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41.4-200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是针对锡选矿及冶炼过程中物资与能量平衡管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锡矿山企业、锡冶炼厂及相关管理部门,旨在通过建立有效的物料和能源平衡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根据此标准,企业需对锡矿石从开采到最终产品产出整个过程中的物质流动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原矿石量、精矿产量、尾矿排放量以及各种中间产物的数量等信息。同时,对于能耗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电力消耗、燃料使用情况等均需纳入统计范畴,并定期开展能效评估工作。

在数据收集基础上,企业应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出各个环节的回收率、损失率等关键指标,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此外,还强调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辅助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标准中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提倡加强与其他相关方(如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通过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我国锡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YS/T 441.4-2014
  • 2001-03-21 颁布
  • 2001-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 T 441.4-200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pdf_第1页
YS T 441.4-200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pdf_第2页
YS T 441.4-200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 T 441.4-200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锡选矿冶炼部分YS / T 4 4 1 . 4 -2 0 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锡选矿冶炼金属平衡管理的术语、 职责、 检验、 计量、 计算公式和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及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锡及其附属产品选 矿冶炼 生产企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7 2 8 -1 9 9 8 锡锭 G B / T 1 8 1 9 -1 9 7 9 锡精矿中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G B / T 1 8 2 0 -1 9 7 9 锡精矿中 锡量的测定( 铁载一 过氧化钠 熔融 碘量法) G B / T 1 8 2 1 -1 9 7 9 锡精矿中铁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容量法) G B / T 1 8 2 2 -1 9 7 9 锡精矿中铜量的测定( 双环乙酮乙二酞二踪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2 3 -1 9 7 9 锡精矿中铅量的测定 G B / T 1 8 2 4 -1 9 7 9 锡精矿中砷量的测定 G B / T 1 8 2 5 -1 9 7 9 锡精矿中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2 6 -1 9 7 9 锡精矿中镑量的测定( 二硫代二安替比林甲烷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2 7 -1 9 7 9 锡精矿中锌量的测定( 极谱法) G B / T 1 8 2 8 -1 9 7 9 锡精矿中三氧化钨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2 9 -1 9 7 9 锡精矿中硫量的测定( 燃烧一 碘量法) G B / T 1 8 3 0 -1 9 7 9 锡精矿中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 S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3 1 -1 9 7 9 锡精矿中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硅钥蓝吸光光度法) G B / T 1 8 3 2 -1 9 7 9 锡精矿中氧化镁量的测定( 二甲苯胺蓝 吸光光度法) GB / T 1 8 3 3 -1 9 7 9 锡精矿中氧化钙量的测定( x 品 位 + 箕 鳖 (u ) x 品 位 + r 譬 黯 l x 品 位 合格矿处理量 + 预选合格块矿量 +预选废石量 +脱泥的溢流量x 1 0 0 % 优先浮选的选厂, 各种产品的选矿处理量及处理矿品位, 均应以开始处理的原矿及原矿品位为准。 