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icu主任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_第1页
人民医院icu主任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_第2页
人民医院icu主任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_第3页
人民医院icu主任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_第4页
人民医院icu主任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人民医院 ICU 主任共产党员 “ 创先争优 ”先进事迹:用奉献创造奇迹 用奉献创造奇迹 苏北人民医院 ICU主任共产党员郑瑞强 创先争优 先进事迹 ICU 是个舶来词,原意是重点监护机构,从发展情况看,译文已不适应今天的情况,我们这儿绝不仅仅是监护,还包括积极的治疗,准确地说,该叫重症监护治疗室 ,郑瑞强介绍。 根据郑主任的理解,医学和许多学科一样,有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中世纪,一个医生什么病都管,后来出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学科的分工,属于一场了不起的革命。危重病患者的身体如同一台 极度破损的机器,必须从整体上来精心维护,虽然病危状态可能由各种病症引发,但极度衰竭又是其共同点,正是这一特点催化出 ICU,也就是把处理危重病人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来看待。 今年刚满 35 岁的郑瑞强来自南京中大医院,曾被评为江苏省 抗非 先进个人, 抗非 十佳青年医生和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XX 年春,苏北医院为引进人才,时任副院长的王静成受领导班子委托曾多次赴南京面见郑瑞强,希望他加盟苏北医院。耐人寻味的是,扬州对郑瑞强最大的吸2 / 9 引力恰恰是 ICU 基础较差 。郑瑞强认为: 中大医院的ICU 可谓人才济济,少我一 个没有什么,而我转到苏北医院,为患者直接服务的机会显然更多。 ICU 意味着放弃常人的享受 ICU 要求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病情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处置,对医生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包括超常的奉献精神、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用圈内人的话说, ICU 医生的生活轨迹完全由病人决定 ,郑瑞强的一举一动深刻证明了这一点。 郑瑞强的生活节律是标准的 两点一线 ,一个点是家庭,另一个点就是 ICU 病房,而每天 24 小时,至少一半撇给了病房。郑瑞强 7 岁的女儿,有着这样 的印象, 爸爸如果晚上八点半以后回家,就如同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正常,如果七点半之前回来,仿佛太阳从西边出来 。再说吃饭,郑瑞强除了每天在家吃的那顿早饭很少受到打扰,病房里的中饭和晚饭,能否顺利吃完得靠运气,经常是刚吃了几口,就被护士召唤走了。大家印象中,最长的一次中饭前后延续了两个小时,分为八次才吃完,至于 饱一顿,饥一顿 ,更属于家常便饭。 XX 年 8 月, ICU 病房收治了一位突患病毒性脑炎的中学生,他昏迷了八天八夜,郑瑞强在身边坚守了八天八夜,3 / 9 连换洗衣服都由妻子送来,乃至于女儿天真地问妈妈: 爸爸是不 是出差了? 后来,孩子的病毒性脑炎得到了彻底的治疗,并顺利考上了扬州的重点高中。郑瑞强说, 医生放弃个人享受,等于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 央视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人民的精神大餐,其中的经典节目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当谈到这些,郑瑞强都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因为他从来没有机会完整地从头看到尾,他在扬州的 6 年生活中,至少有 5 顿年夜饭是在病房里吃的。扬州的瘦西湖名闻遐迩,他定居扬州三年多的时候,还不知道五亭桥什么模样, XX 年 烟花三月 期间,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特别邀请郑瑞强游览瘦西湖,结果他只看 到了夜景, 白天实在离不开病房,真对不起电视台的好意 ,郑瑞强诚恳地向记者解释。 一场场阻挡死神的挑战 2016 年 6 月 23 日下午, ICU 病房出现了扣人心弦的一幕。郑瑞强赤裸着双臂,悬空托起一个病人的胸腹部,在空中停留将近两个小时,虽然额头上流下了黄豆大的汗珠,但胳膊却始终静止不动,只见浑身的力量都聚焦到手臂上,块状的肌肉绷成馒头状 这位病人患的是重症肺炎,呼吸能力接近零,呼吸机调到最高条件也无济于事,郑瑞强不得不采取 俯卧位通气 的办法,让残存的肺部尽可能吸入氧4 / 9 气。这番动作每天要循环十多次,两 天后,病人的生命果然有了转机。如今,病人已与正常人无异,他逢人便说, 郑瑞强是我的救命恩人 。 XX年 3月,一个 3岁的小男孩因为误食 100颗眩晕停,导致心力衰竭,最严重时心脏停止跳动,郑瑞强决定对他的全身血液进行净化,其面临的风险,谁都有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 72 小时的抢救过程中,郑瑞强饿了,啃个面包充饥;渴了,喝几口凉水;困了,靠在床头打个盹,一直忙到稚小苍白的面容上透出了血红。 郑主任,你可是位活菩萨啊,我们全家会永远记得你的恩德 ,出院时孩子母亲眼里噙着泪花说。 2016 年 2 月 10 日,一位 惨遭车祸的病人送至苏北医院,检查表明,他的五脏六腑挫伤极为严重,仅肝部就裂开了 3 条口子,每条约 4-5 厘米深,手术后,按惯例转至 ICU病房。家属请来上海、南京的专家会诊,面对一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患者,专家们暗自摇头。郑瑞强决定采用这两年国际上刚刚提出的新概念 集束治疗,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先进的急救措施捆绑在一起,包括机械通气、科学用药、血液净化、外科引流、营养支持等。