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904-2005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相比于《GB 1904-1989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
范围和适用性:2005版标准可能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范围或适用的食品类别做了更明确或扩展的界定,以适应食品安全法规的最新要求及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
-
技术要求:新标准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可能包括纯度、水分、灰分、pH值、粘度、重金属含量(如铅、砷等)以及微生物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或具体的限量要求,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
检验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2005版标准引入了新的或改进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更加精确、灵敏,便于准确测定产品各项指标,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标识:新标准可能对产品的标签标识要求进行了细化,要求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以及使用说明等,以便于消费者和监管机构更好地了解产品信息。
-
实施日期与替代关系:2005版标准明确了其生效日期,并声明替代1989版标准,指示相关企业、检测机构及监管部门按照新标准执行。
-
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了标准中引用的其他技术规范或标准的版本,确保所有引用内容均为当前有效,符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法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2 2 0 . 2 0X 42日 防 月4L do. A E 士t 1 3 1 1 不11 薄 升 弓贫 上芬 摊 爹卜 1 三 f 二尹、 仁 枯 步夸 刁 弓 丛1 逛1勇凡 牢 刁 屯仆主 GB 1 9 0 4 - 2 0 0 5 代替 G B 1 9 0 4 -1 9 8 9 名酝 口 之 习 导石n记 卜 1 叮竿吞 仁 口 唯 断 乙 , r去 本 卜到比 渔击 乒 乏口 口用rv / J 14 7 1 J无 义 甲 名 宙0 -0 丁i 博勇 夜t 州 F o o d a d d i t i v e - S o d i u m c a r b o x y me t h y l c e l l u l o s e2 0 0 5 - 0 6 - 3 0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 中 华人民 共和 国国 家 质量 监督 检 验检 疫 总局 , 小 ha、 Cim辈秘 泥瞥趟 岑豁荟发 布 GB 1 9 0 4 - 2 0 0 5 曰 日 o li胃 本标准表 2中的部分指标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食品法典委员会( C A C ) 梭甲基纤维素钠” ( 发布于 1 9 8 7 年)(以下简称 C A C标准)(英文版) 。 本标准根据 C A C标准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 在采用 C A C标准时, 本标 准作 了一些修改。本标准与 C A C标 准的主要差异如下 : 增加了粘度项 目( 本标准的 4 . 2 ) 。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 保留 G B 1 9 0 4 -1 9 8 9 的设定; 增加了铁含量项目( 本标准的4 . 2 ) 。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 保留G B 1 9 0 4 -1 9 8 9 的设定; 未设钠含量项 目。这是因为钠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取代度的测定结果通过计算可换算; 未设梭甲基纤维素钠含量、 乙醇酸钠含量项 目。这是因为 C A C标准的竣甲基纤维素钠含量 是由 1 0 0 减去氯化钠和乙醇酸钠的百分含量而得, 考虑我国生产企业工艺装备现状, 未控制 乙醇酸钠含量, 只控制了氯化物含量( 以C 1 计1 . 2 %) ; 一一 修改了干燥减量、 重金属含量、 砷含量、 铅含量、 氯化钠含量的指标 , 前 四项优于 C A C标准, 氯 化钠含量指标差于C A C标准( 本标准的4 . 2 ) ;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粘度的测定的试验方法采用A S T M D 1 4 3 9 : 1 9 9 7 ( 梭甲基纤维素钠试验方 法标准 , 其他项 目的试验方法均采用我国产品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第 5 章) 。 