砂矿水枪开采的处理原矿品位, 应以砂泵或溜槽出口取样化验的品位为准, 砂矿干采干运的处理原矿品位, 应以进人选厂的皮带给矿取样化验为准。并应与选矿处理的计算范围相适应。 单一精选厂处理原矿品位是指处理购进中矿的平均品位。3 . 1 . 2 精矿品位 精矿品位是指精矿产品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精矿数量的百分比。由公式( 2 ) 表示:精矿品位 =精矿金属量( 吨)精矿量( 吨)火 1 0 0 一 (2)计算说明 : 精矿品位应以精矿取样、 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精矿量、 精矿金属量, 应与计算选矿回收率的数据一致。3尾矿品位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所含某种金属量占全部尾矿数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 3 ) 如下:尾矿 品位 =尾矿金属量( 吨)尾矿量( 吨)x 1 0 0 % 一 ,. (3 ) 计算说明 : 尾矿品位应以取样、 化验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尾矿量及尾矿金属量包括预选脱泥、 溢流、 浮选等尾矿的尾矿量及其金属量。 溢流、 浮选尾矿应按取样测定的数字为准。 在计量设备不完备的情况下, 如果中间产品数量较稳定, 可以用平衡法计算并校正尾矿量, 其计算公式为: 尾矿量( 吨) =原矿处理量( 吨) 一精矿量( 吨)3 . 1 . 4 选矿回收率 选矿回收率是指选出某种合格精矿金属量占处理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3 . 1 . 4 . 1 实际回收率 实际回收率是指选矿厂从处理原矿到选出合格精矿的全部选矿过程的总回收率。 其计算公式( 4 ) 为: 3 2Y S / T 4 4 1 . 4 -2 0 0 1实际回收率 =精矿干量 ( 吨)x 精矿品位原矿处理量( 吨)x 处理原矿品位x 1 0 0% (4)3 . 1 . 4 . 2 理论回收率 理论回收率是在理想条件下( 即未考虑选矿生产过程的无名损失, 如浮渣、 中矿水流失、 精矿溢流水等) 的选矿回收率。它是用来验证实际回收率高低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 5 为:理论回收率 =精矿品位 x( 处理原矿品位 一尾矿品位)处 理原 矿品位 x ( 精矿品位 一 尾矿 品位 )x 1 0 0% (5)3 . 2 冶炼部分3 . 2 . 1 成品 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办完人库手续的产品。3 . 2 . 2 半成品 半成品是指在本企业内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阶段、 符合规定的半成品质量要求, 但尚需在其他生产阶段进一步冶炼或加工的产品。3 . 2 . 3 在制品 在制品是指正处于冶炼过程中, 尚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制品( 包括虽然冶炼完毕, 但尚待检验或检验完毕尚未人库的产品) 。在制品介于原料与半成品、 半成品与半成品、 半成品与成品之间。3 . 2 . 4 副产品 副产品是指冶炼过程中产出的“ 三废,(废气、 废液、 废渣) 经进一步冶炼或加工成的其他产品。3 . 2 . 5返回品 返回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 本工序产出的未达到成品或半成品质量要求, 尚需返回本工序重新处理的金属物料。3 . 2 . 6回收品 回收品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 产出的废杂金属、 残渣及烟尘等, 不能在本工序直接返回处理, 尚需送交其他工序或冶炼系统进行处理的金属物料。3 . 2 . 7 金属回收率 金属回收率是指冶炼成品或半成品的金属量占实际消耗物料中金属量的百分比。它是工序回收率( 熔炼回收率、 精炼回收率等) 、 全厂冶炼回收率、 冶炼总回收率的总称。3 . 3 综合部分3 . 3 . 1 盘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 对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物料, 包括原料、 成品、 半成品、 在制品、 副产品、 返回品、 回收品等进行数量与质量的统计、 结算。3 . 3 . 2 干量物料经某种方法去除水分后的实际重量。3 . 3 . 3 中间物料指在本企业内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 无需办理人库手续, 尚需进一步生产加工的产品, 如中矿、 半成品、 在制品等。13 . 4 损失量生产工艺过程中, 由产生废气、 废液、 废渣带走的金属量以及由于外界因素影响, 造成流失的金属量。