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指纹鉴定结论的质疑.doc_第1页
对指纹鉴定结论的质疑.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指纹鉴定结论的质疑 2011年4月17日,某人民检察院指控夏某2010年3月至9月涉嫌实施三起盗窃案: 1、2010年3月16日,被告人夏某窜至a市a区龙峰新村1座303室,盗走被害人某3000元人民币、三星x199手机一部、佳能a80型相机一部(以上两物经鉴定价值1280元人民币)、诺基亚手机一部、精工手表一块(以上两物因无实物无法估价) 案情简介2011年4月17日,某人民检察院指控夏某2010年3月至9月涉嫌实施三起盗窃案:1、2010年3月16日,被告人夏某窜至a市a区龙峰新村1座303室,盗走被害人某3000元人民币、三星x199手机一部、佳能a80型相机一部(以上两物经鉴定价值1280元人民币)、诺基亚手机一部、精工手表一块(以上两物因无实物无法估价)。2、2010年7月25日,被告人夏某窜至a市a区湖滨新村3-608,盗走被害人付某4000元人民币及金器。3、2010年9月16日晚上,被告人夏某伙同连某(另案处理)窜至a市b区桂香新村4-301室,盗走被害人邵某330元人民币和斯达康小灵通一部(经鉴定价值360元人民币)。为证实上述指控,公诉人提供证据有:被告人夏某的供述;被害人严某、付某、邵某的陈述;证人林某、付小某的证言;价格鉴定结论;指纹鉴定结论;现场勘查笔录及现场照片;抓获经过、户籍证明等书证。2011年7月,某人民法院判夏某犯盗窃罪,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办案思路及心得经仔细阅卷,辩护人发现,能将被告人夏某与“2010年3月16日a市a区龙峰新村1座303室盗窃案”和“2010年7月25日a市a区湖滨新村3-608盗窃案”(以下统称“a区盗窃案”)联系到一起的证据仅有公诉人提供的两份指纹鉴定书(经鉴定a区盗窃案现场提取的指纹与被告人夏某身上提取的指纹基本一致)。如果能冲破这个联系点,或者对该联系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则起诉被告人夏某构成盗窃罪的事实基础即“多次盗窃”、“盗窃数额较大”的情节将被改变或者质疑。 指纹鉴定在司法活动中应用广泛,赋予的证明效力极高,特别是在盗窃案件中。盗窃案具有隐秘性强,不易被人发现的特点,往往缺少相关的证人证言证实案犯盗窃事实,除非当场抓获案犯,否则赃物很难起回;再加之犯罪嫌疑人守口如瓶,拒不供认,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可能犯罪的就只剩下其遗留在现场的指纹。故司法实践中,指纹鉴定结论作为盗窃案定罪依据、甚至独证定案的情况非常普遍。 综合考虑上述利弊情况后,辩护人确定减轻刑罚的最低辩护目标,但采取的辩护思路则为“无罪辩护”。 本案被告人夏某之行为尚未达到盗窃罪的定罪标准,不构成犯罪,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1、两份指纹鉴定书不能绝对证明a区两起盗窃案系被告所为。 首先,从科学角度理解,指纹鉴定是将现场采集的指纹与档案指纹进行比对,作为一种个人识别技术。但该技术主要依赖的统计学基础数据及匹配标准,是否充足科学、可靠、客观,没有任何肯定性证明,其精确性和误证率未经过测试,没有具体数据可供参考。作为个人识别技术,指纹鉴定是否绝对无误无法肯定。 其次,在a区盗窃案现场获取的指纹印记是不完整、模糊、受到污损的,需要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紫外线进行辐射才能辨认。将这种模糊、污损的指纹与从被告人夏某十指直接提取的清晰指纹进行比对,其准确性有多高值得怀疑。 再次,在两份指纹鉴定书中,鉴定人均以“被告指纹与现场指纹的中心部位纹线流向相似,相应部位的细节特征均相吻合,共找出10个比对特征”作出现场指纹系被告所留的鉴定结论。前面这些表述透露,鉴定人也不能完全确定被告指纹与现场指纹一样,只是相似而已;且是否相似、细节特征是否吻合,也都是鉴定人员依主观判断,没有具体数据作为参考;又如何能确定对比10个特征吻合就能断定为相同指纹,为何确定不需要11个、12个甚至更多相吻合的特征。那么这种受鉴定人专业能力、心理素养等影响的鉴定结论就有可能不能客观、准确反映事实情况。 最后,假设现场提取的指纹是被告所留,也只能说明被告人曾到过现场,若没有其他更充足的证据相佐证,不能认定被告就是a区盗窃案的实施者。 故根据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独证不为证”等原则,应当认定被告人夏某与a区两起盗窃案无关。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盗窃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及相关规定,a市辖区盗窃犯罪定罪起刑标准为: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二千元以上(即二千元才达到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或者在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扒窃3次以上(即三次以上为刑法规定的“多次盗窃”)。 如上文所述,被告人并没有参与a区两起盗窃案,仅在a市b区桂香新村4-301室(以下简称“b区盗窃案”)盗走现金330元及斯达康小灵通一部(经鉴定价值360元人民币),总价值不足700元。故根据前述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告人之行为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盗窃罪定罪标准。 指纹鉴定结论往往为犯罪侦查寻得方向,在刑事犯罪审判中亦是重要依据,其证明效力被广泛接受,其准确性被认定为权威而不可置疑。但作为辩护律师,应当勇于质疑权威,提出各种合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