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3年 4月 Ap r il ,2 0 1 3 矿床地质 MI NERAL DE P OS I TS 第 3 2卷第 2期 3 2( 2 ) : 3 8 0 3 9 6 文章编号 : 0 2 5 8 7 1 0 6( 2 0 1 3 ) 0 2 0 3 8 0 1 7 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王恩德 , 夏建明 , 赵纯福 , 付建飞 , 侯根群 (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8 1 9 ) 摘要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中国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 该铁矿床赋存于反 s型褶皱 中, 局部矿体出现褶曲现象。矿体产于主要由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和“ 蚀变岩” 组成的含铁岩系 中。文章通过研究该地区铁矿石的构造 、 结构和矿物组合 , 结合常量、 微量及稀土元素研究, 揭示了该地区形成铁矿 床的物质来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 在其形成过程中, 很少或者没有含铝碎屑物质的加入 , 是由海洋化学沉积 形成的, 形成于还原环境。通过研究与铁矿床空间关系密切的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和“ 蚀变岩” 的构造和结构 等, 并利用常量、 微量及稀土元素的测试结果, 对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和“ 蚀变岩” 进行了原岩恢复研究, 研究 结果显示, 该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应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 , 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应为大陆岛弧的杂砂岩, 而“ 蚀变 岩” 的形成则与磁铁石英岩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 提出了该地区铁矿床沉积的古地理环境为洋壳边缘、 大陆岛弧 附近, 其形成环境应相当于弧后盆地。 关键词地质学; 地球化学; 海洋沉积; 洋中脊玄武岩; 杂砂岩; 沉积环境; 弓长岭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3 1 文献标志码 : A M a t e r ia l s o u r c e s a nd s e dime nt a r y e nv ir o nme nt o f Go n g c ha ng l ing ir o n d e po s it WANG En De ,XI A J i a n Mi n g ,Z HAO C h u n F u,FU J ia n F e i a n d HOU Ge n Qu n ( I n s t i t u t e o f R e s o u r c e&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n g ,N o r t h e a s t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8 1 9 , L i a o n i n g , C h in a ) Ab s t r a c t Th e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r o n d e p o s it is a t y p ic a l s e d ime n t a r y me t a mo r p h i c ir o n d e po s it i n An s h a n Be n x i a r e a ;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f o r ma t io n o f t h e i r o n d e p o s it h a v e b e e n v e r y i n s u ff ic ie n t S t u d i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 r o n d e po s it l ie s in a r e v e r s e S - s h a p e d f o l d s t r a t a c o mp o s e d o f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b o l it e ,b io t it e l e p t y n it e ,m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a n d “ a l t e r e d r o c k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o