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_第1页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_第2页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_第3页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_第4页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 中国悄然兴起新教育 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新教育 ?全国 1300 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 3 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 6 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学习的做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学生“三座大山”的压力 在描述具体的学生之前,我想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业背景。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针是要力争让学生至少读到初三。如果考不上高中,初三就是孩子一生中重大的分界线。初三毕业能不能考上一个好高中, 又是孩子和家长们力争的制高点。 发达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 12 年义务教育。为了让我国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多学到知识,我国从小学到初中阶段都增加了学习内容。有句话说:“我们是用 9 年对付发达国家的 12 年。”这样,我国初中生的学习任务就比发达国2 / 5 家的同龄孩子重。 我们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超常付出很多很多,我们的孩子应该特棒才对,可是不是呢?从事教育研究的张逸民随即一口气说出三个依然: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厌学情绪依然很大,自信心和能力依然很差。 从恢复高考到引进标准化考试 自从恢复 高考,我国教育就在探索改革,包括高考怎么考,考什么。比如 1977 年恢复的高考没考外语,随后的考试每年都有变化。究竟应该怎样选拔学生,怎样考才更好呢 ? 改革开放之初,一种过去闻所未闻的考试以及与它伴随的理论、技术、方法传进了中国,其中最为重要的观念就是“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是工业化时代教育评价方式的特征。我国引进此种考试的时间是 1982 年。这正是美国工业化教育发展到顶峰程度的时间。然而到了 1983 年,美国根据本国工业化教育存在的大量问题,发表了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紧接 着 1984 年发表了赫拉斯折衷方案:美国中学的困境, 1985 年就启动了美国 2061 计划。不久,又有万名各领域的学者参与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3 / 5 准。 美国由此开始了波及全国的教育转型,考试也逐渐抛弃了标准化,变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而我国在美国逐渐抛弃标准化考试的前夕,于 1982 年从美国取来标准化考试之“经”,于 1985 年在广东率先开始标准考试实验。第二年,山东、广西、辽宁参加进来,实验科目也由数学、英语,扩展到物理、化学。此后,参加实验的省市迅速增多,科目也迅速扩大。 1989 年,国家教委发出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则,标志着标准化考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至此,高考这根指挥棒产生了空前的指挥效应,标准化考试促使全国的基础教育都不得不跟着应试教育走。 新教育风暴正在到来 现在,一个新教育时代正躁动于“母腹”,它的出生,必将改变学生们的学习命运,改变很多人的前途。 在全国范围 课本正被改变,教学方式正被改变。中考、高考必将作出更大的改变。那种“一卷考天下”的方式已被打破,“一考 判终身”的局面也必将扭转!一个进步的时代,将不能容忍它再来威胁你的成长,恐吓你的梦境和灵魂。假如您和您的孩子正因为“成绩”弄得关系紧张请不要生气,相信吧,一个新教育时代将改变这令人压抑的局面。假4 / 5 如你已被中考、高考“判出界外”,我的朋友,不要悲伤,不要放弃,你没有失去学习的机会,你仍然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日子走进大学 当今为什么会发生巨变?几乎来不及问为什么,变化已经发生。最大的变化首推“综合课程”,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本忽然没了,变成了一门综合课叫科学。老师们也惊道,从 前一个老师撑一个“点”,现在一个老师撑着“理、化、生、天、地”五个点天呐,能撑得起吗。不会误人子弟吗 ?历史政治语文数学等一切课本都变了,不仅初中变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变了。不要说风暴还没有掀起你的课本。全国性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于 2001 年确定了 38 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随后逐年扩大,到 xx 年全国基础教育初始年级全线进入。高中阶段,我国于 xx 年秋开始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等推行课改的基础上实行学分制, xx 年全国普通高中将全部实行。 要变教育,先变教师。今天变教育的重任再一次首先落在中国教师肩上。我们说科技重要、社会科学重要,但教育实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母。教师的伟大作用无可替代。 今日中国并不缺教师,问题是“一个特级教师,在新课程面前也会变成不合格的教师”,这话是综合课改实5 / 5 验区的老师们说的。这意味着我国 1300 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还有一点需特别重视:当今学生是在信息化的平台上生长起来的,中国 3 亿学生是走向新教育最浩荡的生机勃勃的力量。这意味着六七亿以上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