4 管理职资4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 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任主任委员, 负责金属平衡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 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统一领导企业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并负责金属平衡的日常管理工作。4 . 2 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4 - 2 . 1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方针、 政策, 统筹安排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3 3Y S / T 4 4 1 . 4 -2 0 0 14 . 2 . 2 按月、 季、 年审查和批准金属平衡报表及有关金属平衡的上报、 下达文件。4 . 2 . 3 检查和协调各相关部门所承担的金属平衡管理职责和任务执行情况。4 . 2 . 4 研究减少金属流失的方法和措施。4 . 2 . 5 对在金属平衡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严重失职, 造成金属大量损失或弄虚作假者作出奖惩决定。4 . 3 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4 . 3 . 1 检查和验收原料、 产品、 中间产品( 包括中间物料) 的数量和质量, 并会同相关部门定期进行盘点 。4 . 3 . 2 统计、 分析金属平衡的有关数据。 按月、 季、 年汇编企业金属平衡表和有关分析资料, 提交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审批。4 . 34 . 3 . 44 .1#6 o 一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不断改进金属平衡管理工作。对各相关部门的贯彻、 执行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所作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调查、 确定金属流失情况,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改进措施, 并及时向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提出选矿5 . 1 选矿物料流程图( 图 1) 图 15 . 2 检验5 . 2 门产品: 锡精矿产品质量应符合YS / T 3 3 9 标准规定。5 . 2 . 2 取制样方法: 锡精矿取制样方法按G B 1 4 2 6 0 规定进行, 原矿、 尾矿及中间产品取制样方法按企业标准或取制样技术规程进行。5 . 2 . 3 分析方法: 锡精矿水分测定和化学成分分析按 G B / T 1 8 1 9 - - 1 8 3 3 的规定进行, 原矿、 尾矿、 中间产品的水分测定及化学分析方法按有关企业标准或分析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5 . 2 . 4 计量5 . 2 - 4 . 1 计量范围: 凡人选的原矿及选矿工序过程中涉及的精矿、 中间产品、 尾矿等均需进行计量。5 . 2 , 4 . 2 计量误差: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精度 要求, 选 择适宜计量器 具。 计算误差应满足: 产品计量误差1 % 0 , 原料计量误差2 输, 中间产品等物料计量误差5 % 0 05 . 3盘点5 . 3 门盘点范围: 期末库存的原矿、 地面堆积矿砂及未人库精矿。5 . 3 . 2 盘点时间: 正常情况下, 每月一次, 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安排。5 . 3 . 3 盘点方法:5 . 3 . 31 容 积法: 对存放在固定矿 仓及固 定几何尺寸容器的物料盘点以实测实际 高度与 堆密度计算其结存量5 . 112 现场测量法: 对结存量大且无规则的固体物料, 根据其近似的主体几何形状计算其体积, 并用 3 4Y S / T 4 4 1 . 4 -2 0 0 1堆密度计算结存量。5 . 3 - 3 . 3 对磨矿等机械结存量, 视为常数。5 . 3 . 3 . 4 计算取 用参数( 如堆密度、 水分、 品 位) 以实测为准, 不得随意更改。5 . 4 金属平衡与计算5 . 4 . 1 金属平衡要求5 . 4 . 1 . 1 凡进人选矿工艺流程的原矿量必须用经计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 同时应在此计量点测定水分。5 . 4 . 1 . 2 原矿品位、 精矿品位、 尾矿品位以选矿自动( 或人工) 取样为准, 取样间隔相同。5 . 4 . 1 . 3 机械损失必须以实际测定为准, 不能预先估计或预先肯定实际回收率来推算损失量。5 . 4 . 1 . 4 损失包括溢流水、 碎矿损失、 地面流失等。5 . 4 . 1 . 5 原矿仓、 中间矿仓结存量以实际盘点为准。5 . 4 . 1 . 6 一般不允许有地面堆积矿砂。如有则应在平衡前进行盘点实测, 以便参与平衡。5 . 4 . 1 . 7 金属平衡表中的“ 期初结存” 数与上一期金属平衡表中的“ 期末结存” 数应一致。5 . 4 . 1 . 8 金属平衡表中的期初结存、 本期收人、 本期处理, 必须以实际检测数据为准, 期末结存以实际盘点为准 。5 . 4 . 25 . 4 . 