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1 卷 第 7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7 2015 年 4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pr. 2015 85 旋转失速条件下离心泵隔舌区动静干涉效应 周佩剑,王福军 ,姚志峰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为研究旋转失速条件下离心泵隔舌区动静干涉效应和流动特性,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一离心泵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水泵内部流场和隔舌区压力脉动特性。 对不同旋转时刻的内部流动进行分析, 发现当流量小于 0.75 倍额定流量时, 叶轮中发生了旋转失速,并且由于隔舌附近逆压梯度较大,当叶轮流道通过隔舌处时会发生“固定失速”的流动现象。 对旋转失速条件下蜗壳上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发现蜗壳隔舌处的压力脉动幅值最高,沿着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当旋转 失速发生以后,蜗壳上的压力脉动幅值约为非失速工况下的 23 倍,并随着流量减小,压力脉动主频幅值增大。在旋转 失速初始阶段,隔舌区“固定失速”对压力脉动的影响较弱,旋转失速的影响占主导,蜗壳上的压力脉动主频为 0.5 倍 叶频;而当流量进一步减小至 0.25 倍额定流量时,隔舌区的“固定失速”对压力脉动的影响作用增强,削弱了旋转失速 的作用,蜗壳上靠近隔舌区的压力脉动主频为叶频,而远离隔舌区的位置受“固定失速”影响较小,旋转失速的影响占 主导,主频仍是 0.5 倍叶频。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机组运行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离心泵;模型;数值计算;隔舌;旋转失速;压力脉动;大涡模拟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5.07.013 中图分类号:TH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07-0085-06 周佩剑,王福军,姚志峰. 旋转失速条件下离心泵隔舌区动静干涉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8590. Zhou Peijian, Wang Fujun, Yao Zhifeng. Impeller-volute interaction around tongue region in centrifugal pump under rotating stall condi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7): 859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离心泵中的动静干涉作用会产生周期性的压力脉 动,从而引起水泵振动加剧、噪声增强、供水能力下降, 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1-2。特别是在隔舌区,由 于叶轮出口的水流冲击蜗壳隔舌端,该处的动静干涉效 应最为强烈, 是离心泵压力脉动研究的关键区域之一3-6。 国内外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Chu S 等7、 邵杰8认为离心泵叶轮和隔舌的动静干涉效应是压力脉 动主要来源。但是当水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隔舌 区域的流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出现“固定失速”9 和绕隔舌顶端的逆向流动10。而且叶轮中也容易产生失 速团,发生旋转失速,失速团往往对水泵的压力脉动有 很大的影响11-12。 Zhang Ning 等13发现,在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叶 轮内的失速团会导致蜗壳上出现压力脉动幅值较高的低 频成分。丛国辉等14、瞿丽霞等1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也 发现,在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隔舌区的压力脉动幅值 收稿日期:2015-01-19 修订日期:2015-03-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9007,51321001) ;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0B01) 作者简介:周佩剑,河北邯郸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研 究。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100083。 