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部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pdf_第1页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部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pdf_第2页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部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pdf_第3页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部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pdf_第4页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Ⅰ矿区深部边部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1 卷第 7期 2 0 1 2年 7月 地质通报 GEoLoGI CAL BI I I ETI N O F CHI NA Vo l _ 3 1 No 7 J u 1 , 2 0 1 2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 I 矿区深部边部地质一 地电化学一 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李天虎 , 罗先熔 ,彭桥梁 , 王 伟 , 罗小平 , 宋 忠宝 , 文雪琴 。 L I T i a n h u , L UO Xi a n r o n g 2 , P E NG Qi a o h a n g , WA NG W e i , LUO Xia op ing ,S ONG Zho n g b a o , W EN Xu e q in 3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 中心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2 桂林理工大学 广 西 桂林 5 4 1 0 0 4 ; 3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 学系,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1 Xi 帆 C e n t e r o f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 C h in a G e o lo g i c al S u rv e y Xi 帆。 7 1 0 0 5 4 , S h o a n x i , C h in o ; 2 G u il i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o g y , G u il i n 5 4 1 0 0 4 , G u t m g x i , C h i na; 3 D e p a r t m e n t o fG e o s c i e n c e , T a y nan U n i v e r s it y ofT e c h n o lo gy, T a i y u a n 0 3 0 0 2 4 , S h a n x i , C h i n a 摘要 : 在综合研 究分析金 川铜镍矿 区前人 资料 的基础上 , 经现场地质调查、 收 集地质资料 , 总结 了矿 区的成矿规律 , 有针对性地 在 I 矿 区的北 东侧 开展 了地质一 地球电化 学一 地球物理多元信息的深部边部成矿预测 。根据地 电化学数据的统计结果 , 对矿 区 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 用、 成矿期 次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 了探讨 , 以此确定 了地电化 学综合异常 : 在掌握矿 区岩石、 矿石物性特 征 的情况下 ,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推测在 I 号矿体与 F 1断裂之 间存在一 隐伏的超基性岩体 。 最终对矿区进行地质一 地 电化学一 地 球 物 理 特 征 的 综 合 分析 圈定 了测 区的 找 矿 远 景 区。 关键词 : 金 川铜镍矿 ; 地球 电化 学;多元信息 ; 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2 5 5 2 ( 2 0 1 2 ) 0 7 1 1 9 2 0 9 L i T H, L u o X R , P e n g Q L , Wa n g W, L u o X P , S o n g I B , We n X Q Ge o l o g ic a l -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 g e o p h y s ic a l mu l t i f a c - t o r in f o r ma t i o n o r e pr o g n o s i n t h e d e p th a n d o n t h e e d g e o f No I min in g a r e a o f the J in c h u a n c o p p e r - ni c k e l s u l fi d e o r e d e p o s i t , Ga n s u P r o v i n c e G e o lo g i c a l B u l l e t i n o f C h i n a , 2 0 1 2 , 3 1 ( 7 ) : 1 1 9 2 1 2 0 O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a v a il a b l