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开题报告.pdf_第1页
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开题报告.pdf_第2页
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开题报告.pdf_第3页
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开题报告.pdf_第4页
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开题报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a 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研究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研究 一、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标一、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标 (一)本研究的意义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本研究的意义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1、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 (1 1)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绩效考评指标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并且在世界上、被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 我国也慢慢关注绩效考评, 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而考评的结果是否准确, 是否能达到考评目的, 关键就在于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正因为这样,如何科学地、综合地设计绩效考评指标,还需 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的研究,丰富绩效管理的内容体系,探索出符 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 (2 2)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新企业的兴起,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人”才是企业竞争优势延续 的根本。研发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人员,他们的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的绩效水平,如何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迫切关心的问题。而一个绩效考评的结果是否公平,也直接影响了知识 型人才的满意度,而人才的满意度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及对企业的忠诚度,所以在绩效考评中, 选择科学的、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 实施有效地研发人员的绩效考评,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具有现实的意义。 2 2、本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1)国外研发人员绩效考评研究现状国外研发人员绩效考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研发人员的绩效考评研究有很多,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包括: klaus(1999)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评应该包括六种个人素质和十种认知能力。六种个人素 质有:个人经验、服从、情感稳定性、自信、自我实现和自控能力;十种认知能力包括:表达能力、问题 认知能力、专注程度、想象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联想能力、思维定式和归纳思维能 力,他还提出,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评应该由直接主管作为评价者,因为直接主管最了解其下属 1。 tess(2003)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忠诚、工作业绩、责任感、遵纪守法、 诚 实、合作精神、积极主动性和领导才能八项指标 2。 corey(2006)认为,对员工绩效评价要素最少选择10个至14个评价要素,才能提高绩效评价的准确 性,他经过研究发现,从绩效评价的准确性方面,同事和下属评估不如直接上级评估准确,但是,毕竟同 事和下属数量大于直接上级,对同事和下属的评价结果经过加权平均同样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同 时,他还提出评价者需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对被评价者进行了解, 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 arup 等人(2005) 通过对美国和印度的调查研究发现,文化不同人际关系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不 同。在印度,人际关系对绩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员工和直接上级尽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在绩效 评价时能获得一个好的评价等级。而在美国,员工认为人际关系对他们的绩效评价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因 此,在培训评价者时,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特点,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得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扮演好角色 4。 jawahar(2006)认为,员工对评估者和以往评价等级的满意程度影响他们对自己绩效评价结果的满 意程度, 即员工对绩效反馈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并减少离职情 况的发生 5。 bard(2006)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员工对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和他们的组织忠诚度和离职倾向息息相关 6。其他人认为,尽管用评价等级反映评价结果比较方便、直观,但是,绩效评价结果最好不采用分级的 方式,以免对员工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donald (2006) 认为绩效评价的结果除了用于薪酬决定和晋升之外, 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而培训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因此绩效评价和培训息息相关。绩效评价能够鉴别员工的优 点和不足,而这些不足正是员工需要培训加以改进的对象 7。 目前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比较推崇360度绩效评价方法。 360度绩效评价方自19 世纪40 年代 出现以来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edwards(1996)认为,如果360度绩效考评方法被严格的执行和实施, 则能很好地反映出个体绩效,考评结果比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也更有效。研究表明,员工对单一考评的满 意水平是10%-35%;而对360度考评结果的满意水平是75%-95% 8。 funderbu(1997)等人认为,360度绩效考评有利于员工的进步,并可以起到长期激励作用 9 。 有人提出应用模糊集合理论可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价。 如果管理者认同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思 想, 那么可以采用质量控制图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 kate(2006) 等人提出了基于能力的绩效评价方法 10。 (2 2)国内知识型人才绩效考评研究现状)国内知识型人才绩效考评研究现状 国内对研发人员绩效考评的研究虽然比较晚,但很多专家学者对此做出了探索研究,大多数是针对绩 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方晓蓉认为除了对个人评价之外,对研发团队的绩效评价也很重要。团队绩效评价,不仅符合研发工 作知识创造的特点,也有助于鼓励员工交流思想,从而促进团队内的知识共享与整合。强调过程绩效和发 展绩效,并将学习绩效和创新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当中,这就形成了企业重视知识整合和创新的行为导向。 她还认为绩效评价制度的重点除了强调成果外,更应注重行为的表现甚至强调协助研发人员的未来发展, 体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原则 11。 张力、肖晓波认为应当结合研发人员的工作性质与行为特征,站在开发与培养的战略高度,制定科学 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包括:在考核周期期初,进行研发岗位工作分析;考核方法的选取;针对不同人员 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各具特色的研发人员培训计划;根据研发人员的考核结果与培训进修情况,分析影响 绩效的关键因素及绩效改进潜能,结合员工的个性爱好与专业特长,为研发人员设计“y”型发展通道 12。 