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参与单元导读课中研讨课后延伸.doc_第1页
课前参与单元导读课中研讨课后延伸.doc_第2页
课前参与单元导读课中研讨课后延伸.doc_第3页
课前参与单元导读课中研讨课后延伸.doc_第4页
课前参与单元导读课中研讨课后延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参与 单元导读 课中研讨 课后延伸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主题单元组教学策略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教材教学,要求学生能自主读书、自主写作,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所以不再着眼于个别能力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六年级教材分别由八个主题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组成。一、 关于“主题单元”1.各单元内容集中,借“题”组合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六上以“高尚”“美与丑”“母亲河”“体育”“往事”“地球家庭”“战争”“岁寒三友”等不同内容和体裁为序),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这“知识点”“能力点”在15年级出现过了,六年级学生要能自读自悟,自读自写了,不必人家提示了)。3.单元里的内容没有“教扶放”的前后序列,弹性空间较大,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设计、组织、安排、调换单元内的各项活动。如“精读课文”可调为“略读”或“略读”调为“精读”,增加“略读”文章;“综合性学习”“习作”可调到前面或中间进行。六年级要转向独立综合运用了,不要再“教”“扶”了,要多“放”了。教师、学生都要注意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师生都应先浏览一遍整个单元,了解单元的大体内容,确定教与学的重点篇目,制订综合性学习计划,着手搜集资料,分工组织,构思习作,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制订计划应注意: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都是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可以“指导”,但不应“指令”,学生有权利,也应该学会确定自己学习的重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支配好学习时间。学生每学期、每单元也应有计划。定计划不是为了给教师看,也不是为了装门面。所以格式上应简化,不说套话,但必须设计好应做的事情,确定好方法,安排好时间,与合作伙伴明确分工(六年级上开学一两天,引导学生浏览全书,特别要清楚8次“综合活动”,订好“学期语文学习计划”;每单元“单元组导读”订好“单元学习计划”)(前五年学过订计划的,可以只提要求;没学过的,可以辅导怎样订计划)。二、 关于课文每单元有5篇课文,前3篇“主体课文”,又叫“精读课文”,一般要求精读(条件好的也可以整合,如把“精读”调为“略读”),后2篇“拓展阅读”,又叫“略读课文”(以“略读“为主,也可以精读)。略读不是“可以略去不读”,而是培养学生迅速捕捉课文信息的能力(能迅速讲出主要内容,喜欢哪一部分,哪些不明白,等等)。1“主体课文”(“精读课文”).后面,一般有2道思考题,这是本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点,是“课中研讨”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思考题进行深入自读和讨论;当学生理解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举例、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演示、提供实物、大问题化小问题,等等)解决,引导学生使自己的意见趋向作者的原意(课文的正确答案)。“精读”主要是由学生自己“精读”“精思”“敢疑”“敢说”,不要教师“精教”,不能像四五年级那样在教师指引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按图索骥地读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课文设置了“我的视角”一栏,收揽学生自学时可能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展性思考与阅读配合的练笔,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思考他们(丁丁冬冬)的体会,一方面利用下面的空白框,启发学生提出(写出)自己的见解。设置的“小资料”栏目,为学生提供课文背景资料、作者概况和其他知识。目的:一帮助阅读,二积累一些文学常识,三树立检索资料的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多种途径,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使用资料的能力。设置的“日积月累”,不应再由教师硬性指定学习范围,故六年级这个栏目仅作一个示例引导,大量的 工作摘录、测试等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会模仿它摘录背记字词、优美语句等)。2.“拓展阅读”(略读课文),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后面“提示与建议“,仅供教师和学生作“教”与“学”参考,如教师可以略作一点点拨,提若干问题或思考题,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学习的弹性空间,让学生根据“提示与建议”自己练习浏览或略读。教材没有词语注释。(有利于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防止死记硬背)增加古诗文(12首、9篇),加强诵读和涵咏(整体感知、体会韵律美。词语解释不考。)三、 关于习作教材主要从三个途径创设习作练笔的情境,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1. 日记随笔。(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读后感,写时事见闻感想等)2. 与阅读紧密配合,续写、仿写改写、想象作文等。