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3656-2004 航空轮胎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相比于《GB 13656-1992》,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
标准性质的改变:从标准编号上的“GB”变为“GB/T”,表明该标准从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适用灵活性。
-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标准根据航空轮胎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对物理性能的测试项目和方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更科学、精确的测试技术和指标,以适应现代航空轮胎性能评估的需求。
-
测试方法的优化:详细规定了如硬度、强度、耐久性、抗切割性、高速性能等关键物理性能的测试方法,相比旧标准,新标准中的测试步骤更加明确,操作指导更为详尽,旨在提高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
安全与环保要求:考虑到环境保护和使用安全的新要求,新标准可能加入了对轮胎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测试,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考量指导。
-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规范,引入了更现代化的数据分析技术,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术语和定义的完善:更新并增加了相关专业术语和定义,使标准内容更加清晰、严谨,便于行业内外人士理解和应用。
-
参考国际标准:新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更多的国际先进标准和实践,增强了中国航空轮胎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有利于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8 3 . 1 6 0 . 2 0一一G 药 J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3 6 5 6 -2 0 0 4 代替 G B / T 1 3 6 5 6 -1 9 9 2 由 杏 夹 ,去人 口人 比石,丫 口 1 川 卜A 匕 - 4 .:月 2 、 4 - -少 41 IV L s轮 Ia M卿 理 任 育 邑 试 .1 万 i T e s t me t h o d o f t h 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f o r a i r c r a f t t y r e s2 0 0 4 - 0 3 - 1 5 发布2 0 0 4 - 1 2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小 - - / V r-v i % r 1= I-1l 4 * IJi -t3 R L q IM 9s Is ix Au Niwa s * 6 a t r, R f M AZ 5; 发 布G B / T 1 3 6 5 6 -2 0 0 4 山召 日 r7 li青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3 6 5 6 -1 9 9 2 航空轮胎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 本标准与 G B / T 1 3 6 5 6 -1 9 9 2 相 比, 主要变化如下: 重新编排本标准的章条款 ; 按规定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版第2 章) ; 将“ 1 范围” 中“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航空轮胎胎面胶的拉伸”改为“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航空 轮胎胎面胶和胎侧胶的拉伸 ( 1 9 9 2 年版第 1 章, 本版第 1 章) ; 将, 3 . 3 ” 中“ 按胶层原有厚 度取样”改为“ 按胶层原有厚度取样 , 并在试验报告 中注明。 ” ( 1 9 9 2 年版 3 . 3 , 本版 3 . 3 ) ; 一一将“ 4 胎面胶拉伸性能” 改为“ 4 . 1 胎面胶和胎侧胶的拉伸性能” ( 1 9 9 2 年版4 , 本版4 . 1 ) ; 将, 4 . l . 1二 冠部 的厚度在 6 m m及 以下者切取一层 , 在 6 m m 及以上者切取 两层 。 ”改为 4 . 1 . 1 . 1 二 冠部 的厚 度簇6 m m 切取 一层, 6 mm 切取两层。 ( 1 9 9 2年版 4 . 1 . 1 , 本版 4 . 