本标准代替 G B 1 9 0 4 -1 9 8 9 食品添加剂梭甲基纤维素钠 。 本标准与 G B 1 9 0 4 - 1 9 8 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产品重新进行 了分类和命名( 见第 3 章) ; 增加了对铅含量的控制( 见4 . 2 ) ; 以取代度项目 代替了钠含量项目( 此两项指标可以换算)(见4 . 2 ) ; 粘度指标由)3 0 0 m P a s 修改为)2 5 m P a s , 氯化物含量( 以 C 1 计) 指标由镇1 . 8 修改为 200-500 400-2洲标准下载网()GB 1 9 0 4 - 2 0 0 53 . 2 命名说明 F X或X X X 丁 一 仁 一 一 ,一 取 代 度 主 值 L 一 一 一 一 代表不同粘度范围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 匕 一 一 一一 一一 代表 使用领域, 为食品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 型号命名示例: 食品( f o o d ) 用F , 特高( v e r y h i g h ) 粘度 - - - V H。 取代度)0 . 9 0 - .- - - 9 , 记作F VH 9 ; 食品( f o o d ) 用 F , 高( h i g h ) 粘度一一H, 取代度)0 . 9 0 一一9 , 记作 F H 9 ; 食品( f o o d ) 用一一F , 中( m i d d le ) 粘度一 一 M, 取代度)0 . 6 0 一 一6 , 记作 F M6 ; 食品( f o o d ) 用一 一 F , 低( l o w ) 粘度 一I , 取代度)0 . 6 0 一 一 6 , 记作 F I A 04 要求4 . 1 外观 : 食品添加剂按甲基纤维素钠呈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粉末 。4 . 2 食品添加剂梭甲基纤维素钠应符合表2 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 2 技术要求。日。、注: 砷( A s )的质分数、 铅( P b ) 的质f分数和皿金属( 以P b 计) 的质f分数为强制性要求。I a当 粘 度 ( 质 量 分 数 粉 水 溶 液 ) 狱0 0 0 rn P a 时 应 改 用 质 旱 分 数 为 YO 水 溶 液 测 定 5 试验 方法5 . 1 鳌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5 . 2 一 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 G B / T 6 6 8 2 中规定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 B / T 6 0 1 , ( T B / T 6 0 2 , G B ; T 6 0 3的规定制备。5 . 3 鉴别试验5 . 3 . 1 试剂5 . 3 . 1 . 1 盐 酸 ;5 . 3 . 1 . 2 碘化钾一 碘水溶液 : 取碘 0 . 5 g和碘化钾 1 . 5 g 溶于 2 5 m 1 水中;标准下载网() GB 1 9 0 4 - 2 0 0 55 . 3 . 1 . 3 硫酸铜( C u S O , 5 H 2 0 ) 溶液: 2 0 g / l _5 . 3 . 2 试验溶液的制备 取2 g 实验室样品, 置于 1 0 0 m l 一 温热水中, 搅拌均匀, 继续搅拌至胶状, 冷却至室温。5 . 3 . 3 鉴别 方法5 . 3 . 3 . 1 取试验溶液约 3 0 m l - , 加人 2 -3 滴碘化钾碘水溶液, 不出现蓝色。5 . 3 . 3 . 2 取试验溶液约 5 0 ml, , 加入 1 0 M I , 硫酸铜溶液 , 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5 . 3 . 3 . 3 用盐酸湿润铂丝 , 先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再蘸取试验溶液少许, 在无色火焰 中燃烧, 火焰即呈鲜黄色。5 . 4 粘度的测定5 . 4 . 1 仪器5 . 4 . 1 . 1 粘度计: B r o o k f i e l d 型或141 类型粘度计;5 . 4 . 1 . 2 容器 : 玻璃瓶, 直径约 6 4 m m, 深 1 5 2 m m, 顶部不收缩( 上下直径一致) , 容量 3 4 0 m l, ;5 . 4 . 1 . 3 恒温水浴;5 . 4 . 1 . 4 机械搅拌器: 不锈钢或玻璃制( 见图 1 ) , 连接在一个不 同负荷下能以 9 0 0 r / min 士1 0 0 r / m i n旋转的变速电动机上。 单位为毫米 下 I I 不锈, I I 连续焊接,光 一 州率一不喷砂 3 6 5 一 卞 图 1 搅拌器转子5 . 4 . 2 分析步骤 称取经1 0 5 士2 千燥2h 的2 . 4 g ( 配制质量分数为 1 浓度的试验溶液) 或4 . 8 g ( 配制质量分数为2 浓度的试验溶液) 试样, 精确至1 mg 。在玻璃杯内加人2 3 7 . 6 m l . ( 配制质量分数为1 浓度的试验溶液) 或 2 3 5 . 