Email:peijian13 通信作者:王福军,河北丰润人,教授,主要从事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研 究。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100083。 Email:wangfj 增大, 并且偏离程度越大, 该幅值也越大。 Braun O 等16-17 对双吸离心泵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小 流量工况下,导叶中会出现失速团,所导致的压力脉动 幅值是没有失速团时的 2 倍。姚志峰等18-19对离心泵蜗 壳上隔舌附近的压力脉动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在小流量 工况下,会存在一种宽带频率,当这种频率与水泵上某 种频率一致时,会引起共振。Wang H 等20采用涡方法和 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额定工况下的离心泵压力脉 动,发现当流量低于 0.5 倍额定流量以后,导叶中会出现 旋转失速团,泵中的压力脉动会大幅度提高。 由此可见,在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的压力脉动 是失速团和动静干涉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然而到目前为 止,还未见有文献对泵内动静干涉与旋转失速团的相互 作用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离心泵在旋转 失速条件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旋转失速条件下 隔舌区域动静干涉效应,从而为离心泵机组运行稳定性 提供一定参考。 1 计算对象和数值模拟方法 本文选用的计算对象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试验的离 心泵模型21。Johnson D A 等21使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LDV)对该泵进行测试,发现 在小流量下叶轮中有两两交替分布的失速团,但是没有 对压力脉动进行进一步分析。该泵的设计流量 10.7 m3/h, 设计扬程 2.36 m,额定转速 725 r/min,进口直径 77 mm, 出口直径 190 mm,叶片数为 6,更详细的几何尺寸和运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年 86 行参数见文献21。 为减弱进出口边界条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对叶轮 的进出口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计算域包括叶轮、蜗壳以 及进出口的延伸段。由于计算域较复杂,采用非结构的 六面体和四面体混合网格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并对 近壁面等流动参数变化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加密。经过 网格无关性分析,综合考虑数值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 将壁面第一层网格高度取为 0.02 mm,最后网格总数为 430 万, 网格最大长宽比为 182, 网格质量满足计算要求, 如图 1a 和 1b 所示。图 1c 为监测点布置示意图,在水泵 中间截面上设置监测点,沿着从隔舌端到蜗壳出口的方 向依次命名为为 P1、P2,P10,计算过程中记录监 测点相应位置压力脉动随时间变化。 a. 离心泵网格 a. Mesh of centrifugal pump b. 网格细节 b. Mesh details c. 监测点布置 c. Monitoring points locations 图 1 离心泵非结构网格和监测点布置 Fig.1 Unstructured mesh and monitoring points locations of centrifugal pump 泵进口采用速度进口,平均流速大小根据流量计算 给定;出口给定压力值;对于叶轮计算域,采用旋转坐 标系,设定叶轮转速为坐标系转速。壁面采用无滑移壁 面边界条件。控制方程在空间上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 散,在时间域上采用二阶隐式格式进行离散,时间步长 取为 2.310-4 s,即转动周期的 1/360。物理量空间差分分 别为:扩散项采用二阶中心差分,对流项采用有界中心 差分格式。收敛残差设置为 1.010-5,每个时间步内最大 迭代 15 次。 离心泵叶轮发生旋转失速时,内部流动的特殊性和 复杂性都对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采用 大涡模拟动态 SGS 模型对旋转失速现象进行数值模拟。 具体的公式推导见文献22。 2 离心泵失速点预测 图 2 是试验和计算所得到的扬程对比,可以看到预 测值和试验值的趋势基本一致,预测值略高,与试验值 的最大偏差为 8%,这是因为数值模拟中对水泵流道的壁 面做了光滑性假定。 图 2 扬程预测对比 Fig.2 Comparison of head curves 为了预测水泵旋转失速,将泵进口处从额定流量 Qd (Qd=10.7 m3/h)减小。