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doc_第1页
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doc_第2页
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doc_第3页
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doc_第4页
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计)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保俶塔实验学生为例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体育教育 所在学院 教育学院 目 录中英文摘要.11.前言22.文献综述22.1动机的概念22.2乐趣的概念52.3心理健康概念62.4研究方向及进展72.5存在问题及问题的提出83.研究对象及方法:83.1研究对象83.2研究方法:84研究结果104.1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结果104.2小学生体育课动机研究现状124.3小学生乐趣研究现状134.4乐趣、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144.5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45结论和建议156研究不足16参考文献18附录19致谢词22文献综述23开题报告31外文翻译37外文原文46浙江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研究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以保俶塔实验学校为例 摘要:本研究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健康、学习动机以及乐趣这3个方面。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现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1)学习焦虑是现在心理健康中最突出的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生多;(2)内部动机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的主要动机;(3)绝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并且喜爱体育课;(4)内部动机与乐趣存在着正相关关,内部动机、动机、乐趣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着负相关关系。(5)内部动机和乐趣对心理健康有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键词:小学生 动机 乐趣 心理健康 research o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joyment as related to hangzhou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in this study mainly deals with mental healt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fun. in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processing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learning motivation, fun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physical courses in hangzhou primary school.this paper finds: (1) learning anxiety is the most ser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girls have mor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n boys; (2) inner motivation is the major motivation that influence the participa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3) most students feel interested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njoy it; (4) inner motivation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njoyment, while inner motivation, motivation and enjoyment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5) inner motivation and enjoyment will hav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tivation, enjoyment, mental health1.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生不同程度出现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偏执、焦虑厌学等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1。据“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27.6的小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3.9的小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佳年龄段,最容易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塑性强。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全社会的重视1。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已经被许多理论工作者证实。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但是他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锻炼时间安排、项目安排、锻炼者的动机、乐趣等,只有各个方面配合合理,体育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合力。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2。巴普洛夫曾经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从而可以发现,体育动机和乐趣对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注重动机、乐趣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小学生的体育乐趣和体育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为进一步开展合理的体育教学提供意见,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依据。2.文献综述2.1动机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开始对动机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动机理论。心理学认为,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两大因素,需要是支配机体活动的内在因素,诱因是可能满足需要的外部刺激物,需要和诱_1郑素萍.试论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j.新课程小学,2010(7):p1262 蔡赓、季浏、苏坚贞.小学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5(4):p844-846因相结合就会成为机体实际活动的动机。1生活中与动机类似的词很多,如欲望、诱因、愿望、抱负、目的、需要、驱力、动因等。但是在研究上,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所谓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力2。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各种各样,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运动需要和要求去才参加体育活动,即使人们练习同一个体育项目,他们也有可能存在着不一样的动机。2.1.1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2001年尤古罗格卢(uguroglu)等人研究了大量的学习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这一相关表明:高动机水平的学生成就也高,同样,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3。1994年古达斯(goudasbiddle)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教学方式分别是直接方式和区别方式。实验结果得出 “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4。2.1.2国内小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查阅了大量关于动机、乐趣、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他们研究的方面较多较深入。由于研究者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引起的足够的重视,而且研究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相关研究较少。关于学习动机,动机的分类很多,比如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性的间接性动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导性学习动机等等。dci 和ryan 等人提出的动机认知评价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模型。