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pdf_第1页
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pdf_第2页
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6 6 1 . 7 1 5 . 3 4 - 0 7 6 . 5 j 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3003一 91 溶 解 乙 炔 气 瓶 气 压 试 验 方 法 me t h o d f o r p n e u ma t i c t e s t o f d i s s o l v e d a c e t y l e n e c y l i n d e r s 1 9 9 1 一 0 4 一 3 0 发布1 9 9 2 一 0 1 一 0 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300 3一 91 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 me t h o d f o r p n e u ma t i c t e s t o f d i s s o l v e d a c e t y l e n e c y l i n d e r s 1 主颐内 容与适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溶解乙炔气瓶( 以下简称乙炔瓶) 气压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乙炔瓶的定期检验和评定中的气压试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盛装溶解乙快容器的气压试验。 2 i 用标准 g b 3 8 6 4 工业用气态氮 3 术语 气压 试验: 系指检验乙炔瓶瓶体的静压强度和致密 性, 以 氮气为加压介质进行的 超工作压力试验。 气压试验压力: 系指检验乙炔瓶瓶体的静压强度所进行的气压试验的压力( 表压) 。 7口,口 4 气压试验压力值和气体介质 4 . 1 乙炔瓶的气压试验压力值为 3 . 5 mp a , 4 . 2 气压 试验所用的氮气, 应符合g b 3 8 6 4 中ti 类二级的要求。 4 . 3 用于气压试验的氮气, 应先经过干燥, 其露点应达到一1 0 c以下。 5 对试验装盖的要求 5 . 1 每次气压试验的乙炔瓶应成组地并联在试验装置上。 5 . 2 氮气瓶的出口处应装减压器, 减压后氮气进入干燥器, 在干燥器和出口管上应分别装安全阀、 调节 阀和排放阀, 5 . 3 试验装置上必须使用两个量程相同且为试验压力的 1 . 5 - 3 . 0 倍、 精度不低于 1 . 5级、 表盘直径不 小于 1 0 0 m m的压力表。 5 . 4 压力表装设的位置应靠近调节阀, 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其校验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5 . 5 每只乙炔瓶的 进气支管上应装设节流孔板, 节流孔板上的 节流 孔径为拟m m , 5 . 6 试验用水槽不宜高出 地面, 水槽深应大于2 m, 宽小于1 . 2 m , 长小于2 . 5 m , 5 . 了 试验用水槽宜与调节阀隔墙布置, 水槽上方宜设起重装置。 6试验程序 6 . 1 乙 炔瓶的气压 试验应在乙炔瓶的 外表面、 填料、 瓶阀、 易 熔合金塞检查和壁厚测定合格之后进行。 6 . 2 将受试乙 炔瓶与 试验装置支管连接好后, 开启乙 炔瓶瓶阀。 然后将氮气减压至3 . 5 m p a , 缓慢开启 调节阀, 同时观察压力表, 以 每分钟。 . 0 5 - - 0 . 1 0 m p a 的升压速度升至。 . 5 m p a , 然后将乙 炔瓶浸入水槽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1 一 0 4 一 3 0 批准1 9 9 2 一 0 1 一 0 1 实施 gb 1 30 03一 91 内, 使其上表面浸入水中深度不小于 1 m, 6 . 3 继续按 6 . 2条的升压速度, 每次升压 0 . 5 mp a 后. 停止 3 m i n 。 当压力升至 2 . 0 m p a时, 保压 3 m i n 后. 检查有无漏气。 如试验装置与乙炔瓶连接处或乙炔瓶阀门、 易熔合金塞处漏气 , 应消除漏气缺陷后再 继续进行气压试验。如瓶体渗漏 , 则此瓶停止试验, 按报废处理。 6 . 4 如检查无漏气, 仍按 6 . 2 条和6 . 3条的升压速度和升压方法升至 3 . 5 mp a , 保压5 m i n 后进行全面 检查 。 6 . 5 若是乙 炔瓶阀门或易熔合金塞处漏气, 允许消除漏气后再重新进行气压试验, 重复进行气压试验 的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评 定 若发现乙炔瓶瓶体渗漏或有明显变形时, 则此瓶报废。 安全技术 8 . 1 操作人员在升压时必须离开水槽 5m以外或隔墙进行掉 别 乍。 s . 2 气压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响声、 压力下降或试验装置发生故障等不正常现象时, 应立即停 止试验并查明原因。 8 . 3 在气压试验过程中消除乙炔瓶阀门或易熔合金塞与瓶体连接处漏气, 必须在卸压后进行。 8 . 4 在气 压试验中及气压试验后的卸压速度均应缓慢。 8 . 5 气压 试验后乙炔瓶和管道内的氮气应排出 室外。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