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工作总结_第1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工作总结_第2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工作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活动工作总结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活动正逐步走向高潮,记者下基层的身影多了,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记者贴近群众的距离近了,版面上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记者践行的感悟深了,版面上打动人心、发人深思的作品多了。老百姓高兴了,直说 “ 真没想到 ” ,记者受到了锻炼,直说 “ 真没想到 ” 。 “ 真没想到 ” 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媒体忘却了、忽视了 “ 新闻的源头在基层、鲜活的新闻在广大群众生活实践中 ” 这一新闻哲理。不出家门、不下基层、不到现场,就无法了解国情、社情 和民情,就无法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各种诉求,就无法写出真实感人的报道,就无法向读者、听众传递真实的声音。记者和群众的关系疏远了、陌生了,报道虚假空洞,群众反映强烈。这样的记者有违记者的本分,有损记者的声誉。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追求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铁肩是在基层实践中磨出来的,妙笔是从群众语言中练就的。如果没有历时 10 个月、行程 4000 余里的西部之行,范长江就不会写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如果没有深入基层的扎实采访,就不会有通讯主2 / 3 角和作者同时齐名的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这一传世佳作;如果没有对农村形势的深入调查,就不会有范敬宜的莫把 “ 开头 ” 当 “ 过头 ” 这一在历史关键时刻起到“ 定音 ” 效果的名篇。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新一代的年轻记者更应该奋起直追,走向基层、走向百姓。 “ 不到现场见到那个人、看到他的生活、听到他说的话,写出的东西必定是干涩的 ” 、 “ 如果不到基层去,不走近百姓生活,冷暖不相知,新闻稿件无疑会缺乏真情实感、通篇冷硬文字 ” 、“ 新闻工作者要有行万里路、访百家人的实践能力 如此写出的 新闻报道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这些年轻记者们走向基层的深切感悟,让我们看到了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活动的初步效果,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曾有人这样形容全国著名劳模申纪兰:手不离劳动,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仿照此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是:手不离笔,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通讯再发达、网络再便利,都只是新闻记者工作的武器,而不是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范敬宜曾经说过,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深入群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无论新闻手段如何现代化,都代替不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都离不了 对社会实践的参与。迈开双腿走下去,放开身心沉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