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结合VBA与CAD绘制矿山巷道立体图.pdf_第1页
简析结合VBA与CAD绘制矿山巷道立体图.pdf_第2页
简析结合VBA与CAD绘制矿山巷道立体图.pdf_第3页
简析结合VBA与CAD绘制矿山巷道立体图.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6期 2 0 1 2年 l 2月 矿 山 测 量 MI NE S URVEYI NG NO 6 De C 201 2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3 5 8 X 2 0 1 2 0 6 0 2 6 简析结合 V B A与 C A D绘制矿 山巷道立体 图 何月刚 , 王长江 , 姜 涛 ( 1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 限公 司, 山东 淄博2 5 5 0 8 1 ; 2 莱钢鲁南矿 , 山东 沂水2 7 6 4 2 1 ) 摘 要 : 文 中通过使 用 V B A作 为二 次开发 工具 , 开发 出能利 用 A u t o C A D 实现巷 道 立体 图绘 制 的程 序 , 并以 A u t o C A D菜单项的形式实现 了矿山三维可视化。详细叙述了巷道三维立体 图建模之 中的关键 问题 , 并结 合 山 东金岭 矿 业 召 口矿 一5 7 0 IT I 水 平巷 道 二 维设 计 图 对程 序进 行 了实例 测 试 演 示 , 并 顺 利 完成 立体 图的绘 制 , 为 以后矿 山数 字 化建 设做 了初 步 尝试 。 关键 词 :数 字矿 山 ;三 维可视 化 ; A u t o C A D;V B A 中图分类号 : P 2 0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3 5 8 X( 2 0 1 2 ) 0 6 0 0 7 9 0 3 井下 系 统 一 般 包 括 矿 山 地 质 、 采 矿 、 开 拓 掘 进 、 运输、 提升 、 通风安全、 排水 、 动力供应 、 通讯 、 照明等 若干个 子 系统 。每个 子系统都 有大量 数据需 要 收 集 、 传输和处理。而其 中的巷 道是矿井运输 、 行人、 通风和保证安全 的通道 , 保 持 良好状况是实现矿井 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 , 清晰准确 的巷道图是一个矿井高效和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 l 设计 的可 行 性分 析 1 1 设 计 的立体 思 想 根 据 C A D 矿 图 的实 际 应 用 特 点 , 对 预 开 发 的 C A D矿图( 莱钢鲁南 矿业井巷设计 图) 进行立体 图 的绘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 。从 软件的适应性 、 方便性 、 维护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 析, 在数字矿山三维矿体建模的基础上 , 井巷的设计 得到 了简化。本 程序就是数 字矿山的组成部分 , 用 内嵌的 V B A对 C A D进行二次开发 , 实现巷道的立体 化 。就是利用三维井巷实体 的生成功能快速形成三 维巷道 , 观察其空间位置 , 直 观、 快捷、 准确 、 修改方 便 , 而且不需设计位置的立面剖视 图, 采矿设 计人 员 可 以单独的完成采矿设计任务, 灵 活性加大。同时 , 考虑到软件 的适应性 , 模块 能够将用户 已经设计好 的二维 平 面图 纸 , 按 照用 户 指定 的井 巷规 格 、 断 面形 状 , 自动形成三维井巷实体 J 。 1 2 系统 的组 织结 构 程序侧重于矿井巷道 的立体 图绘制系统 的开发 研究 , 从数据 的几何模 型设计 、 应用程序开发 、 实际 生产矿井三维巷道 的实现等方 面进行论述 , 目标是 开发一套实用便捷的巷道三维 图像生成系统 。 程序 通 过两 种方 式获 得模 型 所 需要 的巷 道 顶板 中心线三维坐标和断面参数 : 一是读取 已有 的三维 坐标值和断面的参数文件 ( 如 E X C E L ) ; 二是从现有 二维 图上 直 接提取 巷 道 中心线 三 维 坐标 和 断 面参 数 数据 。通过 V B A编程 工具 , 实现数据 的 自动获得。 再利 用 V B A与 C A D之 间 的连接关 系 , 通过 获得 的顶 板三维坐标和断面参数实现巷道 中心线 的自动绘制 和巷道 断面的 自动绘 制定位 。