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炎症】」.doc_第1页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炎症】」.doc_第2页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炎症】」.doc_第3页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炎症】」.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保健穴位汇总以下资料多数来自互联网,部分来自相关书籍。腰背部穴位1.小肠腧取穴之法: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穴位功效: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腰痛/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腹痛、泄泻、痢疾等疾病。按摩保健:患者站立,用双手叉腰,拇指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疾病治疗:多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炎、肠炎、盆腔炎、淋病等疾病。胃炎炎症#胸腹部穴位2.关元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四指横放即为三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另,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功效:痛经,腹痛,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按摩: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做环状运动。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每次三分钟左右。上肢穴位3.尺泽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功效:风湿,咽喉肿痛,胃肠炎,调节微血管自律运动。按摩:拇指指腹按压,每次2分钟。4.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配内关、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昆仑穴、太溪穴、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实验结果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多用于治疗发烧、关节疼痛、鼻子过敏、腹泻、气喘、便秘等疾病。5.外关【标准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取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特异性】本经络穴。八脉交经(会)穴之一;交阳维脉。【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关节炎,颈椎病。按摩:指端用力按压,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每日两次。配伍1配阳池、中渚,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2配太阳、率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3配后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落枕。4配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主治耳目、颈项及肩部病证。文献摘要1甲乙经:耳炖炖浑浑无所闻,外关主之。2铜人: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3大成:主耳聋,浑浑焞焞无闻,五指尽痛,不能握物。下肢穴位6.伏兔足阳明胃经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膝盖骨)底上6寸。出自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膝冷痛,膝关节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指垂直按压此穴。每日2次,每次5分钟左右。7.犊鼻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解剖 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功能作用:清刷膝关穴节中的脾土微粒,保证膝关穴节的伸缩自如。功效: 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利关节止痛。按摩:双手指腹端垂直用力按压,力度较大。每次5分钟,每日2次。犊鼻穴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脚气。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伍: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刺灸法: 直刺11.5寸。禁直接灸,艾条灸1015分钟。临床应用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为常用腧穴。膝部神经痛或麻木,下肢瘫痪,常为辅助用穴。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蜂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常用穴,而且疗效肯定。首先,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为后天之本,取本经喻穴可大补气血,调节人体免疫力,而上述疾病往往是因为气血不足,免疫失调所致;其次,犊鼻穴位于膝关节外侧,符合针灸穴辨证取穴的原则,且蜂毒治疗作用以局部疗效显著。因此,治疗上述疾病,犊鼻穴为常用穴。8.飞扬取穴:踝关节向上与膝关节连线中间点下1寸,再往后1.5寸的位置。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疮等按摩:指腹用力按压,力度较大。日2次,次4分。9.申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定位:足外侧,外脚踝直下方凹陷处,距外脚踝凸起处0.5寸。左右各一。申脉。申,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脉,脉气也。申脉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申脉。治疗:颈部痉挛,关节扭伤,足外翻,类风湿,足踝关节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按摩:指腹按压,并做环状运动。力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4分钟左右。另,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足太阳阳跷脉之会。同阳跷名解。【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一为经部经水,其量少,二为天部的温热之气。【运行规律】经水循膀胱经下行,阳气循膀胱经上行。【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治法】虚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实热则泻针出气。针刺0.30.5寸,灸35壮;悬灸10分钟【主治】头痛,失眠、腰腿痛、关节扭伤、类风湿、颈部痉挛、坐骨神经痛、脑脊髓膜炎,内耳性眩晕、癫痫等。按摩:指腹按压,做环状运动,力度适中,日2次,次4分。10.鹤顶经外穴。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功用】通利关节。【主治病症】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膝关节病,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指腹用力按压,做环状运动,力度较大。日2次,次3分。11.八风经外穴。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趾痠痛,脚背肿痛及脚气麻木等症。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痛风、关节炎、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12.踝点在手拇指桡侧缘,当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伸臂仰掌,微屈拇指取之。主治病症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胸痛。13.风市足少阳胆经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主治腰腿痠痛,下肢痿痹,脚气,全身瘙痒。现多用于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荨麻疹等。配风池、曲池、血海,有活血祛风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金鉴:主治腿中风湿,疼痛无力,脚气,浑身瘙痒,麻痹等证。按摩:指腹垂直按压,日2次,次3分。14.中渎足少阳胆经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配伍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配阴市,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主治: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按摩:指腹按压,做环状运动,日2次,次3分。15.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约1寸,圆骨凸出部前方凹陷处的中心。左右各一。或,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阳陵泉又治筋病,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阳陵泉又治疗足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主治范围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按摩:用手指轻握膝盖前下方,用拇指指腹按压。日2次,次3分。16.悬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膝关节炎、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按摩:指腹垂直按压,切记一定要按摩对侧的穴位。例如左腿疼痛就按左侧。日2次,次3分。17.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本穴是足三阴经交会处,故名。(三阴交为立体交会,依肝、脾、肾为浅深层次),故名。只有“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才交汇在三阴交穴,内踝(踝huai)尖上三寸,腿胫骨旁。但“手三阴经”(肺经、心经、心包经)不交汇,分别走手掌的外中内侧。别名:承命,下之三里,太阴。主治病症:多用于治疗膝关节炎、下肢肿痛、消化不良、肠胃炎、胃溃疡等(1)此穴是妇科疾病的克星,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2)此穴还能治疗男女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3)此穴还能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泄、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按摩:用力按压,日2次,每次5分钟。18.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取穴。功效:关节炎,腹胀,便秘,下肢痿痹,足踝肿痛,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清胃化痰,镇惊安神。按摩:指腹垂直用力按压,力度较大,每日2次,每次5分钟左右。19.地机其病位属脾经所过之处,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阴陵泉是脾经之合穴,脉气最盛,使气随血流,气行血行,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经筋和缓,疼痛自止。取穴方法: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疾病:膝关节炎,下肢肿痛,消化不良,肠胃炎,腹痛,腹胀,泄泻,小便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