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合并仲裁问题研究(可复制编辑).pdf_第1页
硕士论文:合并仲裁问题研究(可复制编辑).pdf_第2页
硕士论文:合并仲裁问题研究(可复制编辑).pdf_第3页
硕士论文:合并仲裁问题研究(可复制编辑).pdf_第4页
硕士论文:合并仲裁问题研究(可复制编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并仲裁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多方当事人争议频繁出现,已引起各国立 法机关和仲裁机构的关注,但传统的分案处理方式在面对这一问题时 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正是基于此,以多方当事人争议为解决对象 的合并仲裁应运而生,但,自该制度出现始,对其争论就不曾休止, 难以形成普遍认可的共识。对合并仲裁的质疑,首先是对其合理性的 质疑,即合并仲裁特别是强制合并仲裁是否背离仲裁中的当事人意思 自治原则和保密性原则,其次是对其可行性的质疑,即在合并后仲裁 程序的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形成了实践需求 与理论争议及立法滞后的矛盾,因此,研究合并仲裁,具有重要的理 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就此,笔者在充分论证合并仲裁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比较法和例 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区分合意合并仲裁和强制合并仲裁,结合各国 立法和仲裁实践,就其是否背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保密性原则的 问题,分别论证其合理性。其中,笔者着重论证了强制合并仲裁的合 理性问题,提出只有依仲裁规则进行的强制合并仲裁系对仲裁基本原 则的贯彻和遵循,从而否定了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合理性。最后,笔 者就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提出意见,从适用条件、立法模式、决 定机构以及合并后仲裁庭的组成几个方面,着重解决合并后仲裁程序 的设计问题,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合并仲裁制度体系。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合并仲裁的一般理论。笔者从合并仲裁的争议解决对象 多方当事人争议、合并仲裁的前提、合并仲裁的程序模式及案件 关联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合并仲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合并仲 裁的必要性。最后,笔者指出合并仲裁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障碍,提 出合意合并仲裁和强制合并仲裁的划分。 第二章系对合意合并仲裁的论述。笔者首先界定了合意合并仲裁 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类,从比较法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了各国 立法、主要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及仲裁实践中的合意合并仲裁,经评析 得出合意合并仲裁具备合理性的结论。 第三章为强制合并仲裁的论述,系本文的重点。笔者将强制合并 仲裁区分为法院强制合并仲裁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分别予以论 述。首先就法院强制合并仲裁,列举荷兰、新西兰、美国、中国香港 等国家和地区立法及判例中的法院强制合并仲裁制度,论证其系对当 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背离,并构成对仲裁独立性的侵犯,从而否定法 院强制合并仲裁的合理性。在对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论述中, 同样是在比较法的视野下,详细论证了其并未构成对当事人意思自治 原则和保密性原则的违背,并进一步论证了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 的必要性。 第四章系对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仍然是区分合意合并仲裁 和强制合并仲裁分别进行论证。集中在适用条件、立法模式、决定机 关及合并后仲裁庭的组成等方面,提出构建包括合意合并仲裁和依仲 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在内的合并仲裁制度体系。 关键词:多方当事人争议 合意合并仲裁 强制合并仲裁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合并仲裁的一般理论 2 一、合并仲裁的概念. 2 (一)合并仲裁的争议解决对象多方当事人争议. 2 (二)合并仲裁的前提. 4 (三)合并仲裁的程序模式. 4 (四)案件关联性. 4 二、合并仲裁的必要性. 5 (一)合并仲裁符合纠纷解决的实践需求. 5 (二)合并仲裁符合仲裁高效经济的价值要求. 6 (三)合并仲裁满足当事人对仲裁解决纠纷的要求. 7 三、合并仲裁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7 (一)合并仲裁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8 (二)合并仲裁与仲裁保密性原则. 8 第二章 合意合并仲裁 9 一、合意合并仲裁的概念辨析. 9 二、合意合并仲裁的分类. 10 三、比较法视野下的合意合并仲裁. 10 (一)英国. 10 (二)日本商事仲裁协会11 (三)美国仲裁协会11 (四)国际商会仲裁院. 12 (五)中国. 12 四、合意合并仲裁的评析. 12 (一)合意合并仲裁的现状. 12 (二)合意合并仲裁与仲裁基本原则的关系. 13 第三章 强制合并仲裁 14 一、法院强制合并仲裁. 14 (一)成文法中的法院强制合并仲裁. 14 (二)判例法中的法院强制合并仲裁. 16 (三)法院强制合并仲裁评析. 17 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 20 (一)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仲裁实践. 20 (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评析. 21 第四章 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 25 一、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现状及其评析. 