)苗期:苗期主要为害根茎,造成腐烂。(2)成株:叶柄发病时先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并逐渐腐烂、缢缩。叶蔓发病初期在叶柄上产生梭形或近梭形病斑,很快病斑扩大,至一段瓜蔓变黑干枯,最终枯亡。果实发病初生圆形凹陷斑,病部呈水渍状暗绿斑,后变暗褐色至赤褐色,斑面形成紧密的天鹅绒状菌丝层。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会长出灰白色霉层。 病原物 菌丝无色,无分隔,直径3.7微米。游动孢子囊大小38微米17.8微米,内含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卵形或圆形,直径4.1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是主要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原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重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 发生因素 田间253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前茬收获后及时翻地。(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喷10%多百粉剂500倍液,或10%防霉灵粉剂5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用营养钵育苗的,移栽时用西瓜重茬剂300350倍液灌穴,每穴400450毫升,用药15千克/公顷。对于直播的,分别在播种和56片真叶时,用上述药液600700倍液浇灌。每隔710天防治1次,共灌2次,总用量15千克/公顷。褐色腐败病与白粉病混发时,可用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褐色腐败病与炭疽病混发时可用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可兼防两病。棚室发病时,可用5%百菌清烟剂33.75千克/公顷,分放在棚内45处,暗火点燃,发烟时闭棚熏1夜。每隔7天熏1次。或5%百菌清粉剂15千克/公顷,于发病初期傍晚用喷粉器喷撒,每隔911天1次。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图片:西瓜细菌性角斑.jpg图片:西瓜细菌性角斑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bacterial angular spot病原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 &。Wilkie。寄主黄瓜、葫芦、西葫芦、丝瓜、甜瓜、西瓜等。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干枯。叶片发病,初呈鲜绿色水浸状病斑,渐变为淡褐色,背面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枯时病斑脆裂穿孔。茎、叶柄、果实发病,初为水浸状圆斑,后为灰白色,也有白色菌脓,茎、果实形成溃疡和裂纹,果实病斑可扩展到内部,使种子带菌。 病原物 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顶端有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生长适温2428。 侵染循环 病原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存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病菌侵染黄瓜后,在适宜条件下发病并产生菌脓。菌脓随雨水、灌溉水及大棚膜水珠下落、结露和叶缘吐水滴落,飞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水孔及自然伤口侵入。 发生因素 (1)环境:角斑病在1030均可发生,适宜温度为2428,大棚高湿有利于发病。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2)栽培:低洼地、重茬地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耐病品种。如津春1号,津研4号,中农11号、13号,新泰密刺等抗病品种。从无病瓜上选留种,无病土育苗。施足基肥,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大棚内覆盖地膜,有条件的使用滴灌,深沟高畦栽培,降低田间湿度,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浇水一定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阴雨天不浇水。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时,昼夜放风。大棚撤膜前,一定要炼苗1周左右,让黄瓜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同时,叶片喷03%的磷酸二氢钾液,提高黄瓜抗病能力。(2)物理防治: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3)药剂防治: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在发病初期用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50毫克/千克液,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每隔7天喷1次药,共喷46次。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图片:西瓜细菌性果腐病.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异名西瓜细菌性斑点病、水浸病,果实腐斑等。病原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西瓜细菌斑点假单胞菌Pseu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citrulli Schaad et.al.。寄主西瓜、甜瓜、蜜露洋香瓜和网纹洋香瓜等;病原以人工接种,也可以感染其他葫芦科及番茄、胡椒、茄子等。危害一种危险性病害,主要引起果实表面产生病斑甚至腐烂,降低其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分布分布在南方。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主要是在西瓜成熟前710天和成熟时发病较重。开始在果实上部表面有几mm大小灰绿色至暗绿色水渍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水浸状斑,变褐或龟裂,引起果实腐烂,分泌出一种粘质琥珀色物质。该病多始于成瓜向阳面,瓜蔓不萎蔫。病瓜周围病叶上有褐色小斑,病斑通常在叶脉边缘,有时被1个黄色组织带包围,病斑周围呈水渍状,这一特征是该病别于其他细菌病害的重要特征。 病原物 (1)形态:菌体短杆状,端生15根鞭毛,链状连接,大小(0.70.9)微米(1.42)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在金氏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或略呈不规则形,扁平,污白色,有同心环纹,菌落直径57毫米,外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光。(2)特性:该菌属于好气性菌,但不耐酸性环境,在pH 6.87.0的环境中发育良好。生长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4850经10分钟 致死。 侵染循环 病原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存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病菌侵染黄瓜后,在适宜条件下发病并产生菌脓。菌脓随雨水、灌溉水及大棚膜水珠下落、结露和叶缘吐水滴落,飞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水孔及自然伤口侵入。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 发生因素 多雨,高湿,大水漫灌,西瓜容易发病。在炎热、强光照及雷雨过后,叶片和果实上的病斑迅速扩展。在凉爽、阴雨气候条件下,病害不会明显发展。 防治方法 (1)检疫:加强检疫,不用病区的种子,杜绝带菌种子传播,发现病种应在当地销毁,严禁外销。