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8 卷第 2 期 2 0 1 6年 6月 地 震 地 质 S EI S M0L0GY AND GE0L0GY Vo 1 38No2 J u n ,2 0 1 6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4 9 6 7 2 0 1 6 0 2 0 0 9 江西九江一 瑞 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 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罗 丽 吕 坚 ( 江西省地震局 , 曾文敬 汤兰荣 南 昌3 3 0 0 3 9 ) 摘 要 选取江西九江一 瑞 昌 5 7地震序列 2 0 0 5年 1 1 月 2 6日至 2 0 0 6年 6月 3 0日2 2 8次 M 1 0的地震 ,利用基 于波形 互相 关技 术的 H y p o d d定位方法进行 了重新定位 ,最终获得 2 2 4次地震 的 精确震源参数 。统计定位误差 ( 2倍标准偏差 ) 在水平方 向上为 0 5 k m左右 , 垂直方 向上 2 k m。重定 位后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集 中在 8 1 4 k m,震中在 N W 和 N E 2个方 向展布 ,其 中又 以 N W 向条 带地震居多 。结合几个主要地 震 的震 源机 制解 、地 震序 列展 布方 向和 震 区的构造 背景 , 我 们推 断 N W 向断裂错动产生 了 M 5 7主震 ,在右旋兼逆推过程 中触发 N E向断裂 , 产生 了 M 4 8最大余震 。 N E向断裂的地震活动经过短时间应力调整后进 入相对 平静期 ,之后 则是 N W 向断裂 在长时 间的应 力释放过程 中引发 了一 系列余震 。 5 7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 N W 向的洋鸡 山一 武 山一 通江岭隐伏 断裂 ,而 M 4 8最大余震 的发震构造可能是 N E向的刘家一 范家铺一 城门山断裂。 关键词 九 江一 瑞 昌地震H y p o d d方法 波形互相关 发震构造 中图分类 号 : P 3 1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2 5 3 4 9 6 7 ( 2 0 1 6 ) 0 2 3 4 2 1 0 O 引言 2 0 0 5年 1 1月 2 6日 8时 4 9分 ,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处发生 了 M 5 7地震 ( 简称 为江西九江一 瑞 昌地震) , 此次地震是华东 、华中地区近 3 0 a来最强烈的 1 次地震。由于震 区 附近的断裂构造发育,襄樊一 广济断裂带与郯城一 庐江断裂带均可能往此延伸 , 而微观震中位 于长江中游南岸的瑞昌盆地 内, 地震造成 的破坏明显受到局部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 给发震 构造的认定带来 了较大的困难 。对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震成因, 有些研究认为与襄樊一 广济断裂带有关 ,发震构造为瑞 昌盆地下方 的 N W 向隐伏 断裂 ( 杨 中书等 , 2 0 0 7 ;吕坚 等, 2 0 0 8 ;陈学忠等 , 2 0 0 8 ) ; 有些研究认为与郯城一 庐江断裂带有关 , 发震构造为瑞昌盆地北缘的 N E向断裂或者有 N W 向隐伏断裂参与 ( 卢福水等 ,2 0 0 6 ; 李传友等 , 2 0 0 8 ) , 迄今为止仍然没 有一致的认识 ,给震例总结研究带来 了很大的困难。 精确的震源位置可为判定发震构造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中国地震观测报告 的震源位置通 常采用的是绝对定位方法 ,主要依据 P波和 S波 的到时与到时差来确定 , 定位误差达数千米 甚至更大。在假定台站布局足够合理的前提下 ,地震定位精度主要受计算走时的速度模 型以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1 1 5收稿 , 2 0 1 6 0 2 2 9改回。 基金项 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 目( X H1 2 0 2 7 ) 资助。 通讯作者 :吕坚 ,高级工程师 , E ma il : L v j i a n 8 4 3 8 1 6 3 t o m。 2期 罗 丽等 : 江西九江 一 瑞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3 4 3 及震相到时读数的准确性影响。