25 (一)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现状. 25 (二)我国合并仲裁制度评析. 26 (三)构建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 26 二、我国合意合并仲裁制度的完善. 27 (一)合意合并仲裁制度的立法模式. 27 (二)合意合并仲裁的决定机关. 27 (三)合意合并仲裁的适用条件. 29 (四)合并后仲裁庭的组成. 29 三、我国强制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 31 (一)强制合并仲裁制度的立法模式. 31 (二)强制合并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 31 (三)强制合并仲裁的适用条件. 32 (四)强制合并仲裁中的特殊制度当事人合意禁止. 33 结 语 34 参考文献 35 1 引 言 纵观仲裁制度悠久的历史,不难发现,仲裁始终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始终是以更好的解决商事纠纷、更好的服务于商业现状为首 要目标的。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带动着仲裁的发展,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要求仲裁 给予相应的反映和完善。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经济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节奏日渐加快,信息科技的发展 又为商事交往提供了更为快捷和高效的技术手段,在这种情形下,商业交易已突 破了传统的双方当事人间的交易模式,多方当事人交易频繁出现,随之而来的, 便是多方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产生,这就为仲裁提出了新的挑战。 诚然,传统的分案处理制度也可以解决产生于多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但在 其适用中始终存在着无以回避的缺陷,作为一种由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快速而便 捷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不可能对这种新的纠纷需求无动于衷,合并仲裁制度由 此而来。合并仲裁将关联案件合并审理的程序特点,在维护实体正义、确保高效 经济等方面,具有分案处理制度难以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此,其引起了国内外 学者的普遍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受到了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合并仲裁可能 导致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保密性原则等仲裁基本原则的背离, 动摇仲裁基石, 特别是在强制合并仲裁中,这种风险将无可避免的存在。在实践中,大多数国家 和地区都对合并仲裁持谨慎态度,但同时也不乏对合并仲裁的大胆尝试,甚至包 括对强制合并仲裁的肯定和适用。 笔者认为,就解决纠纷的根本目的而言,作为一种能够合理地、有效地解决 多方当事人争议现实需求的制度,合并仲裁应当得到提倡,肯定合意合并仲裁和 有限的强制合并仲裁,实现实体正义、高效经济和意思自治等多元价值在仲裁中 的比例优化。 2 第一章 合并仲裁的一般理论 一、合并仲裁的概念 合并仲裁,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仲裁程序合并到一 个仲裁程序中予以仲裁的纠纷解决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仲裁程序,合并仲裁的 适用仅限于对多方当事人争议的解决,其前提是基于多方当事人争议存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独立的仲裁程序,基本模式是将多个独立的仲裁程序合并为一个仲裁程 序,而“合并”的合理性则在于多方当事人之间争议案件的关联性。 (一)合并仲裁的争议解决对象多方当事人争议(一)合并仲裁的争议解决对象多方当事人争议 合并仲裁制度的提出是基于多方当事人争议的出现,合并仲裁所要解决的争 议范围即多方当事人争议。 1、多方当事人争议的概念 多方当事人争议, 与双方当事人争议相对, 即争议当事人为三方或三方以上。 多方当事人争议的发生,缘于多方当事人交易的出现,而多方当事人交易是当今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 全球化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已突破了传统的双方当事人交易,这 种突破,可能表现为商事活动中存在先后衔接的多个环节,如“生产商批发 商销售商” 、 “卖方运输方买方” 、 “卖方转卖方买方”等, 也可能表现为同时存在的多个并行环节, 如房地产开发商针对同一地产开发项目, 分别与设计商、建筑商、代理商签订合同,而建筑商又同时与钢材商、水泥商、 木材商开展交易等。由此可见,尽管这些商事活动仍是直观的表现为双方当事人 之间的交易,但由于其相互之间固有的关联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导致一旦 发生争议,将出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各交易环节的当事人均可能牵涉其中,多 方当事人争议由此产生。在现在的商事活动中,多方当事人争议已是屡见不鲜, 根据 2002 年的统计数据, 伦敦国际仲裁院受理的仲裁案件中有 50%以上涉及多方 当事人 。而近年来,国际商会仲裁院每年受理的仲裁案件中约有 20%涉及多方当 事人 。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martin platte.when should an arbitrator join cases?arbitration intemational.2002,18:67-82. okuma kazutake,party autonomy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consolidation of multiparty and classwide arbitration,2003 annual survey of international或(2)要求补偿的权 利产生于同一交易或者一系列交易,或者与这些交易有关;或(3)基于其他原因, 有必要根据本节之规定做出命令,法院可以命令将这些仲裁程序按其认为合适的 条件进行合并审理或于同一时间审理,或一宗紧接另一宗地审理,或中止某宗之 审理,直到他宗审理完毕。 ” 确切的说,这并非一条纯粹的关于合并仲裁的规定, 事实上,该条旨在解决分散于多个关联仲裁程序中的多方当事人交易,授权法院 决定其认为合适的审理方式,或合并审理,或同步开庭,或衔接开庭,或中止其 贾舜宁: 国际商事仲裁中合并仲裁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海事大学,2008 年 3 月,第 9 页。 