因为在失速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压 力的降低,参照文献23的方法,用压力场中的低压区表 征失速团。如图 3 所示,以深蓝色区域代表失速团。从 图中可以看到,在 0.75Qd工况,叶轮中各个流道分布基 本一致,随着流量减小,叶轮中出现了两两交替分布的 失速团。当流量进一步减小,小于 0.70Qd以后,失速团 在叶轮中所占面积逐渐增大,失速通道和非失速通道内 压力分布的差异也逐渐增大。 注:额定流量 Qd=10.7 m3h-1,下同. Note: Nominal flow Qd =10.7 m3h-1. The same as below. 图 3 不同流量下叶轮中截面时间平均压力分布 Fig.3 Mean 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impeller cross section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在本文中,将流量小于 0.75Qd的工况定义为失速工 况。选择非失速工况 1.0Qd和 0.75Qd,以及失速工况 0.70Qd、0.50Qd和 0.25Qd进行计算。 3 隔舌区流动特征分析 在工况 0.70Qd,0.50Qd和 0.25Qd下都发生了旋转失 第 7 期 周佩剑等:旋转失速条件下离心泵隔舌区动静干涉效应 87 速,流动状态基本类似,本文选择 0.25Qd工况分析离心 泵内部的流动。图 4 所示的是 0.25Qd工况下一个失速周 期内离心泵中间截面上的瞬时压力分布。 注:0.25Qd工况下,图 4a、4b、4c 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区的过程,图 4d、 4e、4f 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区的过程,AF 代表不同的叶轮流道,T 是 叶片通过周期,t 表示时间,下同。 Note: At 0.25Qd, Fig.4a, 4b and 4c are the duration of unstalled passage passing tongue-region, Fig.4a, 4b and 4c are the duration of stalled passage passing tongue-region, A-F refer to different impeller passages, T is blade passing cycle, t is time, the same as below. 图 4 离心泵中截面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 Fig.4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n centrifugal pump cross section 从图 4 中可以明显看到叶轮中的压力分布不均, 3 个 失速团在叶轮中交替分布,位于叶轮流道的进口处,随 着叶轮一起旋转。其中 A 为非失速流道,B 为失速流道。 图 4a、4b、4c 表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区的过程中压力 分布的变化, 其中 T 为叶轮一个流道转过隔舌的时间。 t=0 时刻,流道 A 进口到出口的逆压梯度较大,随着叶轮旋 转,逆压梯度发生改变。t=1/3T,流道进口处出现局部的 低压区。t=2/3T,叶片压力面靠近流道出口处的逆压梯度 最大,并且有低压区的存在,容易发生流动分离。t=T, 流道 A 完全转过隔舌,此时从进口到出口的逆压梯度最 小,低压区消失。图 4d、4e、4f 表示失速流道 B 转过隔 舌区的过程中压力分布的变化。可以看到,由于失速团 的存在, 流道 B 从进口到出口的逆压梯度比流道 A 更大。 随着叶轮旋转,失速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从 t=T 到 t=5/3T,失速团在叶轮中所占面积增大。同样,叶片压力 面靠近流道出口处有更明显的低压区存在。t=2T,流道 B 将完全转过隔舌, 其流动与t=0时刻流道F的流动相类似, 逆压梯度突然减小,失速团所占面积减小。 图 5 表示离心泵不同时刻的流线图。可以看到叶轮 中 3 个失速团交替分布,位于叶轮流道的进口处。靠近 隔舌区域,叶轮中的流动更为紊乱,而远离隔舌区域, 流动比较顺畅。图 5a、5b、5c 表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 区的过程中内部流动的变化。t=0 时刻,由于流道从进口 到出口的逆压梯度较大,流道 A 中流动紊乱,此时该流 道和失速流道的流态类似,进出口区都有旋涡。t=1/3T, 流道 A 转过隔舌处的局部区域流态得到改善。紧接着, t=2/3T,叶片吸力面逐渐远离隔舌端,靠近吸力面处的流 动变得顺畅,而叶片压力面逐渐靠近隔舌,在靠近压力 面出口处仍有旋涡。t=T,流道 A 完全转过隔舌,逆压梯 度减小,压力面上的旋涡也消失,流动最为顺畅。图 5d、 5e、 5f 表示失速流道 B 转过隔舌区的过程中流动的变化。 可以看到,由于失速团的存在,流道进口处发生了一定 堵塞,在流道出口处靠近压力面处产生了更大的旋涡。 t=5/3T,该位置的旋涡区域继续增大。t=2T,流道 B 完全 转过隔舌,此时的流动与 t=0 时刻流道 F 的流动相类似, 逆压梯度减小,堵塞作用减小。