与绝对地震定位相 比,H y p o d d方法受未知 的三维速度结构影 响较小 , 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地震间的相对位置,而波形互相关技术的使用可以获取更准确 的到 时数据( 黄媛 , 2 0 0 8 ) ,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 以大幅度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近年来 , 该方法在国 内外 已有 广泛应 用 , 针对 发震 构造 的研 究获 得 了很好 的结 果 ( H a u k s s o n e t a 1 , 2 0 0 5 ; Wa l d h a u s e r e t a 1 , 2 0 0 8 ;吕鹏等 , 2 0 1 1 ;汪锐等 , 2 0 1 3 ; 黄浩等, 2 0 1 4 ) 。 九江一 瑞 昌 5 7地震后 ,已有一些研究 ( 吕坚等 , 2 0 0 7 ; 杨 中书等,2 0 0 7 ) 利用震相的走 时差数据进行 了部分余震序列的 H y p o d d方法定位 , 但这些研究没有充分利用积累的流动台网 资料 ( 当时湖北局架设的 3个流动台未接入江西台网中心 ) , 也没有分析更为可靠 的波形互相 关双差数据 , 对于研究 1 个中强地震的破裂特征、 描绘发震构造特别是隐伏断层的分布而言定 位精度相对有 限。因此 ,非常有必要全面整合九江一 瑞 昌地震序列的观测记录 ,在使用震相走 时差数据的基础上 , 增加波形互相关双差数据约束 , 进一步提高九江一 瑞 昌地震序列的定位精 度 。本文重新整合了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波形数据 , 在全面分析震相记录和绝对定位的基 础 上 ,引入波 形互 相关 技术 , 利 用结 合 波形 互相 关 的 H y p o d d方 法 对 2 0 0 5年 九江 一 瑞 昌 。 5 7 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 , 以对现有结果进行 比较和补充 ,同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探讨其发 震 构造 。 1 Hy p o d d方法重新定位 1 1 算 法原 理 Wa l d h a u s e r 等( 2 0 0 0 ) 提出了 H y p o d d方法 ,该方法利用信号的走 时差反演震源位置 , 能够 有效地消除震源至台站的共同传播路径效应 , 对地壳速度模型 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对于同一 台站 记 录 到的地 震事 件 i 和 , H y p o d d定义 为 d r =( t 一 ) 一( t 一 ) ( 1 ) 事件 i 和 组成 1 个事件对 , 其中( t 一 ) 为走时差的观测值 ,( t 一 ) 为走 时差的理论值 。 : 将式( 1 )按照 r = m 展开,可表示为 d , : 一 ( 2 ) dm dm 式( 2 ) 中 A m( A x , A y , A z , A r )为震源参数的偏移量。假定一共得到 M个双差数据 , 地震事件数 为 个 , 将所有台站记录到的所有事件的双差方程联立可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 WG m =Wd ( 3 ) 式( 3 ) 中, G是 1 个 M X 4 的偏微商矩阵,m为震源参数偏移量 , 是用 以对每个方程加权的 对角线矩阵 , d为双差矢量。 计算时利用式( 4 ) 约束所有地震重新定位后平均位移为零 ,也即质心不动。通过迭代 , 使 得定位残差逐渐减小 , 从而得到最终的定位结果。 A m =0 ( 4 ) _ E 1 2 地震数据和模型选取 2 0 0 5年 1 1 月 2 6日九江一 瑞 昌 5 7地震发生时 , 江西北部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相对较 3 4 4 地震地 质 弱 , 距 离 此 次地 震 震 中距 2 5 0 k m 的 台 站 只有 5 个 。地震发 生后 ,江西 、福建 、 湖北 3省地震局先后架设 了流动数字地 震 台 网 , 包括 丁家 山 、 范镇 、 狮子 洞 、武 皎 、 涌泉 、 武 穴和黄梅 7个 子台,流动 台间距 约 2 0 k m 左 右 。 图 1 给 出 了 流 动 台站分布和此次地震江西 台网初始定位 结果的相对位置,大部分余震在 流动 台 网包围的范围内。此次地震 的余 震序列 虽然发育 , 但绝大多数余震的震级都在 M 1 0以下 。本 文从 地 震 目录 中选 取 出 2 0 0 5年 1 1月 2 6日至 2 0 0 6年 6月 3 0日 发生 的 M 1 0以 上地 震 ,再 删 减 少 于 4 个 台站记录和波形质量不高 的事件,最 终得到了 2 2 8次符合要求的地震事件记 图 1 参与计算 的台站分布及 江西台网初 始定位结果 Fi g 1 Se i s mi c s t a t i o ns a n d i n i t i a l lo c a t i o n r e s u lt s 录。考虑到初始震源参数对定位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 响,为了得到更 为可靠的精确定位结 果 ,自行编 写程 序 将 固定 台 站和 流动 台站 的波形 数 据整 合 到一 起 ,并 采用 H y p s a t方法 ( S c h w e i t z e r , 2 0 0 1 ) 对这些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 将所得的定位结果作为 H y p o d d定位的初始震 源位置。