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_第1页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_第2页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_第3页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_第4页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 “自主选择”激起美丽的浪花 选择是一个人基本的行为表现。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中逐渐形成的。可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责任,主体性也难以发挥。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我们要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多方面的,如学习目标的选择、理解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伙伴的选择、学习重点的选择, 乃至对课文情感体验的选择,等等,教师都应给予他们选择的空间。 一、研读专题的自主选择 作为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内核,要学习、要讲解的方面确实很多。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往往偏重知识灌输,追求面面俱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倡导的研读方式是,只围绕一两个能覆盖全文的专题,突出重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地2 / 11 进行研究性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教师设计的 1 2 个研读专题中,学生是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的。如 在课文丑小鸭的教学中,揭题后先复习“丑”字,说说“丑”的意思,找与“丑”相反的词。接着教师紧紧围绕“丑”字提问:“丑小鸭到底丑不丑?”学生有的说不丑,因为它是一只美天鹅;有的说它小时候很丑,长大了不丑。学生们意见纷纷,争论不休。这里教师就是以题眼中的“丑”为中心,突出了“丑”还是“不丑”的矛盾,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以“丑小鸭到底丑不丑” 认为“丑”的就以“为什么说它丑”为研读专题,认为“不丑”的,就以“为什么说它不丑”为研读专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专题研读课文。这样一来,学生纷纷读课 文,找理由,谈看法,并在理由的阐述中互相探讨,互相交流,教师则相机诱导,点拨沟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个性的宽松环境。研读专题的结论终于在大家的争论中统一了:原来丑小鸭是不丑的,因为它不是鸭,是天鹅。是鸭子们用鸭的眼光看小天鹅,它们的偏见使丑小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觉得自己很丑。 又如教学和时间赛跑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研读专3 / 11 题:“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犹如一杯山泉,有苦涩也有甘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杯令人回味的山泉,看看谁能品得其中的真味。请你自主选择,重点品尝其中的一种滋味。”让学生自 己选择,或研读前半部分,感受失去亲人和时间无情的忧伤,或研读后半部分,感受和时间赛跑的快乐。学生通过研读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句子,领悟这些词句的特别含义,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与作者一同品味这杯“山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一种充分展示自己的自豪心态,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 俗话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选择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经验筛选、内化、提高的过程。因此 ,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运用学习方法,不断优化学习方法。 课堂中,每位语文教师都会让学生读课文。“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式。我们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读,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同桌一起朗读,享受与同伴互助的快乐;也可以边读边思考,享受闲4 / 11 读慢思的愉悦;还可以自己不出声地默读,边读边用笔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体味静读默思的快乐。 又如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也有很多,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选择理解词语的方式方法。如,可根据“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也可以用查词典、向同桌请教、请老师帮忙、联系生活实际、“道听途说”等方法。这个自主选择词语理解方法的过程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也让他们开拓了理解词语的渠道。当然,学生选择学习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应树立个性化理念,尊重差异、保护个性,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选择空间。 三、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 学生的学习总是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价值观的推动和支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这一道理。为此,我们教师应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如在字词教学中,许多生字新词, 对有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认识和理解了,就不再是生字新词了。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定“教”,可以让学生自主确定生字、新词进行学习。 5 / 11 抄写词语也一样,已经会写的可以不抄,或者少抄几遍,真正不懂的、不会的要认真抄写,直至学会。可以要求学生把“你认为难写的词在作业本上抄写几遍”,这样就避免了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如我教学翠鸟一文,在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可爱,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时,给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 “找一处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的句子来体会、感受。”这样一 来,留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人人都能说、人人都乐于说。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有机地引入了“选择机制”,还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情感体验的自主选择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 样式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自然也有差异。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6 / 11 学习燕子过海一文,在交流体会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句子时,我就适时运用了情感选择机制,激起了无数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的浪花。 师:读了课文,令你心灵震撼的描写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句子还有吗? 生 1:我还找到了一句: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再也起不来了。(生1 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师: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只休息了一会儿?它们是靠什么展翅起飞的? 生 2:当然累,但是一想到温暖的南方在召唤着他们,一想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也在等待着它们,便又展翅起飞了。 生 3:我想它们是靠那顽强的毅力展翅起飞的。 生 4:靠的是“不迭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而展翅起飞的。 7 / 11 师:停止了呼吸指什么?为什么会死? 生 5:因为它们不分昼夜地飞行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中间又没法休息,实在是太 累了,所以会死。 师:哦,大家都有各自的感悟与体会。请自由读读这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自由读。) 师:面对展翅高飞的和躺在甲板上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的这两种燕子,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 6:我喜欢展翅高飞的燕子。因为它们不怕艰难险阻,飞了那么远的路程,飞了那么长的时间,只停歇了一会儿又展翅起飞,飞往目的地。我被它们那坚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深深折服。 生 7:我更喜欢躺在甲板上的燕子。因为这些燕子为了飞到目的地,一路上克服了重 重困难,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多么值得敬佩啊! 8 / 11 生 8:我也喜欢展翅起飞的燕子。因为它们看到许多再也飞不起来的燕子后,并没有被死亡吓倒,而是又勇敢地展翅起飞了,说明它们真了不起。 生 9:我想说的是我都喜欢,因为它们都值得我敬佩。 师:是呀,孩子们,我们喜欢展翅起飞的燕子,我们也喜欢躺在甲板上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的燕子,它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坚强的、勇敢的,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1思维的碰撞 在阅读教 学中,教师一般过分注重正面灌输,这当然是可行的,但也因此掩盖了问题的复杂性,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情的流露。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比较选择:“你喜欢哪一种燕子?为什么?”再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自己的选择。这种依托情感的“选择”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烈的碰撞,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就自己所选择的内容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并在与别人的思想碰撞中生成新的独特感悟。 9 / 11 2对话的激荡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其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相互作用、激活知识、 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建构意义。以上案例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选择机制的作用下,将学生带人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你喜欢哪一种燕子?为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对话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对话欲望,学生通过读、思、议、演、辩等方式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交流,说真话、吐真情。这个对话激荡的过程,说出了个性,道出了真情,满足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强烈追求。 3价值观的冲击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在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但重视教材的价值取向 不能简单地说教,满足于表面上的共识,而忽略学生有差异的个性化感悟。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如果直接道出“燕子是勇敢的、坚强的”也未尝不可,可这是教师的权威话语、口号式套话,不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个性化”。当然,在“培养创新精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等思想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容易10 / 11 忽视教材本身的价值取向,缺乏正确的引导。上述案例也非常注重这一点,教师采取的策略是先让学生选择 求异,最后引导为“两种燕子都是坚强、勇敢的” 求同。这一引领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在求异(发散)的基础上求同(聚合),在学生的精神领域形 成一个不断求真求美的过程。 4情感的升华 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深厚的感情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因此,许多教师的语文课都以情感为动力,力求发挥情感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情感教学的升华,达到预想的效果,但这是需要策略与艺术的。以上的教学,在选择机制的作用下,以“你喜欢哪一种燕子?为什么?”为情感驱动,引导学生潜心选择、思考、研究。旁征博引的对话过程是一种情感内化的生命历程,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孩子们,我们喜欢展翅起飞的燕子,我们也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