最后通过 C A D的拉 伸命令 , 沿着 已绘制 的巷道 中心线作为路径进行拉 伸, 实现巷道的三维立体图。 2巷 道立 体 图建模 方 法及应 用 2 1 巷 道 立体 图建 模 流程 图 1 是绘制 巷道 三维立体 图的流程 图, 可以看 出, 巷道 的绘制必须解决巷道中心线的提取 、 巷道断 面的绘制、 旋转 断面并 使其与中心线 空间垂 直这 三 大问题 , 这也是绘制巷道立体 图的关键 问题所在 J 。 2 2巷 道 的断 面 2 2 1 巷道 断面 模 型 巷道断面是巷道 三维建模 中的重要参数 , 一般 来说 , 巷道体 的断面有直壁拱形 、 梯 形、 矩形和 圆筒 形。直壁拱形 一般是 井下开拓大巷和准备巷道 ; 梯 形和 矩形 用 于 回采 巷 道 ; 圆形 用 于竖 井 和 矿 仓 。本 文采用直壁半 圆拱形作为巷道 的断面模型 , 建立矿 区的巷道三维立体 图。矩形、 梯形断面与直壁拱形 巷道建模类似 , 圆形相对比较容易, 其他形式的断面 模型不再进行分析 。 79 第 6期 矿 山 测 量 2 0 1 2年 1 2月 2 2 2巷道断面绘制的实现 举例说明 : 直壁半圆拱形断面如图 2所示。 图 1 巷道三维立体图绘制流程图 y L 图 2直 壁 半 圆拱 形 以断面的左下角为坐标 系原点 O, 断面底线为 轴 , 断面壁为 y轴。调 用三次直线命令 和一次画圆 弧命令 , 具体步骤如下: ( 1 ) 第一条用直线命令 l i n e , 以原 点为起 始点 , 以断面的底线长为 轴 方向的距离确定第二个点 , 以此 两点 画 出断面底 线 ; ( 2 ) 用 A d d A r e命令绘制断面的半 圆弧顶 , 其 中 以断面的二分之一长度为 轴方 向的距离 , 以断面 壁高为 y轴方向韵距离来确定半 圆弧 的圆点 , 偏转 角度为 9 0 。 , 且必须用弧度表示 ; ( 3 ) 同理, 以原点为起点 , 以半圆弧的终点 为直 线的第二点画出断面左 帮; 以第一条 直线 的终点 为 第二条直线的起点 , 以圆弧的起点为直线 的第二点 , 以此 画 出断 面右帮 。 8 0 2 3 巷道中心线数据的采集 2 3 1 E X C E L文档应用 本程序就是依据 E X C E L强大公式计算方面的 优势 , 在管理及计算巷道中心点 的坐标 的基础上 , 利 用 A u t o C A D内嵌的 V B A直接读取 E X C E L文档 中的 、y 、 z坐标值 , 再把坐标值展现在 A u t o C A D绘图窗 口中, 自动连接成三维多段线 , 作为巷道的中心线。 2 3 2 A u t o C A D中读取 E x c e l 数据 A u t o C A D与 E x c e l 的数据交换 , 需要加载 E x c e l A c t iv e X对象模型。首先打开 A u t o C A D的 V B A编辑器; 然 后在 V B A编辑器窗口中选择“ 工具” 菜单的“ 引用” , 选 择加载“ M ic r o s o f t E x c e l 1 1 0 O b j e c t L i b r a r y ” 项。 读 取 E x c e l 工 作 表 中 的数 据 , 首 先 要 打 开 工 作 簿, 然后访 问指定的工作表。程序 中应用 C o m mo n D ia l o g对话框 来实 现对包 含 巷道 中心线 坐标值 的 E x c e l 文档的定位 , 把路径保存在 s t r f il e字符型变量 中, 这样就建立了 E x c e l 与 A u t o C A D的数据连接 。 E x c e l 的单元格位置由行和列唯一指定 , 通过对 E x c e l 单元格的循环遍历 , 实现对全部数据的读取。 2 3 3 A u t o C A D中绘制图形实体 读取 E e l 表格 中的数据后 , 可 以在 A u t o C A D 模型空间中绘制出相应 的图像实体。用 A d d 3 D p o l y ( p o in t s ) 命令绘制三维多段线, 其中 p o in t s 为 E XC E L 中的巷道 中心 线坐标 值 。 2 4巷 道 断面的移 动 和旋转 按规定实际尺寸 画出巷道断面 ( 由多段线或其 他 线形组 成 ) , 由 此 生 成 面 域 ( R E G I O N) , 再 将 其 移 动到所画路径的端点 , 进行两次旋转 , 使其 与所画的 路径完全垂直。这是 因为在平面图 中显示垂直 , 并 不代表真正空间意义上的垂 直, 有可能路径 与断面 不垂直 , 不能直接进行拉伸 , 所以必须进行旋转使断 面在空 间 内垂直 于拉 伸路径 。 