(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写作空白或写作方法设置作文题目。如:1.学习穷人,根据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语段写一段“今天下雨了,我要不要去外婆家呢?”的心理活动片断;根据“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的结尾,续写一篇文章。2.模仿一夜的工作的写法,通过自己一次见闻,一件小事,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3.模仿尊敬普通人的写法,通过列举各种人物的方法,写一篇敬礼,抗震救灾的子弟兵赞美普通人)3. 与综合性学习紧密配合,调查报告、小品、广告(学习“高尚”单元组,写出墙报小记;学习美与丑单元组,写我们学演戏。)如何使学生“会写”?1. 坚持“日积月累”,争取每课一练,读写结合勤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大量阅读领悟,领会写作方法。如通过了解文章表达顺序,领会表达方法等,模仿写作。3. 加强修改。(六年级作文训练重点,教学重点)注意:小学生作文要直接写在“作文本”上或学生先写在“草稿本”上,自己修改后抄在“作文本”上,再交教师批改。不管哪一种做法,学生都要先修改后,再交教师批改。万万不可学生先写在“草稿本”上,交给教师修改后让学生抄在“作文本”上,再交教师批改(许多教师实际没改,仅批等次、日期或简略评语敷衍而已)。学生最简单的修改方法和教师批改要领:(1)学生个人“三读三批”:一默读,看文题是否恰当,选材是否真实新颖,条理是否清楚,有无病句错别字;二轻声读,看看文中有无病句错别字;三有表情读,看看哪些语句需要更换,哪些细节需要润色。再学生合作批改:互批互改。(2)教师批改批改原则:鼓励、启发点拨。具体做法:1.从“两次批改”向“一次批改”过渡。(教师第一次批改:学生好的作文,错处不多,可直接批给等次分数,发给学生阅读更正;学生错处较多的,不批等次分数,发给学生阅读更正后再交给教师批改。第二次批改:教师批改学生更正部分,再批给等次分数。)2.一定要采用“总批眉批符号批改”方法。六年级习作特点:1. 教材编写者不再单元组里统一提供作文题目,而是由教者根据综合活动或课文材料创造性设计作文训练题目。2.保证每学期8篇“大作文”(每单元组1篇作文,由学生写,教师批改),每课一练“小作文”(作为课后练习作业)。四、 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动手、运用语文基本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活动的指导思路:1.以“导语”创设活动情境。(“综合活动”后面第一自然段)2.按照活动的“过程”展示活动内容。(“综合活动”后面第二自然段开始)3.以 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为指导,而不用说明阐述指导的内容。4.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空白”,启发学生创造。要把综合性的学习纳入整个单元的学习中,不要把综合性活动当做单元学习结束的点缀或补充。(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在“精读”“拓展阅读”教学中就要指导检查)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很强,学生要主动参与,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至关重要。不要包办代替。如编墙报、编剧本、演小品、朗诵诗歌、筹办班级运动会、说童年趣事、我所知道的外国事、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举办松竹梅书画展等等,都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完成。教师的责任是在“过程”中辅导学生、关注学生。不要强求每人都要做得好,要合作互助,扬长避短。综合性学习可做大,可做小,如公益广告比赛,可每人选一个小题目小组比赛,也可全班共选一题小组间比赛。每学期全班性活动不少于2次。“综合性”也体现在学科间渗透,课内外、校内外、少先队活动的交融。如“战争”的调查报告,应与历史、时事配合。“美与丑”单元编剧本,演小品,教师、家长都可以参与进来。综合性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去做,不得偷工减料。五、 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栏,以自我评价为主。以文字陈述为主。以学生课外完成为主。主题单元组教学策略一、 课前参与学生自己预习整组课文,具体内容:1. 主题是什么,什么意思?2. 浏览各课课文和综合活动,初步了解本组教材的学习任务。3. 读读课文,了解各课主要讲什么;整体粗批。4. 细读课文,画出重点的字词,查阅不理解的词语,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再读读课文,作批注;读读课文,回答课后思考问答题;读读课文,作摘录。5. 根据“综合活动”要求,思考完成活动的办法和寻求合作的伙伴。6. 记下学习本单元遇到哪些疑难问题。以上是大体的预习内容,不是每次每课都要预习这些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增减。要在一个晚上或一个中午完成以上预习是有困难的,可以分成几次完成。如先完成13题,然后完成第4题,最后完成第5、6题。二、 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又叫单元整体感知课,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前进行,教学时间为1课时。目的:1.感知主题和学习内容;2.把握单元学习要点;3.引导课外实践与资料积累;4.激发学习兴趣,孕育求知欲望。教学方法: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以下以第一单元组“高尚”为例,谈一谈本单元组教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完成本单元的好词好句的举例。(5课书的摘录笔记)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一夜的工作最后两节,白桦林的低语3.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一夜的工作、穷人,体会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质。(5课书)4. 完成仿写心理活动和续写尊敬普通人。教学步骤:(第一单元组“单元导读”教学)1.