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0 卷 第 14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0 No.14 34 2014 年 7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ul. 2014 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楚 杰 1,路海东1,薛吉全1,赵 明2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 712100;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为了解决目前玉米播种机械播种质量不高,良好农艺措施与农机不配套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宽窄行 条带深旋免耕技术的玉米精量播种机。该文对该机作业后的土壤质量、土壤含水率、玉米出苗、群体光照、根系 生长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机播种后,土壤耕层容重显著降低(P0.05),土壤蓄水保水能 力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明显提高,群体整齐度增加,群体透光性明显改善,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与普通播种机 械相比,该机播种后的玉米出苗率平均提高 6.2 个百分点,玉米株高变异系数降低 8.33%,玉米根系生长量增加 15.79%,玉米生育后期的群体光能截获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 11.15%。实现了优良农艺措施与农机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农业机械;试验;耕作;玉米;播种机;条带深松;宽窄行;免耕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4.005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4-0034-08 楚 杰, 路海东, 薛吉全, 等. 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4): 3441. Chu Jie, Lu Haidong, Xue Jiquan, et al. Field experiment and effect of precise mechanical sowing of maize based on wide-narrow row deep rotation and no-tillage technolog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4): 34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开展玉米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提高单产,降 低生产成本是中国玉米生产的重要课题。但从目前 来看,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依然存在着有效供给 的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业基础设施薄 弱、综合生产能力不稳的问题依然突出1-3。 尤其是 在玉米播种、土壤耕作、种植方式等环节上农业机 械与优良农艺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玉米 产量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多年试验研究 和生产实践证实,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群体整 齐度是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4-7, 而玉米播种的 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二者的形成,提高玉米播种质 量已成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8-10。由于 受前茬作物残留11、土壤质地12和土壤水分13-14 等因素影响,现有播种机械经常出现播种后出苗不 整齐和缺苗断垄现象。 同时, 在西北旱作春玉米区, 收稿日期:2014-03-11 修订日期:2014-06-28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1-07);陕西 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K01-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Z109011111);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Z10902118) 作者简介:楚 杰(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主 要从事农业机械新技术研究。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 学院,712100。Emai:chujie3921112 通信作者:路海东(1975),男,陕西杨凌人,助理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玉米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研究。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 院, 712100。Emai:lhd2042 由于普通的耕作方式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先实行土 壤整体旋耕作业,再进行机械单独播种,机械动力 消耗大,土壤水分散失严重,且由于土壤整体多次 翻耕松动后容易造成土壤的风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而且一般播种机械对种子、肥料、水分一体化控制 精度不高、播种质量差、效率低。因而,玉米机械 化发展急需从多次作业向一次作业、由分离的繁杂 作业到轻简保护性一体化作业、从浅层全面作业向 局部深松交替作业转变。 中国众多农艺学家试验研究认为,玉米宽窄 行种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5-19。然而在实际生产 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宽窄行播种机械,严重制约了该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整 地、施肥、播种技术,开展玉米精量播种、集中施 肥和蓄水保墒等农艺技术集成,研发推广相应的配 套农业机械,推动玉米生产由精耕细作向高产高效 和简化轻型转变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20。本 试验针对目前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西北旱作农区,开展玉米宽窄行条带深旋免耕精 量播种机的试验效果研究,明确该机械作业后对土 壤及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该机械在生产中 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玉米宽窄行条带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 20112012 年采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发的 第 14 期 楚 杰等: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35 玉米宽窄行条带深旋免耕一体化精量播种机,型号 为 HHN-4BYFS(图1) ,在陕西省长武县开展了相关 玉米种植试验。