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_第1页
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_第2页
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_第3页
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_第4页
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等离子喷涂LaTi2Al9O19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学报 A c t aA e r o n a u t i c ae tA s t r o n a u t i c aS i n i c a J u n2 52 0 1 3V o l3 4N o 61 4 8 5 1 4 9 2 I S S N1 0 0 0 6 8 9 3O N1 1 - 1 9 2 9 V h t t p :h k x b b u a a e d u c n h k x b b u a a e d uC R 等离子喷涂L a T i 2 A 1 90 1 9 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 结构及热物理性能 郝维维1 ,郑蕾1 2 一,郭洪波1 2 ,宫声凯1 2 ,徐惠彬1 2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 0 0 1 9 1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 0 0 1 9 1 摘要:第一代热障涂层( T B C s ) 由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 Y S Z ) 陶瓷隔热层和金属粘结层组成,该涂层长期使用温 度低于12 0 0 。随着先进航空发动机向着高推重比发展,迫切要求发展新一代超高温、高隔热热障涂层材料。 L a T i 2 A 1 9 0 1 9 ( L T A ) 在15 0 0 长期保持相稳定,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超高温热障涂层候选材料。本文采用大气等离子 喷涂( A P S ) 制备了I 。T A 涂层,研究了喷涂工艺对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涂层中含少 量的非晶态,在8 6 0 和11 3 0 出现晶化峰。等离子喷涂过程中L a 。0 。挥发量较多,导致沉积态涂层中L a 元素与原 始粉末相比含量偏低,而其他组分的化学成分随喷涂功率变化不大。L T A 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在14 0 0 下为0 3 0 4 m 秆s ,热导率为1 1 1 6W m _ 1 K 一。10 5 0 经过2 0 小时热处理后,得到晶化的涂层在晶化温度范围内的热 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值均增大。随着喷涂功率减小,涂层孔隙率增加,热导率减小。 关键词:热障涂层;陶瓷;L a T i 。A 1 。O ,。;等离子喷涂;热导率 中图分类号:V 2 6 1 9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6 8 9 3 ( 2 0 1 3 ) 0 61 4 8 5 0 8 热障涂层( T B C s ) 能够有效地保护在高温条 件下服役的发动机热端部件,以提高涡轮前进I = I 温度( T I T ) ,降低热端部件所需的冷却空气量,从 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使用温度。有资料表明, 一级涡轮叶片表面涂覆T B C s 后,可使冷却空气 流量减少5 0 ,比油耗减少1 2 ,叶片寿命 提高数倍口 。热障涂层体系通常由具有抗氧化性 能的金属粘结层和具有隔热效果的陶瓷层组成。 Y 。O 。部分稳定的z r O 。( Y S Z ) 能在12 0 0 下长 期服役,是目前得到工业应用的标准陶瓷层材料。 但是在更高温度下Y S Z 陶瓷层易发生相变和烧 结,导致产生裂纹并引起热导率提高,加速了涂层 的失效 2 。3 。因此,研究能在更高温度下服役的热 障涂层材料是解决下一代涡轮发动机发展的一大 关键技术。目前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研究集中在 以下一些工作:多元稀土氧化物掺杂稳定氧化 锆 4 。5 、烧绿石结构氧化物L a 。Z r 。O , 6 _ 、萤石结 构氧化物L a :C e 。O , 8 。9 、磁铁铅矿结构氧化物 L a M g A l l l O l 9 1 叩等。