宋连斌、林一飞译编: 国际商事仲裁资料精选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17 页。 16 一,因此,就合并仲裁而言,其等同于所列举的“这些仲裁程序” ,法院可以“按 其认为合适的条件”作出命令,显然赋予了法院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当事人的意 思根本无从体现。 4、美国 美国的强制合并仲裁制度规定于 2000 年颁布的修订统一仲裁法 (ruaa) 中,该法第 10 条规定: “ a.除非本条第 c 款另有规定,一旦仲裁协议或仲裁程序 的一方当事人提出动议,则法院可以就所有的或部分的仲裁请求命令独立的仲 裁程序合并,如果: (1)相同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独立的仲裁协议或独立的仲裁程 序,或其中一方是与第三人的独立仲裁协议或仲裁程序的一方当事人; (2)受仲 裁协议约束之请求产生于相同交易或系列相关交易的实质性部分; (3)存在共同 的法律或事实问题使不同仲裁程序中作出相互冲突的决定成为可能;且(4)未合 并引起的损害大于不正当的拖延风险或对反对合并的当事人的权利或努力的损 害。b.就某些请求,法院可以命令独立仲裁程序的合并;对其他请求,仍然可通 过独立的仲裁程序解决。c.如仲裁协议禁止合并,法院不得命令仲裁协议的当事 人的请求合并审理。 ” 很显然,依据该法,只有当事人合意禁止合并仲裁,才具 有排除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效力, 除此, 即使当事人间并不存在合并仲裁的合意, 法院仍有权力予以合并仲裁,即允许法院强制合并仲裁。但在实践中,当事人于 订立仲裁协议时很少会约定明确的禁止合并仲裁的条款,因此,尽管当事人于此 问题上的消极合意具有某种约束力,法院仍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该条款的另 一特点是其详细规定了“强制”的适用条件,即仲裁裁决的冲突可能、未合并风 险更高、当事人合意禁止,从而严格限定了强制合并仲裁的适用范围,具有很好 的借鉴意义。 (二)判例法中的法院强制合并仲裁(二)判例法中的法院强制合并仲裁 在世界范围内,包含如上明确的强制合并仲裁条款的成文法,并不多见,如 果说,就成文法而言,各国对于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规定并不统一,那么,在判 例法的范围内, 于此问题上的分歧便更加直观, 出现了很多态度截然相反的案例。 1、 “the compania”案 此案于 1975 年审理,是支持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一个典型案例。前文已述, 该案中,nereus 作为船东代理人,与作为租船人的 hideca 签订了一份载有仲裁 条款的租船货运合同,然后,cepsa 作为 hideca 的保证人与 nereus、hideca 共 同签署了一份担保合同作为原租船货运合同的附录,在附录中,cepsa 保证当 hideca 迟延履行合同时,将代位 hideca 履行该租船货运合同的义务,并同时获 宋连斌、林一飞译编: 国际商事仲裁资料精选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39 页。 17 得 hideca 在合同中的全部权利义务。后三方发生争议,nereus 与 hideca 按照双 方间签订的仲裁协议进入仲裁程序,纽约南区法院以附录中 cepsa 承诺获得 hideca 在合同中的全部权利义务为由,认为 cepsa 当然承受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将仲裁条款拓展至 cepsa,并不顾 cepsa 的反对,将 nereushideca、nereus cepsa 两个仲裁程序强制合并。后 cepsa 不服,向美国第二巡回法院提出上 诉,第二巡回法院以案件关联性、公正解决纠纷、协助仲裁、提高仲裁效率等为 由对该强制合并仲裁的命令予以支持。 2、 “the shui on”案 1987 年中国香港审理的“the shui on”案同样是一个支持法院强制合并仲 裁的经典案例。该案案情如下:建筑商 s 公司与业主 e 公司签订载有仲裁条款的 建筑合同,后 s 就该工程与电梯商 l 公司签订载有仲裁条款的电梯安装合同,后 由于 s 违约在先,导致 e 迟延付款,并进一步导致 s 向 l 迟延付款,由此,三方 发生争议,并就各自的仲裁协议分别申请仲裁,形成 se、sl 两个关联仲 裁程序。随后,香港最高法院根据 s 的合并仲裁的申请,无视 l 的反对,以香 港仲裁条例为依据,将两个仲裁程序强制合并。 (三)法院强制合并仲裁评析(三)法院强制合并仲裁评析 1、从实践的角度,看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现状 就世界范围内而言, 法院强制合并仲裁并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制度,除了以上 所述的荷兰、新西兰、中国香港和美国,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采取了一种至少是 谨慎的态度,对强制合并仲裁并未涉及。而即使是上述国家和地区,在其适用过 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在中国香港,由于同时规定了同步开庭、衔接开庭、中止其一等其他解决多 方当事人争议的仲裁方式,合并审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导致实践中法院适用合 并仲裁的案例并不多。而在美国,由于修订统一仲裁法并未取得在各州普遍 推行的效果,地方法院依旧各持己见,只有以纽约州、马里兰州、明尼苏达州、 内华达州、南卡罗来纳州、加利福尼亚州为代表的部分州法院肯定了强制合并仲 裁。至于美国联邦法院,态度也并不明朗。虽然有 “the compania”案的出现, 但相反的判例也不乏见,最典型的就是“weyerhaeuser”案 和“boeing”案。 “weyerhaeuser”案是作为否定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典型案例出现的。该案 中,船东 t 公司、二船东 w 公司、分租船人 k 公司签订了背靠背的租船合同,两 份合同中均包含有仲裁条款。后三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并就各自的仲裁条款申请 v.v.vceder qc.consolidation:more news fiom thefront-line-the second shui on case.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1987,3:262-266. weyerhaeuser co. v. western seas shipping co.,743 f.2d 635(9th cir. 1984)cert.denied 469 u.s.1061(1984). 18 仲裁,形成 kw、wt 两个关联仲裁程序,同时,w 向地区法院提出合并仲 裁的申请,遭到地区法院的拒绝后,遂向美国第九巡回法院提出上诉。