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型铸锻件 HEAV Y C AS nNG AND F 0 RGI NG No 6 No v e mb e r 2 01 4 大型 自由锻造技术要点 任猛王 中安 史翔炜 邓 军 潘晓 东 ( 亚洲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2 1 4 1 2 8 ) 摘要 : 系统概述了大型自由锻造工艺技术中的关键性要点, 可作为编制工艺和开展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 从而用统一的技术思想去培训员工和指导规范操作。 关键词: 自由锻造; 新技术; 要点 中图分 类号 : T G 3 1 6 文献标 志码 : B T h e Ma in Po in t s o f Te c h n o lo g ie s f o r La r g e F r e e F o r g in g Re n M e n g,W a n g Zh o n g a n, S h i Xia n g we i, De n g J u n, Pa n Xia o d o n g Ab s t r a c t : T h e k e y p o in t s o f t h e la r g e f r e e f o r g in g t e c h n o lo g y a r e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y s u mma r i z e d b y t h i s p a p e r I t c a n b e v ie we d a s t he o r e t ic a l b a s is f o r p r o c e s s d e s ig n,t e c hn ic a l wo r ks ,s t a f f t r a inin g a nd o pe r a t io n g u id a n c e Ke y wo r d s : f r e e f o r g in g; n e w t e c h n o lo gy ; ma in p o in t s 从事大型 自由锻造技术工作 , 需要具备一套 完整的高温 塑性 变形理论 基础 和灵 活的工艺 思 路 , 需要熟知钢锭的冶炼过程 、 浇注 、 去应力退火 、 化学分析 、 加热、 锻造、 锻后处置 、 锻后热处理 、 机 加工 、 无损检测、 性能热处理 , 直到产 品精加工交 货的全系统知识。遇到 问题时 , 能运用热力学原 理去分析判别等 。本文仅 以多年从事该领域技术 工作和在实践中研究解决 问题的经历 , 归纳 出一 系列的工艺技术要 点 , 以供 同行参考和讨论 。 1 大型 自由锻造技术要点 1 1 应 变 主导论 在许多研究工作 和发表 的论文 中, 谈到锻造 压合内部孑 L 洞性 缺陷时 , 人们还是喜欢从应力 的 角度去考虑问题 , 常常把三 向压应力作 为锻合 内 部孔洞的最有力条件。其实这并不是充分条件。 为了避免坯料 中心 出现拉 应力 , 使 用上下平砧拔 长时, 需要砧宽比I0 8才行 ; 采用 F M 法拔 长 时, 砧宽比必须 0 7 7 2 3 。这样苛刻的条件, 在 大形锻件的拔长过程 中是很难 实现 的, 况且使用 太宽的砧子 , 压机 的能力也不够。在砧下 的刚性 区 , 当砧宽 比非常大时 , 还 会产生 R S T效应 的 内部撕裂, 这时可能都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 但是 这里的孔洞是不会闭合 的。相反 , 在拉拔成形时 的一 向拉应力 、 两向压应力状态 , 倒是很容易闭合 内部孔洞 。另外 , 应力状态只代表瞬间的情况 , 它 在变形过程 中是不断变化 的, 也不可 以累计和叠 加 。所 以, 在锻造过程中 , 三 向压应力状态既难以 收稿 日期 : 2 O 1 3 0 7 0 l 控制 , 也难 以计算 。如果 以孔洞闭合时的应力状 态为临界条件 , 那肯定是不行的 , 因为这种瞬时的 应力状态到处都会 出现。所 以, 仅从三 向压应力 角度上探讨孔洞闭合的意义不大。 