n o f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mi n e r a l a s s e mb l a g e s o f ir o n o r e in c o mb in a t io n wit h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ma j o r e l e me n t s , R E E a n d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o f i r o n o r e , t h e a u t h o r s h a v e a r r iv e d a t t h e f o l l o wi n g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i r o n d e p o s it wa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ma n t l e p l u me s ;t h e r e wa s v e r y l i t t l e o r n o a l u mi n u m b e a r in g d e t r i t a l ma t e r ia l a d d e d t o t h e i r o n d e p o s it d u r i n g it s f o rm a t i o n;t h e ir o n d e po s it wa s f o r me d b y ma r in e c h e mic a l d e p o s i t i o n a n d i n a r e d u c i n g e n v ir o n me n t Ac c o r d in g t o mi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a g e s o f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b o l it e b i o t i t e l e p t y n it e a n d“ a l t e r e d r o c k s ”i n c o mb in a t i o n wit h f e a t u r e s o f ma j o r e l e me n t s ,REE a n d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o f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b o l i t e ,b i o t i t e l e p t y n it e a n d“ a t l e r e d r o c k s ” ,t h e a u t h o r s ma d e 3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r o t o l i t h,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 b o l i t e c a me f r o m mid o c e a n r id g e b a s a l t ,b i o t i t e l e p t y n it e c a me f r o m g r e y wa c k e n e a r c o n t i n e n t a l is l a n d a r c ,a n d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a h e r e d wa l l 本文得到国土资源 部公 益 性 行业 科研 专 项基 金 ( 编 号 :2 0 1 1 1 1 0 0 2 2 ) 、 国家 9 7 3项 目“ 我 国富铁 矿形 成 机制 与 预测研 究 ” ( 编 号 2 0 1 2 C B 4 1 6 8 0 0 ) 和教育部基金( 编号: 1 1 0 6 0 1 0 0 2 ) 的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王恩德 , 男 ,1 9 5 7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 , 从事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E ma i l : wn d ma i l n e u e d u c n 收稿 日期2 0 1 2 0 4 1 6 ;改回 F t 期2 0 1 3 0 1 3 1 。许德焕编辑。 第 3 2卷第 2期 王恩德等: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3 8 5 表 1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 “ 蚀变岩” 常量元素测试结果 T a b l e 1 M a i n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e s o f ma g n e t i t e - q u a r t z i t e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 b o l i t e 。