其中L a 2 Z r 2 0 ,( L Z ) 陶瓷隔 热材料,其热导率为( 1 6W n l _ 1 K 一, 10 0 0 ) ,低于传统的Y S Z 材料,在室温至熔点 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好,氧扩散率低,但是其热 膨胀系数低( 9 1 1 0 _ 6K _ 1 ) 和断裂韧性较 差 6 7 1 ;L a :C e :O ,块材具有非常低的热导率( 0 6 收稿日期:2 0 1 2 0 7 2 5 ;退修日期:2 0 1 2 0 8 - 1 6 ;录用日期:2 0 1 2 0 9 1 8 ;网络出版时间:2 0 1 2 0 9 2 51 0 :5 5 网络出版地址:W W W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111 9 2 9 V 2 0 1 2 0 9 2 5 1 0 5 50 0 2 h t m I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1 0 7 1 0 1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 0 1 0 0 8 6 3 1 2 0 0 ,2 0 1 2 C B 6 2 5 1 0 0 ) * 通讯作者T e l :0 1 0 - 8 2 3 1 7 1 1 7 E - m a i l :z h e n g l e i b u a a e d u c n 韵用格武tH a oW W Z h e n g L tG u o H B ,e t a l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 r m o -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 p l a s m as p r a y e d L a T i 2 A 1 9 0 1 9 t h e r m a l b a r r i e r c o a t i n g s A c t aA e r o n a u t i c ae tA s t r o n a u t i c aS i n i c a ,2 0 1 3 3 4 ( 6 ) :1 4 8 5 1 4 9 27 郝维维郑蕾,郭洪波,等i 等离子喷涂 L a T i z A I s O ;9 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航空学报2 0 1 3 ,3 4 ( 6 ) :1 4 8 5 - 1 4 9 2 万方数据 航空学报 J u n2 52 0 1 3V o I3 4N o 6 W m _ 1 K ,10 0 0 ) 、低比热( O 4 3J g _ 1 K 1 ) 、高的热膨胀系数( 1 2 6 x1 0 _ 6K ,3 0 0 12 0 0 ) 以及高温相稳定性,但其热膨胀系数在 1 8 0 3 0 0o C 低温范围内急剧下降,会使涂层过早 失效89 | 。 L a T i :A 1 。O ,。( L T A ) 单胞体积庞大,晶胞对 称性低,是磁铁铅矿结构的4 倍,并包含复杂的插 层结构。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L T A 具有 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只具有单一 的L T A 相,而且能在15 0 0 长期保持相稳 定口川,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超高温热障涂层候选 材料。由于其断裂韧性低 12 | ,L T A 热障涂层的 热循环寿命较短,前期工作利用等离子喷涂法制 备了L T A Y S Z 双陶瓷层结构热障涂层,在表面 温度13 0 0 5 0 下高温燃气模拟热循环寿命达 20 0 0 次以上m ,在表面温度12 0 0 5 0 的条件 下,寿命达到40 0 0 次以上 14 | ,显示出优良的抗热 震性能。 L T A 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热障涂层 材料,但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L T A 块材性能和 涂层寿命的研究,而有关L T A 涂层制备工艺及 其对涂层性能影响的研究尚未开展。为充分发挥 L T A 热障涂层材料的应用潜力,有必要对L T A 热障涂层的等离子喷涂制备工艺及其对涂层结构 和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因此,本文采用不同的 等离子喷涂工艺条件制备了L T A 热障涂层,并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L T A 热障涂层微观组织结构 及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实验选用L a :O 。粉( 纯度9 9 9 9 ) 、T i O z 粉 ( 纯度9 9 7 ) 和A 1 。0 3 粉( 纯度9 9 7 ) 作为原 料,按摩尔比l :4 :9 配比混合,采用湿法球磨混 合1 小时。料浆烘干后,置于马弗炉中以3 m i n 的升温速率升至15 0 0 ,保温2 4 小时,经过固 相反应合成L T A 粉末。采用喷雾干燥造粒提高 粉末的流动性,得到适合等离子喷涂用球形粉末。 采用不同的大气等离子工艺( D Z P 5 0 等离子 喷涂系统) 在不锈钢基体上喷涂制备L T A 热障 涂层,涂层厚度为1m m 左右,采用化学腐蚀的方 法对基体进行剥离,获得了独立的L T A 涂层。根 据文献报道L T A 材料的熔点约为l8 0 0 15 | ,是 低熔点的陶瓷材料。前期工作 1 4 1 制备的L T A 涂 层的孔隙率较低( 8 ) ,导致热导率较高。故本文 选取较低的输出功率和较大的喷涂距离以期获得 具有较高孔隙率的涂层。同时前期工作中 1 1 。1 4 L T A 涂层整体为非晶态无定形相,非晶相沉积态 涂层在晶化过程中会产生体积收缩,引发微裂纹 的产生,影响其循环寿命。故选取具有不同喷涂 功率的3 种工艺,研究不同功率条件对L T A 涂 层晶化程度的影响。旨在提高涂层孔隙率的同时 减少涂层中非晶相的产生。等离子喷涂的喷涂功 率为喷涂电流与等离子弧电压的乘积,喷涂电压 的升高依赖于H 。的调节,所以通过调节电流和 H 。流量控制喷涂功率。喷涂工艺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大气等离子喷涂L T A 涂层的工艺参数 T a b l e1S p r a yp a r a m e t e r sf o rL T Ac o a t i n g s 。