与第二巡 回法院在“the compania”案中的态度相反,第九巡回法院支持地区法院的决定, 拒绝强制合并仲裁。第九巡回法院的依据是美国联邦仲裁法第 4 条的规定, 即法院应该严格遵循仲裁条款的规定,因此,既然当事人在仲裁条款中并未涉及 合并仲裁的内容,则不得予以合并。 比较第二巡回法院与第九巡回法院的判决及其理由,不难发现,前者强调的 是体现实体正义的结果公正, 而后者则更为看重体现程序正义的意思自治。 可见, 两院之争,实质上是仲裁中“效率至上”与“意思自治”的价值之争。支持强制 合并仲裁者,认为仲裁不应受制于当事人的意思,应以案件公正、高效的解决为 首要考虑,适用有利于该目的实现的审理方式,强调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工 具性,而反对强制合并仲裁者,则认为应严格遵守当事人意思自治作为仲裁基本 原则的地位,不能为了公正、高效的“功利”目的牺牲当事人意思自治,强调仲 裁的契约性。 如果说“the compania”案与“weyerhaeuser”案代表了功利主义与意思自 治在强制合并仲裁问题上的相持不下,那么,同样来自于美国第二巡回法院的 “boeing”案则似乎代表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局面。根据该案案情,英国政府购买 了一架由 b 公司制造的飞机,但该飞机的引擎是由 t 公司制造,后于 1989 年,该 飞机发生事故,英国政府遂分别以 b 和 t 为被申请人向仲裁庭申请仲裁,并要求 将两案合并审理,但仲裁庭以 b 的反对为由拒绝合并仲裁,英国政府随后向美国 地方法院起诉,地方法院命令仲裁庭就该两案合并仲裁,b 不服,向第二巡回法 院上诉。与“the compania”案截然相反,第二巡回法院对地方法院的命令不予 支持,以当事人无合并仲裁的合意为由,拒绝强制合并仲裁。 “boeing”案一直被视作美国强制合并仲裁制度的分水岭,意味着由“效率 至上”向“意思自治”的回归。近来,美国越来越多的法院开始拒绝强制合并仲 裁,而美国联邦法院也提出,法院须“按照条款的规定本身来执行” ,表达了对当 事人意思的尊重,至此,在这场“效率至上”还是“意思自治”的价值之争中, 后者显然赢得了更多的肯定。 2、从理论的角度,看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不合理性 法院强制合并仲裁,顾名思义,即在“合并仲裁”的概念范畴下,汇总“法 院”和“强制”两个特征要素,既是如此,笔者便以这两个要素为对象,论证法 院强制合并仲裁的不合理性。 (1)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不合理性体现为: “强制”系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 则的违背 19 很显然,在“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制度框架下,关于合并仲裁这一仲裁方 式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为国家意志,而非当事人的意思,在有当事人提出反对意 见仍被强制合并的场合,更是完全违逆了当事人的意思,换言之,在法院强制合 并仲裁的构建中,当事人的意思对该制度的适用没有约束力,系对仲裁中当事人 意思自治原则的违背。 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相违背,是否已构成反对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充分理 由?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是由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仲裁中的地位决定的。仲 裁制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自由意志逐渐受到认可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其最初的形态便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将纠纷交于第三人决断,尽管其在发展 过程中,逐渐从国家法律中获得了司法效力,仍然无法否定其契约性或者民间性 的性质,仲裁权的产生和行使无不受到当事人意愿的约束,可以说,当事人的意 思决定了仲裁具体程序和制度的合理性,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仲裁制度的首要原则, 而“契约自由”则是仲裁制度首要的价值取向。 既然“契约自由”是仲裁中无法被牺牲的价值,那么,以追求高效经济和统 一裁决为己任的合并仲裁所体现出的“效率至上”和“实体正义”的价值,便必 须与其达到某种平衡,而不能以其为代价来实现。而且,如上所述,仲裁实践以 一种“事实胜于雄辩”的姿态,证明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在仲裁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效率至上”还是“意思自治” ,初见分晓。因此,无论合并仲裁多么快捷、方便 与经济,法院都不应忽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正是基于此,法院强制合并仲裁违 背了仲裁的基本原则,也便失去了其立论基础。 (2)法院强制合并仲裁的不合理性体现为: “法院”系对仲裁的过度干预 众所周知,商事仲裁作为司法外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化形式,离不开司法 特别是法院的支持与监督, 但在支持与监督的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仲裁的独立性, 防止出现仲裁诉讼化的局面。总的来说,司法对商事仲裁的支持与监督的发展趋 势是在向着减少法院的司法参与的方向发展的 , 具体表现为由对实体性事项进行 干预转为仅对程序性事项进行支持与监督,并延后法院介入仲裁的时间,集中在 裁决的撤销或者承认与执行阶段。 但法院强制合并仲裁显然有悖于这种发展趋势。 “合并仲裁”作为一种具体的仲裁方式,其理应由仲裁庭决定,而且合并仲裁不 仅能够引起仲裁程序的重大变更,更可能导致不同的裁决结果,直接影响到当事 人的实体权利与义务,若法院享有对此强制进行的权力,则难免有“越界”之嫌, 构成对仲裁的过度干预而非合理支持,其最终结果势必导致仲裁诉讼化,而合并 仲裁的优势也可能由于法院的介入无以发挥。 李广辉,薛胜利: 合并仲裁法律制度探究 ,载于河北法学 ,2006 年第 6 期,第 77 页。 乔欣著: 比较商事仲裁 ,200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61 页。 20 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 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是指在当事人协议选择的仲裁规则中包含有强制 合并仲裁的条款,即仲裁规则允许在当事人间的仲裁协议并不包含合并仲裁的合 意条款、或者当事人并未表示一致同意合并仲裁时,将关联程序强行予以合并。 (一)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仲裁实践(一)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仲裁实践 1、 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可以说,国际商会仲裁院是最具影响力的仲裁机构, 就强制合并仲裁而言,其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主要体现在其仲裁规则的第 4(6) 条:一方当事人提交相同当事人之间基于与依本规则已开始之仲裁有关的法律关 系的申请书,仲裁员可应任一当事人的要求,决定将该申请书中的请求并入已开 始但其审理范围书尚未签署或尚未经仲裁院批准的仲裁程序。如审理范围书以及 签署或经仲裁院批准, 则该请求仅在符合第 19 条规定的条件下并入已开始的程序 。由此可见,国际商会将合并仲裁的决定权赋予了仲裁员,且“可应任一当事人 的要求决定” , 当事人合意并非合并仲裁的必要条件, 表明强制合并仲裁是被允许 的。但其同时就强制合并仲裁规定了严苛的适用条件,须同时满足一方当事人申 请、当事人相同、法律关系相关、以及审理范围书尚未签署或尚未经仲裁院批准, 才可决定适用,因此有些学者批评规则第 4(6)条的规定过于苛刻,导致合并仲 裁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 2、 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 依据该规定,除非当事人作出相反的书面约定,仲裁庭有权应任何一方当事 人的申请,或依照其自己的决定,并在给予所有当事人足够的机会表明其观点的 情况下,允许一个或多个第三人作为仲裁当事人加入仲裁程序,并在同一个仲裁 程序中就当事人所提交的所有争议进行审理并一起作出或分别作出终局裁决。根 据该规则的规定,一方面,仲裁庭享有依一方当事人申请甚至直接依职权作出强 制合并仲裁命令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仲裁庭的这种权利不是绝对的,其要受到 当事人合意禁止的约束,在适用程序上应“给予所有当事人足够的机会表明其观 点” 。可见,在强制合并仲裁的规定中,仍体现了当事人意思的特殊地位。 3、 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规则 1997 年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规则第 15 条第 2 款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 仲裁案件涉及到共同的事实或法律问题时,仲裁庭可以决定,对这两个或两个以 李娟芳: 国际商会仲裁若干制度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外交学院,2005 年 5 月,第 30-31 页。 赵玲: 合并仲裁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问题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2007 年 3 月, 第 20 页。 21 上案件进行合并审理。合并审理命令做出后,仲裁庭可以基于公平、经济和快速 的要求做出包括如下内容的决定:(1)一个仲裁案件中当事人披露的文件应让另一 个仲裁案件的当事人获悉, 前提是仲裁庭可以对此做出决定。 (2)一个仲裁案件中 的证据材料应被另一个仲裁案件接受和认可,前提是所有当事人都应给予合理的 机会对该证据材料进行评论, 并且仲裁庭可以对此做出决定。 该规定的特点在于, 无须“一方当事人申请” ,只要具备案件关联性,仲裁庭可直接作出合并仲裁的决 定,由此可见,与英国法院的态度截然相反,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肯定了强制合 并仲裁的适用。此外,该规则还对合并后案件材料的披露以及证据提交等问题作 出了明确规定,实质上涉及到了强制合并仲裁与保密性的关系问题,即多方当事 人间对案件保密性的放弃,这在其他仲裁规则中是不多见的。 4、 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仲裁规则 同样于 1997 年生效的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仲裁规则第 41 条第 1 款规 定:如协会或仲裁庭认为有必要将请求密切相关的数个仲裁申请合并审理, 仲裁庭 在得到所有相关当事人的书面同意后, 可在同一程序中将此案件一并审理。 但是, 如果多个仲裁申请系产生于同一仲裁协议,则无需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很显然, 其对合并仲裁的适用规定了两种情形, 一种需 “得到所有相关当事人的书面同意” , 系合意合并仲裁,另一种则“无需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条件是“如果多个仲裁申 请系产生于同一仲裁协议” ,即争议基础系多方单合同关系。根据该规则, “多方 单合同”实际上是对协会或仲裁庭享有强制合并仲裁权利的限制条件,在此意义 上,协会或仲裁庭的权利仍是一种有限的自由裁量权。 此外,1989 年的苏黎士商会国际仲裁规则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其第 13 条规定:如果有几个申诉人或几个被诉人, 或如果被诉人根据第二条第二款有效的 仲裁协议就第三方当事人在答辩的期限内向苏黎士商会提出异议,则应根据第十 二条第三款组成一个同样的三人仲裁庭审理第一个以及所有其他仲裁案件。仲裁 庭可以对每一个仲裁案件分开或合并审理,或部分或全部分开或合并审理。第 14 条规定:根据国际仲裁规则进行当中的仲裁当事人之间的一项新争议可以由苏黎 士商会主席移交到现存的仲裁庭。仲裁庭可以对两个仲裁案件分开或合并审理, 或部分或全部分开或合并审理。该两条分别规定了多方单合同及多合同下的合并 仲裁。 (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评析(二)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评析 1、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现状 应该说,各主要仲裁机构对强制合并仲裁大多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首先, 综观各主要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对强制合并仲裁作出明确规定的仅为少数。其 22 次,即使是肯定强制合并仲裁的仲裁规则,也往往对其规定了较为严苛的条件。 例如,在国际商会仲裁规则中,要求“应任一方当事人的要求决定” ;在伦 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中,虽然仲裁庭有权强制合并仲裁,但当事人禁止合并 仲裁的消极合意仍能够约束仲裁庭,且在程序上,仲裁庭须“给予所有当事人足 够的机会表明其观点” ;在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仲裁规则中,则要求多方当 事人争议的基础合同必是多方单合同。