该理论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动机形式,即: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动机弱化1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内部的学习动机与外部的_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伶立纯、李四化.体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manny brand.chinese and american music majors: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in motiv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and studyingpsychology of music 2001(29):170-1784goudas m&stuart bibble&kenneth fox. teaching style effects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track and field lesson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5 (9): 254-264.学习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我们的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有好动的天性,他们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追求刺激,期望满足、增强进取心、获得荣誉感、归属感以及自我实现,这都属于内部动机。除了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学生的认同,避免惩罚,获得荣誉,学业要求等原因参加体育活动,都可以将这些称为外部动机。以下我将要阐述一下,学者对于小学生内外动机的研究。如张敏(2005)对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了梳理,最终得到49 类学习动机方式,制成封闭式的小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结果表明(1)小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七类;(2)四、五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差别不大,六年级小学生开始形成具有长远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动机同时 2。蔡赓、季浏(2004)以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fi)、体育运动动机量表(sms)和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测量工具,结果表明(1)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后的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 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3。朱晓红(2001)根据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心理学定义中所描述的现象编制问卷, 并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 事先访谈了工作第一线的小学教师, 充分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结果表明在我国小学生中, 确实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学习动机类型, 三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学生相比, 更多地表现出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 随着年级的增长, 小学生中学习动机类型为内部动机的人数逐渐增多,但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依然存在 4。蔡赓、季浏(2003)采用体育运动动机量表(sport motivation scale , sms) ,于实验前后测量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水平。结果表明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有非常_1luc g. pelletier & michelle s. fortier. towad a new measur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 extrinsic motivation,and amotivation insports:the sport motivation scale (sms) j .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 ,1995 , (17):35 - 53.2张敏、雷开春、王振勇.46 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5(1):p183-1853蔡赓、季浏、苏坚贞.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4):p844-8464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p90-95积极的作用,在小学生中效果更为显著1。2.2乐趣的概念乐趣在辞海中的定义为: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而在体育教学中,乐趣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是指人在参与某项活动时具有感情性的,并通过一些实在的感觉来体验到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2。2.2.1国外研究现状1993年坎兰(scanlan)等构建了以识别运动承诺的影响因素为目的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运动承诺由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机会5个因素决定,并从这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而证实运动承诺理论模型3。2002年约特(guillet)等在研究女子手球运动员退出现象时,组合了运动承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用成本/效益分析原理来分析运动经历,预测锻炼乐趣。在这个研究中,成本/效益分析只考虑了认知到的利益,这些作为认知到的好处的前因变量有:能力、自治、发展、关系、教练支持和运动时间4。2.2.2国内快乐体育研究现状随着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体育课上倡导快乐体育,充分调动了教和学的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教学环境中体育运动的乐趣,生动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快乐体育思想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主要是对以往枯燥的体育教学的一种抛弃,使学生通过愉快的运动来感受成功,感受喜悦并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理解。有关学校快乐体育教学的研究多偏重于宏观的、描述性以及验证性的研究。黄一飞(1998)表明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换, 把社会的要求转换、落实到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中去, 从而使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辩证地统一起来1 ;李鑫、李琳(2011)在快乐体育的认知现状上,_1蔡赓、季浏 、汪晓赞.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p67-712林盈盈. “动并快乐着”浙大学生体育课情景下体验锻炼乐趣的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本科论文,20053陈善平、闫振龙.运动承诺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p51-544陈善平、李树茁、容建中.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482-1484学生的兴趣偏低,参与动机主要出于主动学习的意愿,但未有强化性;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合学生的要求和发展;教学环境、外界支持存在可开发性2;如李松、赵秋菊(2009) 针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结合“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制定了学生问卷和专家问卷,并于问卷发放之前请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武术必修课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教学、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武术技能3。2.3心理健康概念各种心理健康的定义有差异,如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4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5 他们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具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关系、相互作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对环境做出良好的反应,以取得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从而获得愉悦感。人们常常愿意把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放在一起讲,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处于相对立的局面。