在数据整合处理时 , 我们发现狮子洞台的授时在 2 0 0 5年 1 2月 2 5日0时前存在 1 s 的 钟差 , 这一情况在江西台网的初始定位 中并没有引起注意 , 我们在重定位过程 中进行了全面校 正 。 H y p o d d定位 算 法 中采 用 的 是 水 平 分 层 速 度 模 型 , 虽然算法本身较好地克服了速度横 向不均匀性 的影 响, 对地壳速度模 型的依赖性相对较小 , 但仍 需尽 可 能选用 接 近真 实 的地 壳 速度 模 型 。本 文 采用 的速度结 构是 震 源 区 附近 区域 的模 型 ,来 源 于 人 工 地震测深与重力剖 面 的综合 研究结果 ( 王椿镛等 , 1 9 9 7 a , b ) ( 表 1 ) 。 1 3波 形互 相关 数据 应用 由于人工拾取震相 到时更多地依 赖于经验 ,对 于初动不清楚 的震相 ,难免出现不准确 的现象 。而 表 1 九江一 瑞 昌地 区地 壳速 度模 型 Ta b le 1 Cr u s t a l v e lo c i t y mo de l H y p o d d定位过程中只要求提供地震对之间的相对到时,且大震之后的余震序列通常发生在 1 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区域构造相同 , 地震事件波形相似性极高,因此波形互相关方法尤 其适用于大地震发生后对一定时间范围内余震 的监视 ( 黄媛 ,2 0 0 8 ) 。本文选择了离震 中较近 且记录时间较长的 J U J ( 九江台) 和 F Z T( 范镇 台) 的记 录进行 波形 互相关计算 ,计算示例 见 图 2 。根据本地区的工作经验 ,在进行波形互相关计算前 ,对地震波形做如下处理 : 首先将波 形资料在 0 6 8 Hz 范 围内滤波 , 将 P波震相前 1 S 至之后 3 s的波形作为时间窗 ,将所有地震 事件的垂直分量波形进行时间域的波形互相关运算 ,相关系数阈值定为 0 7 。经过 以上预处理 2 期 罗 丽等 :江西九江一 瑞 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 和发 震构造再 研究 3 4 5 步骤 , 得到了 F Z T台 P波满足相关条件 的 互相关数据 3 3 5 3对 ,J U J台 P波满足相 关条 件 的互相 关数 据 2 9 7 3对 。 在 H y p o d d定位 过程 中,选取 台震距 离 2 0 0 k m、震 源 间距 4 k i n、走 时 观 测 台 站 震相 记 录数 8的 地震 采 用 共 轭 梯 度 法 ( L S Q R) 进 行迭 代计 算。在迭 代过 程 中, 第 1 轮将观测报告中的走时差赋予高权重 以保证地震个数 , 将 P波走时差权重设为 1 , S波 走 时差 权 重 设 为 0 9 , P 波互 相关 走时差权重设为 0 4 0 ;第 2轮对互相关相 对走 时赋予高权 重以保证定位精度 ,将 P 波互 相关 走 时差 权重设 为 0 8 5 , 互 相关 走 时差 的震 源 间距 2 k m。 2 重定位结果分析 仲 O 4 8 1 2 1 6 2 0 时间 4 图 2 九江台记 录的 2 个 相似地震 的波形互 相关 示例 Fig2 Ex a mp l e o f wa v e f or m c r o s s c o r r e l a t io n o f t w o s imil a r e v e n t s r e c o r d e d a t s t a t io n J UJ 结合波形互相关 的 H y p o d d算法重新定位后 ,2 2 8次地震 中最终获得了 2 2 4次地震 的震源 参数 。通过奇异值分解法对其中少量地震进行定位精度检验 , 得到地震定位结果在水平方 向 上 的定位偏 差 为 0 5 k m 左右 , 垂 直 方 向上 的偏 差 2 k m。通 过 与震 相 走 时差 数据 对 比 , 波 形 互 相关数据可将走时差的识别精度平均提高 0 1 1 S 左右。通过与单纯利用震相走时差数据 的定 位 结 果对 比,结合 波形 互相 关数 据后 的定 位结 果平 均偏 差 可降低 1 k m左 右 ,相对 于 九江 一 瑞 昌 序列仅有的 6 k m左右的破裂尺度而言,可以揭示出更加精细的震源分布特征。 2 0 0 5年 九江 一 瑞 昌地 震 发生 时 ,江西 “ 九五 ” 数 字地震 台 网普遍 采用 交切 法进 行地震 定位 ; 由于交切法 的定位精度较低 , 特别是震源深度的误差常常较大 , 故江西地震台网的观测报告中 绝大部分地震没有给出震源深度。此次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主要集 中在 8 1 4 k m,占 总数的 9 3 ;其中又以 1 0 1 2 k m最具优势,占 4 6 ( 图 3 ) 。张小涛等( 2 0 0 6 ) 对九江一 瑞 昌地 震序列波速 比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震源深度 1 0 k m上下 , 波速 比平均值存在差异,而差异 层位正好是江西地区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分界层位 , 与 5 7主震的震源深度 ( 1 1 k m左右 ) 也较 为接近 。这反映了震源位置附近存在速度结构间断面 , 周 围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 存 在变 异 ,或许 与这 次地 震 的孕育 和发 生有 着 密切联 系 。 