不难看出,这些条件大多表现为当事人意 思对强制合并仲裁权利的限制,强制合并仲裁也便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强制合并。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一方面,仲裁机构对强制合并仲裁持谨慎态度,另一方 面,却又难以拒绝其吸引力,试图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引入强制合并仲裁制度的适 用,即仲裁庭在审理方式上的自由裁量权,以美国仲裁协会仲裁规则为例, 其并未有明确的强制合并仲裁的条款,却以仲裁庭“有权按其认为适当的形式进 行仲裁”为由,认为该“适当的形式”包括合并仲裁,当然,这种漠视当事人意 思的解释有过于宽泛之嫌,但至少表明了仲裁机构对强制合并仲裁既谨慎又友好 的矛盾态度。 2、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与仲裁基本原则的关系 (1)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没有背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在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实际上体现为一种间接的意 思自治。就当事人而言,把强制合并仲裁规定在仲裁规则中,一旦当事人协议选 择了该仲裁规则,该仲裁规则就成为当事人双方协议的一部分,表明当事人愿意 接受其约束,当然也包括其中的强制合并仲裁条款,同时,当事人通过对该规则 的援用赋予仲裁机构相应的仲裁权利, 包括对其适用强制合并仲裁的权利, 因此, “强制合并仲裁”正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只不过这种意思自治是体现为一 种概括的、间接的意思自治。这种概括性、间接性体现为:当事人认可强制合并 仲裁在“制度”意义上的存在,并将这种权利赋予其所信任的仲裁机构,表示愿 意牺牲自己的部分“自由” ,将自己置身于强制合并仲裁的约束下,是一种对“仲 裁制度”的自治,而非对案件的直接自治。因此,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表 面上似乎是对当事人意思的强制,但追根溯源,这种得以强制的权利本身即来自 于当事人的意思,其并不违背仲裁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反而恰恰体现了对当事人 意思的尊重。这就好比当事人从来不需要在协议中表达对“开庭审理” 、 “缺席审 理”的合意,却仍然要受仲裁规则中该项条款的约束,而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这构 成了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违背。 这种观点并非理论上闭门造车的结果,其在实践中也有所体现。前文已经述 及,在英国,无论其成文法或判例法均对强制合并仲裁表示反对,但是,依据伦 敦国际仲裁院和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仲裁规则中的强制合并仲裁条款所得的仲裁 23 裁决,却能够得到英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这是基于这样一种解释:一旦当事人 约定在 lmaa 仲裁,如无特别约定,则适用该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那么也就视为 当事人一致同意以规则规定的方法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问题,因此并没有违反意 思自治原则 。 承认依仲裁规则的强制合并仲裁规则系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贯 彻,也就承认了裁决的有效性,那么,强制合并仲裁所面临的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问题便迎刃而解。 但,当事人意思显然不只是以“肯定”强制合并仲裁为内容,在当事人排斥 强制合并仲裁适用的情形下,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如何体现其未违背当事人 意思自治原则?事实上,仲裁规则中的强制合并仲裁条款与其他条款一样,只有 在被当事人选择的情况下才具有约束仲裁机构、仲裁庭和当事人的效力,如果当 事人在协议选择仲裁机构时,未援用该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或者单独就仲裁规则 中的某项条款排除其适用,则其对该当事人无效,换句话说,若当事人就强制合 并仲裁条款达成排除其适用的合意,则该合意有效,仲裁机构或仲裁庭无权就其 争议强制合并仲裁。 (2)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没有背离仲裁保密性原则 强制合并仲裁的确使得仲裁程序违反保密性原则的可能性增大,但这仍然只 是表现为一种风险,并不必然导致对保密性的侵犯。案件材料的保密性应视具体 情况判断,并非在案件中出现的所有材料均属保密范围,因此,保密对象本身是 否存在已属未知,更何况,由于合并仲裁涉及的均为关联案件,当事人之间很可 能存在某些关系,彼此或者并无保密的必要,保密义务的主体是否存在也未可知 就此完全否定一种制度就未免草率。况且,既然只是一种风险,完全可以通过立 法技术予以回避, 例如赋予当事人就强制合并仲裁以侵犯保密性为内容的抗辩权。 3、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的必要性 依仲裁规则强制合并仲裁,其实质上是对当事人意思的一种限制,涉及到对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理解,即当事人意思是否绝对自治?一项法律规定在立法 技术上既可以从正面作成,即要求应当怎样,又可以从反面作成,即规定不得怎 样 。 从正面理解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即允许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创设自己的 权利义务, 当事人的自我意志是约束其契约关系的准则 , 在仲裁中表现为当事人 对仲裁纠纷解决方式和内容的自治。但另一方面,当事人意思自治也要受到一定 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来自社会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目的在于防止个人权利膨 胀,协调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正如民法中既规定了契约自由原 赵玲: 合并仲裁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问题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2007 年 3 月, 第 22 页。 江平著: 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 1 版,第 70 页。 