S 。a 小m p l e u ,r A r e n t P 卿o w e r 。A r H 1 2 忿P o w d e ra S 警p r a y L hn u m b e r Ak w ( _ 1 ) ,:1 、, 采用X 射线分析涂层的相组成,差热分析 ( D S C ) 的方法分析涂层的相稳定性,用扫描电镜 ( S E M ) 观察涂层的微观形貌。I C P A E S ( 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方法对涂层进行了成分 分析。用柯普定律计算涂层的比热容,阿基米德 法测量涂层的密度,激光脉冲法测量涂层的热扩 散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合成L T A 粉末的表征 图1 为固相反应制备的L T A 粉体的X 射线 衍射( X R D ) 图谱与标准P D F 卡片衍射峰的对应 图,两者能进行很好的匹配,说明固相反应制备的 粉末为单一的L T A 相粉末。制备粉末经造粒处 理后扫描电镜形貌( S E M ) 如图2 所示,粉末颗粒 粒径分布在5 0 1 5 0 肚m ,大部分呈凹球形。 万方数据 郝维维等:等离子喷涂L a T i 2 A 1 9 【) 。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 图1L T A 粉末的X R D 图谱及L T A 标准衍射卡片 F i g 1 X R Dp a t t e r n so fL T Aa n dt h eJ C P D Sc a r do fL T A 图2 喷雾干燥L T A 粉末的S E M 形貌 F i g 2S E Mm i c r o g r a p ho fs p r a y d r i e dL T Ap o w d e r s 2 2L T A 涂层的相稳定性及相组成 图3 为3 种制备工艺条件下L T A 涂层的差 示扫描量热仪( D S C ) 曲线,从室温加热到13 5 0 , 奄 E E 誊 o 葛 士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图3L T A 涂层的D S C 曲线 F i g 3 D S Cc u r v e so fa s s p r a y e dL T Ac o a t i n g s 沉积态涂层在8 6 0 和11 3 0 附近出现放热峰。 由于L T A 相结构单一,且在15 0 0 能长期保持 相稳定 1 1 | ,排除相变的可能。针对等离子喷涂的 工艺特点,喷涂过程中,等离子弧具有相当高的温 度,冷却时间较短,导致部分L T A 熔融粒子的冷却 梯度较大,来不及晶化会形成非晶相,故判定放热 峰所处温度段对应涂层中少量非晶的晶化过程。 图4 为3 种制备工艺条件下I 。T A 涂层沉积 态的X R D 图谱和标准P D F 卡片衍射峰的对应 图。由于涂层中存在少量的非晶相,3 种工艺条 件下的沉积态涂层X R D 图谱均只显示了大部分 的L T A 特征峰。在10 5 0 将涂层热处理2 0h , 得到的X R D 图谱及L T A 标准衍射卡片如图5 所示。由图5 可见,3 种喷涂工艺制备的热障涂 层的衍射峰均显现了全部的L T A 特征峰,呈现 了单一的L T A 相,说明涂层完成了晶化。 图4L T A 涂层沉积态的X R D 图谱及L T A 标准衍射卡片 F i g 4 X R Dp a t t e r n so fa s s p r a y e dL T Ac o a t i n g sa n dt h e J C P D Sc a r do fL T A 2 0 ( 。) 图5 10 5 0 热处理2 0h 的L T A 涂层X R D 图谱及I 。T A 标准衍射卡片 F i g 5 X R Dp a t t e r n so fL T Ac o a t i n g sh e a tt r e a t e da t 10 5 0 f o r2 0ha n dt h eJ C P D Sc a r do fL T A 万方数据 航 空 学报 J u n 2 52 0 1 3V o I 3 4N o 6 2 3L T A 涂层形貌表征 图6 ( a ) 、图6 ( b ) 和图6 ( c ) 分别对应L T A l 、 I 。T A 2 和L T A 3 沉积态涂层的表面S E M 形貌, 从图中可以看出,3 种工艺条件下的L T A 涂层表 面均呈现出粗糙不平的形貌。粗糙区域为疏松多 孔状,在喷涂过程中粉末颗粒的熔化不完全;平坦 区域相对光滑致密,喷涂粉末熔化比较充分。随 着功率的减小,涂层表面形貌中疏松多孑L 的区域 逐渐增多。图6 ( d ) 、图6 ( e ) 和图6 ( f ) 分别对应 L T A l 、L T A 2 和L T A 3 沉积态涂层的截面S E M 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涂层存在尺寸不均的孔 隙,随着喷涂功率减小,涂层中的微孑L 数量增多, 涂层结构更疏松。 ( c ) L T A 3s u r f a c e( f ) L T A 3c r o s s s e c t i o n 图6L T A 沉积态涂层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 F i g 6M i c r o g r a p h so fs u r f a c ea n d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o ft h ea s s p r a y e dL T Ac o a t i n g s 如前文所述,等离子喷涂功率依赖于电流和 H 。流量的共同控制,L T A 2 和L T A 3 涂层工艺参 数电流和H 。流量增大,使喷涂功率增大,等离子 弧热焓逐渐增加。