e d a t a , t h e a u tho rs ma d e fie l d g e o l o g i c a l i n v e s tig a tio n , c o l l e c t e d g e o l o gi c al d a t a a n d s u mme d u p t h e me t a l l o g e n ic r e g ul a r it y i n J in c h u a n c o p p e r n ic k e l s ulfid e o r e d e p o s i t Mu l t i f a c t o r in f o r ma ti o n g e o l o gi c al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l g e o p h y s i c al o r e p r o s p e c t i ng wo r k Was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he n o h e ast s i d e o f No I mi n i n g a r e a Ac c o r d i n g t O s t a tis tic s o f g e o e l e c t r o c he mic a l d a t a ,t he a ut ho r s inv e s ti g a t e d the biog e oc he mic al c h a r a c t e r is ti c s of the min ing are a in s uc h a s pe c t s a S e l e me nt a s s oc ia ti o n, m ine r a l iz a ti on a n d m e t a l l o g e nic s tage s ,a n d the n de fi ne a t e d t he g e o e l e c t r oc he mic a l c omp r e he ns iv e an oma l y W ith the und e r s tand ing of p h y s i c al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r o c k s a n d o r e s , the a u t h o rs infe r r e d t h a t t h e r e e x i s t a c o n c e ale d u l t r a b asic r o c k mass b e t we e n No I min in g are a a n d F 1 f a u l t b a s e d o n g e o p h y s i c al p r o s p e c tin g On t h e b a s i s o f a g e o l o gi c al g e o e l e c o c h e m ic al g e o p h y s i c al i n t e g r a t e d a n al y s is , t h e pr omis ing t a r g e t s we r e d e l ine a t e d in t he s t ud y are a Ke y wo r d s : J i n c h u a n c o p p e r n ic k e l s u l fid e o r e d e p o s i t ;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s t r y ; mu l t if a c t o r i n f o r ma tio n ; me t al l o g e ni c p r o g n o s is 收稿 日期 : 2 0 1 1 - 0 9 - 1 9 : 修 订 日期 : 2 0 1 2 0 1 2 9 资助项 目: 国际科技合作项 目 矿产资源多元信息勘查技术开发及综合示范研究 ( 编号 : 2 0 0 7 DF A2 0 9 1 0 ) 和山西 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黄土覆盖区金属矿含矿信息迁移机理研究 ( 编号: 2 0 0 9 0 2 1 0 0 7 1 ) 作者简介: 李 天虎 ( 1 9 8 2 -) , 男 , 在读硕士 , 助理工程师, 从事矿产调查工作。E ma i l : fifia n h u 2 0 0 5 1 6 3 c o m 第 3 1 卷 第 7 期 李天虎等 : 甘肃金川铜镍矿 床深部边部地质一 地 电化学一 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1 1 9 3 1 区域地质背景 金川铜镍矿床大地构 造位置位于华北 地台阿 拉善地块 西南缘 的龙 首山隆起 中,矿床南邻 活动 强烈的祁 连板块 , 北接相对稳定 的阿拉善地块 。本 区 区 域 构 造 发 育 【 1 , 主 要 断 层 有 F 、 F 、 F 、 F F 、 F 等( 图 1 ) 。区内出露地层为前长城纪龙首山群 , 其下部为 自家嘴子组 系一套 经历高角闪岩相 部 分重熔 的变质岩石 , 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 斜长 角 闪岩和大理岩组成 , 其上部为 由片岩 、 片麻岩 和大 理岩组成 的塔马子沟组成 。区内岩浆岩发育 , 镁铁 质一 超镁 铁质岩体 ( 金川 岩体 ) 沿龙首 山隆起断续 分布于该隆起 中东段 , 形成于元古宙 , 并侵人到 白 家 嘴子 组 进 而成矿 。 金川 I 铜镍硫 化物矿床 的容矿 岩体 大致 以 1 0 交角不整合侵位于前长城系 白家嘴子组 中( 图 1 ) , 岩体直接 与片麻岩 、 大理岩 、 条带状 混合岩 接触 , 呈 不 规 则 的岩 墙 状 产 出 。 金 川 现 存 岩 体 长 约 6 5 0 0 m, 宽 2 0多米 到 5 0 0多 米 , 延 深数 百米 , 最深 超过 1 1 0 0 m。 岩体东西 两端被第 四系覆盖 , 中部出 露地表 。