当人的心理不在健康,那么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关于心理健康,前面阐述了很多了。我们来看看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一般指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对人恐怖症、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压力。2.3.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brandenburg(1990)报告在20世纪80年代,对世界上8个地区儿童精神疾_1黄一飞.关于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浙江体育科学1998(2)2李鑫、李琳.论快乐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p136-1383 李松、赵秋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p114-1184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2002(1):p28-315李欢欢.民办高校生择业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与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病的调查中采用rutter行为量表,其检出率约在14%一20%之间1。英国学者雅美(yamey)1999年对4500名5一巧岁的儿童进行调查显示,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澳大利亚学者索耶尔 (sawyer)2000年对370万澳大利亚4一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占14.1%2。2.3.2国内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1999年8有13号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指出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担,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3。国内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比较多,而且研究方面也较多如不同对象、现状、干预、关系等研究。如张雅明(2004)表明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适应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结构清晰,操作简便,是适用于小学生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4。张涛(2003)表明采用mht调查449名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得出结论,具体的心理问题发生不存在性别、年级、学校的差异。此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小学生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居前两位的是冲动型倾向、恐怖倾向,小学生不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孤独倾向5。李祚山(2002)表明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学习适应性测验对227 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在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较高6。2.4研究方向及进展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引起了社会上的重视,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虽够对健康产生影响,已经被大量学者证实。但是如何让体育课对健康的影响发挥_1钟华.上海市1一5年级小学男童行为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2肖昊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n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张雅明、王永丽、曾盼盼、俞国良.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p278-2804郭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5张涛.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1):p87-896李祚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p68-71最大的作用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以体育课学习为大背景,从不同角度、多个方向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显得非常有必要。不仅能发挥体育课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以学生为主体多个方面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调查研究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的影响以及现实况;研究小学生动机、乐趣与心理健康的具体关系。2.5存在问题及问题的提出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体育课学习,恰到好处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现在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动机作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既有可能影响乐趣,又有可能影响心理健康。通过对国内外动机、乐趣、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我们需要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乐趣进行细致的研究以及调查,体育课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乐趣与心理健康究竟是怎么样互相影响的,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联,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学者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乐趣、动机的单项研究,已经比较多且较深入。但是关于动机、乐趣以及心理健康之类的关系组合研究非常罕见。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乐趣以及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小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以及乐趣情况,从而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一点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3.研究对象及方法:3.1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保俶塔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3.2研究方法:3.2.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网站,以“动机”、“心理健康”、“乐趣”、“快乐体育”为关键词收集这方面的文献,将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和筛选,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文献资料。 3.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准确有用的数据收集将直接影响到本研究结果以及准确性。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以下四个步骤来开展问卷调查,以利于收集到准确有用的数据。文献查阅收集题目预调研正式调研 第一步,前期查阅了大量心理健康、动机以及乐趣的文献。关于这一类调查的问卷量表较多,将众多量表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出适合小学生的问卷量表。第二步, 根据研究的内容以及目的要求,题目主要采用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自编了小学生动机测验问卷,同时引用了浙江大学林盈盈编制的关于乐趣的测试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对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包含了中国常模。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这几个维度组成,共有100道题目。本研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以及身体症状这3个维度的24道题目。对每一个题目的评价采取2点评分:按照“否”、“是”这两个评价,分别给1-2份。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问卷采用由张力为,毛志雄编写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里的内部动机问卷。该量表由兴趣/乐趣,主观能力、努力/重要性、压力/紧张、主观选择、价值/有用性6个维度30道题目。本研究了解了内部动机与乐趣问卷一定的相似性,以及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选取了主观能力、努力/重要性、压力/紧张、主观选择为维度的15道题目。同时,我通过查阅文献,学生外部动机的因素组成,自行编制5道外部动机题目,使其共同组成了小学生动机调查问卷。