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必背古诗.doc_第1页
四年级必背古诗.doc_第2页
四年级必背古诗.doc_第3页
四年级必背古诗.doc_第4页
四年级必背古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级(四年级上)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1、暝:日落,夜晚。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hun)。3、春芳:春天的花草。 4、歇:消散。5、下:顺流而下。 6、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7、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8、新:刚刚。9、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10、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11、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1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随意:任凭。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留:居。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晃动中渔舟回来了。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间消逝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雨过山村 【唐】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释1、妇姑:嫂嫂和小姑。 2、相唤:互相呼唤。3、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4、中庭:古人的庭院。5、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6、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译文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为农忙而没有人来欣赏。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1、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2、 逢:遇到。3、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4、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5、 春朝(zh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6、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7、 碧霄:青天。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唐】 白居易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资料诗人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时写下了望亭驿酬别周判官,诗中所写的“望亭驿”即在我们现在的望亭镇,不难看出,此时的诗人正在扬扬得意之中。当时的白公刚完成了一项造福桑梓的大好事。疏浚河道,缮砌驳岸,一条山塘河把运河水连进了姑苏城。自此,北上的水道缩短了不少。瞧:“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这不是炫耀自己的功绩那又是什么?“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更是对自己辖下的姑苏太平昌盛的陶醉。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船靠岸。2、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4、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5、间:根据平仄应读jin。6、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吹绿,拂绿。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呢?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1、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2、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3、成畦(q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农田。5、排闼(t):开门。 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1、饮湖:在西湖上饮酒。湖,指杭州西湖。2、初晴:起初开始放晴。3、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4、方好:正显得美。5、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6、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7、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8、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9、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10、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5、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题西林壁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2、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 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5、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6、 缘:因为;由于。 8、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四级(四年级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译文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四时田园杂兴南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总是:都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译文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3注释题:写。临安: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邸:府邸,官邸,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休:暂停、停止、罢休。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熏:(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直:简直。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原北宋都城。13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城当成了汴梁城。13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 6、才:刚刚。7、了(lio):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9、插田:插秧。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2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ng)人才。注释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依靠。5喑(y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ng音。1注释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地为“丛林”,此有称颂禅院之意。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潭影空人心: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万籁(li)此都寂: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但余钟磬音: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1-3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全部消除净尽。万物静寂,身边乃至整个世界是那样的清净,只偶尔听到仿佛是天外传来的一两声缓慢的钟磬声蠡口北宋杨备霸越勋名世间才,五湖烟浪一帆开。犹防乌喙伤同辈,此地复招文种回。【词语注释】蠡口:地名,在今苏州市相城区境内。据吴邑志记载:“(苏 州)齐门外有蠡口者,一名蠡湖,相传为范蠡隐迹处,养鱼种竹,犹少伯之遗风也。”五湖: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此处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乌喙:因史载越王勾践乌喙,后世遂以乌喙指代勾践。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乌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却被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作者简介】杨备,字脩之,建平(今安徽郎溪)人,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诗句大多描写南京、苏州及太湖的景物。【诗歌大意】(公元前473年,勾践完成了雪耻复国大业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然而,当勾践登上他人生巅峰的时候,文种却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和文种同为勾践股肱之臣的范蠡曾劝戒文种,“勾践为人,可共患难而不可共享乐”,让文种和他一起功成身退,但文种不以为然。后来,范蠡弃政从商去了,据说还带走了美女西施,飘隐江湖,一世逍遥。而文种继续在越为官,命为相国。但好景不长,勾践开始猜疑文种,谗臣也开始大肆讲文种坏话。公元前472年,勾践召见文种,勾践说:“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文种仰天长叹:“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一代谋臣,伏剑而死。)范蠡、文种都是辅佐越王成就霸业世间少有的奇才,(功成之后)范蠡偕西施归隐江湖,优游卒岁,泛舟五湖过着潇洒自在的日子。文种不听我(范蠡)的劝告,继续辅佐勾践。善良的人啊,你要防备有着乌鸦一样尖嘴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勾践来伤害你。今天,我路过范蠡曾经隐居的蠡口,如果我是范蠡,我还会想当年一样招文种回来和我一起泛舟五湖过自由开了的生活。【诗歌主旨】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以范蠡的口吻对文种的人生悲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犹防乌喙伤同辈”一句警诫之意明显。过尚泽湖 韩奕(明) 家事不相关,扁舟自往还。 鸡声茅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