b i o t i t e - l e p t y n i t e a n d “ a l t e r e d r o c k f r o m No 2 o r e d i s t r i c t of t h e Go n g c h a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测试单位: 澳实分析检测集团一 澳实矿物实验室( 采用熔融法 , 硼酸锂熔融, 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 其中, 铁以R e 2 o 3 表示) 。 从常量元素特征可见 , 该矿区的 4个主要岩类 , 其 F e 、 、 C a 、 Mg 、 K、 N a 的含量明显不同, 表明它们 的原岩来源不同。 3 2 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 磁铁石英 岩、 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及 “ 蚀 变岩” 的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见表 2 、 3和 4 。 磁铁 石英 岩 该矿区磁铁 石英岩 的稀 土元素 总含量 ( L a到 L u ) 低且变化范围较大( 表 2 ) , 为 ( 2 3 8 7 4 8 6 ) 1 0 , 平 均 为 1 9 0 9 1 0 ; L R E E平 均 含 量 为 1 4 0 7 1 0 一, H RE E平 均 含 量 为 5 0 2 1 0 一, L R E E H R E E值为 1 2 4 7 3 , 平均为 3 2 3 。( L a Y b ) N 值为0 6 1 5 9 3 , 平均为 3 5 8 , 显示出轻稀土 元素较富集的稍右倾型特征( 图 4 A) 。 矿 床 地 质 2 0 1 3焦 器 昌 寻 2 普 暑 锅 器 宝 高 累 = 昌 磊 赛 磊 费 鲁鲁 ;2; 呈 _ 一n N N _ _ H 0 0 _ _0 H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昌 譬=高 譬 导 器 苫 量 黾 暑罩茜昌 昌 高 童 孪 = 三 酒 喜 兰量蛰墨毒蛩 曼意 罱8 昌 器 磊赛 导器 罩 磊 害臀s 童 萌 璺 至磊尊 虽交蛩墨墨曼 虽兰 萌 斌 n 、 2 一 = 葛 宝 吕 窨 窨 譬 爱 高 寻 导 S = g g 0 g 6 0 S 0 g 6 g g 0 g g g g g 葛 罱 詈 导 罱 誊 罱 导 葛 赛 g 6 0 g g音 一 0 0 昌 兽 一 0 S 蓉 害 兽 吕 罱 罱 寻 叠 0 高 高 g 6 0 0 6 0 g S g 0 0 g 6 g c; d 6 o 。 。 。 0 寸 n 0 0 0 0 n_一 n 0 0 0 0 卜卜卜卜 卜、 _ _ 。寸 0 0 0 0 。 I n r 、o。 0-_ -_ L n H o 。 曼 n寸 静 基 髫 暮 。 霉 林 匾 露 哥 一 1軎 牲 茬终 d 1r l 巡 爆嚣 n 卜 n 寸 N n 寸 卜 0 0 卜 0 n _ 寸 N 0 ( n _【 寸 _【 寸 寸 0 _L o 0 n 0 卜 n 寸 n n 甘 n n 0 n _【 寸 H N n n n n n n 0 ( 0 n 卜 0 n n _【 0 _【 卜 寸 0 _ 寸_【 _【 0 _【 卜 n _【 _【 _【 _【 0 1【 H 寸 _【 卜 _【 _【 _【 _【 _【 _【 H 0 0 0 n _【 0 n 0 n 寸 寸 _【 0 寸 n 0 0 寸 n n 寸 n 0 n n n _【 0 【 J0 寸 _【 _ 寸 寸 n_【 _【 _【 _【 _【 n 【 【 _【 n_L _【 _【 卜 寸 寸 _【 n 【 0 0 n _【 寸 _【 0 0 _【 寸 0 寸 n 0 n n t , 0 _【 0 N 0 高 N 0 _【 葛 n _【 甘 雕 _【 0 N 荨 0 N 0 n 0 t , 【 【 甘 _【 0 荨 0 0 n 0 I【 【 0 _【 廿 眯 _【 _【 0 0 n _【 t , 口 _【 n 茸悄畦 N _【 0 _ H N 0 H N 0 n N n 骐 带 c 9 _【 0 ( J n n 譬 对 【 0 N 导 0 c n 錾 H 葛 c z _【 n 啡 _【 0 N 0 n 0 _【 c 8 _【 H n 甘 c c _【 0 _【 0 _【 0 n 0 誉 审 眯 H 荨 0 葛 0 ( 】 N 导 n 岢 雕 _【 荨 0 葛 0 0 c 8 n H 对 哦 c z H 0 _【 葛 0 H 0 0 n 譬 葛 荨 _【 岢 _ _ 0_【 0 _【 n 0 _【 N 0 n 蔡 6 0_【 0 n 0 n 0 _I I 蔡 N 0 【 0 N _【 n 【 N _【 口 蘸 N 0 n _【 0 n 吕 _【 N _【 一 _【 亲 荨 0 n 0 0 n N 0 _【 0 n n 枣 H 9 0 8 c n 0 c 1 口 0 0 n 霭 _ 0 t , 【 0 t , _【 吝 n _【 0 n n n 蒜 0 t 7 S 0 0 _【 n 0 _【 一= 蘼 I _ 0 N 荨 0 n 0_ N _【 【 n _【 蒜 0 _【 0 0 吕 0 0 【 _【 0 0 _【 N 0 n I【 c I 挺 0 _【 0 c 9 0 0 0 N 0 【 0 0 n 葛 0 _【 _【 挺 0 0 0 0 0 荨 0 0 0 _【 口 0 N _【 _【 挺 0 0 0 0 0 0 0 0 0_【 n n 0 _ 挺 _【 【 0 N 0 n 1 球 挺 _【 _【 _【 0 _【 0 S 0 0 _【 0 【 葛 0 0 龆 【 ) H 重 H 置 岜 T r l q 凡 占 _ _ a Du 眦_ a q _ J 0芑! J l 鲁 a | 0 -I _ 爱u J: 0 J 它 a J 3 l B :p I I B _ 暑盘 u 一 号I q 3l l 0 c I I q I _ _ 是 s B _I g I d 3 N 葚 眯姗罐藤 懈 簿 露。 , 巢制时 眺, 璃, 襻 凶 畲半 当 =一 复 a l 矗 第 3 2卷第 2期 王恩德等: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墨 寸 寸 N N N 0 0 o。 n n 0 0 n N 0 0 斟 导 萋 藿 g N 。 删 诮 匾球器 斟蝠鼹 一 牲来稿 砸 炔链哥 恹 蕃 , , : ) ) ) , 0 r、1_7r 川 _ 。 。 , 。 , 州 。 , 1【 。 n 。 _【 n _【 。 。 。 。 。 。 n _【。 _【 离 N ” 晷 c 。 n n n H 。 莩 譬 苫:三 _【量n 卜 0 n 0 _【 1【 卜 寸 0 0 n 兰 cI c a oI _【 导 o z : N o 8 0 l n _【 导 10 莩_【 兰 n 【 【_【善暑【 ) I z I 9 呈 三 暑 苫 三 墨t , H v罱 。 cI 9 H 萼 三 n 三 言n 。 晷 兰量 。 n 昌 n字口 n n:口 霉三 詈 。-【 n n 。 孽1【葛 。 口 昌 _【 n 1【 t 9 _【 N 岛 o 6 N 目 。 。 0 z 0 9 。 0 0 荨 。 【 )z 1【 。 詈詈 。 : :H 2 譬o o c n 。 _【 1【 。 _【 。 H _【 。 n 。 。 。 。 寸 。 。 卜 n 。 n n 。 。 n _【 v 0【 H _【_【 赛 N 。 。 莹 H 蘼 孺 菇 砖 蒜 蘸 n 菇 器嫒 隶 1【 区 臻 I 挺 N _【 槌 H 挺 S _【 _【 n 。 _【 _【 【 。 9 离 0 。 n 0 n n _ 0 _【 _【 。 1【 o 0 N o I 耀 。 寸 _【 。 【 v _【 v 寸n 寸 。 。 卜 。 n 寸 。 一 n 。 。 【 nl 【 H 三 葛 _【 n 。 N v v 三; 詈詈n量 詈三 。三三量 H v 。 v v 。 n _【 = 0 。 8 -【 1【 0 一 【 1 H o o 量。 l0 z 至墨三罟 萤导 苫 。 :o o z譬 。 寸 n n Hv 。 _【 v _【 _【 N n 。 _【 _【 。 。 。 。 n 。 _E 。 N 。 n 。 。 n _【 n 。 n n _【 _【 v 。 N _【 v 1【 v 。 n _【 n 。 。 。 n 。 。 _【 。 。 。 _【 寸 n _【 。 _【 。_【 寸 。 寸 寸 。 。 n 。 寸 寸 口 寸 。_【 寸 。 。 卜 _【 。 v _【 v 【 v 。 【 _【 v _【 v 。 n 1【 。 。 。 。 。 _【 。 。 。 N 【 n n 。 。 n 【 。 N口1【_【 v n 。【_【 v_【 v 。 。 。 。_【 一 =一 一 = 一 = 挺 举挺 颦 旦_ 挺 梃 挺 n 龆 凝 _【 帮 号 f 1 上 , r _ , _ TlT d; H一 I _ s (I 旧 0 l L 一 龃一 S 磕 IlllllE_llIlllJl I _ - Illll-l_l_ _lllllI I _ lll1l t 71 、 - - -! i; _ 引 引 引 三主删J 耋 Iq d 删喜 警 p u B 善 墨 謦J 0 美墨 l【a 耋n 当 眯姆耀藤伥 =兽糕 腰 霭, 帮 畲 n 3 8 8 矿 床 地 质 2 0 1 3年 测试方法: 四酸溶解,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测试单位: 澳实分析检测集团澳实矿物实验室。 所有样品采用原始地幔标准化后都显示出E u 正 异常和 负异常, 娆u的范围为 1 1 0 3 1 8 , 平均 为 1 8 7 , C e的范围为 0 4 3 -0 8 0 , 平均为 0 6 9 。 Y H o值的范围为 3 2 5 3 , 平均为 3 8 1 8 ; T h U 值的范围为 0 0 9 -4 7 6 , 平均为 1 2 3 。 斜长角闪岩 该矿区斜长 角闪岩 的稀土元 素总含量 ( L a到 L u ) 变化较大( 表2 ) , 为 ( 2 2 7 5 -1 0 1 9 4 ) 1 0 _ 。 , 平 均 为 5 4 9 01 0 一, L R E E 平 均 含 量 为 4 1 0 4 1 0 _ 。 。 , HR E E 平 均 含 量 为 1 3 8 61 0 , L R E E H R E E值为 1 6 6 6 1 1 , 平均为 2 9 7 ; ( L a Y b ) N 值 为 1 2 5 1 1 0 9 , 平均为 3 5 2 , 显示 出轻稀土元素稍 为富集的稍右倾型特征( 图 4 C ) 。 所有样 品采用原始地幔标准化后 , u的范 围 为 0 8 8 1 2 0 , 平均为 1 0 4 , 6 C e的范 围为 0 7 5 0 7 8 , 平均为 0 7 6 。 