图 4 是重定 位 后 的 结 果 平 面 图 ,地 震 序 列 主 要 呈 现 N W ( 长 度 约 6 k i n) 和 N E( 长 度 约 4 6 k m) 2个方向的优势分布 ; 其中又以 N W 向分布的地震居多 , 且更具条带状特征分布,表现 出与洋鸡山一 武山一 通江岭断裂近似的走 向,N E向地震则与刘家一 范家铺一 城 门山断裂的走 向 基本一致。 5 7主震发生在 N W 向地震分布的西北端 , 4 8最大余震发生在 N E向地震分 布 的西南 端 。 考虑到 N W 和 N E 2个方向优势条带分布的显著差异 , 笔者将 2个条带分开进行讨论 。如 图 4 所示 ,N W 和 N E 2个条带的相交部分也有相当数量的地震 ,由于地下介质状况的错综复 杂 , 这部分地震 的发生可能受到来 自N W 和 N E 2个方 向断裂的作用和影 响,于是笔者并未将 2期 罗 丽等 : 江西九江 一 瑞 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3 4 7 剖面: A A 剖面: B B 图 6 N E向条带地震沿走 向( A A ) 和倾 向( B B ) 方 向的震 源深 度剖面图 F i g 6 F o c a l d e p t h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NE s e i s mic b e l t a l o n g s t r ik e d i r e c t io n( AA )a n d d i p d i r e c t i o n ( B B ) 表 2较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及震源机制解 Ta b l e 2 Fo c a l pa r a me t e r a n d me c h a n is m 裂 。此前有研究 ( 吕新彪等 , 1 9 9 7 ; 崔学军 , 2 0 0 3 ; 李传友等 , 2 0 0 8 ) 认为 , 九江一瑞昌地区 N W 向断裂切割了 N E向断裂 , 具有新生性 ,这一结果正好与本文推论相吻合。 3 发震过程讨论 根据 吕坚等( 2 0 0 8 ) 的研究结果 ( 表 2 ) ,M 5 7主震和 4 8最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不完 全一致。为了探讨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和破裂过程 ,笔者等进一步反演 了 2 0 0 5年 1 1月 2 6日M 4 5次大余震和 1 2月 3日M 4 0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图 4 , 表 2 ) 。从 图 4 可以看 出 ,1 号 M 5 7主震 的 N W 节 面 为带有 逆 断性 质 的左 旋走 滑 断层 , 2号 。 4 5地震 的 2个 节面 均为逆断层 , 3号 4 8最大余震 的 N E节面为带有正断性质 的右旋走滑断层 , 4号 4 0地 震的 N W 节面为带有正断性质的左旋走滑断层。这 4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存在一些差异 , 其中 1 号 和 4号地 震 的震 中 同位 于 N W 向条带 上 , 震 源机 制解 均存 在 1 组 走 向 N W, 倾 向 N E的节 面 ; 2号和 3号地震的震 中同位于 N E向条带上, 震源机制解均存在 1 组走向 N E, 倾向 s E的节面。 分析这 4次地震的震源位置、震 源机制 以及发生 的先后顺序 ,我们推测 : 5 7主震发生在 N W 向断裂上 , 破裂时断裂上盘往 N W 方向走滑兼逆推运动,破裂过程 中触发 了相交的 N E向 断裂 , 导致该断裂上盘向 N W 方向逆冲 , 继而引发了 2号 4 5地震 , 然后在构造应力场和 自 身的重力效应下 , N E向断裂上盘往 S W 方向走滑并有所下沉,引发 了3号 M 4 8最大强余震 , N W 向断裂则在后续的应力调整过程 中发生了 4号 4 0地震 ,断层运动方向示意于图 7 。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 2条断裂的活动情况,笔者将主震后头 3 d ( 2 0 1 5年 1 1月 2 6 2 8 E t ) 以 2期 罗 丽 等 : 江西九江 一 瑞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 和发震构 造再 研究 3 4 9 造可能为 N W 向的洋鸡山一 武 山一 通江岭隐伏 断裂 ,而 4 8最大余震 的发震构造可能为 N E 向的刘家一 范家铺一 城门山断裂 。 