上部已经遭 到剥蚀 ,岩体基岩 面积约为 1 3 4 k m 。岩体走向 NW5 0 o , 倾 向 S W , 倾角 5 0 8 0 o 。 岩体由西向东分为 4段 , 依次编号为、 I、 、 四 个 矿 区 ( 图 1 ) 。 大量观测资料表明,金川含矿岩体为一复式侵 入体 至少分 4期先后侵入成岩成矿闭 。 2 金川 I矿区矿床地质 岩体出露地表长 1 5 0 0 m, 介于断层 与 F 之 间 西部最大宽度 达 3 2 0 m 向东逐渐变 窄 , 宽仅 2 0 余米 , 倾 向延深大于 7 0 0 m。 岩体走 向 NW5 0 6 0 , 倾 向 S W , 倾角较陡 , 一般为 7 0 - 8 0 。 。 含矿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前震旦系片麻岩、斜长 角闪岩和大理岩 中,这套变质岩既为含矿岩体的围 岩 , 也是部分矿体 的围岩。 矿区地层为一向 S W 倾斜的单斜构造 ,层间褶 皱较发育 , 常形成一些紧闭的小型背斜和向斜 。 褶皱 轴向多为北东向。 矿区断层较发育 , 按其产状可分为 以下 3组( 图 2 ) : Nw 向逆断层 , 以 F 、 F 断层为 代表 。 该组断层为矿区的主干断层 。 力学性质为压扭 性 ,断层带平行密集展布 ,其间距由北向南逐渐加 大; N E E向断层, 以F 。 、 F 一 为代表; 近 S N向平 推断层 , 以 F 。 为典型代表。 矿体的空间产 出与构造关系十分密切 构造不 仅控制着含矿岩体的空间展布 也控制着矿体 的空 间定位 。深大断裂控制着 含矿超基性岩体 的空 间 图 1 金川岩体地质略图1 l F i g 1 Ge o l o g c a l s k e t c h ma p o f J i n c h u a n r o c k ma s s 1 一第四系全新统 ; 2 一 前长城系白家嘴子组中段 ; 3 一 前长城系 白家嘴子组上段 : 4 一前长城系自家 嘴子组 下段 ; 5 一 第一期含二辉 橄榄岩 ; 6 一第 一期二辉橄榄 岩 ; 7 一 第一期橄榄二辉岩 ; 8 一 第二期含二辉 橄榄岩 ; 9 一第二期二辉橄榄岩 ; 1 O 一第 二期橄榄二辉岩 ; 1 1 一侵入体岩相界限 : 1 2 一侵入期次界限 : 1 3 一地质实测 、 推测界 限 ; 1 4 一实测 、 推测断层界 限; 1 5一矿 区编号 : 1 6 一工作区范围 地 质通 报 GE oL OG I C AL BUL L E T I N O F C HI N A 2 0 1 2年 图 2金川矿区断层 图3 1 F i g 2 F a u l t ma p o f t h e J i n c h u a n o r e d i s t r i c t 分布与延 伸 ; 超基性岩体上 的 NE向横跨褶皱 是层状矿体加厚 、 构造变质热液叠加的有利部 位 , 因而有利 于厚大 的富矿体 的形成 : 与超基 性岩体斜 交的 E W 向断裂具多次活动 的特点 。 使含矿岩体 多次破碎 。 并在部分地段将岩体拖 曳旋转成柱状 ,后期构造一变质热液携带成矿 物质在断裂带或破碎地段聚集成矿。 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 ,以加里东期最为强 烈 , 吕梁期、 海西期次之 , 燕山期微弱。 与含矿有 关的超基性岩主要形成于吕梁期。 3 地 电化学法找矿 以电化学迁移为原理的地球化学测量找矿 法就 叫地 电化学勘查法4 , 其形成原理如图 3 所示嗍 。 本工作区采用的地电化学方法为地电提 取法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法。 地电提取法利用人工电场 的作用 ,使地下 岩石中的离子动态平衡被破坏 ,促使离子向离 子收集器中迁移。根据收集器收集到的样品( 泡 塑)中成矿离子的含量来判断深部是否有隐伏 矿体存在。 电化学溶解作用使矿体和疏松沉积层中阴 阳离子按一定规律迁移和分布 ,使岩石和土壤 中原有的物化参数 ( 土壤导电性和土壤中各种离子 含量 ) 发生变化 , 如各种阴阳离子浓度增大 , 介质离 子电导率也随之增高 ,而土壤离子电导率能较好地 反映出土壤 中所有可溶性离子的总浓度 也是一个 图 3 地电化学技术形成原理 F i g 3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g e o e l e c t r o c h e n f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示矿信息较强的物理化学综合指标 。 3 1 地电化学异常特征 本次工作区位于 I矿区 NE侧。共布置 1 3条地 电化学测线( 图 4 -图 6 ) , 测网密度为 l O O mX 2 0 m。对 第 3 1 卷 第 7 期 李天虎等 : 甘肃金川铜镍矿床深部边 部地质一 地 电化学一 地球物理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表 1 地 电化学背景值和各浓度带值 Ta b l e 1 Ge o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l b a c k g r o u n d v a l u e a n d v alu e s o f v a r i o u s c o n c e n t r a ti o n z o n e s 其进行 了 C u 、 Ni 、 C o 、 A g 、 P b 、 Z n 、 T i 、 V、 Mn九种元素 的地电提取找矿研究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找矿研究。 将所得数据经过概率格纸法求出其背景值和异 常下限( 表 1 ) , 并 以此做出不同元素异常图 , 主要成 矿元素 C u 、 Ni 、 Co异常如图 4 一图 6 所示。 从 图 4 一图 6中可以看出: 主成矿元素 C u异常 反应较好 ,在超基性岩的 NE侧有 2条与已知岩体 平行产出且三带齐全 的带状异常( C u 一 3 、 C u 一1 2 ) , 应 为 已知超 基性岩体 所 引起 的 。在 8 1 8线 上有 C u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