Y 值 的范 围 为 2 4 1 3 2 6 4 1 , 平 均 为 2 5 5 6 ; T h U值的范围为 0 3 5 3 8 8 , 平均为 2 6 1 。 第 3 2卷第 2期 王恩德等: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3 8 9 图 4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岩石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配分模式( 标准化数据据 T a y l o r e t a1 ,1 9 8 5 ;Wa n k e e t a 1 , 1 9 8 4 ) A 磁铁石英岩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 B 磁铁石英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 C 斜长角闪岩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 准化配分模式; D 斜长角闪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 E 黑云母变粒岩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 F 黑云母变粒岩 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 G “ 蚀变岩” 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 H “ 蚀变岩” 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 Fi g 4 P r i mi t i v e ma n t l e - n o r ma l i z e d REE a n d p r i mi t i v e ma n t l e n o rm ali z e d t r a c e e l e me n t p a t t e r n s o f r o c k s f r o m No 2 o r e d i s t r i c t i n t h e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s t and a r d d a t a f mm T a y l o r e t a1 ,1 9 8 5 ; Wa n k e e t a1 。 1 9 8 4 ) 3 9 0 矿 床 地 质 2 0 1 3正 APr i mit i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 z e d REE p a t t e rn o f ma g ne t it e - q u a r t z it e ;BPr i mit i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 z e d t r a c e s p id e r g r a n o f ma g n e t it e q u a r t z it e; CPr imi t i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z e d REE p a t t e r n o f p l a g iocl a s e a mp h ib o l it e ;DP r imit i v e ma n t l e - n o rm a l iz e d t r a c e s p id e r g r a n o f p l a g iocl a s e a mp h ib o l it e;EP r i mi t ir e ma n t l e n o rm a l iz e d REE p a t t e rn o f b io t it e ie pt y n it e ;FPr i mit iv e ma n t l e n o r mali z e d t r a c e s p id e r g r a n o f b i o t it e - l e p t y n it e ;GPri mit iv e ma n t l e - n o - r maliz e d REE p a t t e r n o f“ a l t e r e d r o c k ”:HP r imit i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z e d t r a c e s p id e r g r a n o f“ a l t e r e d r ock ” 黑 云母 变粒 岩 该矿区黑云母变粒岩的稀土元素总含量 ( L a到 L u , 表 2 )为 ( 7 7 7 1 1 6 0 4 2 )X 1 0 _ 。 。 , 平 均 为 1 1 4 7 7 1 0 , L R E E平均含量 为 1 0 5 1 71 0 一 , H R E E平均含量为 9 6 1 X 1 0 , L R E E H R E E值为 6 5 1 3 6 4 , 平均为 1 0 9 2 。( L a Y b ) N值为 7 9 8 2 1 3 7 , 平均为 1 6 8 6 , 显示出轻稀土元素强富集的右 倾型特征 ( 图 4 E) 。 所有样品采用原始地幔标准化后 , a E u的范 围 为 0 8 6 1 0 3 , 平均 为 0 9 2 , C e的范 围为 0 7 2 0 7 6 , 平均为 0 7 4 。 