相反 , 应 变状态是 可 以叠加 和 累计 计算 的。 为了使坯料 中心的压应变达到最大 , 使用上下平 砧拔长, 砧宽比0 5 1即可 ; 采用 F M法拔长时 , 砧宽 比应 0 4即可 J 。所 以, 完全 没有必要去 追求太大的砧宽 比和三 向压应力状态 。研究结果 还发现, 孔洞闭合度A与最大压应变 成线性关 系, 当某一方向的最大压应变叠加达到一定值时 , 这里的孔洞就被完全压合 了。所 以, 在压合 内部 孔洞 的过程中, 压应变起着主导作用 。 1 2 孔洞闭合 的临界条件 式 1表明了孔洞闭合度 A与最大压应变 的线性关系。 A: ( 1 6 5 5一1 9 ) 8 1 ( 1 ) 当 A=1时, 孔洞完全闭合。此时的 = 0 5 2 6 3 0 6 。为保险起见 , 取上 限值 0 6为孔 洞闭合的临界应变值。就是说 , 钢锭 中任意位置 的孔洞, 只要最大压应变 达到 0 6 , 孔洞就会 闭合。换言之, 锻件中任一点的8 都不小于0 6 , 其 内部 的缩孔 、 疏松 、 气泡或 内部裂纹等孔洞性缺 陷都会被完全压合。 然而, 孔洞被压合并不等于完全消失, 还需要 在高温状态下 , 通过原子扩散来焊合。研究结果 发现 , 被压合的孔洞, 在 9 0 0 的温度时是不易焊 合的。如果这 时候换一个方 向锻造 , 那么原先被 压合的孔洞又会在垂直方 向上张开 。只有当压合 2 7 No 6 No v e mb e r 2 0 1 4 大型铸锻件 HE AVY CA S T I N G AND F 0RG I N G o o一 ( a ) 原始孔洞( b ) 孔洞变形 ( c )孔洞局部压合 ( d )局部压合焊合 ( e )完全压合焊合 图 1 钢锭内部孔洞性缺陷的变形、 压合 、 焊合过程示意图 F ig u r e l S c h e ma t ic d ia g r a m o f d e f o r ma t io n,p r e s s in g a n d w e ld in g f o r t h e in t e r io r h o le s d e f e c t s o f s t e e l in g o t 温度在 1 O 0 0 C 以上, 才会比较迅速地焊合, 形成 一 条新 的晶粒边界 。因此 , 我们定义焊合温度 1 0 5 0 C 是比较保险的。在锻造过程中, 对压合并 焊合坯料心部的孔洞来说 , 只要使坯料在主变形 结束时的表面温度 8 5 0 c I = , 就能保证其心部 区域 的温度 1 0 5 0 C, 这在实际生产中还是 比较容易 做到的。 为此, 我们归纳并定义孔洞完全消除的两个 临界条件为 : ( 1 ) 最大压应变 s I0 6 ( 2 ) 坯料心部温度 1 0 5 0 o C 图 1 表示 了一个 原始孔洞经过变形 、 局部压 合 、 边压合边焊合 、 完全压合与焊合的全过程。由 于孔壁相对 比较洁净 , 经原子扩散焊合后的孔洞 , 是一条连接许多晶粒的新晶界。 事实上 , 当钢锭处于高温状态下 , 绝大部分气 体都以固态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 微量氢分子及惰 性气体溶解分布于基体 中。此时的孔洞是在钢锭 凝 固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得不到钢液的补充形成 的, 其内壁光滑也 比较洁净 , 近似于真空状态。所 以在金属变形流动时 , 孔洞很容易受 到变形和压 合 , 并且通过原子扩散焊合。 1 3 镦粗 只作为辅助手段 拔长锻造为三维变形 , 是压合内部孔洞、 破碎 粗晶 、 改善偏析 的最有效手段 。钢锭 中的内部孔 洞性缺陷基本上是呈轴线方向分布 的, 这也是 由 于结 晶方向所决定 的。因此 , 垂直 于钢锭轴线方 向的拔长变形 能使孑 L 洞尽快被 压合与焊合。同 时 , 最大压应变 的方 向往往也接近于拔长 的压 下方向。所以, 拔长锻造是能使孔洞闭合的最短 路径 。 镦粗 为轴对 称 变形 , 也通 常被 学者们 称 为 “ 两维半” 变形 。在镦粗的开始阶段 , 钢锭心部的 孔洞是往横向扩展 的, 直至高径 比达到 1 : 1以下 , 孔洞才开始收缩。但是要压合心部 的孔洞 , 需要 高径比达到 8 : 3以上 。