对每一个题目的评价采取5点评分:按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和“完全同意”分别给15分。乐趣测试问卷引用了浙江大学林盈盈编制的浙大学生体育课情景下体验锻炼乐趣的调查问卷,剔除了其问卷关于课程满意度等选项,直接引用了体育锻炼感受来作为乐趣的测试。对每一个题目的评价采取5点评分:按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和“完全同意”分别给15分。第三步,预调研。我先选择了保俶塔实验学校一个6年纪的班级,班级共有42个人。在他们中午午休的时候,进行发放和填写,同时解释他们不理解题项。一共收回42份问卷,经分析有效问卷31份。随后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心理健康问卷信度0.856,具有较好的信度。该问卷采用的心理健康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如高洁(2007)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效度检验中各个内容量表同全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0.520.70,说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就各内容量表之间的相关来看,大多数的相关系数不到0.40,说明各内容量表之间的区分效度较好。动机问卷信度0.740,经过数据分析删掉删掉“不能上好体育课”以及“参加体育课是我想做的事情”,该问卷信度达到0.809,因此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同时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该问卷经过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得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总变异量为79.025%, 因此能够该量表的题目能够代表关于小学生体育课的动机调查,该量表是选自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同时外部动机各题目也让导师进行分析和修改,因此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体育课无聊、体育课没有乐趣、体育课感到沉闷、体育课感到身体不适、体育课没有任何刺激感、体育课没有满足感都采用反向计分法。乐趣的信度主要是0.671,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其中,“我觉得体育课很无聊”“体育课没有乐趣”“体育课让我感到很沉闷”“在参加各种体育课的练习中,我感觉身体很不好”“体育课没有任何的刺激性”“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我无法获得这种满足感”“我宁可做别的事情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为反向计分题。在因子分析中,经过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总变异量为75.545%,因此该份乐趣的题目能够代表小学生体育课的乐趣调查。该量表经过导师检验并分析,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的3份调查量表,经过数据分析,题目删除,以及修改题目措词,因此能够进行正式调研。第四步,正式调研。本研究以该学校6年纪的学生为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了140位学生。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08份,问卷有效率为77.1%。被试男生60人,女生48人。3.2.3数据统计及处理办法所得数据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处理,同时采用了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4研究结果4.1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结果4.1.1心理健康各因子比较 表1 心理健康各因子比较(n=108)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考试焦虑1.001.881.4398.24911对人焦虑1.001.881.2755.23972身体症状1.001.631.1377.16652注:是=“2” 否=“1”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考试焦虑的均值为1.4398、对人焦虑的均值为1.2755、身体症状的均值为1.1377。在心理健康三个因子比较中,学习焦虑是现在心理健康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是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从表1中还可看出,相对离散程度最大的是平均得分最高的学习焦虑,相对离散程度最小的是平均得分最低的身体症状。这一结果说明,一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比较多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压力,而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小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总体上比较令人满意。4.1.2心理健康中学习焦虑因子各题项比较表2 学习焦虑因子各题项比较均值标准差排序想着明天的功课1.36.4835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1.15.3578要考试心里紧张1.40.4924成绩不好感到不安1.66.4772考试能顺利通过1.88.3271朗读课文怕读错字1.29.4546做考试考坏的梦1.19.3907没知道成绩前总不放心1.60.4923注:是=“2” 否=“1”学习焦虑是心理健康调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影响学习焦虑的因素。其中希望考试能够顺利通过、成绩不好感到不安和还有没知道成绩之前总放心不下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因此可以说明,考试以及考试成绩,以及考试后的情况都是学生比较担心在乎的,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是造成学习焦虑比较重要的原因。4.1.3心理健康及各因子性别差异比较表3心理健康状况及各个因子性别别差异比较男生女生显著性差异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学习焦虑1.3458.229411.5573.22325.000对人焦虑1.2250.237841.3385.22913.000身体症状1.1146.178701.1667.14662.107心理健康1.2285.184351.3542.16600.000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稍微严重一点;其次男女生的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些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容易焦虑。在身体症状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4.2小学生体育课动机研究现状4.2.1小学生体育课内外部动机调查表4小学生体育课内外部动机调查男生均值 标准差女生均值 标准差均值显著性差异外部动机2.6367.735992.7250.683703.4380.524内部动机3.3900.439813.4979.370362.6759.177注:“完全不同意”=1、“不同意”=2、“不知道”=3、“同意”=4、“完全同意”=5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内部动机均值是3.4380,外部动机均值是2.6759。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这两个维度中,内部动机高于外部动机,这说明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参加体育课时内部动机所占的比例更大,内部动机起着主要作用。同时,通过t检验,男女生的内、外部动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2.2小学生体育课内部动机各因子比较表5小学生体育课内部动机各因子比较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主观能力1.005.003.8815.81115努力和重要性3.505.004.4468.48704压力和紧张1.004.001.7940.80072主观选择1.005.003.62961.27039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体育课内部动机的4个因子中,主观能力的均值为3.8815、努力和重要性的均值为4.4468、压力和紧张的均值为1.7940,最好主观选择为3.6296。因此,内部动机中努力和重要性得分最高,其次是主观能力。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小学生认为体育课还是比较重要的,并且在体育课中比较努力,并且对自己的体育课表现比较满意。4.2.3动机及其各个因子性别差异比较表6动机及其各个因子性别差异比较男生均值 标准差女生均值 标准差显著性差异动机3.2393.387353.3433.36121.156主观能力4.0600.643403.6583.94167.010努力和重要性4.4792.432504.4063.54972.454压力和紧张1.9292.872231.6250.67240.049主观选择3.09171.391544.3021.64197.000注:*表示0.05,得出数据具有一定差异性表6中,动机及其各个因子之间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主观能力和主观选择之间存在着男女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主观能力方面,男生比女生更加擅长体育课,对体育课更加满意;在主观选择方面,更多女生认为体育课是我想上的课,是自己的选择。4.3小学生乐趣研究现状4.3.1乐趣各题项比较表7乐趣各题项比较均值标准差排序喜欢体育课4.93.2632体育课无聊4.96.1901体育课愉快4.88.4043专注于体育课4.48.8597体育课没乐趣4.81.5665体育课后充满活力4.61.7836体育课感到沉闷4.86.4424体育课中感到身体不适4.001.29012体育课令人振奋4.46.9428体育课没有任何刺激4.07.91411体育课中没有满足感4.40.71010做其他事情也不愿意上体育课4.44.9709注:体育课无聊、体育课没有乐趣、体育课感到沉闷、体育课感到身体不适、体育课没有任何刺激感、体育课没有满足感都采用反向计分法,即非常同意=1;比较同意=2;不知道=3;比较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5由表7对乐趣的各题项比较分析中,学生喜欢体育课、认为体育很愉快得分比较高;在众多选项中,其他选项的均值都超过4分,因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觉得体育课还是比较有乐趣的。