1 . 1 . 1 ) ; 将, 4 . 1 . 5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 G B / T 5 2 8中 2 型裁刀的规定” 改为“ 4 . 1 . 1 . 5 试样的 形状和尺寸符合G B / T 5 2 8 中规定的I 型裁刀” ( 1 9 9 2 年版4 . 1 . 5 , 本版4 . 1 . 1 . 5 ) ; 一一将 6 . 1 . 1和 6 . 1 . 2合并 为 4 . 3 . 1 . 1 , 中间用分 号隔开 ( 1 9 9 2年版 6 . 1 . 1和 6 . 1 . 2 , 本版 4 . 3 . 1 . 1 ) ; 因棉帘线已淘汰, 不再用于航空轮胎, 将 1 1 . 2 . 1和表 1 有关棉帘线 的内容删去( 1 9 9 2 年版 1 1 . 2 . 1 和表 1 , 本版表 1 ) ; 取消第1 2 章中d 帘线性能的直径、 水分两项测定( 1 9 9 2 年版第1 2 章, 本版5 . 6 ? o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航空轮胎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沈阳第三橡胶厂、 银川中策( 长城) 橡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萍、 盛保信、 杨红 、 马建国。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GB / T 1 3 6 5 6 - 1 9 9 2 。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3 6 5 6 -2 0 0 4 航空轮胎物理性能试验方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航空轮胎胎面胶和胎侧胶的拉伸性能、 老化性能、 硬度、 磨耗、 脆性温度 、 帘布层间粘合强度、 帘布层角度、 帘线密度及帘线拉伸强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航空轮胎的物理性能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 B / T 5 2 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 B / T 5 2 8 -1 9 9 8 , e q v I S O 3 7 :1 9 9 4 ) G B / T 5 2 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 的测定 ( 裤形、 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 B / T 5 2 9 -1 9 9 9 , e q v I S O 3 4 - 1 : 1 9 9 4 ) G B / T 5 3 1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人硬度试验方法( G B / T 5 3 1 -1 9 9 9 , i d t I S O 7 6 1 9 : 1 9 8 6 ) G B / T 5 3 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G B / T 5 3 2 -1 9 9 7 , i d t I S O 3 6 : 1 9 9 3 ) G B / T 1 6 8 2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G B / T 1 6 8 2 -1 9 9 4 , e g v I S O 8 1 2 : 1 9 9 1 ) G B / T 1 6 8 9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 用阿克隆磨耗机) G B / T 2 9 4 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 湿度及时间( G B / T 2 9 4 1 -1 9 9 1 , e q v I S O 4 7 1 :1 9 8 3 ) G B / T 3 5 1 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 B / T 9 1 0 1 锦纶“浸胶帘子布 G B / T 9 1 0 2 锦纶6 浸胶帘子布 H G / T 2 1 9 8 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一般要求3 一般要求3 . 1 凡进行物理性能试验的航空轮胎在硫化后必须停放 2 4 h以上, 其中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停放不少于8h 才能解剖取样。3 . 2 成品试样的表面不平整或厚度大于标准规定时, 应在砂轮上打磨到规定的要求。3 . 3 成品胶层的厚度小于标准规定时, 可按胶层的原有厚度取样 , 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3 . 4 试样可先在 3 0 号砂轮上打磨到接近的规定厚度 , 再在 6 0 号砂轮上修整表面到规定的厚度。