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炎症)」.doc_第1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炎症)」.doc_第2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炎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一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1、 正确吸引分泌物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 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进行,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如遇阻力向外退出1 cm后再吸引,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成人:13.3-20.0Kpa,小儿13.3Kpa),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15s,以免发生缺氧。吸痰后给予纯氧吸入12 min后再把吸氧浓度调到吸痰前水平;在吸痰时要先吸气管内的,然后再吸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2、气管导管的护理留置气管插管超过48小时,建议使用双腔气囊导管,定时抽出气囊上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下滑到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要牢固,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导管气囊充气要适当,对于气囊充气与放气的操作要正确,在放气前应充分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以避免咽喉部的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进入气道,造成感染加重。应调节好导管气囊的最小封闭容积,一般不需要反复充放气。气管切开口周围的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防止污染。2、 气管的湿化、雾化在使用呼吸机时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45,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冲洗非常重要。气道干燥,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进行气道湿化,不主张吸痰前常规性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间断性或持续性湿化方法,以度痰液为较理想湿化效果。雾化吸入药物,利于局部炎症的控制和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继发感染。二、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1、 加强口腔护理经口插管患者每日两次口腔护理,防止口咽部细菌下行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真菌菌感染、黏膜溃疡等。气管切开患者换药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适时翻身,拍背,叩击震荡气管内的分泌物,使附着于肺泡及支气管的痰液松动,并及时吸出。3、 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加强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进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营养的补充,应采用消化道和静脉相结合的途径。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每次喂食前均需抬高床头30-45,检查鼻胃管的位置,通过回抽胃内容物来确定胃残余量,避免增加反流和误吸的危险。肠外营养时注意静脉输入氨基酸应与葡萄糖、脂肪乳同时输入,以足够的热量保证氨基酸充分发挥合成蛋白质的作用。4、 呼吸机相关装置的护理凡是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均应消毒,呼吸机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也是污染物,使用中应将冷凝水及集液瓶置于管道的最低位置并及时倾倒冷凝水。湿化瓶、雾化器内的液体应每24 h更换一次,终末应及时清洗,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