(2)农业防治: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塑料膜双层覆盖等栽培措施。应尽量改用滴灌或降低水压,让灌溉水仅喷及根围。应随时清除病苗和病果,彻底清除田间杂草。不要在叶片露水未干的感染田块中工作,也不要把感染田中用过的工具拿到未感染田中使用。(3)药剂防治:用1%盐酸浸种15分钟。生长期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定期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西瓜病毒病!图片:西瓜病毒病.jpg图片:西瓜病毒病1.jpg图片:西瓜病毒病2.jpg图片:西瓜病毒病3.jpg图片:西瓜病毒病4.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virus disease异名俗称龙头。病原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简称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简称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寄主西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窄,只侵染葫芦科、豆科植物。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39科117种植物。黄瓜绿斑花叶病毒寄主黄瓜、西瓜、瓠瓜及甜瓜。危害重要病害,发病轻的田块减产10%20%,发病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绝收。分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西瓜病毒病症状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2种。花叶型植株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蕨叶型植株病叶变得窄长,皱缩畸形。轻病株结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于座瓜。坐瓜后果实发育不良,容易形成畸形瓜,严重时实果表面凹凸不平,果实小,瓜瓤暗褐色,品质差。 病原物 (1)西瓜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线状,长约750纳米,病毒汁液稀释限点2500倍,钝化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74250小时。种子带毒率低。(2)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纳米。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3)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粒子大小300纳米18纳米,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体。病毒钝化温度8090,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1年以上。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4)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失毒温度909310分钟,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 侵染循环 病原病毒通过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摩擦传播。高温、干旱、光照充足季节,蚜虫繁殖快,数量多,成群聚集在西瓜蔓叶上,吸取汁液传毒,并引起植株营养不良。蚜虫吸食发病毒病植株汁液,再迁飞到无病植株上,短时间即可完成传毒。 发生因素 (1)环境:天气干旱,蚜虫发生量大,病毒病发生也重。(2)栽培:田间蚜量多少是制约西瓜花叶病毒病流行的关键因素。蚜虫发生量大的年份,病毒病发生重。病毒病的发生还与播期早晚、西瓜品种、水肥管理、西瓜长势和田间杂草多少等因素有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虫良种,如西农8号、丰抗8、抗病早冠龙、京抗系列等。冬前深翻地30厘米,冻土晒垡,有利于培育壮苗;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播种后盖地膜,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锄草34次,松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西瓜、甜瓜不宜混种,以免相互传毒。及时浇水追肥,促进西瓜健壮生长;对长势弱的植株增施肥水,达到田间植株健壮均匀。及时防治蚜虫和清除田间杂草。(2)物理防治:用5560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备播。(3)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46小时,每隔2小时翻动1次,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浸种46小时,每隔2小时翻动1次,浸后将种子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发病初期喷20%病毒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30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用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春季田间干旱,气候较暖,光照强,蚜虫繁殖快,数量大,及时喷用40%乐果1000倍液,或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西瓜猝倒病!图片:西瓜猝倒病.jpg图片:西瓜猝倒病1.jpg简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damping-off病原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和德里腐霉P.deliense Mours.。危害西瓜苗期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各地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缢缩病斑,致幼苗猝倒,一拔即断。该病在育苗时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介入放射技术试题及答案
- 求职必 备:武汉单招面试常见题目及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岗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19年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专业领域研究:边检类面试题库各行业领域深入解析
- 学校开学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文化创意产业高端职位面试题库: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融合
- 学校保洁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行程问题超越提高习题(含答案)
- 八角林低产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研究
- 安全员先进个人材料
- 护理法律相关案例分析
- 2024年酸洗石英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新高一英语初升高衔接《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人工智能概论课件完整版
- 门窗订购电子合同模板
- 2024年患者用药指导知识技能竞赛(省选拔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限公司大理管理处招聘10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2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小升初数学(新初一)分班考试检测卷(一)
- 钢板桩支护计算书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