4.4乐趣、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表8乐趣、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乐趣心理健康内部动机pearson 相关性.190*-.220*主观能力pearson 相关性.181-.291*努力和重要性pearson 相关性.241*-.215*压力和紧张pearson 相关性.158.027主观选择pearson 相关性-.062-.034外部动机pearson 相关性-.118-.139动机pearson 相关性.121-.244*乐趣pearson 相关性1-.233*.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由表8,我们可以看出内部动机与乐趣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他们的相关系数为0.190,内部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他们的相关系数为-0.220其中,内部动机中主观能力、努力和重要性与心理健康健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因此,当学生认为对自己体育课中的表现比较好,对体育课比较满意或者认为自己在体育课很努力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会比较少一点。内部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他们的相关系数为0.190。这说明,当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内部动机增加,其参加体育课收获的乐趣也有可能增加。外部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存着直接的关系。乐趣、动机与心理健康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他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4、-0.233。因此可以说明,当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乐趣加强了,那么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受到影响,有可能减少心理健康问题。 4.5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和乐趣状况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前面的基础上,以动机总分、内外动机总分以及内部动机的四个分量表和乐趣总分为自变量,分别以心理健康总分及3个分量表为因变量,运用进入回归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表9乐趣与内外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因变量自变量复相关系数r判定系数r2标准估计的误差心理健康外部动机.254.152.31546内部动机.433.285.21234乐趣.470.288.21220考试焦虑外部动机.274.170.31246内部动机.359.211.28354乐趣.279.181.31145对人焦虑外部动机.139.019.48566内部动机.242.149.32546乐趣.421.266.27233身体症状外部动机.125.112.39546内部动机.678.493.18566乐趣.614.381.22013由表可知,在心理健康总分因变量上选择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这3个变量中乐趣对心理健康的预测能力最强;在考试焦虑中,内部动机对考试焦虑的预测作用最强;在对人焦虑中,乐趣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最强;在身体症状中,内部动机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最强。5结论和建议51结论1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同时担心考试以及考试成绩是小学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2男女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问题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加严重一点。3内部动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的主要动机,其中学生认为体育课很努力、对体育课很满意以及体育课重要性是影响学生上体育课内部动机的主要因子。男生比女生更加擅长体育课,对体育课更加满意。4.体育乐趣,绝大多数的学生觉得体育课具有一定的乐趣,并且喜爱体育课。5.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内部动机增强了,他们的能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趋于减少的可能。6.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内部动机和乐趣都对心理健康有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2建议 1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喊着“推行素质教育”、“减负”等口号,但是应试教育还是时刻陪伴在我们小学生的身边。现在升学择校和学校间生源竞争的加剧,学校、老师、家长过于看重他们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同时,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期望越来越高,学生除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应付家长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使学生不堪重负,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学习焦虑。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给学生引导一个正确的考试观念,合适地疏导考试带来的各种压力,让他们能够真正认真合理地看待考试以及考试成绩,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习焦虑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合理安排学生的时间,能够让他们真正劳逸结合,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并且能够发展个性的事情。2由于社会对女性要求高以及女性身体发育早等原因,女性比男性更焦虑(张涛,陈平,2001) 2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六年级的女生逐渐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女生比男生更加成熟一点,考虑的问题也更加多,因此女生焦虑的问题也远远大于男生。我们要关注青春期女生的各种变化,适时需要开一些女生讨论课之类的,抒发郁闷,让她们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3在体育课中我们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课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特点,提高他们的体育课内部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来。充分注重男女生差异,注重男女生特点。在体育课设置上,安排的活动有一定的差异性。4依据体育课程改革,增强体育教师素质,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内容以及树立学生的地位,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终身体育。5.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结构,充分满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知识、成就感和刺激体验的追求,努力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乐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6研究不足 第一点:本研究范围仅限于一所学校的6年级的学生,局限性较小。主要是因为个人能力以及经济等情况,不能寻找更多地学校完成问卷,其次选择6年级的学生而不选择其他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因为通过文献查阅,发现5、6年级作为高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次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对问卷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6年级的学生。第二点: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不单单是动机和乐趣,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要探讨更多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点:由于个人研究能力有限,对很多数据结果的解释较为宏观和浅显。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1陈彦芳.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02佘丽珍.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33单洪刚、刘瑜.拉丁舞锻炼对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4):p83-864张萍.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5于阿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