2 m l, ( 配制质量分数为 2 浓度的试验溶液) 水, 将搅拌器放至玻璃杯中, 搅拌叶离杯底 1 0 m m左右 , 开始搅拌并慢慢加人试样 , 调 节搅拌速度至 ”0 r / mi n 士1 0 0 r / m i n , 搅拌 2 h , 如试样没有彻底溶解, 再延续搅拌 。 . 5 h , 移开搅拌器, 将玻璃杯放人恒温水浴 2 5 C -0 . 2 下 1 h , 取出, 手动搅拌 1 0 s , 用粘度计测粘度。按表 3 选择适当的转子和转速, 转子旋转 1 m i n 后读数 。标准下载网()GB 1 9 0 4 - 2 0 0 5 表 3 粘度计转子 、 转速和系数对应表合享 方布5 . 4 . 3 结果计算 粘度1 , 数值以毫帕秒( m P a S ) 表示, 按式( 1 ) 计算: I 读数X系数“ “ “ “ “ “ “ “ ( 1) 式中: 系数表 3中给出。 试验结果应注明试验溶液的浓度及所用转子的转子号和转速。5 . 5 取代度的测定5 . 5 . 1 方法提要 样品经乙醇洗涤去除可溶性盐 , 干燥并经高温灼烧, 残渣为氧化钠 , 加水溶解生成氢氧化钠 , 加过量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硫酸, 通过计算得到每一个无水葡萄糖单位中梭甲基基团的平均数值, 即为取代度。5 . 5 . 2 试剂5 . 5 . 2 . 1 无水乙醇;5 . 5 . 2 . 2 乙醇溶液: 9 -1 0 ;5 . 5 . 2 . 3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c ( 1 / 2 H Z S 0 , ) =0 . 1 m o l / L . ;5 . 5 . 2 . 4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 H) =0 . 1 m o l / L ;5 . 5 . 2 . 5 甲基红指示液: 1 g / I _ o5 5 3 仪器5 . 5 . 3 . 1 玻璃砂增祸 : 滤板孔径 1 5 t c m - 4 0 ti m;5 . 5 . 3 . 2 蒸发皿 : 2 0 m l . -2 5 ml , ,5 . 5 . 4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 . 5 g 实验室样品, 精确至 0 . 0 0 0 2 g , 置于玻璃砂增涡中, 用预先加热至 5 0 *C - 7 0 的乙醇溶液洗涤多次( 每次加满玻璃砂增祸) , 直到加 1 滴铬酸钾溶液和 1 滴硝酸银溶液的滤液呈砖红色, 为洗涤完成, 反之应继续洗涤, 一般洗涤五次。最后一次用无水乙醇洗涤, 将洗涤后的试样移人扁型称量瓶,于 1 2 0 士2 干燥 2 h ( 1 h 左右时, 将称量瓶内试样轻轻敲松) 。加盖移人干燥器 内, 冷却至室温。称取约1 g 试样, 精确至0 . 2 m g , 置于蒸发皿中, 在电炉上炭化至不冒烟, 放人3 0 0 0C高温炉, 升温至7 0 0 0C士2 5 0C, 保温 1 5 m in , 关闭电源, 冷却至 2 0 0 0C 以下, 移人 2 5 0 m I . 烧杯内, 加 1 0 0 m L水和 5 0 m L 士0 . 0 5 m 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 缓缓沸腾 1 0 m i n , 加 2 -3 滴甲基红指示液, 冷却,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恰褪。5 . 5 . 5 结果计算 取代度( x n . s ) 按式( 2 ) 和式( 3 ) 计算: 叭 C , 一认 C , C B 一 。 (2) n2 0 . 1 6 2 C . X D . 5今 ; 二 万 二二 二 “ “ 。 二(3) 1 一0 . 0 8 0 C B GB 1 9 0 4 - 2 0 0 5 式中: C s 每克样品所 含梭甲 基毫摩尔数, 单位为 毫摩尔每克( 1 0 - 3 m o l / g ) ; 认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5 . 5 . 2 . 3 ) 的体积的数值 , 单位为毫升( m L ) ; ,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 单位为摩尔每升( m o l/ L ) ; 认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5 . 5 . 2 . 4 ) 的体积的数值, 单位为毫升( m L ) ; C Z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 单位为摩尔每升( m o l/ L ) ;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g ) ; 0 . 1 6 2 纤维素中一个葡萄糖单元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每毫摩尔( g / 1 0 - 3 M O D; 0 . 0 8 0 -梭甲基钠基团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每毫摩尔( g / 1 0 - , M O D .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 . 0 2 .5 . 6 p H值的测定 用电位法测定或用p H试纸测定1 0 g / L样品水溶液的p H值。