参 考 文 献 陈学 忠 ,吕坚 ,王慧敏 2 0 0 8 2 0 0 5年 I 1 月 2 6日江西九江 一 瑞 昌 5 7地震序列 的破 裂过程研究 J 地震 , 2 8 ( 1 ):1 O 0 1 0 6 C HEN X u e z h o n g L U J i a nWANG Hu i rai n 2 0 0 8 I n v e s t ig a t i o n o n r u p t u r e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J i u j i a n g - Ru i c h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e q u e n c e o f N o v e m b e r 2 6 , 2 0 0 5 J E a r t h q u a k e , 2 8 ( 1 ) :1 o 0 1 0 6 ( i n C h i n e s e ) 崔学军 2 0 0 3 赣江断裂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接合关 系 D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1 8 2 C U I X u e in n 2 0 0 3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 a n j i a n g F a u l t a n d t h e j u n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G a n j i a n g a n d T a n l u f a u l t s D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Wu h a n1 8 2 ( in Ch in e s e ) 黄浩 ,付虹 2 0 1 4 结合波形互相关 的双差定 位方法在 2 0 1 1 年盈江地震序列 中的应用 J 地 震研究 ,3 7 ( 2 ) : 21 O 一 2l 5 HUANG Ha o,FU Ho ng 2 0 1 4Ap p l ic a t io n o f do u b l e d iffe r e nc e r e l o c a t io n t e c h n iq ue c o mb ine d wit h wa v e f o r m c r o s s c o r r e l a t io n o n Y i n g j i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e q u e n c e i n 2 0 1 1 J J o u r n a l o f S e i s mo l o g ic a l R e s e a r c h , 3 7 ( 2 ) : 2 1 0 2 J 5 ( in Ch i n e s e ) 黄媛 2 0 0 8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 的双差算 法在地震定位 中的应用探讨 J 国际地震 动态 , 4 : 2 9 3 4 HUANG Yua n2 0 08St u dy o n t h e a pp l ic a t i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e DD a l g o r it hm wit h c r o s s c o r r e l a t io n o f wa v e f o r m d a t a in t h e e a r t h q u a k e l o c a t i o n J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n Wo r l d S e is m o l o g y , 4 : 2 9 3 4 ( i n C h i n e s e ) 李 传友 ,曾新福 , 张剑玺 2 0 0 8 2 0 0 5年江西九江 5 7 级 地震构造 背景与发 震构造 J 中 国科学 ( D辑 ) , 3 8 ( 3 ):3 4 3 3 5 4 L I C h u a n y o u,Z E NG Xin - f u,Z HAN G J ia n - x i2 0 0 8 S e is mo g e n ic t e c t o n ic 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2 0 0 5 M s 5 7 J i u j i a n g R u i c h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J S c i e n c e i n C h i n a ( S e r D) , 3 8 ( 3 ) : 3 4 3 3 5 4 ( in C h i n e s e ) 卢福水 ,曾新福 ,郑栋 ,等 2 0 0 6 九江一 瑞 昌 5 7级地震 发震构 造初探 J 防灾 减灾工程 学报 , 2 6 ( 增 刊 ) : 75 8 2 L U F u s h u i,ZE NG Xi n - f u,Z HENG D o n g ,e t a 1 2 0 0 6 S t u d y o n t h e s e i s mo g e n ic s t r u c t u r e o f J i u j i n g Ru i c h a n g M5 7 e a r t h q u a k e J J o u r n a l o f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o n a n d Mi t i g a t i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6 ( S u p p 1 ) : 7 5 8 2 ( i n C h in e s e ) 吕鹏 ,丁志峰 , 朱露培 2 0 1 1 结 合波形互 