宋朝武、张晓霞: 论仲裁制度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载于仲裁研究第三辑,第 26 页。 24 则,同时也规定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赋予当事 人绝对的意思自治而不对其加以限制,实际上绝对的意思自治也是无法实现的 , 可以说,意思自治不绝对,是作为一项基本的法理而存在的,具体到仲裁中的意 思自治也是一样,其首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意思自治,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意思自治才能得到尊重和支持。因为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商事纠纷的方式,虽然可 以赋予当事人较大范围的自治权,但仲裁的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仲裁庭对整个仲裁 程序的调控,商事仲裁中仅仅有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不够的,法律对意思自治的 补充和适当限制十分必要 。当事人意思自治,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采取绝对不 干预的态度,否则,可能产生有当事人恶意拒绝合并仲裁以达到拖延诉讼的不正 当目的的情形,强制合并仲裁的意义正在于此,其只是在当事人意思自治可能出 现瑕疵的情况下,确保该原则根本目的的实现。 由上可知,判断强制合并仲裁合理与否,不能一概而论,就法院强制合并仲 裁而言,由于其导致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仲裁独立原则的侵犯,缺乏立论基 础,笔者认为,不应予以支持。依仲裁规则的强制合并仲裁则不然,如上所述, 其系对仲裁基本原则的贯彻而非背离,而且,确存在构建的必要性,能够满足仲 裁实践的现实需求,应予以肯定。 赵玲: 合并仲裁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问题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2007 年 3 月, 第 25 页。 乔欣著: 比较商事仲裁 ,法律出版社,200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00 页。 25 第四章 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 完善系统的合并仲裁制度,在内容上,由合意合并仲裁和强制合并仲裁共同 构成,两者互为补充,促进合并仲裁优势在仲裁制度下的充分发挥,促进仲裁优 势在纠纷解决制度中的充分发挥,其理想目标在于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正义的 实现和程序效率的提高三者完美的结合 ;在依据上,既有国家立法的相关规定, 体现权威性,也有各仲裁机构的相关规则,发挥灵活性,形成系统的合并仲裁规 则体系。因此,构建我国的合并仲裁,即是构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 以公正、高效、经济地解决纠纷为目的、以国家立法和仲裁规则为载体、以合意 合并仲裁和强制合并仲裁为内容的合并仲裁制度。 一、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现状及其评析 (一)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现状(一)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现状 我国仲裁法中并没有合并仲裁的相关规定,但是,相对于立法上的谨慎 和空白,一些仲裁机构在其仲裁规则中已经对合并仲裁有所涉及: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是我国主要的常设涉外仲裁机构之一, 其仲裁规则第 22 条规定:仲裁标的为同一种类或者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争议,经当事人书面 约定,可以合并仲裁。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 26 条第 1 款规定: 仲裁标的为同一种类或者 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案件,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并征得其他当事人同意,仲 裁庭可以决定合并审理。第 2 款规定:仲裁庭组成人员不同的案件,不适用前款 规定。 类似的, 威海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 33 条第 1 款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仲裁案件,其仲裁标的为同一种类或者有关联的,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并征得其他 当事人同意后,可以申请合并审理。是否合并审理,由仲裁庭决定。第 2 款规定: 仲裁庭组成人员不同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济宁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 36 条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仲裁案件,被 申请人为同一人的, 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并征得其他当事人同意后, 可以合并审理, 是否合并,由仲裁庭决定。 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和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 54 条规定相 李莉: 合并仲裁及其相关问题 ,载于求是学刊 ,2000 年 9 月第 5 期,第 75 页。 26 同:两个或两个以上仲裁案件涉及到共同的或有关联的事实问题,应一方当事人 申请,或者仲裁庭认为适当时,在征得所有当事人同意后,仲裁庭可以将案件进 行合并审理,但裁决书应分别做出。仲裁庭组成人员不同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二)我国合并仲裁制度评析(二)我国合并仲裁制度评析 1、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缺失 在内容上,仅规定了合意合并仲裁,对强制合并仲裁则完全回避;在形式上, 目前,有关合并仲裁的规定集中体现于仲裁规则中,而在以仲裁法为核心、 以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主体的仲裁国家立法体系中,却均 无体现,只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可视作对合并仲裁的原则性认可,是立法体系 中唯一的适用依据。 