Yd - I o值 的 范 围 为 2 4 3 3 2 7 3 5 , 平 均 为 2 6 3 2 ; Th U值的范围为 2 8 2 -4 4 3 , 平均为 3 5 5 。 “ 蚀 变岩 ” 该矿 区“ 蚀变岩” 的稀土元素总含量 ( L a 到 L u ) 低( 表 2 ) , 其变化范围为 ( 2 2 4 1 3 9 6 3 ) 1 0 , 平 均 为 3 0 1 9 X 1 0 _ 。 。 , L R E E 平 均 含 量 为 2 1 3 0 x 1 0 一, HR E E平均含量为 8 8 91 0 , L R E E HR E E 值为 1 3 93 7 0 , 平 均 为 2 5 5 。( L a Tb ) N值 为 1 0 5 3 3 7 , 平均为 2 2 1 , 显示 出轻稀土元素稍为富 集的稍右倾型特征 ( 图 4 G) 。 所有样品采用原始地幔标准化后 , 除个别样品 外 , 8 E u的范围为 0 6 6 0 7 6 , 平均为 0 7 2 , C e的 范围为 0 7 3 -0 7 6 , 平均为 0 7 5 。 Y Ho 值的范围为 2 2 8 3 -2 7 6 5 ( 表 2 ) , 平均为 2 5 4 9 ; Th U的范 围为 0 9 5 3 3 7 ( 表 4 ) , 平均 为 2 0 0 4 讨论 4 1 常量元素 由常量元素可见,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的 4个 主要岩类显示出其 F e 、 、 C a 、 Mg 、 K 、 N a的含量明 显不同, 表明它们的原岩来源不同。 考虑到在变质过程 中, H2 O、 C O2 、 K2 O和 Na 2 0 都属于活动组份 , 易发生变化 , 故采用 A- C - F M 图解 对黑云母变粒岩、 斜长角闪岩和“ 蚀变岩” 进行了原 岩恢复( 图 5 ) , 其中: = o 3 +C a O+2 F e 2 O s + Mg O; A( 铝质系数 ) =Al 2 0 3 1 0 0 ; C( 钙质系数 ) = C a O E1 0 0 ; F ( 铁质系数 ) =2 F e 2 Os E 1 0 0 ; M( 镁质 系数 ) =Mg O E 1 0 0 ( 注:各氧化物均 以 分子数进行计算 ) 。 研究结果表明: 斜长角 闪岩落入基性火 山岩 区 ( I X) ; 黑云母变粒岩落人含黏土质的中性火山岩或 杂砂 岩区 ( +) ; 而 “ 蚀 变岩” 则落人 粉砂岩 区 ( V) , 靠近硅铁质沉积岩区( V I ) ( 图 5 ) 。 4 2 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 磁铁 石英岩 正的 E u异常作为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标志着 与现代“ 黑烟囟” 型热液表现一致。二矿区的磁铁石 英岩具有正的 E u异常, 表明该区 B I F的形成与海底 热液活动有关( 图 4 A) , 此结果与国外太古代 B I F的 研究 结果 一 致 ( A p p e l ,1 9 8 3 ; P e t e r e t a 1 ,1 9 8 3 ; Th o ma s e t a 1 ,1 9 8 8 ; L o u i s e t a 1 ,1 9 9 0; Da n ie l s o n e t a 1 , 1 9 9 2 ; Y a s u h ir o e t a 1 , 2 0 0 6 ) 。E u异常值和稀土 元素总含量变化范 围较大, 反映出海底热液与周 围 海水的混 合 比例在不 同时问存 在着差异 ( C o r n e l i s , 2 0 0 5 ) 。 二矿区的铁矿石具有明显 的条带状 , 明条带 以 石英为主, 暗条带以磁铁矿物为主 ; E u的分离需要 2 0 0 C以上 的温度条件 ( Mic h a e l ,1 9 9 1 ) ; 而且 , 该 区 B I F中石英的含量与 L R E E H RE E具有一定的正相 关性( 图 6 ) 。这些都表明该区 B I F中的石英和铁矿 物不是从最初均一的铁氧化物和硅的混合沉积物 中 分离出来而形成 的, 它们有着各 自的形成机制。 该区铁矿石的“ R E E+Y” 具有正的 Y异常 , 以 及该区 B I F的 Y Ho 值为 3 2 5 3 , 远高于上地壳的 平均值( 2 7 ) , 这些都支持该 区的 B I F是 由海洋化学 沉积形成的( Mic h a e l e t a 1 ,1 9 9 9 ) 。 该区 B I F的高场强元素 z r , Hf , Ta , T h和 U 的 含量很低( 表 3 ) , 表明其在化学沉积过程中没有碎屑 物质加入, 应来 自海水; 该区的 B I F缺少铝硅酸盐。 这些都表明其形成于开放海洋环境。 该区的B I F具有 T h U值低的特点( 原始地幔 为 3 5 6 , 上地壳为 4 2 ) 。