相关 的双差定位方法在 2 0 0 8 年汶川 I 地震 余震序 列 中的应用 J 地 震学报 ,3 3 ( 4 ) : 4 0 7 4 1 9 L U P e n gDI NG Z h i f e n g Z HU L u - p e i2 0 1 1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o u b l e d iff e r e n c e r e l o c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t o a fl e r s h o c k s o f 2 0 0 8 We n c h u a n e a r t h q u a k e u s in g w a v e f o r m c r o s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J A c t a S e i s m o l o g ic a S in ic a , 3 3 ( 4 ) : 4 O 7 4 1 9 ( in C h i n e s e ) 吕坚 , 倪 四道 , 沈小七 , 等 2 0 0 7 九江一 瑞 昌地震 的精确定位及其 发震构造初探 J 中国地震 , 2 3 ( 2 ) : 1 6 6 一 l 7 4 L O J i a n , N I S i- d a o , S H E N X i a o - q i, e t a 1 2 0 0 7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p r e c i s e r e l o c a t i o n a n d s e i s mo - t e c t o n i c s o f t h e J i u j i a n g - R u i c h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J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e a r c h i n C h i n a , 2 3 ( 2 ) :l 6 6 一 l 7 4 ( i n C h i n e s e ) 吕坚 ,郑勇 , 倪 四道 , 等 2 0 0 8 2 0 0 5年 1 1月 2 6 E t 九江一 瑞 昌 Ms 5 7 、 4 8地震 的震源机制解 与发震构造研 究 J 地球物 理学报 , 5 1 ( 1 ) :1 5 8 1 6 4 L 0 J ia n ,Z H E N G Y o n g ,N I S i d a o , e t a 1 2 0 0 8 F o c a l m e c h a n i s m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Ms 5 7 a n d Ms 4 8 J iu j ia n g R u ic h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o f N o v 2 6 , 2 0 0 5 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e o p h y s i c s , 5 1 ( 1 ) :1 5 8 1 6 4 ( in C h i n e s e ) 3 5 0 地震 地 质 3 8卷 吕新彪 , 姚 书振 , 周宗桂 1 9 9 7 江西九瑞地区岩浆岩系统与成矿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1 9 ( 1 ) : 2 7 3 6 L U X in b i a o Y AO S h u z h e nZ HO U Z o n g g u i1 9 9 7 Ma g ma t i c r o ck s y s t e m a n d min e r a l i z a t i o n in J i u j ia n g R u i ch a n g r e g i o n o f J ia n g x i J G 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e s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1 9 ( 1 ) : 2 7 3 6 ( in C h i n e s e ) 王椿镛 , 丁志峰 , 宋建立 , 等 1 9 9 7 b 大别造 山带地壳 s 波速度结构 J 地球物理学报 , 4 0 ( 3 ) :3 3 7 3 4 6 W ANG C h u n y o n g,DI NG Z h i f e n g ,S ON G J ia n l i,e t a 1 1 9 9 7 b S h e a r wa v e v e l o cit y s t r u ct u r e in D a b ie s h a n o r o g e n ic b e l t J C h i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e o p h y s i cs , 4 0 ( 3 ) : 3 3 7 3 4 6 ( i n C h i n e s e ) 王椿镛 , 张先康 ,陈步云 , 等 1 9 9 7 a 大别造 山带地壳结构研究 J 中国科学 ( D辑 ) , 2 7 ( 3 ) : 2 