2、适用条件过于严苛 综观各仲裁规则关于合意合并仲裁的适用条件, 可概括为三条: 案件关联性、 当事人合意、相同的仲裁庭(只有海事、济宁仲裁委员会未要求) ,其中,前两个 条件是由合意合并仲裁的特点所决定,当然无可厚非,而“相同的仲裁庭”则是 纯粹的程序性要件。事实上,纠纷当事人选择组成相同仲裁庭的情况并不具有普 遍性,这就使得合并仲裁的适用几率大大降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追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 我国的商事仲裁制度发展时间还比较短, 各方面尚未发展成熟,对仲裁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感情上的不信任,仲裁 诉讼化严重,另一方面,合并仲裁制度的构建,的确存在一些程序设计上的障碍, 仲裁机构在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便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最典型的即是“仲裁 庭组成相同”这一纯粹程序性要件的存在,仲裁庭的组成问题始终是合并仲裁程 序设计上的一个挑战,基于审慎的态度,很多仲裁规则索性确立了“相同的仲裁 庭”这一程序性要件,避免了合并后组成仲裁庭的难题。 (三)构建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三)构建我国合并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 构建我国合并仲裁制度,必须区分合意合并仲裁和强制合并仲裁。就前者而 言,由于其直接以当事人合意为前提,侵犯当事人意思的风险较低,与旨在界定 适用范围的适用条件相比,旨在增加可操作性的程序设计显然更为核心。后者则 不然,强制合并仲裁,由于其赋予法院或仲裁机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存在与当 事人意思相违背的风险,如何掌握“合理强制”的度,必须明文予以规定,换句 话说,在肯定“强制”的基础上,如何尽量引入当事人意思,尽可能体现对当事 人意思的尊重和遵循,有赖于对强制合并仲裁适用条件的设计。因此,对强制合 并仲裁的构建,应与合意合并仲裁相区别,着重构建科学合理的适用条件。 27 二、我国合意合并仲裁制度的完善 (一)合意合并仲裁制度的立法模式(一)合意合并仲裁制度的立法模式 确定合并仲裁制度,主要有两种立法模式:仲裁法和仲裁规则。联系目前我 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首先在仲裁规则中加以规定较为妥当。 首先,当前,就合意合并仲裁而言,尽管学术界对其构建的必要性已取得了 一定的共识,但对一些关键程序的设计,却仍存在不小的分歧,理论指导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将其规定在仲裁法中,提高到一国法律的高度,用以指导全国 范围内的相关问题,既不太现实也有欠谨慎。若将其规定在各仲裁机构的仲裁规 则中, 则一方面可以满足仲裁实践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种试点, 为 仲 裁法中相关内容的出台提供更为直接的经验结论。 其次,相比一国法律的修改,各仲裁机构对其仲裁规则的修订显然更加灵活 主动,也更为方便和切实可行。 此外,虽然我国仲裁法没有对合并仲裁做出相关的规定,但是其一直坚 持仲裁下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可以说,合意合并仲裁制度在我国并非全无立 法依据,那么,即使只是在仲裁规则中加以规定,既然其并不违反仲裁法的强制 性规定,则仲裁规则中的该项制度仍然可得到立法的支持,不存在裁决的承认与 执行问题,具有可行性。 因此,先在仲裁规则中对此予以规定,然后, “曲线救国” ,等到时机成熟, 再将其引入立法,就目前来看,不失为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法。 (二)合意合并仲裁的决定机关(二)合意合并仲裁的决定机关 1、合意合并仲裁决定机关的选择 对于决定机关,从各国实践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法院、仲裁机构和仲裁 庭。 选择法院作为合并仲裁决定机关的国家,大多以仲裁立法的方式确定,而从 各仲裁规则的态度来看,有的将该决定权赋予仲裁机构,如瑞士国际仲裁规则 赋之于商会 , 印度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赋之于“登记院” ,国际商会仲裁 规则赋之于仲裁院,此外,在比利时、意大利也有仲裁规则作出类似的规定。 同时,有的仲裁规则选择将该决定权赋予仲裁庭,如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 仲裁规则 41.1 规定, 如果协会或者仲裁庭认为有必要将请求密切相关的数个仲裁 申请合并审理,仲裁庭在得到所有相关当事人的书面同意后,可在同一程序中将 林一飞著: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务 ,中信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36 页。 林一飞著: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务 ,中信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35-136 页。 28 此案件一并审理。 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仲裁规则附表一 c 规定,一个仲裁庭或 者多个仲裁庭对多方当事人争议的处理享有包括合并审理在内的权力。 那么,我国在构建合并仲裁制度时,应将合并仲裁的决定权赋予谁?笔者认 为,该决定权当属仲裁机构。 首先,合并仲裁的决定权不宜交给法院。众所周知,随着仲裁理论和制度的 日渐科学与完善,减少法院对仲裁的过度干预、避免仲裁诉讼化已成为仲裁发展 的趋势,如果以法院作为决定机关,就意味着在仲裁过程中,法院的决定会直接 影响到案件审理的具体程序,并可能直接影响到实体结果,容易导致法院对仲裁 的过多干预,最终导致与该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而且,在仲裁程序中让法院介入, 难免使程序复杂化,造成效率的降低。 其次,将合并仲裁的决定权赋予仲裁庭,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操作。如果多 个关联程序具备同一仲裁庭,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理想状况并 不具有普遍性,一旦存在多个组成不同的仲裁庭,如果将决定权交由其中一个仲 裁庭享有,就面临着应由哪个仲裁庭决定的问题,而且,对于任一被合并的仲裁 程序的当事人来说,除了自己选择的仲裁庭,其他任何仲裁庭都无权对自己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