显然 , 把钢锭镦成这样扁 的形状是不可能 、 也没有必要 的。镦粗可 以增大 坯料 的截面积 , 实质上是增大拔长的锻 比。但是 , 如果根据有效压实法 的工艺准则判别E 2 , 在使用 28 一 定砧宽的条件下 , 钢锭直接拔 长就能够满足压 实锻透的话 , 那就没有必要进行镦粗。只有在有 效拔长趟数不足时, 需要增大一点坯料 的直径 , 那 么只要镦粗到能够满足的直径 即可 , 完全没有必 要镦粗得太大。因为那会延长拔长 时间, 降低生 产效率。所以 , 在制定锻造工艺时 , 镦粗只是作为 一 种辅助手段 。当然 , 在许多锻件成形 的过程中, 镦粗还是必不可少的。 1 4 有效砧宽比 在早期的研究探索 中, 人们过于把注意力放 在追求三向压应力状态上 , 误以为这是实现孔洞 闭合的最佳条件 , 因此强调要宽砧大压下量。有 的资料提出, 为了避免坯料中心出现拉应力 , 使用 上下平砧拔长时 , 砧宽 比I0 8最好 ; 采用 F M 法拔长时 , 砧 宽 比应 0 7 7 。总之 , 是砧 宽 比 越大越好。但后来 的研究发现 , 任何 事物 的优劣 程度 , 无不遵循着高斯 曲线 的模式 , 也就是 “ 马鞍 形” 的规律。 当砧宽比过小或过大 时, 坯料心部 的变形都 不是最大。上下平砧拔长 的最佳砧宽 比为 0 7, 有效砧宽比范围为 0 5 0 9 。F M法拔长时的最 佳砧宽 比为 0 6 , 有效砧宽 比范围为 0 4 0 8 。 无论拔长或是成形锻造 , 砧宽 比都不能大于 1 。因为会使坯 料 内部产生 R S T效应 , 也 即刚性 滑动撕裂效应 J 。即便在拔长细轴时也会发现 , 太宽的进砧不但会造成内部滑动撕裂 , 也会使表 面产生褶皱裂纹 , 且拔长效率也低 。 1 5 拔长压下量 在拔长的压下量方 面, 人们也 曾进行过许多 探索。最终发现 , 使用上下平砧拔长时 , 每次压下 量不宜超过 2 5 ; 使用 F M法拔长时 , 每次压下量 不宜超过 1 5 。否则坯料表面将会 出现太深 的 折叠或裂纹。 笔者在有效压实法工艺手册的编制中 , 推 荐采用 的拔 长压下 量为 : 上下平砧 每趟 2 0 2 2 ; F M法每 趟为 1 1 1 3 左右。对 于使用 上下平板的超宽砧拔长 , 由于其 变形 方式类似于 整体镦粗 , 考虑压下量为 3 5 4 5 之间。 1 6 拔长时坯料的翻转方式 大型铸锻件 HEAVY CAS TI NG AND FORGI NG No 6 No v e mbe r 2 01 4 使用上下平砧按传统方式拔长时, 每压一趟 翻转 9 0 。 ; 使用超宽砧拔长时的翻转也为 9 0 。 ; 而 采用上下平砧连续拔长方法时 , 连续的趟数为 2 、 3 、 2 、 2 、 2 ; 使 用 F M法 拔长 时的 翻转 顺序 为 0 。 、 1 8 0 。 、 9 0 。 、 1 8 0 。 、 9 0 。 、 1 8 0 。 。这 里要 掌握 的一个原则是 : 始终控制使坯料 的截面宽高 比小 于 2 , 避免坯料出现凹心或弯 曲。 1 7 如何错砧 在一砧接着一砧 的拔 长过程 中, 试 验结果 发 现在两砧 中间的坯料心部存在一个小变形区。所 以, 为了使整个坯料的任一点都能够达到有效压 实, 在翻转后的下一趟拔长开始前需要进行合理 错砧 。最简便 的操作方法为 : 每趟拔长开始前错 半砧左右。实践证 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覆盖锻件 的整体变形。 1 8 变形温度控制 试验结果表 明, 即使在锻锤 的较快 打击速度 下, 被压合的内部孔洞在 1 0 0 0 C也能瞬时焊合。 有效压实法的临界条件规定 , 在 主变形过程 中坯 料心部的温度应 1 O 5 O 。这是考虑 到要保证 坯料心部孔洞的焊合符合条件并有一定的区域范 围, 使得所有 内部孑 L 洞性缺陷都能得到充分消除。 因此 , 必须要保证在主变形结束前 , 使坯料表面温 度 8 5 0 , 这是 比较直观并在实际操作 中容易得 到满足的。 1 9 坯料截面尺寸变化控制 为了控制变形过程 中坯料截面尺寸变化和计 算有效压实趟数 , 以及保证 主变形结束后 的顺利 成形 , 需要编制 一本拔长程序手册。严格按照工 艺 中给出的拔长程序操作 , 相同炉号锻件 的质量 就不会产生意外问题。 