喷涂过程中L T A 粉末熔化情 况好,熔融的液滴表面张力减小,冲击力增大, L T A 熔融液滴以高速碰撞基体并能得到较好的 铺展变形,形成较致密的涂层。而L T A l 涂层功 率最低,等离子弧的焓值和热导率低,L T A 粉末 在等离子射流中受热程度会稍弱,部分粒子可能 会熔化不充分,在撞击基板的时候变形程度稍弱, 容易形成搭接在一起的疏松结构。因此随着功率 的减小,喷涂过程中熔化不完全的粉末颗粒会增 多,导致涂层表面形貌中疏松多孔的区域逐渐增 多,截面形貌中孔隙增加,涂层结构更疏松。 2 4L T A 涂层的成分 表2 为I C P 法对原始粉末和L T A 沉积态涂 层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该方法不适用于O 元 素,故只列出L a 、T i 和A 13 种元素的测试结果。 3 种工艺条件下沉积态L T A 涂层中L a 元素与原 始粉末相比含量偏低5 左右,而其他组分的化 学成分随喷涂功率变化不大。这是由于喷涂过程 中,等离子体具有相当高的温度( 1 00 0 0 ) , L T A 粉末部分分解,L a :0 。的蒸汽压比较高 1 6 | , 导致挥发量相对较多,涂层中L a 元素偏低。在 后续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在喷涂粉末中增加L a 元素占的比例,以获得符合化学计量比的L T A 涂层。 表2L T A 沉积态涂层成分 T a b l e2 C o m p o s i t i o n so ft h ea s - s p r a y e dL T Ac o a t i n g s 2 5 L T A 涂层的热导率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涂层的热导率: 一C p J D A ( 1 ) 式中:疗为涂层的热导率;c ,为涂层的比热容;l D 为涂层的密度;A 为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其中比 万方数据 郝维维等:等离子喷涂L a T iz A l 。O 。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 热容为采用柯普定律计算得到的热容值口1 I ,即化 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 之和。 采用阿基米德法测量涂层的密度,利用如下 公式u : P 一丧P 。 一矿j 丽= 入w a t e r 心 式中:w 。为干燥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w :,为样 品被水饱和后在空气中的重量;W 。,为样品在 水中饱和后的重量;P 。为水的密度,本文 取1g c m 3 。 L T A 材料的理论密度为4 3 5g m 3 1 “,涂层 的密度及孑L 隙率如表3 所示。随着喷涂功率的减 小,涂层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加,与前文形貌分析 的结果一致。 表3L T A 涂层的密度及孔隙率 T a b l e3 D e n s i t ya n dp o r o s i t yo ft h eL T Ac o a t i n g s 用激光脉冲法测量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将剥 落的独立涂层加工成直径为1 2 7m m ,厚度约 1m m 的圆片试样,保持厚度均匀且上下两个端面 平行,用于测量。 图7 ( a ) 为3 种工艺条件下沉积态L T A 涂层 的热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从图7 ( a ) 可 以看出,在室温至8 0 0 温度范围内,L T A l , L T A 2 和L T A 3 热障涂层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升 高而降低,在8 0 0 9 0 0o C 温度段内,热扩散系数 急剧下降,当温度大于11 0 0 时,热扩散系数随 温度而升高。室温至9 0 0o C 温度范围内,声子传 热占主导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声子平均自由程 减小,振动能增加,导致热扩散系数降低8 I 。在 8 6 0o C 左右和11 3 0 左右,涂层的非晶无定形 相开始晶化重组,晶化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对测试 中热量从涂层中的传导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导 致这一温度段热扩散系数降低。随着温度进一步 升高,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大,这是因为 高温下,涂层的热能传递方式有两种,即声子和热 辐射,热辐射作用在1i 0 0 以上对涂层传热机 制影响变大,使热扩散系数升高口。3 种不同喷 涂工艺制备的L T A 热障涂层中,I T A l 热障涂层 热扩散系数最低,9 0 0 时1 # 工艺的涂层热扩散 系数为0 2 8m m 2 s,在14 0 0 时达到0 3 3 m m 2 s 一1 。图7 ( b ) 为不同工艺喷涂制备的L T A 热障涂层的热导率曲线图。由图7 ( b ) 可以看出, I T A l ,L T A 2 和L T A 3 热障涂层热导率曲线在 8 0 0 以前基本处于平缓状态,8 0 0o C 以后其变 化趋势与热扩散系数类似。这是由于在8 0 0 以 前涂I T A 的比热容值随温度呈增加的趋势, 8 0 0 以后比热容值趋于一个定值,经过式( 1 ) 计 算后的结果呈现如图走势。