2 4 1 实现方 法 此 程序 必 须 在 绘 图 窗 口为 世 界 坐 标 系 统 下 运 行 : 巷道断面的绘制从原点开始 , 然后把在原点附 近生成 的面域移 动到 巷道 中心线 的起 点处 ( 插 入 点) , 如图 3 , 此时调用 Mo v e ( a , b ) 命令 ; 根据巷道中心线与 轴之 间的 角度 , 以插 入点 为基点旋转断面, 使其巷道底线与巷道 中心线平行 , 如图4 。用 R o t a t e ( p o i n t , a n g l e ) 命令旋转断面 , 其 中 p o i n t为 基 点 , a n g l e为 旋 转 角 度 。 A n g l e F r o mX A x is 第 6期 李建章等: R T K测量中的坐标变换 2 0 1 2年 l 2月 式 ; 根据控制 网的性质 , 可分为 G P S控制 网约束下的 R T K外业测量和传 统控制 网约束 条件下 的外业测 量。如下根据基准站安置位置分析。 3 1 基 准站 设 在 已知 点 的 R T K外业施 测 R T K在施测之前往往需要联测控制点 , 其 目的 是获取各控制点 的 WG S 8 4坐标。而 G P S控制 点通 常有两套坐标 系, 即 WG S 8 4坐标 和地 方坐标系 , 所 以不需要进行联测 , 可 以直接根据 G P S控制 网解算 成果 中 WG S 8 4坐标 和地方坐标计算 转换参数。但 由于 G P S绝对定位精度低 , 造成 R T K基准站现场测 量得基准站 WG S 8 4坐标与 G P S控制 网解算成果有 较大差异 , 因此基准站设置时 以 G P S控制 网解算成 果作为基准站 WG S 8 4坐标。 如控制点是传统测量方式测定 的, 或者 G P S控 制点没有 WG S 8 4坐标 , 此时需要对各控制点利用流 动站进行联测 , 以便获取其 WG S 8 4坐标。 3 2 基 准站 设在 任 意点 的 R T K 外业施 测 在有些情况下 , 基准站需要安置到非控制点上 , 此时对于传统控制点而言, 则必须进行联测 , 以获取 各控制点的 WG S 8 4坐标。而对于 G P S控制 网, 由于 基准站与控制网是分离 的, 此 时需要联测 一个控制 点 , 以确定 平 移量 。 A 图 7 基 准站设在任意点示意 图 如图 7所示 : A、 B、 C为 G P S控制点 , P点为任意 点 , 设基准站。显然 , P点和控制 网是没有任何联系 的, 因此需要利用 R T K测量 A点( 或其他控制点) 和 P点在 WG S 8 4坐标下的坐标差 , 再 由 A点 坐标反算 P点 WG S 8 4坐标 , 从而将 P点纳入 G P S控制网。而 坐标转换参数仍 由 G P S控制点解算。 4 结 语 R T K在测 绘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 然而要真正有 效的利用它 , 必须理解其工作 的原理, 理解其 中涉及 到的各类坐标变换过程。本文对实际工作 中可能出 现的各类情况进行 了详细 阐述 , 并分析 了其 中数据 转换 的原理 , 因此对于帮助测量工作者理解 R T K测 量的原理 , 提高其 应用 R T K的能力是 非常有 意义 的 O 控制点在 WG S 8 4坐标下 的坐标通 常有三维直 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 , 由于篇幅的限制 , 本文对这 两类坐标 的转换不再赘述 , 具体可参见文献 1 。 参考文献 : 1 李 天 文 G P S原 理 及 应 用 M 北 京 : 科 学 出版 社 , “20 03 2 孔祥元, 梅是义 控制测量学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 社 2 0 0 2 3 李建章等 测量 数据 处理程 序设 计 M 北京 : 国 防工 业 出版 社 。 2 0 1 2 4 李建章, 武生荣基于线性模型的二维直角坐标 变换 J 测绘科学 , 2 0 1 1 ( 1 2 ) 5 李征 航 , 黄劲松 G P S测量与数据 处理 M 武汉 : 武 汉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5 作者 简介 : 李建章 ( 1 9 7 4一) ,男 ,讲师 ,汉族 , 甘 肃会宁 人 , 研究 方向 : 测量数据处理 。 ( 上接第 8 1页) 参考 文献 : 1 吴立新 等 论 2 1世 纪 的矿 山 一数 字矿 山 J 煤炭 学 报 , 2 0 0 0 , 2 5 ( 4 ) 2 孙 中昶 , 卢秀 山, 田茂义 矿 山巷道 维建 模算 法研 究及 实现 J 测绘学报, 2 0 0 9 ( 3 ) 3 牛青等 A u t o C A D中的用户坐标 系及其在三维建模 中的应 用 J 甘肃联合 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