下面的三个公式给出了坯料在拔长过程 中截 面尺寸展宽值的计算 。 ( 1 ) 圆截 面 开始 的第 一 趟拔 长 O t =0 4 7 3 ( V o D) ( 2 ) 翻转 9 0 。 后 的扁 圆截 面拔 长 O t =0 4 3 ( Wo H) ; ( 3 ) 矩形及方形截面拔长 = 0 7 8 2 0 1 8 2 ( W o ) 从坯料展宽值 的公式里能够看 出金属的流动 规律 。当进砧较窄、 砧宽比较小时 , 金属 向纵 向方 向伸长流动 ; 而进砧较宽 、 砧宽 比较大时 , 金属 向 横向展宽流动。所以, 在成形长筒类锻件时, 若芯 棒被抱死拿不 出来 , 则使用上平板 、 下平 台轻轻滚 圆压下。如此大的砧宽比使金属几乎不产生任何 向长度方向的流动 , 筒壁完全横向展宽松动, 芯棒 就很容易退 出。 1 1 0 扁方入炉高温扩散 在主拔长结束后 , 由于满足 了 0 6的临 界变形条件 , 坯料 内部已经实现了金属组织致密、 孔洞性缺陷完全消除、 偏析和粗 晶组织破碎改善 的 目的。但是 , 为了进一步实现组织均匀化 , 从而 获得均匀的力学性 能, 仍需要一定 时间的高温扩 散来实现。 采用扁方人炉高温扩散的方法可 以减少保温 时间 , 只是利用正常的加热、 保温过程 即可 , 不用 增加额外的保温时间。因为扁方坯料的尺寸较 薄, 容易加热均匀 , 并且在 已经组 织致密 、 晶粒较 细的前提下 , 原子在 晶内扩散的路径较短 , 锻件 中 的元素分布比较容易均匀化 。 坯料主拔长后的扁方截面尺寸控制为其厚度 与锻件大身尺寸的比值是 0 9 , 宽度与厚度的比 值是 1 3 5 。这样 , 在最 后成形 的火次 中, 坯料还 保 留有较大的截面形状变化量 , 能够保证其 内部 任一点都会有变形 , 不会 出现粗晶、 混 晶和热态组 织遗传 的情况 。 1 1 1 极限锻造法思想 在执行拔长程序 的过程 中, 至少有两三趟使 坯料压下后 的瞬时高度小 于锻件 的最大截 面尺 寸_ 8 J , 并且在锻 比较 小 的情况 下 , 采用 每趟第一 砧满砧压锻件 中间或锻件最大截 面处 的方法 , 都 是可以在有限锻 比的条件下, 实现接近极 限的内 部变形量 , 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压实锻透的效果 。 此外 , 就是极 限方 的概念。在轴类锻件成形 前 的拔 长过程 中, 把坯 料压 至小于 大身直 径约 5 的带鼓肚方形 , 再倒八方达到锻件大身直径相 同尺寸 , 卡 台、 滚 圆、 成形等这些措施都能够实现 使锻件内部最大变形的效果 。但是在执行这些操 作时, 需要在锻造过程 中及时清理表面裂纹和折 叠 , 以免锻件加工尺寸不能满足。 传统 的拔长过程 , 锻工们通常总是不敢压过 锻件尺寸。那么在 同样锻 比的条件下 , 其 内部压 实锻透效果就会 比采用极 限锻造成形法拔长时差 很多 , 甚至会导致锻件检测不合格 。 1 1 2 锻后处置 大多数锻造师都只将加热、 锻造、 锻后热处理 这三个步骤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热加工过程 。而恰 恰忽视了锻后处置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 许多锻造企业中都没有关于热锻件如何摆放的规 定及图示。而关 于热锻件入炉待料 , 早年 的十大 29 No 6 No v e mbe r 2 01 4 大型铸锻件 HEAVY CAS NG AND FORGI NG 重机厂采用 6 4 0 6 6 0 长时间保温 , 能源浪费很 大、 晶粒度也不太理想 , 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也降 低 了生产效率。 在笔者从事技术工作 的企业 , 都规定 把常规 材料的热锻件垫起来空冷待料 。这样可以防止因 冷却不均匀 , 造成粗 晶、 混晶、 热态组织 , 从而导致 性能不均匀的现象 。在技术部给班组下发的技术 规定 中, 都有明确的材料分类 、 处置方法 、 垫起空 间及示意 图。其 中规定锻件在锻 后热处理升 温 前 , 其心部温度必须 2 0 m m, 提高钢锭 的表面 塑性 , 防止在后续 的大变形 中开裂。