3 种不同喷涂工艺制 备的L T A 热障涂层中,L T A l 热障涂层热导率最 低,9 0 0o C 时达到最小值,热导率为0 9 8W m _ 1 K,9 0 0 以上随着温度升高而稍有增加, 14 0 0o C 的热导率约为1 1 8W m1 K 。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f a lT h e r m a ld i f f u s i v i t i e so f t h eL T Ac o a t i n g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 b ) T h e r m a lc o n d u c t i v i t i e so f t h eL T Ac o a t i n g s 图7I 。T A 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曲线 F i g 7 T h e r m a ld i f f u s i v i t i e sa n dt h e r m a lc o n d u c t i v i t i e so f t h eI ,T Ac o a t i n g s 影响热导率的因素主要有涂层的成分、相组 成和结构等。由前述分析可知,在3 种工艺条件 产_竖T_g巴=AI芍3口cou i E b L I 卜 万方数据 航空 学报 下,L T A 涂层的成分基本一致,沉积态I 。T A 涂层 中只存在一种I 。T A 相和少量的非晶相,微观形 貌分析和孔隙率分析结果显示3 种涂层结构差 别较大。为探究等离子喷涂制备L T A 热障涂 层中部分的非晶相对其热导率的影响,对完全 晶化处理的L T A 涂层热导率进行研究。将 I 。T A l 涂层在10 5 0 经过2 0 小时热处理后进 行测量,图8 为L T A l 涂层的沉积态和经过完 全晶化后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对比图。由图 8 可知,晶化后的涂层只有晶化温度范围内的热 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值略微增大,9 0 0 时热扩散 系数由0 2 8m m 2 s _ 1 增大至0 3 0m l T l 2 S , 热导率由0 9 8W m _ 1 K _ 1 增大至1 1 2W m _ 1 K 。说明沉积态L T A 涂层中所含的部 分非晶相对热导率整体的影响不大,晶化温度 段内热导率低是因为测量过程中晶化放热对测 试传热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所以,3 种工艺条 件下影响热导率的主要因素是L T A 涂层的结 构。由上述涂层微观形貌分析和孔隙率分析可 知,随着喷涂功率的减小,喷涂过程中熔化不完 全的粉末颗粒会增多,导致涂层结构更疏松, I 。T A l 的喷涂功率最低,涂层的孔隙率最高,导 致L T A l 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最低。这是因 为热传导过程中,孔隙可以造成声子的传播路 径紊乱,降低声子平均自由程,阻碍声子的传 播,从而降低涂层的热导率 19 】。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图8I T A l 涂层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曲线( 沉积态和 10 5 0 ,2 0h 热处理态) F i g 8 T h e r m a ld i f f u s i v i t i e sa n dt h e r m a lc o n d u c t i v i t i e so f L T A lc o a t i n g ( a s s p r a y e da n da n n e a l e da t10 5 0o C f o r2 0h ) 3结论 1 ) L T A 沉积态涂层含少量的非晶态,在 8 6 0 和I1 3 0 出现晶化峰。在10 5 0 热处 理2 0h 后涂层完成晶化。 2 ) 3 种工艺条件下沉积态I 。T A 涂层中L a 元素与原始粉末相比含量偏低5 左右,而其他 组分的化学成分随喷涂功率变化不大。 3 ) 随着喷涂功率减小,L T A 涂层的密度降 低,最低值约为3 5 8g c m 3 ,涂层孔隙率增大,最 大值约为1 7 6 1 。 4 ) 沉积态L T A 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在 14 0 0 下介于0 3 0 4m m 2 s 一,热导率介 于1 1 1 6W m _ 1 K,随喷涂功率的降低 而减小。在10 5 0 经过2 0h 热处理后得到晶 化的涂层在晶化温度范围内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 率值均略微增大。 参考文献 1 G u oHB ,G o n gSK ,X uHB P r o g r e s si nt h e r m a lb a r r e r c o a t i n gf o ra d v a n c e da e r o e n g i n e s M a t e r i a l sC h i n a ,2 0 0 9 , 2 8 ( 9 - 1 0 ) :1 8 2 6 ( i nC h i n e s e ) 郭洪波,宫声凯,徐惠彬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技术 研究进展中国材料进展,2 0 0 9 ,2 8 ( 9 - 1 0 ) :1 8 2 6 2 3 H a r m s w o r t hPD ,S t e v e n sR P h a s