该玉米播种机通过转向传动,将拖拉 机后输出转换为立式旋转, 旋转速度为 560 r/min, 立 式旋转刀由 3 层螺旋排列的旋耕刀片构成,播种机 工作行数为 4 行,行距固定为宽窄行(1、2 行间距 和 3、4 行间距为 40 cm 固定窄行,2、3 行间距为 80 cm 固定宽行) 、窄行深松(立式深旋耕,深度 3035 cm) ,宽行免耕,实行精良播种和底肥一次 性深施(底肥深施 25 cm)等一体化作业。主要技 术指标为:立式旋刀长度 30 cm,可入土达 3035 cm,窄行深旋宽度为 45 cm,播种机排种器为新型 外槽轮式, 播种深度 35 cm 可调。 播种速度为 3 5 km/h, 单粒播种率 91%, 双粒率 8%, 空粒率 1%。 所需动力为 50 kW。 a.田间耕作 a. Work in field b.主要工作部件 b. Main working parts 图 1 宽窄行条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 Fig.1 Wide and narrow trip of deep rotation and tillage precision seeder 1.2 试验地概况 长武县(3502N,10738E)地处咸阳西北部, 海拔 1 012 m, 年平均降雨量为 578.5 mm, 其中 50% 以上的降雨分布在 7、 8、 9 月。 年平均温度为 9.1, 年积温 2 994,无霜期为 171 d,其土壤类型为黑 垆土。长武县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半湿润气候 区,也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试验设 2 个处理,即深松机播种和普通播种。1)深松机播 种(SSRT,strip subsoiling rotary tillage) :采用条带 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播种,玉米播种方式为宽窄行 (80 cm+40 cm) 种植, 窄行深旋, 深旋深度为 35 cm, 宽行免耕,玉米播种于窄行两边,行距 40 cm,底肥 结合播种一次性深施;2)普通播种(CK) :试验地 施肥旋耕完成后,采用当地普通玉米覆膜播种机播 种,播种机播种行距为 65 cm 等行距。 供试玉米品种为陕单 609, 分别于 2011 年 4 月 26 日和 2012 年 4 月 28 日播种,2011 年 9 月 20 日 和2012年9月27日收获, 播种密度为67 500株/hm2。 小区面积 50 m5 m, 底肥施二铵 (18%N, 46%P2O5) 300 kg/hm2, 拔节期施尿素 (N 为 46%) 375 kg/hm2, 玉米整个生育期无灌溉条件,田间除草、定苗等管 理同一般农民大田。 1.4 测量指标及方法 1)群体整齐度:于玉米拔节期每处理小区随 机选 50 株调查玉米植株高度。计算植株间的株高 变异系数。 2)出苗率:于玉米出苗后 7 d,按 S 型选点, 每处理选择 5 点,每点调查 1 m2的玉米出苗数,根 据播种量计算玉米出苗率。 出苗率=出苗株数/(播种 量/单粒质量)100% 3) 土壤容重: 于玉米播种后 (2011 年4 月27 日、 2012 年 4 月 29 日)和收获后(2011 年 9 月 21 日, 2012 年 9 月 28 日)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测定 深度为 030 cm,每 10 cm 分层,3 次重复。 4)土壤含水率测定:在玉米播种前(2011 年 4 月 25 日、2012 年 4 月 27 日) 、拔节期(2011 年 6 月 3 日、2012 年 6 月 8 日) 、大口期(2011 年 7 月 7日, 2012年7月11日) 、 吐丝期 (2011年7月26日, 2012 年 8 月 1 日) 、吐丝 25 d(2011 年 8 月 20 日, 2012 年 8 月 26 日)和成熟期(2011 年 9 月 20 日, 2012 年 9 月 27 日)利用烘干法测定 0100 cm 土 层土壤含水率。用土钻取样,每 20 cm 为一层,将 样品立即装入铝盒称鲜质量,然后带回实验室 110烘干至质量恒定,称量干质量,计算土壤含 水率。 5) 光能截获量: 于玉米拔节期 (2011年6月3日、 2012年6月8日) 、大口期(2011年7月7日,2012年 7 月 11 日) 、吐丝期(2011 年 7 月 26 日,2012 年 8 月 1 日) 、吐丝 25 d(2011 年 8 月 20 日,2012 年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36 8 月 26 日)和成熟期(2011 年 9 月 20 日,2012 年 9 月 27 日)选择晴天无云天气,在 10:0012:00 采 用 SunScan 冠层分析仪(Delta,UK)测定植株地 面、顶部(自然)光分布情况。在行间按对角线方 式, 大小行分别测定取平均值。 光能截获量=100% 地面透光率(%)群体反射率(%)。 6)根系生长量:在玉米拔节期(2011 年 6 月 3 日、2012 年 6 月 8 日) ,每处理小区选取代表性 植株 5 株,用玉米根系取样器进行取样,深度为 60 cm,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烘箱中烘干至质 量恒定,称量并计算单株根系质量。 7)产量:每小区收获玉米 2 行(每行 15 m) 调查果穗数量并称量实际收获果穗总鲜穗质量,按 照平均鲜穗质量从2 行所收果穗中随机选取20穗, 进行室内拷种;实际产量由各小区收获鲜穗质量、 收获面积及所取的 20 穗子粒产量折算得到(含水 率统一折算到 14%)。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利用 Excel 作图、SAS 8.0 和 SPSS12.0 统 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 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械播种作业后的田间土壤容重 玉米播种和收获后对各处理土壤容重测定结果 见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2011 年和 2012 年不同耕 作处理030 cm土壤平均容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P0.01),表现为深松带普通旋耕免耕带。不 同土层来看,010 cm 土层土壤容重,深松带与普 通旋耕间无明显差异,但极显著(P0.01)低于免 耕带;1020 cm 土层土壤容重,深松带显著 (P0.05)低于普通旋耕,极显著(P0.01)低 于免耕带; 2030 cm 土层土壤容重, 深松带极显 著(P0.01)低于对照旋耕处理和免耕带。可见, 条带深旋免耕精良播种机由于采用了立式深旋结 构, 显著降低了玉米窄行种植带 030 cm 的土壤容 重,尤其是较对照旋耕播种极显著降低了20 30 cm 的土壤容重,有效打破了土壤的犁地层。 表 1 不同处理的土壤容重 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bulk density 不同土层的土壤容重 Soil bulk density of different soil layers/(gcm- 3) 年份 Year 处理 Treatment 田间位置 Field location 010 cm 1020 cm 2030 cm 030 cm 普通播种 CK 行间旋耕 Row 1.21bB 1.31bB 1.45aA 1.32bB 深松带 Subsoiler 1.20bB 1.29cB 1.38bB 1.29cC 2011 深松机播种 SSRT 免耕带 Tillage 1.28aA 1.35aA 1.44aA 1.36aA 普通播种 CK 行间旋耕 Row 1.23bB 1.31bB 1.46aA 1.33bB 深松带 Subsoiler 1.21bB 1.28cB 1.37bB 1.29cC 2012 深松机播种 SSRT 免耕带 Tillage 1.28aA 1.36aA 1.45aA 1.36aA 注:土壤容重为玉米播种后(2011-04-27、2012-04-29)和收获后(2011-09-21,2012-09-28)测定的平均值,小写字母代表 0.05 水平差异显著性,大 写字母代表 0.01 水平差异显著性,下同。 