因为在钢锭 结晶时 , 棱部最先冷却 , 晶粒细 , 塑性好 。而凹面 的中问部分最后冷却 , 受到棱部收缩的拉应力 , 脆 弱易裂。 ( 6 ) 锻造过程 中, 要 及时清理表 面裂 纹与折 叠 , 保持坯料的完好状态 。 上述第 ( 3 ) 条对热送钢锭采用 “ 过冷处理” 防 裂 的工艺非 常有效 。1 9 8 8年 , 当时 的北京 重 机厂采用该项新工艺把原来每年因开裂报废的热 送钢锭 1 0 0 0多 吨降至 1 3 1 t , 第 二年 降至 3 9 t 。 2 0 1 1年, 江 阴南 工 集 团为 无 锡 哈 电 生 产 一 支 2 5 C r 2 N i 4 Mo V发 电机转子, 使用 4 4 t 热送钢锭 , 连 续两次在锻造过程中因大身表面产生裂纹太深而 报废。第三次补投采用 过冷处理新工艺 , 热送钢 锭运抵后 , 先放置在 台车上缓冷至表面约 5 0 0 C, 然后再按照加热 曲线升温 、 锻造 , 结果非 常顺利 , 锻件表面没有出现一条小裂纹。 4 空心圈筒类锻件的有效压 实方法 许多圈筒类锻件是可以不用靠镦粗拔长来压 实的。因为坯料在冲孔 后续的成形锻造过程 中, 变形会 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壁厚和高度尺寸都较 大 , 或者内孔尺寸较小的情况还是要考虑先压实 、 再成形的工艺 。 在什么情况下 , 可以不考虑镦粗拔长, 有把握 直接成形 呢?这里介绍 一个行之有 效 的判别准 则 : 当使用 的最粗 马杠直径 D大于等于 2倍锻 件壁厚 B, 即 D2 日时 , 在扩孔成形的过程中, 包 含至少两趟使用该马杠 、 每趟有 1 0 1 5 的 锻造变形 , 那么就可 以压实锻透。在冲孔前无须 考虑镦粗拔长 , 直接下料。 例如 : 锻 件 壁 厚 2 3 0 m m, 内孔 直 径 8 0 0 m m, 使用 f 2 j 5 0 0 m m 马杠 , 在冲孔 、 扩孔 至 ( 2 j 5 5 0 m m左右时换上该马杠 , 那么 , 后续的扩孔锻造就 能够保证该锻件充分压实锻透 。 如果锻件壁厚为 2 8 0 mm, 最大马杠直径仍然 只有 05 0 0 m m, 那么按照上述准则判定显然是不 能保证锻件合格的。但是却可以采用一个灵活变 通的方法 : 先将锻件扩孔 至壁厚 2 5 0 m m , 保证压 实锻透后 , 再滚外圆、 平端面 、 收内孔 , 调整 回壁厚 2 8 0 mm, 这样既可以保证产 品合格 、 操作又简便 、 生产效率又高。 5 锻件返修及改锻方法 严格按照有效压实锻造法生产的锻 件 , 基本 上是用不着返修 的。因为, 那些检测不合格 的锻 件 , 主要是 由于钢 锭 内部 的非金属 夹杂物 ( 主要 为氧化物夹杂 ) 所致 , 而这是锻造所不 能解 决 的 问题 。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有这样 的现象 : 当密集夹 杂物区域的体积不算 太大时, 通过返修进一步改 善 , 能使夹杂物 的体积和缺陷当量有所减小 , 恰好 进入检测标 准允许 的范 围而合格。于是 , 人们常 常会提出疑问, 如果在制定锻造工艺时 , 有意加大 变形量 , 譬如说增加一次镦粗和拔长, 是否就可以 确保一次性合格 呢?那就用不着第二次折腾 了! 答案却是否定 的, 因为各企业都 已经有过 了无数 次的验证 。 钢锭在第一次锻造变形 时, 主要完成 的是压 合内部孑 L 洞性缺陷、 改善偏析和夹杂物的分布 、 打 碎粗晶等 。这时候钢 中的氢还没有被扩 出, 气体 的存在会影响对夹杂物的变形改善 。而恰恰是经 过锻造和锻后热处理之后 , 把氢降低到 了一定范 围以下 , 这 时材料的致密度 比较高 , 晶粒较 细, 新 的变形和原子扩散才会对改善夹杂物产生一定的 3】 No 6 No v e mb e r 2 0 1 4 大型铸锻件 HEAVY CAS TI NG AND F ORGI NG 作用 , 但是改善 的程度仍很有限。 对含有内部疏松和 内部撕裂缺陷的圆饼类锻 件的返修 , 有条件的话 , 先在外圆至中心部位 的高 度方 向进行 3 0 的压下量 , 然后再分两次旋转压 平 , 即可完全消除。但要注意进砧宽度 , 不能超过 坯料压下前的高度 。 