e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o fp l a s m a s p r a y e dz i r c o n i a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 J o u r n a lo f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 ,1 9 9 2 ,2 7 ( 3 ) :6 1 l6 1 5 3 M i l l e rRA 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f o ra i r c r a f te n g i n e s : h i s t o r ya n dd i r e c t i o n s J o u r n a lo fT h e r m a lS p r a y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7 ,6 ( 1 ) :3 54 2 4 T h o r n t o nJ ,M a j u m d a rA ,M c A d a mG E n h a n c e dc e r i u m m i g r a t i o ni nc e r i a s t a b i l i z e dz i r c o n i a S u r f a c ea n dC o a t i n g s 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7 ,9 4 9 5 :1 1 21 17 5 M a t s u m o t oM ,Y a m a g u c h iN ,M a t s u b a r aH I o wt h e r m a lc o n d u c t i v i t ya n d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s t a b i l i t yo fZ r ( ) 2 一 Y 2 0 3L a 2 0 3c o a t i n g sp r o d u c e db ye l e c t r o nb e a mP V D S c r i p t aM a t e r i a l i a ,2 0 0 4 ,5 0 ( 6 ) :8 6 7 - 8 7 1 6 V e nR ,S t O v e rD N e w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b a s e d o np y r o e h l o r e Y S Zd o u b l el a y e rs y s t e m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A p p l i e dC e r a m i c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1 ( 4 ) :3 5 1 3 6 1 7 3 V e nR ,C a oXQ ,T i e t zF ,e ta 1 Z i r c o n a t e sa sn e wm a t e r i a l sf o r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 J o u r n a lo ft h eA m e r i c a nC e r a m i cS o c i e t y ,2 0 0 0 ,8 3 ( 8 ) :2 0 2 32 0 2 8 E 8 C a oXQ ,V a l a e nR ,F i s c h e rW ,e ta 1 L a n t h a n u m c e r i u m O x i d ea s a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m a t e r i a lf o rh i g h t e m 一1_)IT暑享一吾芝芑np口ou焉口七oLI卜 4 2 O 8 6 1 1 1 O O 万方数据 郝维维等:等离子喷涂L a T i z A l 。O 。热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热物理性能 1 4 9 1 9 1 0 3 1 l J 1 2 3 1 3 1 4 3 1 5 16 3 p e r a t u r ea p p l i c a t i o n s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 ,2 0 0 3 ,1 5 17 ( 1 7 ) :1 4 3 8 1 4 4 2 M aW ,G o n gSK ,X uHB ,e ta 1 O ni m p r o v i n gt h ep h a s e s t a b i l i t ya n dt h e r m a le x p a n s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so fl a n t h a n u m c e r i u mo x i d es o l i ds o l u t i o n s S c r i p t aM a t e r i a l i a ,2 0 0 6 , 5 4 8 :1 5 0 51 5 0 8 G a d o wR ,S c h f i f e rG C e r a m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s c i e n c e p r o c e e d i n g s U s t u n d a gEe d 2 3 r dA n n u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 C