第一个 24 小时,郑瑞强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第二个 24 小时,他上厕所带着小跑;第三个 24 小时,他勉强有时间吃饭喝水 艰难的煎熬一直持续了 50 天,病人的内脏功能终于完全恢复,并顺5 / 9 利出院。 郑瑞强阻挡死神的故事,几乎可以写成一部厚书。自从苏北医院设立 ICU 病房以来,不知多少位徘徊在生死之间的危重病人重新露出了生命的微笑 重症颅脑损伤的吴旭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轨迹;肝破裂失血性休克的丁世春继续踏上工作岗位;见义勇为被歹徒刺破肾动脉的孙维亮回到了公安队伍;严重胸部外伤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近两个月的张在荣,又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扬州街头;换上格林巴利综合症,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 13 岁女孩王芳,重新绽放出豆蔻年华的缤纷 6 年来, ICU 先后接收了 2000 余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 95%以上。 他把每个病人都当做亲人 在全国范围内,医患纠纷居高不下是不争的事实。按说, ICU 属于高风险专业,一些病人家属在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后,仍没有实现挽救生命的愿望,难免产生心理不平衡。堪称奇迹的是,苏北医院 ICU自成立以来,却始终保持着 零红包、零投诉、零纠纷 的记录,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有目共睹的是,所有的病人来到 ICU,不管是腰缠万贯,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是位高权重,还是人微言轻,在郑瑞强眼中都是大写的 人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他把每个病人都当 成是自己的亲人。 6 / 9 高邮一位农民,因为重症胰腺炎住进了 ICU 病房,这种病治疗费用很高,而他家庭的经济状况却一贫如洗。郑瑞强首先在设计治疗方案时,就充分考虑到 成本最低化 ,能用国产药物的坚决不用进口药物,能用普通药物的坚决不用特种药物,最后的结算费用比预期约节约了 50%。为了进一步扶危济困,郑瑞强还发动 ICU 全体医护人员捐款献爱心,共捐得 4500 余元。病人家属收到后别用红包装起来,并到处宣传: 这是医生送给病人的红包。 XX 年 3 月 14 日, ICU 病房送进来一位悄无声息的病人,她叫陈永芳,今年 51 岁,她 于 2 月 27 日,在苏北做了胸椎手术,此前因遭遇车祸造成胸椎骨折,陷入全身瘫痪状态。手术之后,又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乃至于肺的血液循环接近中断,内行人掂得出,死神已经牵住她的手了。那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郑医生一眼判断出制约生命的主要因素是肺动脉栓塞,于是,立即开放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稳定,紧跟着应用静脉抗凝药物 短短 10 分钟,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陈永芳出院后,需要定期服用抗凝药物,而用量必须根据身体指标状况进行调整,她每次来到苏北医院都径直找郑瑞强,而郑医生 也不厌其烦地给她检查,设计下一个疗程,全部都是免费服务。知情人调侃地道: 郑主任直接成了陈永芳的 私人医生 。 7 / 9 2016 年 8 月,郑瑞强接到美国抗感染化疗协会邀请,出席在波士顿举办的第五十届美国抗感染化疗年会。经医院批准,他办理了护照和签证,购买了 9 月 10 日从上海飞往美国的机票。就在成行之前, ICU 病房收治了一位大面积脑梗死的老妪,医院拟进行首例静脉溶栓治疗,而实际操作人非郑瑞强莫属。令病人家属万想不到的是,郑瑞强义无反顾地退掉了机票,妻子问他为什么要放弃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回答: 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 明灯照亮了团队前行的道路 一则希腊谚语说,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的时候,每只羊都能成为狮子;如果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狮子只会退化成羊 。 郑瑞强在苏北医院 ICU 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的心目中,就是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 为了提高大家的业务素质,郑瑞强帮助每个人制定了岗位深造的计划,业务骨干更是经常得到他的心传口授。 ICU 还通过培训讲堂、网络学堂和家庭课堂,构建了 三位一体 的教育培训体系,郑瑞强经常亲自授课,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让麾下充分感受到 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的顿悟。 关于 医疗管理,郑瑞强非常强调 标准 的作用,他认为,对医护人员,标准是永远不可逾越的底线。如今, ICU8 / 9 建立健全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完全做到了 一言一行,有章可循;一举一动,有据可依;每个岗位,有责可考;每个病例,有案可查 。 郑瑞强常常开导医护人员, 如果把医术比作树冠,医德就如同树根,根深才能叶茂 ,当然,他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都做到。有了这样一位领头人, ICU 每位医护人员都认识到, 榜样就在身边,先进路在脚下 。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目前, ICU有一大批业务骨干跨入了先进 行列。林华副主任医生,事事让郑瑞强看齐,处处替病人着想,受到扬州市卫生局嘉奖;卢年芳主治医生,无论是业务上技能,还是敬业精神,都可以看到郑瑞强的影子;於江泉主治医生,在甲流感高发期间,整整半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