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_第1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_第2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_第3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_第4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中小学教师论文: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作者 /王道海 王道海 在古代,我们祖先一直把“快乐工作”作为最高的追求,“安居乐业”中的乐业,实际上就是快乐工作,工作快乐是人性的需要。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它不过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已,不过是诸多的职业分工之一。享受工作的快乐也是教师人性的需要。 事与愿违,我们痛心的看到:在教师行业中的快乐者并不是很多,一个从事多 年教书生涯的教师,往往是笑容僵硬疲惫,甚至还有些惨淡。教师们都修炼得“不以物喜”、不“喜形于色”。这种“亚快乐”的情绪直接导致了身体的“亚健康”,它对教师的身心和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大毒2 / 7 瘤。 那么怎样根除这个毒瘤呢? 笔者以从事中学教育教学 30 来年的切身体会,对中小学教师“亚快乐”的成因作以下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亚快乐”的成因 1.历史原因 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教师作为呕心沥血、心无旁骛、固守清贫的形象印在心中,仿 佛不这样就显不出其“光辉”来。教师就是“蜡烛”、“春蚕”这么个悲剧角色 燃烧、流泪、毁灭!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风烛残年”再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悲剧性的角色模式是阻碍教师快乐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政治经济地位现状 3 / 7 教师的精神境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家有三斗米不做孩子王”勾勒出了一幅鲜活的教师形象 清贫、渺小、还有那么一点滑稽。然而,教师的职业是传授知识塑造灵魂,传授知识需要教师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塑造灵魂需要教师 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让教师不能像知识分子般清高;知书达理的传统形象又让教师不能如普通百姓般随性随俗。孔乙己般的滑稽形象让教师们自己都感到不自信、不快乐。“拜金主义”者对教师的公然渺视。 繁重琐碎的劳动。 3.从业情感 有些教师把教师工作仅仅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还有些人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师范专业的。他们不热爱教师工作、不安心教师工作,当然也就没有工作热情,也就难以感受工作的快乐。 4.功利情节 4 / 7 相当数量的教师自觉 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获取名誉的工具,比学生自己还看重分数,对学生的要求是无休无止,这山看着那山高。把学生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同时,也把自己弄得形容憔悴,更有胜者还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果。 对名誉的过度贪恋也是教师“亚快乐”的重要因素。 5.个人修养 教师是人类的一分子,它同样具有人性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的迥异。有的教师对任何专业都不喜欢,对什么话题都不感兴趣,文艺体育琴棋书画样样不在行,整天就一个愁眉苦脸样。 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性格特征阻碍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6.其它 健康状况、婚姻和家庭纠纷、父母健康、子女学业等方面的不尽人意也是教师“亚快乐”的原因。 5 / 7 二、我的看法及对策 1.主动接受、认真遵守法律法规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 56 个民族,教师队伍也特别庞大,这在世界各国是少见的。所以“教师法”、“师德”、“师风”等法律法规要符合每一个教师的特点是很难的,要满足每位教师的愿望也是不可能的。 在国家大法与个人愿望产生差异时,教师应从思想上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去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反之,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抵触对抗、被动接受等情绪不光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自己的精神上造成极大的不快乐。 2.走出传统教师定位的误区,放下包袱减轻压力 社会各界对“教师是什么?”各有说法、褒贬不一。我们教师应对自己有一个“到位”的认识。 庄子逍遥游中云:“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对我们找对自己位子无疑是至理名言。过度“光辉”的 背后6 / 7 必然会有大块大块的阴影;蜡烛的泪里、春蚕的茧中,有太多的悲伤;园丁的劳作总离不开过分的矫饰;工程师的工作对象大多是无生命的、固定的物体。 我认为,我们不必用别的职业来比喻自己,也不要被别人所赋予的美丽光环而弄昏了头!教师就是教师,是在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除父母之外,给其以深远而重大影响的人。 3.爱岗敬业、也爱自己 如果择业已经不可能,一生当教师已不能改变,那么就安下心来主动的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把他做得生动有趣,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是在施恩于学生,被亏欠的 感觉是很苦恼的。 4.辛勤工作,享受生活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因此而改变了世界。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获取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的快乐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7 / 7 我的体会是:取利不取义的教师心灵是不会安宁的,心不安宁谈何快乐?取义不取利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却违背了义利对立统一的道德基本原理。所以,认真踏实地去工作,不敷衍了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