用电位法测定时按G B / T 9 7 2 4 的规定进行, 称取约l . 0 g 实验室样品, 精确至0 . 0 1 g , 加1 0 0 m l . 无二氧化碳的水, 混合均匀后进行测定。5 . 7 干燥减f的测定5 . 7 . 1 分析步骤 称取约 4 g 实验室样品, 精确至 0 . 0 0 1 g, 置于预先于 1 0 5 士2 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 中, 于1 0 5 士2 干燥2 h , 冷却至室温, 称量。5 . 7 . 2 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坳, 数值以表示, 按式( 4 ) 计算: w , 一m 二 二 m , X 1 0 0 ( 4 ) 刀 2 式 中: 二干燥前试料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9 ) ; m , 干燥后试料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g ) o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 . 5 %.5 . 8 氮化物含f的测定5 . 8 . 1 方法提要 样品溶于水, 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用电位计指示终点。溶液中加人过氧化氢以降解溶液粘度。5 . 8 . 2 试剂5 . 8 . 2 . 1 硝酸;5 . 8 . 2 . 2 过氧化氢;5 . 8 . 2 . 3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c ( A g N 认) =0 . 1 m o l/ l -5 . 8 . 3 仪器5 . 8 . 3 . 1 电位滴定仪: 配银电极和硫酸亚汞一 硫酸钾电极;5 . 8 . 3 . 2 微量滴定管: 1 0 m l-5 . 8 . 4 分析步骤 称取经1 0 5 士2 干燥2 h 的2 g 试样, 精确至0 . 0 0 0 2 g , 置于2 5 0 m l . 烧杯中, 加5 0 m l . 水和5 m l .过氧化氢。 将烧杯置于蒸汽浴中加热, 间歇搅拌以获得不粘稠的溶液。如果 2 0 m in 后溶液粘度还未完全降解, 再加 5 m L过氧化氢并加热直到降解完全。冷却烧杯, 加 1 0 0 m l 、 水和 1 0 m l . 硝酸, 置于电位滴定仪的磁力搅拌器上, 用微量滴定管滴加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至电位终点。GB 1 9 0 4 - 2 0 0 5 其他按照 ( ; B / F 9 7 2 5 的规定进行。5 . 8 . 5 结果计算 氯化物含量以氯( C D 的质量分数 w 2 i 十 , 数值以表示, 按式( 5 ) 计算: z v 2 一 ( 业一)-0 0 ) cm X 10 0 , ( 5 ) i n 式中: V - 一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5 . 8 . 2 . 3 ) 的体积的数值 , 单位为毫升( m l , ) ; c -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 单位为摩尔每升( m o l / l , ) ; In 一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 , 单位为克( 9 ) ; M 一氯离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每摩尔( g / m o ll ( M=3 5 . 5 ) .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 . 1 写。5 . 9 砷含盘的测定 按 G B / T 5 0 0 9 . 7 6 规定的“ 砷斑法” 进行。按“ 湿法消解” 处理样品; 测定时量取 1 0 . 0 m l . 试料消化液( 相当于 1 . 0 g 实验室样品) ; 量取 2 . 0 0 m l , 砷( A s ) 标准溶液( 相当于 0 . 0 0 2 m g A s ) 制备砷限量标准液。5 . 1 0 铅含盘的测定 按 G B / T 5 0 0 9 . 7 5 规定的“ 限量试验” 进行。按“ 湿法消解” 处理样品; 测定时量取 1 0 . 0 m l . 试料消化液( 相当于1 . 0 g 实验室样品) ; 量取0 . 5 0 m 1 _ 铅( P b ) 标准溶液( 相当于0 . 0 0 5 m g P b ) 制备铅限量标准液。5 . 1 1 重金属含盘的测定5 . 1 1 . 1 试剂5 . 1 1 . 1 . 1 盐酸 ;5 . 1 1 . 1 . 2 乙酸溶液: 1 +4 ;5 . 1 1 . 1 . 3 硫化钠溶液: 1 0 0 g / l ;5 . 1 1 . 1 . 4 铅( P b ) 标准溶液; l m l溶液含( ) 0 1 m g P b ,5 . 1 1 . 2 分析步骤5 . 1 1 . 2 . 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经 1 0 5 C -4 - 2 干燥 21、 的 2 . 0 g 试样, 精确到 0 . 