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之单项选择题第一讲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B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C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B )。A“尽善矣,末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尽美矣,未尽善也”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C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可以兴、观、群、怨”C.“思无邪” D.“辞达而已矣”5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 D )。A圣人 B今人C读者 D作者7教材认为: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D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B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D )。A“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B“虚静”和“物化”C“仁政”和人性论D祟尚自然,反对人为9教材指出: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C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论语关于“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C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讲 两 汉1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B )。A“疾虚妄”说 B“发愤著书”说C“养气”说 D “讽谏”说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C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 A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 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4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B )。A“怨而怒” B “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5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A )。A毛诗大序 B报任安书C论衡艺增 D史记屈原列传6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B )。A“讽谏”说 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 D“知人论世”说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1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 )。A曹丕 B钟嵘C。刘勰 D 陆机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D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 文赋4,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C )。A曹丕和钟嵘 B 陆机和刘勰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 )。A陆机文赋 B刘勰文心雕龙神思C,曹丕典论论文 D钟嵘诗品序7。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A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8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里的“会意”是指( A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C,领会文章主题 D汇合多重镜像9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C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C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B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D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13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A“直寻” 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14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B )。A论语和庄子 B诗经和楚辞C诗经和庄子 D 论语和楚辞l5。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B )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16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B )A 庄子 B 钟嵘 C 孟子 D 刘勰第四讲 隋唐五代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A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2陈子昂在修竹篇序评东方虬咏孤桐篇说“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使之音”是( B )。A指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盛行于魏晋的玄谈风气B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C泛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宣扬玄理的作品D泛指曹魏正始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3皎然的诗论作品最重要的是( B )。A诗品 B 诗式C诗仪 D诗格4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C )。A陈子昂 B司空图C皎然 D白居易5教材指出: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6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B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C苏轼的“枯淡”说D王夫之的“现量”说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D )。A韩愈 B陈子昂C皎然 D白居易8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 “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教材认为:“思”,可理解为 ( A )。A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 B作品的思想内容C寄托在作品中的作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D作品的布局、剪裁、置辞等构思活动9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C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10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 B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第五讲宋金元1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 A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2 (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 B )。A韩愈的送孟东野序B。苏拭的答谢民师推官书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D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3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D )。A司空图 B欧阳修C。白居易 D苏轼4苏拭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C )。A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意在言外”B。批评宋代一些诗语言枯寂、淡乎寡味C指诗歌作品在平淡中包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D批评宋代一些诗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5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词应( C )。A“清空雅正” 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 D“脱胎换骨”6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D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7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段诗论出自( A )A宋代严羽 B唐代司空图C唐代皎然 D宋代苏拭8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 B )。A元好问 B 严羽C张炎 D李清照9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B )。A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B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C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D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10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这是说( A )。A沈宋诗仍袭齐梁诗风,陈子昂改革诗风有巨大功绩B沈宋与陈子昂都注重改革齐梁诗风,并均有功绩,只是陈子昂功劳最大C沈宋无力废齐梁诗风,只有陈子昂才能力矫齐梁诗风D沈宋虽然风流文场诗坛,但只有陈子昂与之齐心合力,才能矫正齐梁诗风第六讲明 代1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A )。A“情景适会” B “情主景附”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 D“为情寻景”2“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 D )。A袁宏道序小修诗 B李贽童心说C严羽沧浪诗话 D谢榛四溟诗话3 诗家直说 的作者是( )。此题有错误,当为谢榛。A王夫之 B袁宏道C李贽 D严羽4“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 C )。A金圣叹 B袁宏道C李贽 D李渔5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 A )。A袁宏道 B袁宗道C,李贽 D袁中道第七讲清 代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2“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3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B所表达的作者的爱憎感情C构思和布局D情节所反映的主题思想4李渔的一部内容涉及戏曲、歌舞、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 D )。A十二楼 B风筝误C比目鱼 D闲情偶寄5王夫之的诗学著作颇丰,其中一部论古代诗歌创作、批评、鉴赏的诗话性著作是( A )。A姜斋诗话 B诗广传C明诗评选 D古诗评选6“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段诗论出自( B )。A严羽的沧浪诗话 B王夫之的姜斋诗话C袁枚的随园诗话 D叶燮的原诗7教材认为:王夫之诗学理论的“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传统诗论中的( A )A“即兴” B“比兴” C“意境” D“神韵”8教材认为:自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 D )。A沧浪诗话 B姜斋诗话C说诗晬语 D 原诗9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 C )。A王夫之 B袁枚C叶燮 D 沈德潜10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才 B胆C识 D力11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D )。A王夫之 B沈德潜C袁枚 D王士禛12教材指出: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时( C )A比和兴 B情和景C清和远 D善和美13沈德潜的论诗著作是( A )。A说诗晬语 B渔洋诗话C随园诗话 D姜斋诗话14教材认为:在沈德潜的诗歌理论里“性情”也是处于首要地位,但他的“性情”是指诗歌的( B )。A格调 B思想内容C情景描写 D审美情趣15沈德潜在诗歌理论提出了( D )。A“肌理”说 B“性灵”说C“神韵”说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业粪污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考卷考核试卷
- 2025年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测高计合作协议书
- 《内部控制评估与培训》课件
- 洪水风险图编制与应用考核试卷
- 盾构机施工中的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策略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创业投资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策略优化与应用实践路径探索考核试卷
- 木材的抗风化和紫外线防御考核试卷
- 2025年毛织机项目建议书
- 《活力社区展示》课件
- 【可行性报告】2025年汽轮机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2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试题真题(解析版)
- 行政诉讼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
-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脚手架方案
-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法
-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课件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公司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 IATF16949体系推行计划(任务清晰版)
-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研究综述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整式的加减)附答案
- 新版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