3 . 5 打磨后的试样应在标准温度( 2 3 士2 ) 0C 或( 2 7 士2 ) 0C 下放置2h 后再进行裁取。3 . 6 试样的制备、 试验条件、 试验数据的整理应符合HG / T 2 1 9 8和G B / T 2 9 4 1 的有关规定。4 试 验项 目4 . 1 胎面胶和胎侧胶的拉伸性能 注: 在亚热带地区也可以在( 2 7 士2 ) 的温度下进行试验, 但只能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用, 仲裁鉴定的试验温度必须是 ( 2 3 士2 ) 0C。标准下载网()G B / T 1 3 6 5 6 -2 0 0 44 . 1 . 1 试样的制备4 . 1 . 1 . 1 以胎冠中心线为标准 , 沿着纵方 向切取试样 , 冠部 的厚度小于等于 6 m m 切取一层 , 大于6 m m 切取两层。试样不得附有缓冲胶。4 . 1 . 1 . 2 胎侧胶在胎侧中部沿纵方向切取。4 . 1 . 1 . 3 不同部位和不同层次的试样, 均不得少于 5 个。4 . 1 . 1 . 4 试样应在砂轮上打磨到( 2 . o 士0 . 3 ) m m厚, 表面应平整。4 . 1 . 1 . 5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 G B / T 5 2 8中规定的 1 型裁刀。4 . 1 . 2 试验方法4 . 1 . 2 . 1 试验仪器和试验步骤按 G B / T 5 2 8的规定执行。4 . 1 . 2 . 2 试验结果以 5 个试样的中值表示 。4 . 2 胎面胶老化试验4 . 2 . 1 试样的制备 按第 4 . 1 . 1 规定 , 在胎冠各层各切取 5 个试样进行老化试验。老化后与老化前的试样一起进行拉伸性能测定 。4 . 2 . 2 试验方法4 . 2 . 2 . 1 老化条件为( 7 0 士1 ) 0C X2 4 h o4 . 2 . 2 . 2 试验仪器 、 试验步骤按 G B / T 3 5 1 2的规定执行。4 . 2 . 2 . 3 试验结果用扯断伸长率的百分变化率表示。4 . 3 胎面胶硬度的测定4 . 3 . 1 试样的制备4 . 3 . 1 . 1 按本标准 4 . 1 . 1 规定的取样部位, 切取长度不小于 3 5 m m、 宽度不小于 1 5 m m、 厚度不小于6 m m的试样; 也可用( 2 . 0 士0 . 3 ) m m的 3 -4 个同层试样叠起测定 , 总厚度不得小于 6 m m,4 . 3 . 1 . 2 试样用6 0 号砂轮磨平表面。4 . 3 . 2 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 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按 G B / T 5 3 1 的规定执行。4 . 4 胎面胶的磨耗试验4 . 4 . 1 试样的制备4 . 4 . 1 . 1 在胎冠中心部位沿纵方向割取宽度为 1 5 m m- - 2 0 m m、 长度约 2 5 0 m m的胶条 2 个( 轮胎外直径在 4 0 0 m m及以下规格者割取 1 个) 。4 . 4 . 1 . 2 将割下的胶条切除余胶 , 打磨到厚度为( 3 . 2 士0 . 3 ) m m, 再切成宽度为( 1 2 . 7 士0 . 2 ) m m、 长度为( 2 1 5 . 0 士0 . 5 ) m m 的试样。4 . 4 . 2 试验方法4 . 4 . 2 . 1 试样贴于胶轮上, 以圆弧外面作磨面。4 . 4 . 2 . 2 试验仪器、 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按 G B / T 1 6 8 9的规定执行。4 . 5 胎面胶脆性温度试验4 . 5 . 1 试样的制备4 . 5 . 1 . 1 以胎冠中心线为标准沿纵方向割取试样 , 将试样打磨到厚度为( 2 . 0 士0 . 3 ) m m, 再切成宽度为( 6 . 0 士0 . 5 ) mm、 长度为( 2 5 . 0 士0 . 5 ) m m 的试样 。4 . 5 . 1 . 2 试样的表面应光滑、 无杂质和损伤。4 . 5 . 2 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 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按G B / T 1 6 8 2 的规定执行。4 . 6 帘布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3 6 5 6 -2 0 0 44 . 6 . 1 试样的制备4 . 6 . 1 . 1 在轮胎周向两等分点上 , 沿断面方向各割取 3 个宽度为( 3 0 . 0 士0 . 5 ) m m、 长度为 1 7 0 m m-2 5 0 m m 的胎冠部位试样( 轮胎外直径为 6 6 0 m m及以下规格只取一个部位的试样) 。4 . 6 . 1 . 2 附在试样上的胎面胶厚度为 4 m m -6 m m, 如胎面胶厚度小于 4 m m, 则以原厚度为准。4 . 6 . 1 . 3 试样以每三层为一组, 测试第二层与第三层间的粘合强度时, 以两层为一组 , 在试样的一端割开 5 0 m m -6 0 m m的口子; 用定长小刀沿剥离层两侧割开深度为 2 . 5 m m 的口子, 严格控制有效宽度为( 2 5 . 