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 通过统计 19852011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归纳思维导图在我国研究的现状,指出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在读图时代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 思维导图;本体研究;教育;教学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 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图”的使用使我们能大量快速地汲取信息,但同时它的魅影也遮蔽了我们对本真世界的深度认知,对“读书”还是“读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维导图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或认识手段,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它衍生于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再认识,弥合了文与图各自表达上的不足,使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书”与“图”的对立统一于“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内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关乎逻辑,文字关乎语言,而图画则关乎意义,对“图”的过度推崇会削弱对语言文字的观照,进而削弱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却说明,“图”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倒退,而是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有力补充,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系统、深化人类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前进。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相关的文献,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1985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期刊论文121213526564911143041282142466958679829硕士论文6172916111416124631博士论文57633322351会议论文132121一、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本文利用Noteexpress中文文献编辑工具对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和硕博论文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在主题词为”思维导图”的搜索条件下,共搜索到600篇期刊论文, 170篇学位论文和10篇会议论文,共780篇相关论文(如图1)。我们发现,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是,1999年以前搜索到的论文,思维导图被理解为一种“导读图鉴”1,一种“导游图”2,一种教学“板图”3,是通过相关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能力的教学手段。4这个时期的论文不能算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思维导图”,而是一种在“纲要信号学教学法”(1)指导下进行的5以图解文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思维导图,最早应出现在学习革命一书中,而后1999年“BBC托尼巴赞智力丛书”6的出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应用。同年,中国也引进了诺瓦克教授的概念图理论,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国人对思维导图的认知,抑制了对思维导图研究的热情,而转投概念图研究,但这并不能阻止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王功玲第一次在黑龙江科技信息上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制作程序,并将导图的笔记方法应用于教案编写,以及课堂教学。72001年徐亮第一次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对思维导图的创造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指出“思维的放射性结构打破了语言信息逻辑的线性化模式,更为直观自然地反映了关键概念间的合适联系,通过刺激平衡的手段来达到功能平衡的效果,从而成为语言习得者内部信息加工程序的鲜明、重要的外化形式。”82004年,赵国庆和陆志坚从产生渊源、应用领域、整合的可能性等角度对思维导图与概念图进行了对比分析9,进一步明确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意义,标志着中国思维导图研究的真正开始。从2005开始到2011年,我们从中精选了99篇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通过分析,我们根据研究范畴的不同将这些论文分为: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教学应用研究和软件研究三类论文(如表1)。表1 20052010思维导图研究范畴及其论文数目本体研究教学应用研究软件研究期刊论文174716硕士论文4132总计2160181.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主要是指对其性质,定义,分类,理论研究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本体研究中,导图的性质有“图形”和“工具”两种界定,即将思维导图看作是一种可视“图”和一种表达“工具”的说法。齐伟、裴光刚认为,思维导图首先是一种“图形”,一种带有回放功能的直观形象“图”10,是一种相对于抽象逻辑语言的直观形象思维“图”11,而其他人则都将思维导图视作一种“工具”,一种“笔记工具”、“思维工具”。在思维导图的定义上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12而赵国庆和陆志坚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思维导图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导图不展现作者创作导图的逻辑顺序,而广义的导图则通过顺序编号,展示作者思维过程,具有对话性9,从而对导图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对于思维导图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介绍,只是将导图的用途笔记,温习,小组学习,创作,选择,展示,计划等七个方面10做了总结。因为导图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10能静态呈现认知内容和层次,9所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从认知语言学图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可视化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8, 13-162.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研究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论文最多,尤其是近几年,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论文所占的比例更高,涉及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法探索和知识管理领域等各个方面。在教学设计领域,利用思维导图会促成师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生成的实际需要即时做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但在学科教学设计的论文表述中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的研究思路:先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渊源、特点、制作方法,然后放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并给出相关导图事例,然后得出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结论,从而证明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知识管理领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知识的工具,能有效地组织个人、企业信息,建立形象的知识信息网络,17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在知识获取阶段,如阅读书籍、课堂学习、课前预习等,只要需要接受信息,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把杂乱的信息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存储在人脑中,同时也使得抽象的知识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变得可视化。18-22在教学法的探索上,由于思维导图主观性强,构图随意,对知识系统的表述能力弱于概念图,加之应用领域广泛,表达丰富等特点,23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以与其它教学手段整合,互通有无,于是出现了思维概念图24,KM教学法(2) 25等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既采取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又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受概念图研究的影响很大,没有独立的教学过程介绍和教学评价方法,对于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因此与概念图的共生互文在所难免。