因为 T h U 的分离涉及到 U 4 的氧化( U 4 一u 6 ) , u 6 比U 4 具有更高的活 第 3 2卷第 2期 王恩德等: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3 9 1 C 图 5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斜长角闪岩、 黑云母变粒岩和“ 蚀变岩” 原岩恢复图解( 据王仁民等, 1 9 8 7 ) Fi g 5 Re s t o r a t i o n 0 f p l a g i ocl a s e a mp h i b o l it e b i o t it e - l e p t y n i t e a n d“ a l t e r e d r o c k ”f r o m No 2 o r e d i s t r i c t in t h e G 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a f t e r Wa n g e t a 1 ,1 9 8 7 ) 图 6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磁铁石英岩的L R E E H R E E 值与 w( S i o 2 ) 关系图 F i g 6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w( S i O 2 ) a n d L R E E HR E E f o r t h e ma g n e t i t e - q u a r t z i t e f r o m No 2 o r e d is t r i c t i n t h e Go n g c h a n g l in g i r o n d e p o s it 性 , 所 以, 低 的 T h U 值表 示 BI F形成 于还原 环境 ( Mic h a e l e t a 1 , 2 0 0 9 ) 。 该区的B I F 具有负的C e 值。因为 C e 的分离涉 及 C e 3 与 C e 4 之 问的转化 , C e 3 比 C e 4 具有较高 的活性( S u a y ip , 2 0 1 0 ) , 所以, 在还原环境下 C e 表现 为负异常 , 也表明该区 B I F的形成过程处于还原环 境 。 对前寒武纪铁矿床分布规律 的研究显示 , 铁矿 床的形成与地幔柱和铁镁质火 山活动密切相关 ( J a n e t a 1 , 1 9 7 6 ; Ha r o l d, 1 9 8 3;S t e in e t a 1 , 1 9 8 8 ; Da v id e t a 1 , 2 0 0 4 ) ( 图 7 ) 。二矿区铁矿床 的形成时 间大致为 2 5 2 7 G a ( 宋彪等 , 1 9 9 2 ) 。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 二矿 区内铁矿床 的形成与 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在其形成过程中, 很少或者 没有含铝碎屑物质 的加入 , 是 由海洋化学沉积形成 的, 形成于还原环境。 斜长 角 闪岩 二矿区内斜长角闪岩的微量元素配分 曲线属于 右倾型( 图 4 D) 。其大离子亲石元 素 R b 、 B a明显富 集 ; 相容元素 ( 如 Ni, Mg , C o , S c , C u等) 含量较高 ; 洋 壳富集元素( 如 T i, Mg , C o , N i, V, C u , Z n ) 含量高; L a Y b 值除个别样品外, 为 1 3 2 2 2 6 。这些都表 明二矿区的斜长角闪岩来源于洋壳。 该区斜长角闪岩 的 E u 无异常, 表明其形成与海 底热液活动无关。其 T h U值为 0 3 5 3 8 8 , 平均 为 2 6 1 ( 与原始地幔值的差值为 3 5 6 2 6 1 = 0 9 5 ) , 3 9 2 矿 床 地 质 2 0 1 3钲 嘿 盎 。 一 一 时间 1 O 图 7 前寒武纪铁矿床与热泉活动的时间关系( 引 自A n d r e y e t a 1 , 2 0 1 0 ) F i g 7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i r o n d e p o s i t s a n d p l u me s i n P r e c a mb r ia n( a f t e r A n d r e y e t a 1 , 2 0 1 0 ) 个别样品的该值为0 3 5 。这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 形成于还原环境。同时 , 该斜长角闪岩的 C e表现为 负异常, 也表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 。 通过 A- GF M 图解进行 原岩恢复可知 , 二矿区 斜长角闪岩的原岩 为基性火 山岩 ( 图 5 ) 。通过 一 Mg O 图解( 图 8 ) 可知, 该斜长角闪岩为正斜长角闪 岩。除个别样品外 , 其 Y Nb值都大于 1 , 表 明该斜 长角闪岩的原岩为拉斑玄武岩。T i 1 0 0 一 Z r Y* 3图 解( 图 9 ) 表 明, 该拉斑玄武岩为板块边缘拉斑 玄武 岩。应用 Ti z r 图解可以区分岛弧熔岩和洋中脊 ( 洋 底) 玄武岩 , 前者为汇聚板块边缘型熔岩 , 后者为扩 散板块边缘型熔岩。由图1 0 可知, 二矿区的玄武岩 为洋中脊( 洋底) 玄武岩( 杨学明等, 2 0 0 0 ) , 因此, 该 矿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应为洋中脊( 洋底) 拉板玄武 岩。 黑云母 变粒 岩 二矿区内黑云母变粒岩 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属 于右倾型( 图4 F ) 。