0 1 g , 置于蒸发皿中, 炭化后于 5 0 0 士2 5 灼烧灰化, 冷却后加 2 m l盐酸, 在水浴上蒸发至干, 冷却后用 4 m l乙酸溶液和 2 0 m l水溶解残留物。必要时加以过滤, 滤纸上的残留物每次用 5 T il l , 水洗涤, 共洗涤二次。 合并滤液及洗涤液, 稀释至 5 0 n i l , 为试验溶液。取试验溶液 2 5 m l至 5 0 m l , 比色管中 为 A管。5 . 1 1 . 2 . 2 铅( P b )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取 4 m l乙酸溶液移人 5 0 n i l比色管中( 与 八管配套) , 加人 1 . 5 0 m l 铅标准溶液, 加水至 2 5 n i l , 为B管。5 . 1 1 . 2 . 3 测定 向 A , B两管各加人两滴新配制的硫化钠溶液, 很快地混合, 摇匀, 于暗处放置 5 m in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A管所呈暗色不深于 B 管为合格5 . 1 2 铁含量的测定5 . 1 2 . 1 试剂5 . 1 2 . 1 . 1 盐 酸 ;5 . 1 2 . 1 . 2 高锰酸钾溶液: 0 . 1 g / 1 ;5 . 1 2 . 1 . 3 硫氰酸钱溶液: 2 0 g / I ;5 . 1 2 . 1 . 4 铁( F e ) 标准溶液: l m l 溶液含( ) 0 1 m g Fe, GB 1 9 0 4 - 2 0 0 55 . 1 2 . 2 分析步骤5 . 1 2 . 2 . ,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经1 0 5 士2 干燥2h 的1 . 0 g 试样, 精确到0 . 0 1 g , 置于白金柑祸中灼烧灰化后, 冷却, 加5 m L盐酸, 使之溶解, 加水过滤于比色管中, 滤液及洗涤液合并, 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色不褪 , 加 5 m L硫氰酸按溶液, 稀释至 5 0 m L 为试验溶液, 为 A管。5 . 1 2 . 2 . 2 标准溶液配制 取 5 m L盐酸, 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色不褪, 加 5 m L硫氰酸馁溶液, 加人 2 0 . 0 0 m L铁( F e ) 标准溶液至比色管中( 与 A管配套) , 加水至 5 0 m L , 为 B管。5 . 1 2 . 2 . 3 测定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 A管所呈暗色不深于 B管为合格。6 检验规则6 . 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 . 1 . 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 为表2 技术要求中的粘度、 取代度、 p H值、 干燥减量和氯化物含量, 应逐批进行检验。6 . 1 .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 目 为表 2 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 目。在正常情况下, 每两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更新关键生产工艺; b ) 主要原料有变化; c ) 停产又恢复生产; d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 合同规定。6 . 2 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 每批的量不超过生产厂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GB 46032-2025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
- 2025年建筑工地抹灰安全题库解析集
- 2025年康复训练面试高频题
- 2025年机械工程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
- 2025年AI主播入门初级题库解析
- 2025年卡丁车教练员考试通关秘籍模拟题集与答题技巧
- 2025年化学初级工无机题解
- 2025年市委党校教师招聘面试问题解答
- 2025年高压电工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AI智能语音技术实战指南及考试题库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GB/T 38537-2020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C扫描法
- GB/T 11446.10-1997电子级水中细菌总数的滤膜培养测试方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要求DB50-T 1234-2022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 评估报告
- 科技项目申报专员系列培训(技术攻关项目)
- 品质异常处罚细则及奖罚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