董有祥、 曹金燕针对研发人员的特殊性来阐述目前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标单一, 考核目的不明确;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考核方法不合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功能定位不当;偏重内部 评价,忽略外部评价,提出确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的目标,为员工及团队的行为提供导向性激励;完善考 核指标体系;为绩效考核功能重新定位;多元化的考评主体;建立实用高效的沟通机制以及对考核者进行 专项培训和辅导 13。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及个人特点, 有人建议对知识型员工应该综合采用多种指标和多种方法进 行绩效评价。同时有人提出,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评应该区别于企业的其他人力资源,用模糊数学方法 对科研人员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14。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传统绩效评价的比较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在保持原来该方法特点的基础上, 使得绩效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5。 杨进、张强根据研发人员的特点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来为研发人员设置指标权重系数 16。 胡利利等人认为目前对知识型员工,如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方法存在目的单一、导向不尽合理、指标体 系简单粗放、方法片面僵化、操作程序粗糙、考评主体选择问题等缺陷,提出考评内容要兼顾多个方面, 合理设置考评主体和选择相应绩效考评方法,如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目标管理、行为锚定、量表 考评、数学分析等方法 17。 朱翠翠、 李成标、 张璐认为层次分析法在经济决策、城市规划、 环境监测等领域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但层次分析法往往没有考虑到人思维的模糊性, 因此有必要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使用 18。 黄颖认为对r&d人员应该采用团队绩效的模式,并提出了应用kpi和eva指标进行考核 19。 张冬玲认为考评指标应分不同类别,包括:业绩指标,业绩指标要以效率、品质和数量为关键要素; 行为指标,行为指标应以研发人员的协作精神和进取精神为关键要素;能力指标,能力指标应以研发人员 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关键要素 20。 (3 3)本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对绩效考评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研发人 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以结果为导向,对行为考核比较少,而行为影响结果,行为和绩效是密不可分的; 同 时绩效评价应该以提高员工绩效为目的,而不能以收入分配为目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对不同员工应 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也更多的是理论化的分析,比较少的涉及到绩效考核前,中,后的沟通问题以及 较少的实证分析,不利于有针对性的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以及绩效沟通。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klaus moser, heinz schuler, uwe funk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raters opportunities to observe ratees job performance on the validity ofan assessment cent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1999,7(3):133-141. 2tess del rosario,report on staf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nhancement systems of the agency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indonesiap,asian institute ofmanagement, 2003,6:65-72. 3corey e.miller,carl l.thornton,howaccurate are your performance appraisalsj.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2006,35(2):153-162. 4arup varma,shaun pichler and ekkirala s.srinivas,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affect inperformance appraisal: evidence from two samples -the us and indi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5(11):2029-2044. 5i.m.jawahar,correlates of satisfaction with performance appraisal feedbackj.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2006,27(2):213-236. 6bard kuvaas,performance appraisal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outcomes: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work motiv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6(3):504-522. 7donald l.kirkpatrick,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are they related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06(9):44-45. 8edwards m.r.,ewen a.j,360- degree feedback:royal fail or holy grail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996,1(3):28-31. 9funderburg s a,levy p e,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on 360- degree feedback system attitude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1997,22(2):210-235. 10kate bracy kalb、nancy m.cherry.a competency- based approach to public health nurs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j.public health nursing,2006,23(2):115-138. 11方晓蓉.论研发人员的特点和管理策略j.管理研究,2009,(3):7-8. 12张力,肖晓波.研发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分析与对策j.经济管理,2008,2:54-56. 13董有祥,曹金燕.民营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9,5:210-211. 14黎琦.黎志成.研发团队绩效的模糊评价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4, 26(5):189-192. 15蔡志强.卢厚清.模糊数学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7): 212-217. 16杨进,张强.层次分析法在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08,14(7):101-105. 17胡利利.许刚全,王方伟.研发人员绩效考评j.企业管理,2005,(3):65-66. 18朱翠翠,李成标,张璐.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 2:145-147. 19宋云.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研究j.苏盐科技,2009,2(6):41-42. 20张冬玲.软件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66-168. (二)本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本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1、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结合研发人员的工作特点,对 a 公司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利用问卷调查确定 a 公司绩效考 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统地完善 a 公司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 2、本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目标 (1)使大家认识到当前研发人员的工作特点; (2)对 a 公司研发人员进行调查,确定 a 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指标及其权重,设计出具体的指标 体系; 3 3、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主要是对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方式来确定其指标、权重及 指标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对 a 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