从以上可以看到,当叶 片压力面靠近隔舌区域时,在流道出口靠近压力面处都 有失速团的出现,这种流动现象被称之为“固定失速”。 注:0.25Qd工况下,图 5a、5b、5c 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区的过程;图 5d、 5e、5f 为非失速流道转过隔舌区的过程。 Note: At 0.25Qd, Fig.5a, 5b and 5c are the duration of unstalled passage passing tongue-region, Fig.5a, 5b and 5c are the duration of stalled passage passing tongue-region. 图 5 离心泵内部不同时刻的流线图 Fig.5 Streamlines in centrifugal pump at different time 4 隔舌区压力脉动分析 采用欧拉相似率对瞬态压力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并定义压力系数 Cp为: 2 2 0.5 pi Cppu=()/ (1) 式中:u2为叶轮出口圆周速度,m/s;pi为瞬态静压值, Pa;p为平均静压值,Pa; 为水的密度,kg/m3。 图 6 表示在旋转失速工况下,蜗壳隔舌区附近监测 点 P1、P3 和 P5 的压力脉动时域图。从图中可以看到, 受到叶轮中两两交替分布的失速团和隔舌的影响, 3 个测 点的压力脉动波形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隔舌处监测点 P1 的压力脉动变化幅度最大,沿着流动方向,压力脉动 变化幅值依次减小。并且还可以看到,0.25Qd下的压力 脉动峰峰值明显大于 0.5Qd。 由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蜗壳上监测点的压力脉动频 域图,其中 fr为叶轮转频,fr =10 Hz。该叶轮的叶片数为 6,因此叶频为 6fr。从图 7a 中可以看到,在 0.50Qd下, P1P5 测点主频是 3fr。隔舌处 P1 监测点的主频幅值最 高,沿着流动方向,P2P5 的主频幅值依次减小。如图 7b 所示,在 0.25Qd工况下,监测点 P1P4 的压力脉动 的主频均是叶频 6fr, 而距离隔舌较远的监测点 P5 的主频 为 3fr。这是因为当叶轮流道通过隔舌处的时候会有“固 定失速”现象。在 0.50Qd工况下,隔舌区“固定失速”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年 88 对压力脉动的影响较弱,旋转失速的影响占主导,因此 主频是 3fr。而在 0.25Qd工况下,“固定失速”对压力脉 动的影响增大,削弱了旋转失速的作用,因此隔舌区的 监测点叶频 6fr的幅值增大。而在距离隔舌较远的 P5 点, 受“固定失速”影响较小,旋转失速的影响占主导,主 频是 3fr。 a. 0.25 Qd b. 0.50Qd 图 6 蜗壳上监测点压力脉动时域图 Fig.6 Pressure fluctuations with time history at monitoring points on volute a. 0.50 Qd b. 0.25 Qd 图 7 压力脉动频域图 Fig.7 Frequency spectra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由以上分析可知,隔舌处监测点 P1 的压力脉动主频 幅值最大。 下面对不同工况下P1处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 图 8 表示不同工况下由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 P1 测点的压 力脉动频域图。可以看到,在非失速工况,即在 0.75Qd 和 1.0Qd下,主频为叶频 6fr。而当旋转失速发生以后, 即在 0.50Qd和 0.25Qd下,由于失速团两两交替分布,产 生了 3fr的频率。 随着流量减小, 压力脉动主频幅值增大。 还可以看到,在非失速工况,虽然压力脉动幅值随着流 量减小有所增加,但增加不明显;当进入旋转失速以后, 压力脉动幅值突然增大,约为非失速工况下的主频幅值 的 23 倍。由此可见,失速团对隔舌区的压力脉动有显 著影响。 图 8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单元 第3课 雷雨(节选) 项链
-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限时跟踪检测(六十五)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
- 布衣公子课件模板
- 2025年金融分析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欢度中秋节的计划活动方案
- 迎新年主题活动方案名称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案
- 适合幼儿园班级毕业典礼方案
- 关于开业庆典的策划方案范本
- 幼儿园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
- 26个字母练字帖打印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版)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