o m p o s i t e s A d v a n c e d C e r a m i c s W e s t e r v i l l e ,O H , 1 9 9 9 ,2 0 ( 4 ) :2 9 - 3 0 0 X i eXY ,G u oHB ,G o n gSK ,e ta 1 L a n t h a n u m t i t a n i u m a l u m i n u mo x i d e :an o v e l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m a t e r i a lf o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a t13 0 0 J o u r n a lo ft h eE u r o p e a n C e r a m i cS o c i e t y ,2 0 1 1 ,3 1 ( 9 ) :1 6 7 7 16 8 3 X i eXY G u oHB ,G o n gSK M e c h a n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 L a T i 2A 1 90 1 9a n dt h e r m a lc y c l i n gb e h a v i o r so fp l a s m a s p r a y e dL a T i zA 1 90 19 Y S Z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 J o u r n a lo fT h e r m a lS p r a yT e c h n o l g y ,2 0 1 0 ,19 ( 6 ) : 1 1 7 9 1 1 8 5 X i eXY G u oHB ,G o n gSK ,e ta 1 T h e r m a lc y c l i n gb e h a v i o ra n df a i l u r em e c h a n i s mo fL a T i 2A 1 90 1 9 Y S Zt b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e x p o s e dt Og a sf l a m e S u r f a c ea n d C o a t i n g s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1 ,2 0 5 ( 1 7 ) :4 2 9 1 4 2 9 8 X i eXY S t u d yo nt h et h e r m o 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a n d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s t a b i l i t yo fL a T i zA 1 90 19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 c o a t i n g s B e i j i n g :S c h o o lo f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1 ( i nC h i n e s e ) 谢小云L a T i 2 A 1 9 0 19 热障涂层热物理性能及高温定性研 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2 0 1 1 _ M o r g a nPED P r e p a r i n gn e we x t r e m e l yd i f f i c u l t t O f o r m c r y s t a ls t r u c t u r e s M a t e r i a l sR e s e a r c hB u l l e t i n ,19 8 4 ,19 ( 3 ) :3 6 9 - 3 7 6 S c h u l zU ,S a r u h a nB ,F r i t s c h e rK ,e ta 1 R e v i e wo na d v a n c e dE B - P V Dc e r a m i ct o p c o a t sf o rT B C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A p p l i e dC e r a m i c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4 ,l ( 4 ) :3 0 2 - 3 1 5 1 8 1 1 9 A S T MC 6 9 3 8 4 S t a n d a r dt e s tm e t h o df o rm e a s u r e m e n to f d e n s i t yo fg l a s sb yb u o y a n c y U S A :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f o r T e s t i n ga n dM a t e r i a l s P h i l a d e l p h i a ,P A ,19 8 5 K i n g e r yWD T h e r m a lc o n d u c t i v i t y :X I I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p e n d e n c eo fc o n d u c t i v i t yf o rs i n g l e p h a s ec e r a m i c s J o u r n a lo ft h eA m e r i c a nC e r a m i cS o c i e t y ,1 9 5 5 ,3 8 : 2 51 - 2 5 5 C a oXQ 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m a t e r i a l B e i j i n g :S c i e n c eP r e s s ,2 0 0 7 :1 6 3 16 4 ( i nC h i n e s e ) 曹学强热障涂层材料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7 : 】6 1 - 】6 4 作者简介: 郝维维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热障涂层。 