Note: The soil bulk density is the average value of corn after sowing (2011-04-27, 2012-04-29) and after harvest (2011-09-21, 2012-09-28). Lowercase letters of table indicated different significant at 0.05 level, and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at 0.01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2.2 不同机械播种作业后的田间土壤含水率 2 种处理 2 a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 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见图 2) ,从图 2 可以看出,不 同处理 0100 c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从玉米拔节期 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采用条带深旋免耕 精良播种机播种的玉米田深松带和免耕带的土壤 含水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普通旋耕处理。尤 其在玉米灌浆期, 深松带土壤含水量明显 (P0.05) 高于免耕带和对照常规旋耕,可见,较常规播种相 比,该机型由于采取了立式部分深旋作业结构,不 但减少了土壤的翻动面积而且实现了玉米种植带 的深松,有效保护了土壤水分;玉米生长过程中, 深松带玉米生长后期的土壤蓄水量明显提高,免耕 带玉米生长前期土壤的含水量明显增加。 2.3 不同机械作业后的田间玉米群体性状 2.3.1 群体出苗率及整齐度 2011年和2012年不同处理机型播种后的玉米群 体出苗率和整齐度的差异性达到显著(P0.05)水 平(图 3) ,深松机播种处理的出苗率明显高于(P 0.05)对照普通播种处理,2011 年较对照提高 5.7 个 百分点,2012 年较对照提高 6.7 个百分点,2 a 平均 较对照普通播种提高 6.2 个百分点; 拔节期, 深松机 播种处理的玉米群体整齐度明显优于对照普通播种 处理,2011 年玉米田间群体株高变异系数较对照降 低 8.25%,2012 年较对照降低 8.42%,2 a 平均较对 照处理降低 8.33%。可见,该机械由于采用了深松、 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能有效保证播种深度和种 肥的利用,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 第 14 期 楚 杰等: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37 a.播种前 a. Before sowing (2011-04-25, 2012-04-27) b.拔节期 b. Jointing stage (2011-06-03, 2012-06-08) c.大口期 c. Booting stage (2011-07-07, 2012-07-11) d.吐丝期 d. Spinning stage (2011-07-26, 2012-08-01) e.吐丝 25 d e. 25 days after spinning (2011-08-20, 2012-08-26) f.成熟期 f. Mature stage (2011-09-20, 2012-09-27) 注: SSRT-S 为深松带,SSRT-T 为免耕带,CK 为普通播种行,下同。图中数据为 2 a 平均值。 Note: SSRT-S is subsoiling strip, SSRT-T is no-tillage strip. CK is Ordinary seed row, The same as below. The data in figure is the average of two years. 图 2 不同处理玉米各生长期的土壤含水率 Fig.2 Moisture of different treatment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 of corn a.群体出苗率 a. Germination b.群体整齐度 b. Uniformity 注:小写字母代表 0.05 水平差异显著性,下同。 Note: Lowercase letters of table indicated different significant at 0.05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图 3 不同处理的玉米群体出苗率及整齐度 Fig.3 Germination and uniformity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f corn 2.3.2 群体光能截获量 2011 年和 2012 年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群 体光能截获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图 4) , 不同处理比较,在玉米吐丝以前各处理间没有明显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38 差异,但玉米吐丝后,群体光能截获量深松机播种 处理显著(P0.05)高于普通播种处理,尤其在成 熟期,深松播种处理的群体光能截获量较对照普通 播种处理增加 22.47%23.45%。 可见, 采用该机播 种后,玉米群体透光条件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群体 光能截获量显著增加,群体的光能转化率提高。 a.2011 年 b.2012 年 图 4 不同处理玉米各生育期的光能截获量 Fig.4 Light intercep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corn in different stage 2.3.3 根系生长量 不同播种机播种后的玉米拔节期单株根系生 长量(图 5)差异显著(P0.05) ,深松机播种处理 明显高于普通播种处理, 2011 年单株玉米根质量较 对照普通播种处理增加 16.20%,2012 年较对照普 通播种处理增加 15.38%,2 a 平均增加 15.79%。可 见,该机械通过玉米播种窄行的深松,打破了以前 土壤的犁底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玉米根系的生长。 2.4 不同机械作业后的田间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 不同处理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见表 2,从表 2 中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 0.01 )。 深 松 机 播 种 处 理2011年 产 量 为 12 813.72 kg/hm2,较对照普通播种增产 11.06%; 2012 年产量为 12 147.85 kg/hm2,较对照处理增产 11.24%,2 a 平均较对照处理增产 11.15%。从产量 构成来看,不同处理的穗粒数差异不显著,有效穗 数和千粒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 ,深松机播种 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普通播种处理。