2式 中:计算 方法 理论 回收率夕x ( a一 0a X ( 夕一 B )x 1 0 0 %(6 )。 回收率, 1 0 0 0 0 ;夕 精矿品位, 1 0 0 0 0 ;a 原矿品位, 1 0 0 0 0 ;B 尾矿品位, 1 0 0 0 o .5 . 4 - 2 . 2 实际回收率计算公式:RQ . xR x , 。 。 %( 7 )式中: 实际回收率, 1 0 0 %; a 处理原矿品位, 1 0 0 %; 夕 精矿品位, 1 0 0 %; Q 。 处理原矿千量, t ; Q 精矿干量, t o6冶炼部分6 . 1 火法炼锡流程图见图2 .YS / T 4 4 1 . 4 -2 0 0 1矿-噢舫-处助丁令前喧-炼烟尘 回收 锡 等 有 价金 属r-荡枷-熔翩下上源眺-一还甲锡炉演烟尘火法 精 嫉烟 化 炉锡 锭粗焊 锡弃 渣烟尘 -等属渣- 一-锡金飞炼下头-|二1收价-精-硬-回有-下回 收 锡等 有 价 金 属丝上断下门朋工 厂丝匕韵工 熔-IL-倍 烧 渣烟 尘真 空 炉电 解丁回 收锡等有 价 金属粗 锡粗 铭阳极 泥铸 造 锡 铅 捍 料锡锭 图 2 火法炼锡流程图62 检验6 . 2 . 1 产品: 锡锭产品质量应符合GB / T 7 2 8 标准规定; 铸造锡铅焊料产品质量应符合 G B / T 8 0 1 2 标准规定。6 . 2 . 2 取样制样方法: 锡精矿的取样和制样按 GB / T 1 4 2 6 。的规定进行; 锡锭的取样和制样按G B / T 7 2 8 的规定进行; 半成品、 在制品、 返回品、 回收品等含锡中间物料的取样和制样按企业标准或取样、 制样技术规程进行。6 . 2 . 3 分析方法: 锡精矿水分的测定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按 G B / T 1 8 1 9 1 8 3 3的规定进行; 锡锭化学成分的测定按 G B / T 3 2 6 0 的规定进行; 铸造锡铅焊料化学成分分析按GB / T 1 0 5 7 4标准规定; 中间物料水分和化学成分的测定按企业标准或分析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6 . 2 . 4 计量6 . 2 - 4 . 1 计量的范围: 在金属平衡计算过程中涉及的物料均需进行计量。6 . 2 - 4 . 2 计量误差: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计量精度要求, 选择适宜的计量器具。 计量误差应满足: 产品计量误差(1 / 0 ; 原料计量误差簇M ; 半产品、 返回品等物料计量误差55 % a o6 . 3 盘点Y S / T 4 4 1 . 4 -2 0 0 16 . 3 . 1 盘点的范围: 金属平衡计算过程中涉及的物料均需进行盘点。6 . 3 . 2 盘点时间: 正常情况下, 每月一次, 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安排。6 . 3 . 3 盘点方法6 . 3 - 3 . 1 称量法: 对结存量小、 金属品位高的物料, 将其装人容器或汽车, 在计量器具( 落地秤、 汽车衡)上直接称量。6 . 3 - 3 . 2 容积法: 对存放于储罐、 储槽中的液体或粉状物料, 根据容器的几何尺寸和盘点时测量的堆积高度与堆密度( 或体积浓度) 计算其结存量。6 . 3 . 3 . 3 现场测量法: 对结存量大、 堆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料, 根据近似的立体几何形状, 测量计算出物料的体积按预先测定的堆密度计算结存量。6 . 13 . 4 直接计算法: 对具有固定几何形状和单位平均重量的成品、 半成品和在制品, 盘点其结存块数, 依据已知金属品位计算结存量。6 . 4 金属平衡和计算6 . 4 . 1 金属平衡表编制程序 金属平衡表 的编制程序按图 3的规定进行。 图 3 金属平衡表编制程序图6 . 4 . 2 金属平衡要求6 . 4 - 2 . 1 金属平衡表的格式和内容应统一, 见附录A( 标准的附录) 。 填写的项目 应齐全, 使用计量单位应一致 。6 . 4 - 2 . 2 原料、 产品及中间物料的数量和品位必须为实际计量、 化验和盘点结果。 对正常运行主体设备中停留的物料, 应按结存常数进人金属平衡, 当主体设备发生变化时, 应进行盘点或重新计算结存常数。6 . 4 . 2 . 3 表中收人与产出合计项的数值每一横行必须相等。以使收人与支出两列合计数相等。6 . 4 . 2 . 4 回收品的收人和支出在金属平衡表中应标明来源和去向, 以便了解物料的使用情况和为其他核算提供凭证。6 . 4 . 2 . 5 表中“ 本期结存” 是月末实际盘点结果, 也是计算“ 处理” 和“ 生产” 项数量的依据, 因此不准随意修改6 . 4 - 2 . 6 表中的“ 期初结存” 数必须与上一期金属平衡表中的“ 本期结存” 数相一致。6 - 4 . 3 金属回收率计算方法 3 7Y s / T 4 4 1 . 4 -2 0 0 1 在计算金属回收率时, 工序回收率采用平衡法, 冶炼总回收率采用系数法。6 . 4 . 3, 平衡法计算公式 h 工 序=a / ( b士一d ) X 1 0 0 % 。 . ( 8)式中: h 工 序 工序回收率, %; a 合格成品 或半成品 金属量, t ; b 使用物料金属量, t ; c 期初、 期末在制品、 返回 品的金属量差额, t ; d回收品的金属量 , t o6 . 4 . 3 . 2系数法计算公式最终锡产品期初期末在制品、 半成品含 锡 量 ( 吨 ) 士返 回 品 含 锡 量 差 额 ( 吨 ) 处理锡精矿含锡量( 吨)x 回收系数锡冶炼总回收率 二x 1 0 0(9)婿“国言烹娜彬率除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