T e l :0 l O 一8 2 3 17 1 1 7 E m a i l :h a o w e i l1 y a h o o c o m c n 郑蕾女,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T e l :0 1 0 - 8 2 3 1 7 1 17 E m a i l :Z h e n g l e i b u a a e d u c n 郭洪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 发动机热防护涂层;薄膜科学与技术;电子束离子束表面改性。 T e l0 1 0 8 2 3 1 7 1 1 7 E m a i l :g u o h o n g b o b u a a e d u c n 宫声凯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热 障涂层材料技术,先进轻质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T e l :0 1 0 8 2 3 3 9 0 0 3 E m a i l :g o n g s k b u a a e d u c n 徐惠彬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 研究方向:新型形状记忆合金、热障涂层和磁致伸缩材料等特种 功能材料。 T e l :0 1 0 8 2 3 3 8 1 7 3 E m a i l :x u h b b u a a e d u e n 万方数据 1 4 9 2航空学报 J u n2 52 0 1 3V 0 1 3 4N o 6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 r m o - 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P l a s m a S p r a y e dL a T i 2 A 1 9 0 1 9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 H A OW e i w e i l ,Z H E N GL e i 他* ,G U OH o n g b 0 1 “,G O N GS h e n g k a i l “,X UH u i b i n l 2 7 S c h o o lo f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 0 01 97 ,C h i n a 2 B e i j i n gK e yL a b o r a t o r yf o rA d v a n c e dF u n c t i o n a lM a t e r i a l sa n dT h i nF i l m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1 97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o n v e n t i o n a l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c o a t i n g s ( T B C s ) c o n s i s t i n go fay t t r i as t a b i l i z e dz i r c o n i a ( Y S Z ) c e r a m i cc o a ta n da m e t a li cb o n dc o a tf o ri n d u s t r i a la p p li c a t i o nc a n n o tw o r kl o n ga b o v e12 0 0 W i t ha e r o - e n g i n e sd e v e l o p i n gt o w a r d sh i g h e r t h r u s t t o w e i g h tr a t i o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d e v e l o pn e wc e r a m i cc o a t i n gm a t e r i a l sw i t hb e t t e rt h e r m a lb a r r i e rp e r f o r m a n c ef o r u l t r a -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a p p l i c a t i o n L a T i 2 A 1 9 0 1 9 ( L T A ) w a sp r o p o s e da sap r o m i s i n gc a n d i d a t ed u et oi t se x c e l l e n tp h a s es t a b i l i t y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