可见,该机械 通过各项技术的集成,能显著提高玉米有效穗数和 千粒质量,促进玉米增产。 图 5 不同处理的拔节期玉米单株根质量 Fig.5 Root weigh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corn in jointing stage 表 2 不同处理的玉米产量及其构成 Table 2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年份 Year 处理 Treatment 有效穗数 Effective spike/(104hm-2) 穗粒数 Grain number per spike 千粒质量 1000-grain weight/g 产量 Yield/(kghm-2) 普通播种 CK 6.346bB 571.9aA 317.9bB 11 537.47bB 2011 深松机播种 SSRT 6.682aA 579.0aA 331.2aA 12 813.72aA 普通播种 CK 6.311bB 572.8aA 302.1bB 10 920.74bB 2012 深松机播种 SSRT 6.714aA 580.1aA 311.9aA 12 147.85aA 3 讨 论 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和出苗率一直是农艺学家研 究的主要内容21-22, 随着机械化的快速普及, 播种质 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先进机械的应用。 本试验结果 发现, 与普通播种机械相比, 采用该玉米宽窄行条带 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械播种后,玉米播种质量明显 改善,田间出苗率和整齐度显著提高(P0.05)。 良好的种植模式是协调玉米群体通风受光条 件、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杨吉顺等17和 Crozier 等23等研究认为,宽窄行配置有助于扩大光合面 积、增加穗位叶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提高群体光合 第 14 期 楚 杰等: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39 速率、减少群体呼吸消耗,从而提高籽粒产量。梁 熠等19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方式增加穗位叶的初 始量子效率,使叶片能有效地利用弱光,改善玉米 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宽窄行 条带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械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该机械播种后,玉米吐丝后的群体光能截获量明显 增加,玉米收获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P 0.01),2 a 产量较普通机械播种处理平均增产 11.15%。这正是由于该机械采用了固定的 40 cm+ 80 cm 宽窄行播种行距设计,实现了玉米种植过程 中宽窄行种植模式的结果。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获 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吕美蓉等24研究表明,相对于 常规耕作,深松耕能提高土壤水分充足期的土壤含 水率,免耕、深松耕、耙耕与秸秆还田的交互效应 能够增加集雨,提高冬小麦产量。雷金银等25研究 认为,在作物需水关键期,免耕和秸秆覆盖下的土 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保证作物需水,提高水分利用 率,使作物分别增产。本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机 械播种相比,采用该机械播种后,玉米生长期间田 间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窄行深松带主要表现在 玉米生育后期的土壤蓄水量明显提高,宽行免耕带 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 可见,这正是由于该播种机采用了立式旋转刀深旋 的方法,在耕作过程中实现了深松和免耕 2 项技术 的有效集成,从而既保证了玉米生长后期自然降雨 的有效蓄积,又减少了玉米生长前期土壤水分的无 效散失。 肖继兵等26研究认为, 深松能打破犁底层, 降低表层土壤容重和根系穿透阻力,提高土壤孔隙 度;与对照相比,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并可以 提高水分入渗深度。罗锡文等27研究认为,深松能 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提高砖红壤的保 水能力。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机械播种后,玉 米窄行深松带2030 cm 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 照处理。说明,该机械采用的立式旋转刀深松的方 式可以达到与一般深松机械相同的深松效果,能够 有效打破土壤的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杨耿斌等18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保水性能较 常规耕作明显提高,玉米植株生长量增加。刘朝巍 等15研究表明,宽窄行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生长, 提高根系干重。 本研究发现, 采用该机械播种后玉米 的根系生长量增加,根系干质量较对照增加15.79%。 王庆杰等16研究认为,大垄宽窄行免耕种植模式能 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改善玉米群体结构,促进 个体发育,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一 步提高作物产量。本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该机械播 种后,玉米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明显提高,玉米产 量显著提高,较普通常规播种增产11.15%。 4 结 论 本试验通过对玉米宽窄行条带深旋一体化精 量播种机的种植效果研究表明,该机械由于采用了 窄行立式旋转深松方法及播种和肥料一次性深施 技术,大大提高了播种器和施肥器的工作质量,玉 米的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出苗率平均提高 6.2 个百 分点,玉米群体整齐度明显增加(株高变异系数较 对照处理降低 8.33%),收获时群体有效穗数显著 提高;该机械通过部分土壤深松和免耕可改善玉米 耕层质量,降低玉米窄行 030 cm 的土壤容重, 打破了犁底层,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明显提高,玉米 根系生长量较对照增加 15.79%; 同时, 该机型采用 宽窄行种植后,玉米群体透光性明显改善,生长后 期的光能截获量明显增加,千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 处理;产量较普通对照播种模式提高 11.15%,具有 显著的增产作用。实现了宽窄行栽培、深松、免耕 等优良农艺措施与农机的有效结合。 参 考 文 献 1 朱明, 郭红宇, 周新群.