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相比, 相容 元素( 如 N i 、 Mg 、 C o 、 S c 、 C u 等) 的含量都明显降低, 不相容元素( 如 R b 、 U、 T h 、 B a 、 K、 Z r 、 I - I f 、 Ta 等) 的含 量明显增高; 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增高, 而重稀土元素 的含量则变化不大。 该区黑云母变粒岩的 E u无异常 , 表 明其形成与 热液活动无关。其 C e 表现为负异常, 说明其形成于 还原环境。其 Y H o 值接近上地壳平均值( 2 7 ) ; Th U值为 3 5 5 , 虽与原始地幔中的平均值一致, 但考虑 到黑云母变粒岩 的 C e 为负异常, T h AJ 原始 比值应 大于 3 5 5 ( 差值为 4 23 5 5=0 6 5 ) , 故推测该值 应与上地壳平均值一致。这些都表明该区黑云母变 粒岩的原岩来源于上地壳。 通过 A - C - F M 图解进行原岩恢 复可知 , 黑云母 变粒岩的原岩为 中性火山岩或杂砂岩 ( 图 5 ) 。应用 Z r I iO 2 一 Ni图解可知 , 该矿区黑云母变粒岩 的原岩 为变质沉积岩而不是变质火山岩( 图 1 1 ) , 而且 , 陆壳 富集元素( 如 R E E、 U、 Th 、 R b等) 含量高。在黑云母 变粒岩中, 可观察到部分石英和微斜长石颗粒具有 磨圆度( 图 1 2 A、 B和 C ) , 石英颗粒大小不一 、 接触不 规 范( 图1 2 D) ; 在一些露头上可见明显的微层理 、 递 第 3 2卷第 2期 王恩德等: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3 9 3 图 8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斜长角闪岩 Z r Mg O图解 F i g8 Z r Mg O d ia g r a m o f p l a g i o cl a s e - am p h i b o l i t e f r o m No 2 o r e d i s t r i ct i n t h e Go n g c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图 9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斜长角闪岩 T i 1 0 0 一 Z r - Y*3图解 F i g 9 Ti 1 0 0 一 Z r - Y*3 d i a gra m o f p l a g i o d a s e - am p h i b o l it e f r o m No 2 o r e d i s t r i ct i n t h e Go n g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t 变层理、 斜层理等现象( 周世泰 , 1 9 9 4 ) 。这表明该矿 区黑云变粒岩 的原岩是 由沉积形成 的。据上所述 , 该区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为杂砂岩。 B h a t i a 等( 1 9 8 6 ) 给出了不 同构造位置的杂砂岩 的微量元素丰度和比值 ( 图 1 3 ) ( 转引 自赵振华, 1 9 9 7 ) 。由图 1 3可见 , 从海洋岛弧一大陆 岛弧一 活 动大陆边缘一被动边缘 , U E( L a 、 C e 、 N d ) 、 Hf 含量 及 B a S r 、 R b S r 、 L a Y和Ni C o 值 增大 , 而铁镁质 1 o 一 昌 0 一 、 N 1 0 w ( Z r ) 1 0 。 图 1 0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斜长角闪岩 Ti Z r 图解 Fi g 1 0 Ti Z r d i a gram o f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基础知识培训意义课件
- 高级领导决策技能面试题目及答案精 编
- 小儿骨科髋关节脱位课件
- 三八妇女节课件
- 初中书面表达主题分类训练10篇-文学艺术
- 大学生母亲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 大学生会计顶岗毕业实习报告
- 大专生毕业自我鉴定总结
- 地下停车位租赁的简单协议书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带答案详解(精练)
- (银川市直部门之间交流)20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表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新旧预算法对照表
- 企业财务会计全套教学课件
- 劳动关系证明书模板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 脱不花三十天沟通训练营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科脉解决方案御商
- 变电室高压停电工作票1
- 住院患者用药教育学习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