对需要改善 内部夹 杂物 的厚饼类 锻件 的返 修 , 要收外圆至中心有 5 0 左右的变形量 。 对含有内部缺陷的实心矩形锻件和可镦粗 的 厚壁筒锻件 的返修 , 先镦粗 至原高 度 的 7 0 左 右 , 然后在各方向采用适 当大变形 、 恢复至原锻件 尺寸即可 。 对大身部位含有疏松 的轴类锻件返修 , 在压 机净空距满足的情况下 , 可使用漏盘 、 套筒一类辅 助工具 , 设法将大身部位的尺寸镦粗增大 , 然后再 压实锻透, 恢复锻件尺寸 即可。1 9 8 9年春节前 , 笔者曾在原北京重机厂返修一根报废积压多年 的 l2 Mw 汽轮机转子 。判断其大身中心( 2 j 2 0 0 mm 一 04 0 0 m m通长范 围内的密集缺陷为未锻合 的 疏松 , 使用漏盘等工具 , 在 6 0 MN压机上进 行返 修。镦粗过程中, 将大身一侧的三个小台阶保护 小变形 , 而另一侧 的两个小 台阶镦成 “ 糖葫芦”, 从而确 保 大身 部位 直径 增 大 2 0 0 mm。然后 用 9 0 0 m m上平砧 、 下平台, 采用极限锻造法 , 对转子 大身进行 4趟大变形拔长压实 , 再将两侧 5个小 台阶拔出、 滚 圆、 恢复原状。经热处理后再 检测 , 锻件全长无 Oo 5 mm当量缺陷。 对含有 白点锻件 的返修也是 比较容易进 行 的。因为 , 在高温的溶解度下 , 白点裂纹中的氢基 本上 已溶解于基体 中, 所 以并不会对孔洞 的压合 焊合造成阻碍。通常 , 在符合有 效砧宽 比的条件 下 , 在一个方向上有两次 1 5 2 0 的压下量便 足以消除锻件 中的白点。只是 , 在锻后热处理 的 工艺中, 还需要再考虑充分扩氢。 6 结论 本文归纳了大型 自由锻造工艺技术 中的关键 性要点 , 可以作为编制工艺和开展技术工作 的参 考性资料 , 从而用统一 的技术思想去培训员工和 指导规范操作。 有效压实锻造法的工艺准则贯穿于所有 的工 艺过程和操作过程, 掌握其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 可 为企业带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 考文献 1 田中光之 , 等 钢锭 内部 空隙 的压 合 , 一种新 的锻造法一 S U F 法 日本塑性加工春季讲演会 , 1 9 8 2 , 5 : 2 0 2 2 2 M a s a y o s h i K a w a i O n t h e Ma n n a s ma n n E f f e c t A p p e a r in g i n t h e C a u s e o f f o r g in g s o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应用基础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慢性膀胱炎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查房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哈尔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
- 资金垫付合同范本
- 源画摄影合同范本
- 中职思政试题及答案
- DB3203-T 1080-2025 城市道路路名牌设置规范
- 2025-2030量子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与中国市场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设备维护方案(3篇)
- 护理操作管理课件
- 肉类加工间管理制度
- 2025年陕西、山西、青海、宁夏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医疗护理
- 农村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快递公司快递员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