3.思维导图的软件研究思维导图最初起源于对线形笔记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融符号、色彩、线条、文字、形象、概念于一体的形象笔记方法。一幅思维导图就像是一幅艺术品,23其创作的过程也是人进行全脑思维的过程,所以说手绘更能体现其价值意义。但是,电脑网络的发展,使其不可能只停留在最初的手绘阶段,于是出现了众多基于导图原理放射性思维的思维外化软件。MindManager就是一款典型的思维导图软件,26在国内的相关论文中,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制作导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且还将其应用于专题网站的导图系统设计,27出现了基于思维导图原理设计的可视化词典28,建立了信息技术协同感知模型13。36近年,进一步探索MindManager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应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的论述模式相似,都是先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理论依据,然后与具体的学科内容相结合制作出电子导图。Inspiration系列软件是一种典型的概念图绘制工具,但在论文中屡有出现,并指出其可以与思维导图兼容,绘制思维导图图像。“翠芳”软件更解决了Mindmanager不能打包EXE,上传BBS的瓶颈,使多人在线构图成为可能。29思维导图的软件研究正从个人思维整理软件的研究,向集体思维整合、网络交流共享的研究迈进。二、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与不足随着思维导图在我国的研究发展,表现出针对性强,实践性强,语言性强和表达不自足的特点:首先,针对性,实践性强。总体看来,各类研究论文拥有统一的研究思路:介绍导图概念,制作导图,导图课程设计,应用效果评价;研究对象涉及语文、数学、化学、地理、政治、英语等众多科目。18, 19, 30, 31其次,语言性强。即思维导图受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虽然思维导图与语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一个是按空间语法运行,一个则遵循时间的线性规律,但相对成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理论却可以用来指导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学研究,现在国人已经利用神经语言学、话语交际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思维导图进行了初步研究。8, 16, 32最后,表达不自足。不管是教育方面的论文,还是软件应用方面的论文,思维导图都没有摆脱概念图的影响,对它的研究大都在概念图启发式教学理论、教学评价和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框架下进行,而且只是这个框架中内容因子的一种替代形式,23, 33与其它可视化工具聚合共生,相互补充。如果单从思维导图的研究论文数量上来看,我们确实应感到乐观,但若以创新观点、深入探讨而言,思维导图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理论创新性不强。论文的本体研究还停留在对其定义描述、制作上,对其性质的界定、分类还没有专门的论述。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理论研究不能摆脱教学理论的局限,而且都是在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的教学评价性研究。19, 20, 22, 302.国内应用范围狭窄。从统计的论文来看,思维导图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角度进行论述;8, 13-16其软件则主要应用在企业管理中,9但详细的介绍统计却很少,即使出现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介绍一下。34这个方面的不足,也是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理论创新不强的一个原因。3.缺乏比较研究。特别是中西思维导图的比较,学科间思维导图的应用比较,还有与其它可视化工具的纵深比较。因此,很难界定其性质、特点,影响了本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三、结语思维导图既可以作为一种“图”来研究,又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作为“图”,它有美学研究的价值,同时它又是人思维、认知的形象表达,符合“图式理论”的假设,8将人的线型语言、逻辑思维转化为空间图形,弥补了语言在思考表达上单一性和线性不足,使“言象”(3)研究成为可能,从而又具有语言学研究的价值;作为“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在所有需要人们思考决策的领域内使用,不仅仅是在教学领域9、个人、企业信息管理35领域内应用,其强大的思维功能必将使其向其它领域延伸、发展。自上个世纪末至今,思维导图经历了引入、介绍7,与概念图的混同、整合9,再到在基础教学领域应用、软件开发等研究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应用范围窄、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少、理论创新不强等方面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人关注、应用导图,理论研究视域也会不断扩充,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注释:(1)纲要信号教学法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沙塔洛夫摸索出的一条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在讲解中,借助一种直观教具纲要信号图表。它是经过教师组织加工后的、以课程教材为内容的、系统的知识图表。学生可以利用它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理解。(2)KM是Konwledge Logic Structure和MindMap的首字母缩写。(3)“言”是指语言以及替代语言的文字,“象”是指游离于语言又对语言表达进行补充的视觉符号。(孟华:文字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20)参考文献:1庞天仪.语文导读图鉴的功效和应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 (3).2叶长春.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有效手段J.中学语文, 1991, (Z1).3张淑娴.地理课板图教学尝试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0, (2).4黄政兴.看图读句学文“看图学词学句”比尾巴教学谈J.小学教学参考, 1995, (Z1).5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十论(五)板书设计艺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5, (5).6托尼巴赞智力丛书J.汽车维修与保养, 1999,(5).7王功玲.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 (4).8徐亮.语言习得神经机制性别差异对优化二语习得策略之启发兼评托尼巴赞的放射性思维导图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6).9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8).10齐伟.系列1: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 J.软件导刊, 2005, (5).11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 (2).12BUZAN B. The Mind Map BookM. BBC Books,1995: 320.13刘晓平,石慧,毛峥强.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协同感知模型J.通信学报, 2006, (11).14刘丽丽,杨亚丽,安艳鸽.透析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所体现的建构主义理论观J.软件导刊,2007, (24).15向冬梅,孙冲武.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生成学习的探讨J.网络科技时代, 2007, (8).16魏利霞,郭鸿雁.思维导图与英语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1).17段维清. A Study of theKnowledgeVisualizations Ap-plication in InstructionD.西南大学, 200718陈云辉,赵丽.口腔医学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3).19张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05.20李静雯.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6.21陈云辉.思维导图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06.22赫立萍.“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7.23尚卫平,赵国庆.关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调查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 2005, (10).24杨兰娟. Research on theApplication ofConcept-mindMapin PupilsM eta-cognitionD.南京师范大学, 2007.25杨炳儒,张桃红.理工科课堂KM教学法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