本单元组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意思?(高尚,即道德水平高。)(提醒学生注意本组的主题,理解主题意思)2.本单元组学习任务是哪些?几篇课文?精读几篇?略读几篇?你觉得这几篇文章有什么不同?“综合活动”是什么?(教师板书各课课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宏观了解)(一)课文1.一夜的工作 伟人 回忆 点2.穷人 普通人 外国人 小说 点3.白桦林的低语 普通人 散文诗 面4.杨震暮夜却金 官员 古人 古文 (史) 点5.尊敬普通人 普通人 散文 面(二)综合活动: 办墙报3.各课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一课?为什么?(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梗概,注意学生个体兴趣)4.本单元你积累了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补充积累本。(了解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5.有哪些字词的音、形、义需要提醒大家的。(教师引导作用)6.让学生读读课文。(小组检查读书情况。默读、轻声读、轮流读、听读等多种形式,根据具体内容而定。)7.小组交流单元查阅的资料。(学生之间互通有无)8.引导了解“综合活动”任务(学生读读要求,同桌小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编墙报最好要有刊名,内容健康丰富新颖,语言文字准确,编排位置要合理,适当花边插图点缀等。提醒学生:一组出墙报,其他小组各出一张小报张贴。)9.课后延伸(即课后作业)(1)订好单元组学习计划(各课要查阅哪些资料、综合活动要怎样开展为主,文字简单叙述即可。)(2)继续查阅有关资料(3)细批第一篇课文。(预习:读课文,查生字,说梗概;看“小资料”,想“我的视角”;读课文,思课后“问题”,读课文,作批注;读“日积月累”,作摘录笔记;读重点,体会感情重点;默读课文,思顺序,学仿写;浏览读,找疑难。)三、课中研讨课中研讨,顾名思义即生生、师生在课堂中共同研究、讨论疑难问题。(一)精读(主体课文)每课安排12课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为主,教师检查、点拨、补充为辅。1. 检查预习(1) 课题什么意思?交流作者简况、课文背景材料、(2) 课文主要内容。(3) 生字词2. 课中研讨(1) 读懂课文。(轮流读,小组读,听读,范读等)(2) 重点研讨课文后面思考问答题(本课学习重点),(3) 学生质疑问难的问题(有的放矢,解决难点)(4) 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探索的问题和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创新,丰富知识)(二)略读(拓展阅读课文)1课安排1课时或2课安排1课时。2.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回答;学生无法回答,教师要作解答。或学生自读,教师检查学习情况。3.教师检查学习情况,可以口头检查,也可以发试卷书面检查;可以抓课文重点检查,也可以按拼音、字词、句、篇、写作等项目检查。四、课后延伸课后延伸,即课后必须完成的各种作业。如:写字、组词、造句、回答问题、查阅资料、摘抄、仿写、续写等书面作业,也有调查访问、收集制作、排演编辑等动手动口作业。(1) 整理积累本,补充提纲笔记。(2) 完成成长作业。(包括写作)(3) 实践查阅、调查、访问等。(4) 细批第二篇课文(每篇课文教1课时的)例:一夜的工作(精读)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高尚品质。2. 掌握生字词,回答课后思考题。教学步骤一、 揭示课题,交流背景。1. 课题什么意思?2. 交流背景。(教师简介周总理和作者生平)二、 检查预习1. 读生字(也可以听写生字词),理解意思。审阅 宫殿 如此而已 蒙眬 咨询 浏览 热腾腾 简朴 思索2. 读课文,说主要内容。三.课中研讨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记叙了周总理工作的情况?(1.一个晚上要批阅一尺来厚的文件。2.周总理是一字一句的审阅。)2.朗读下面两句话。你认为每句话的重音应在哪里?为什么?1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我”“一夜”强调“我”看见。)2.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这”“总理”“工作”强调周总理。)3.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工作劳苦,生活简朴)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5.质疑问难解答。四、课后延伸1.生字词写2遍2.造句:审阅 咨询 浏览 简朴3.背诵课文最后2个自然段,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课文是按 什么顺序写的呢?说说本课的写作顺序。5.看“我的视角”,读有关“细节”,体会“细节”写具体的好处。6.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周总理哪些事迹?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读细节,了解写具体;了解本文写作顺序,懂得记事应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2. 读最后2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检查作业1. 听写2. 背诵课文最后2个自然段二、课中研讨1朗读课文最后2个自然段,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 课文是按 什么顺序写的呢?说说本课的写作顺序。3. 读有关“细节”。说说它的优点。4.交流:你了解了周总理哪些事迹?5.反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三、课后延伸1.假如你看到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你会怎样说?请写一段话。2.请你写一段“洗碗”“做作业”“打球”等的细节。3.预习穷人。例:尊敬普通人(略读,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生字词,快速浏览课文,讲述主要内容。学习列举的方法,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