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 案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5. Zhu Ming, Guo Hongyu, Zhou Xinqun. Implementing scheme for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ystem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1): 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白京宇,傅泽田. 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及措 施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8(5):7477. Bai Jingyu, Fu Zeti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our 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05, 38(5): 747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 朱明. 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192196. Zhu Ming.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f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CSAE), 2006, 22(6): 19219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赵久然, 王荣焕. 30 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J. 玉米科学,2012,2(1):146152. Zhao Jiuran, Wang Ronghuan. Development of maiz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Chinese maize produ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J.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2012, 2(1): 1461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 边少锋,赵洪祥,徐克章,等. 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吨 粮田”栽培的增产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6167. Bian Shaofeng, Zhao Hongxian, Xu Kezhang, et al.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40 Analysis on yield-enhancing factors on spring maize in ton-grain field ultivation under precipitation growthJ. Journal of Northwest A 2.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maize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ic technology not supporting the link of maize planting, soil tillage and maize planti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restricting the increase of maize yield levels and production capability.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good agronomic practices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re not currently combined, a new maize planter based on wide-narrow row strip deep rotation and no-tillage technology was used in Weibei dry land in 2011 and 2012. Measured quantities were soil quality, soil moisture, maize emergence rate, field light distribution of maize groups, corn root growth number, and yield traits after this mechanical and ordinary seeder operations in spring corn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adopting the cultivation principle that combined strip-rotating in 40 cm narrow row with no-tillage in 80 cm wide row and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seeding technique, deep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deep rotation technology, no-tillage technology, and wide-narrow row planting technology, the machine can improv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aiz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With the planter seeding, it can effectively break the plough pan and reduce soil bulk density in the 0-30 cm soil layer in narrow deep rotation row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团队敏捷开发管理经验分享
- 降低工程造价承诺书标准范本
- 协议续签流程及注意事项说明
- 2025年公路交通水运三类人员试题及答案
- 标准的财产抵押借款合同6篇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 中考满分阅读理解试题解析
- 2025年金融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及答案
- 2025年度福建省考评员答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盲人推拿培训教程课件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 T/CCSAS 023-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紧急切断阀设置和使用规范
- 《财税基础(AI+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解读与培训
- 客服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军队文职招聘(中医学)笔试题库(全真题库)
- 跃然纸上平面的标高投影课件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