0 士0 . 5 ) mm,4 . 6 . 1 . 4 在轮胎周向的两等分点上 , 沿断面最宽点的胎侧部位各割取 1 个宽度为(( 3 0 . 0 士0 . 5 ) m m、 长度不小于 1 3 0 m m 的胎侧部位试样( 轮胎外直径为 “0 mm及以下规格只取一个部位的试样) 。切除多余胶层 , 只留三层帘布。4 . 6 . 1 . 5 胎面胶与帘布层之间、 胎面胶与缓冲层之间及胎侧胶与帘布层之间的剥离层 , 在试样两侧各切去宽度为 2 . 5 m m 的胶条 , 并在试样的一端割开 4 0 m m-5 0 mm的口子, 严格控制剥离层有效宽度为( 2 5 . 0 士0 . 5 ) m m,4 . 6 . 2 试验方法4 . 6 . 2 . 1 剥离试验的顺序由内层到外层。4 . 6 . 2 . 2 将制备好的试样夹在拉力试验机上、 下夹持器上进行试验。4 . 6 . 2 . 3 试样的有效剥离长度不小于 1 0 0 m m, 若受产品限制允许低于这个数字, 但不得小于 7 0 m m.剥离面的中心应处于胎冠中心或胎侧中心位置。4 . 6 . 2 . 4 试验时, 试样的剥离面应朝向操作人。4 . 6 . 2 . 5 进行胎面胶( 或缓冲胶) 与帘布层及胎侧胶与帘布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时, 胶层夹在下夹持器上。在进行第二层与第三层帘布间粘合强度试验时, 第一、 二层夹在上夹持器上。4 . 6 . 2 . 6 进行帘布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时, 胶必须附在剥离层下方, 并严格控制跳线现象, 如发现有跳线和接头等现象时, 该处的剥离值不得计人试验结果内。4 . 6 . 2 . 7 试验仪器、 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按 G B / T 5 3 2的规定执行。4 . 7 帘布层角度、 帘线密度的测定4 . 7 . 1 试样的制备4 . 7 . 1 . 1 在轮胎周 向的两等分点的胎冠中心线上, 各割取一块边长为( 5 0 +1 ) m m 的正方形试样 , 试样的中心点应位于胎冠中心位置上。4 . 7 . 1 . 2 试样按每两层为一组用刀分开, 并标明其层次。4 . 7 . 2 测定方法4 . 7 . 2 . 1 角度的测, a ) 在试样的中心位置划一条平行于胎冠中心线的直线作为横轴, 并在横轴中心附近抽出一根帘 线, 在该线痕迹与横轴的交叉点处以横轴垂线作为纵轴。 b ) 测量角度时, 量角器的纵、 横轴分别与试样的纵 、 横轴相重合。测量通过坐标原点的线与纵轴 所构成的夹角 , 作为该层的帘线角度( 量角器的分度为半度) 。 c ) 取同层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 外直径在 6 0 0 m m及 以下规格允许只取 1 个试 样 ) 。4 . 7 . 2 . 2 帘线密度的测f a ) 帘线密度的测量是在测量帘线角度的同一试样上进行。测量时, 在试样上作帘线的垂线 , 并沿 垂线标出 5 0 m m的宽度。 b ) 在 5 0 m m宽度的试样 内数 出帘线的根数, 然后换算成 1 0 0 m m宽度 内的帘线根数作为测量 结果 。 c ) 测量结果取同层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 外直径在 6 0 0 m m及 以下规格的航空轮胎允许只取标准下载网()G B / T 1 3 6 5 6 - 2 0 0 4 1 个 试样) 。4 . 8 帘线拉伸强度试验4 . 8 . 1 试样的制备4 . 8 . 1 . 1 取奇数层试样时, 在胎冠部位的第一帘布层上以相隔不小于 4 0 mm距离, 在其两边各抽出 1根帘线, 用刀沿着抽出帘线的线痕切取试样。4 . 8 . 1 . 2 取偶数层试样时, 沿偶数层的帘线方向切取宽度不小于5 0 m m的试样。4 . 8 . 1 . 3 在试样的一端按经线层用刀分开 3 0 m m 4 0 m m的口子, 然后剥开取线, 帘线的长度为3 0 0 m m-3 5 0 mm, 小规格轮胎帘线允许短于3 0 0 m m。帘线上尽量不附胶。4 . 8 . 1 . 4 取出的帘线应标明层次。4 . 8 . 2 试验方法4 . 8 . 2 . 1 锦纶帘线试样, 在相对湿度为 6 0 0 0 7 0 和温度为( 2 3 士2 ) 的试验室内停放 2 4 h后再进行试验 。4 . 8 . 2 . 2 试验仪器应符合G B 9 1 0 1 和G B 9 1 0 2中的规定。试样夹持距离为2 5 0 m m( 小规格轮胎允许使用2 0 0 m m) , 下夹具下降速度为( 3 0 。 士5 ) m m/ m i n , 断裂强力的读数应在满刻度的2 0 %-7 0 范围内, 精度为0 . 9 8 N, 测伸长标尺的精度为1 m m。试验机应带有自 动记录装置。4 . 8 . 2 . 3 试验预加张力和定负荷按表1 的规定选择。 表 1口 犷岸犷fAtalKt/N0.821.231.65 布洲4 . 8 . 2 . 4 试验步骤应按G B 9 1 0 1 和G B 9 1 0 2 的有关规定执行, 并记录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和定负荷伸长率。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