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燃炉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混燃炉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混燃炉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3页
混燃炉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4页
混燃炉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燃炉岗位一、本岗位的任务充分利用造气回收气,造气炉渣和煤粉,以及提氢逆放气和厂内残余燃料(白煤面、煤矸石等)进入混燃炉内混合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对进入炉内的合格炉水进行加热而汽化经过过热器过热变成合格的过热蒸汽,以满足全厂用蒸汽岗位的需要,最终达到安全经济稳定生产的目的。二、本岗位工艺指标1、压力:锅炉压力3.82mpa汽包压力1.0-1.5 mpa风室压力 4-7kpa混燃炉压力-0.01-1kpa2、温度: 混燃炉料层温度900-1000除氧器温度102-105蒸汽过热器进口烟气温度 900-980空予出口烟气温度 170蒸汽过热器蒸汽温度450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2203、液位:锅筒液位 50-150mm除氧罐液位600-1200mm4、尾气成分:co214-16%co0.1%o210%5、炉水成分:碱度 3-6mmol/lpo43- 5-15mg/lph 11-12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1、准备:1)对 混燃炉进行一次全面性的检查,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把回收气水封、逆放气水封用水封好防止倒气。2)将锅炉液位控制稍低于正常液位,保持水位在1/2处。 3)在炉膛内装入炉料,调好料层厚度,准备好木柴和木炭。4)打开零炉蒸汽阀门以及过热段放空阀门,控制好除尘塔水位后,开启引风机调节引风量。2、开车:1)待 系统置换好后炉膛内放入木柴用引火物点燃。2)燃烧适量的木柴后再加入适当的木炭,等木炭燃烧后关上炉门准备起炉。3)先开启鼓风机,根据料层温度调好鼓 风量,再开启给煤机,等料层温度没有很大的变化后再用给煤量来调节料层温度。4)观察炉膛中部温度到1000以上开启二次风机调节中部温度。5)启炉后 要密切监视锅炉水位和过热器蒸汽温度以及减温器温度和压力。6)待混燃炉料层温度及各段温度正常后,把回收气水封的水放完,在接入造气回收气和配风,同时 把提氢逆放气水封水放到一定液位接入逆放气。7)沸腾状态燃烧正常后,关过热器零炉蒸汽阀门和过热段放空阀门,根据正常工艺指标进行调节过热器蒸汽温度 450,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240、蒸汽压力1.6mpa,以及其它各段各点温度、压力、液位等,使其产出合格的过热蒸汽。3、停车:1)停车前先关闭弛放气阀门及配风,再通知造气岗位和提氢岗位停送吹风气和逆放气,然后用水封封好,防止倒气。2)停给煤机、鼓风机、和二次风机。3)停炉后要注意锅筒液位和蒸汽压力。4)待炉膛温度降到300左右时停引风机。四、本岗位正常操作要点1、严 格控制工艺指标,一般床温控制在9001000。2、接班检查好炉况,及时冲洗液位计。3、保证炉子的压力不得高于3.82mpa。4、炉子下料时 应两管平均下,不能太急防止跑风。5、随时掌握燃料的变化情况和吹风气,逆放气情况,及时调整好给煤量,控制好炉温升降幅度。6、保持炉膛负压-0.01 -1kpa。五、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操 作室保持整洁,仪表盘干净无灰尘。2、设备出现问题及时和有关单位联系。3、开车前必须对混燃炉及附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杂物及其它。4、给运转设 备进行盘车,观察运转情况是否正常。5、对混燃炉各阀门、配风阀、压力表、水位表及各种仪表进行全面检查是否灵敏可靠。6、开车前必须开启引风机进行置 换。六、本岗位主要运转设备操作规程多级给水泵1、对水泵进行全面检查,进行盘车3-5圈。2、打开进水阀、付线阀,出口阀。3、启动电机,逐渐关小付线阀调节给水量及出口压力。4、待调节正常后密切观察电机、电流的波动范围,控制电机电流在正常指标之内。5、如果有异常情况立即开启备用泵,然后停泵找原因修理。七、本岗位常见事故及处理1、超温处理方法:1)通过加大鼓风量来降低各段烟气温度。2)通过加大给水量来降低过热器温度。3)通过放空降低过热器温度。4)通过关闭连续排污阀和蒸汽阀门来降低除氧罐水温。2、超压处理方法:通过降低负荷,停送吹风气和开启放空阀门。3、水击处理方法:通过放气阀放出空气和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