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doc_第1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doc_第2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doc_第3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doc_第4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生机,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对基于模块组织的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教学,问题与反思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随着课改的全面实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渐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很多优秀教师已经摆脱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顺应课改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有些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本文就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同行共同商榷。问题一、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要求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却片面追求师生的互动,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子”地增加,教师的“讲课”却越来越少,好像“讲”了,就有“注入式”教学的嫌疑,这是教学观念落后的反映。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学会”与“会学”。陶行知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诱导、引导、指导。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及时的、适度的“导”,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会学”。如果该讲的也不讲或不敢讲,甚至“以读代讲”、“以练代讲”,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既没有“学会”,也没有真正“会学”,只留下了一个表面“气氛活跃”的假象,很多实质性的化学原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失败的。我认为,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三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同时也必须做到“三到位”:讲练要到位,点评要到位,纠错要到位。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活动”两者时间的多与少,不能作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两者的配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堂上是不是讲,讲多或讲少,要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例如:“cl2化学性质”的教学,对学生基础整体较差的班级,教师讲授的内容就应多渗透一些基础的内容,并让学生多练习基本的知识;对学生基础整体较好的班级,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总结,让学生的活动多一些。又如:对“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老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总结。 问题二、对模块组织的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认识不足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提出:“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其实这是不了解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内容的设置和作用,不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内容的难度、深广度的要求的表现,导致习惯于采用“深挖洞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各知识点试图一直“挖” 到高考的要求为止,从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反思: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构成,课程内容设计为螺旋式上升的两个阶段。新课程模块的设置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一种最低的限度。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习题的编写的用意,正确把握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间知识联系或衔接,明确那些内容要细讲、那些知识要补充、那些知识要点到为止,切不可把选修模块内容的知识迁移到必修模块中来教学,避免不分层次、追求一步到位。例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建议补充:(1)氧化还原的相关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还原、被氧化、还原性、氧化性(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有关电子转移数的计算。又如:在必修模块中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教学,应点到为止,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再进行拓展、加深、补充和延伸到较高的层次。问题三、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新课标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因而探究式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但有的教师误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都要进行探究,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也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用于探究。如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结果浪费了时间,而学生又没有什么收获。反思: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非将其它教学方式一概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分层教学法等也不能摒弃,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如:对“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教学,若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就易明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微粒是什么。俗语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为什么而设计、为什么而教”是根本,至于采用什么方法不是关键。这不是说方法不重要,而是说教学方法是因人、因环境、因教材内容而变化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收获,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问题四、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集成化的表现手法和展示方式可将教学内容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教学内容,从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是无庸讳言的。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从实际出发,无视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逢课必用多媒体教学。 反思: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只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所讲授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边操作,教师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挑错、指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讲解、讨论、分析思考等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探究的乐趣,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只运用多种媒体来展示化学实验,学生就缺少了亲身的体验,偿不到实验成功的喜悦或者是失败的原因,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但对那些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课堂上不能进行现场操作的实验;或者对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结构的讲授,如果这时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的移动方向、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等展示出来,变抽象为直观感受,就能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各章节的小结和进行系统复习时,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讲解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学生也难于把这些知识条理化,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主干知识以图表、网络结构展示出来,如:在复习“烃”时把烷烃、烯烃、炔烃、芳烃的相关知识对照绘制成图表,使得所讲授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学生就能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易于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走向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之路。参考文献1 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