2 l 一2 2 6 W ANG Chu n y o n g,ZHANG Xia n k a n g,CHEN Bu y un,e t a1 1 99 7a Cr us t a l s t r uct ur e in Da bie s b a n o r o g e n ic be l t J S ci e n ce i n C h in a ( S e r D ) , 2 7 ( 3 ) :2 2 1 2 2 6 ( in C h i n e s e ) 汪锐 , 谭成轩 , 安美建 , 等 2 0 1 3 结合波形互相关 的双差定位在北京西北地 区地震 活动性研 究 中的应用 J 地学前缘 , 2 O ( 4 ) :1 1 5 1 2 4 WAN G Ru i,T AN C h e n g x u a n,AN Me i j ia n,e t a 1 2 0 1 3 ,A p p l ica t i o n o f d o u b l e - d i f f e r e n ce r e l o ca t io n t e ch n i q u e t O s e i s m i c a ct i v i t v i n t h e n 0 r t h w e s t e r n B e i j i n g u s i n g w a v e f o r m cr o s s co r r e l a t i o n J E a r t h S cie n ce F r o n t ie r s ,2 0 ( 4):1 1 5 1 2 4( i n C h in e s e ) 杨 中书 , 曾文敬 2 0 0 7 利用双差法对 2 0 0 5年江西九江一 瑞 昌 5 7级地 震序列重新 定位 J 地震地 磁观测与 研 究 ,2 8 ( 2 ):2 5 3 1 Y ANG Z h o n g s h u,Z EN G We n j i n g 2 0 0 7Re l o ca t io n o f t h e 2 6 N o v 2 0 0 5 J i u j i a n g R u i ch a n g M5 7 e a r t h q u a k e s e q u e n ce u s i n g t h e d o u b l e d i ff e r e n ce e a r t h q u a k e l o c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J S e is m o l o g ica l a n d G e o m a g n e t ic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h ,2 8 ( 2 ) : 2 5 3 1 ( i n C h i n e s e ) 张小涛 ,吕坚 , 马光庆 , 等 2 0 0 6 九江一 瑞 昌地震序列 的波速 比特征研究 J 华北 地震科学 , 2 4 ( 4 ) : 3 6 4 O Z HANG Xi a o t a o,L I 3 J ia n,MA Gu a n g q in g ,e t a 1 2 0 0 6 C h a r a ct e r is t i cs o f V V r a t io i n t h e s e r i e s o f J i u j ia n g R u ich a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J N o r t h 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 S ci e n ce s , 2 4 ( 4 ) : 3 6 4 0 ( in C h i n e s e ) Ha uk s s o n E Sh e a r e r P20 0 5S o ut he r n Ca l if o r nia h y p o ce n t e r r e l o ca t io n wit h wa v e f o r m cr o s s co r r e l a t io n, pa r t 1: R e s u l t s u s i n g t h e d o u b l e d i ff e r e n ce me t h o d f J B u l l S e is m S o e A me r ,9 5 ( 3 ):8 9 6 - 9 0 3 S ch w e it z e r J 2 0 0 1 H Y P O S A T 。 A n e n h a n ce d r o u t in e t o l o ca t e s e is mi c e v e n t s J P u r e a n d A p p l i e d G e o p h y s i cs ,1 5 8 (1 2 ):2 7 7 2 8 9 W a l d ha us e r F,El l s wo r t h W L 20 0 0A do ub l e dif f e r e n ce e a r t h qu a k e l o ca t io n a l g o r it hm :Me t h o d a n d a p p l ica t io n t o t he N o r t h e r n H a y w a r d F a u l t , C a l i f o r n i a J B u l l S e i s m S o c A me r , 9 0 ( 6 ) :1 3 5 3 - 1 3 6 8 W a l d ha us e r FS s h a ff D P2 0 08L a r g e s ca l e r e l o ca t io n o f t wo d e ca d e s o f no r t h e r n Ca l if clr n ia s e is micit y us in g cr o s s - co r r e l a t io n a n d d o u b l e d i f f e r e n ce m e t h o d s J T r a n s l a t e d Wo r l d S e is m o l o g y ,1 1 3 ( B 8 ) : 4 1 7 7 4 1 8 3 2期 罗 丽等 : 江西九江一 瑞 昌地震 序列 震源位置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3 5 1 RESTUDY oN HYPOCENTRAL LoCATI oN AND S EI S M OGENI C T E CT ON I C oF T HE J I U J I ANG- RUI CHANG s 5 7 E ART HQUAKE S E QUE NC E, J I ANGXI P RoV I NC E L U O L i L U J i a n Z E N G We n - j i n g T A N G L a n - r o n g ( E a r t h q u a k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o n 0 厂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3 9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We c o l l e c t e d s e is mic r e c o r d s o f 2 2 8 ML 1 0 J iu j ia n g - Ru ic h a n g Ms 5 7 e a r t h q u a k e s e q u e n c e f r o m De c 2 6,2 0 05 t o J un 3 0,2 0 06 By u s in g d o u b l e d if f e r e nc e me t h o d c o mb in e d wit h wa v e f o r m c r o s s - c o r r e l a t io n,t h o s e e a r t h q u a k e s we r e r e l o c a t e d a n d f in a l l y t h e a c c u r a t e s o u r c e pa r a me t e r s o f 2 2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开选聘流动编制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湖南资兴市面向本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医学生考核招聘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山东土地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和政羊智慧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招聘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洗车培训课件
- 玉阳妈妈育儿知识培训课件
- 20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某国企梅河芳邻选手村项目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宝鸡市金台区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核销岗位计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学历提升-成人高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法学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止血技术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ECMO护理进修汇报
- 2025年(完整版)(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与答案
- 首钢职务职级管理办法
-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指南
- 2025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英语试卷
- 跨境电商股权分配协议范文
- 2025年深圳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招投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