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135柴油机的做功相位及气门间隙调整.pdf_第1页
12V135柴油机的做功相位及气门间隙调整.pdf_第2页
12V135柴油机的做功相位及气门间隙调整.pdf_第3页
12V135柴油机的做功相位及气门间隙调整.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 油机 Di e s e l E n g i n e ) 2 0 0 2 年 第5 期 鬟 爱 鍪 1 2 V 1 3 5柴 油机 的做功 相位 及气 门间隙调整 李 宗 堂 ,张 友 荣 ( 空 军 雷 达 学 院 电站 空调 教 研 室 ,湖 北 武 汉 43 0 01 0) 关键 词 :做 功相 位 ; 气 门间 隙 ;调 整 摘要 :本文结合 1 2 V 1 3 5柴油机特殊的结构特点,对其做 功相位进行分析 ,并以此指导对气 门间隙的调整 。 中图分 类 号 :T K 4 2 3 4 3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1 4 3 5 7( 2 0 0 2 ) 0 5 0 0 4 7 0 3 1 前 言 1 2 V 1 3 5柴油机作 为一种大型动 力源 ,被广 泛用 于 电站 、工 程 机械 等 设 备 。由于 该 型机 的气 缸 排 列成 V形 ,与传 统 的直 列 式 柴油 机 相 比,其 结构 差 异 较 大 , 故 工 作 原 理 和 维 修 方 法 , 有 其 特 殊 性 。但 部分使用 维修人 员往 往忽视 或不知这些特 殊 差 异 ,结 果 造成 在 使 用维 修 工 作 中 , 因调整 气 门 间隙和调整供 油时 间不得要领而 频频失误 。本文试 从 V形气 缸体 的特 殊 结构入 手 ,分析 其做 功次序 、 相 位 原 理 , 由此 来 指 导 对 气 门间 隙 的调 整 。 2 1 2 V l 3 5柴 油 机 的做 功 相 位 2 1 V形结构对 做功相位 的影 响 1 2 V 1 3 5柴油机 1 2 个气缸 以V形排列 ,如 图 1 所 示 ,左右 各有 6缸 ,其缸序 从右边 ( 面对 飞轮端 )的 最前 端 ( 靠近水 箱端 )开始 ,依 次为第 1 、2 、3 、4 、 5 、6缸;左边 从前 ( 靠 近水箱端 )往后依 次为第 7 、 8 、9 、1 0 、1 1 、 1 2缸 ,两边 依 V形排列 ,其 V形 之 间夹 角为 7 5 。,如 图 2 所 示 。左 右两边可 以看作 是两个 独立 的6 1 3 5 柴油 机 , 其做 功次序也分 别满足 6 1 3 5 柴 油机 的做功 次序 。 右边 6 1 3 5 柴油机 的做功次 序 同普通 的 6 1 3 5柴油机 一样 ,为 i - 5 - 3 6 - 2 4 ,间 隔 角度满 足均分 公式 ( 7 2 0 。 缸数) 为 1 2 0 。;左边 6 1 3 5 柴油机 的发火 次序 为 1 2 - 8 1 0 7 - 1 1 - 9 ,同样 也 满足 6 1 3 5柴油机 卜5 3 6 2 4的做功次序 ,只是把 1 2缸作 为 1 缸 ,从后往 前数 即可 ,其 间隔角度 同样 互为 1 2 0 。1 2 V 1 3 5柴油机 的做功 次序就 是将两 个 6 1 3 5柴油机 的做功次序相 间嵌入组 合起来 ,即为: 卜1 2 5 8 3 1 0 6 7 2 1 1 4 9 。该做 功次序不 太容 易记忆 ,为 了记忆 方便 ,可先列 出右边一个 6 1 3 5 柴 油机 的做功次序 卜5 3 6 2 4 ,再按待嵌入 的缸序 号与 已知的前一位缸序 号之和 为1 3 的规律 在 已知缸 序 号后 面进 行填 充 ,如 1缸之 后添 1 2,和为 1 3; 5缸之 后 添 8,和 为 1 3,以此 类推 均 成 立 。 图 i 端 图 2 由于两个 6 1 3 5 柴油机 有 V 形 夹角 ,因此 1 2 V 1 3 5 柴油机 相邻工 作缸 的做 功间隔角 按均分 公式 7 2 0 。 1 2= 6 0 。的计算不 成立 ,而 是 1缸 与 1 2缸 间隔角 度 为 7 5 。、1 2缸 与 5缸 间隔角度 为 4 5 。等 ,其 间 隔关 系 如 图 3所 示 。 1 2 旦8 3 1 0 曼 7 1 1 4 9 I I : l :I I : I 5 : l 1 5 : I4 。 I 7 5 。 l 4 5 。 l 7 5 l 4 5 。I 7 5 。I 2 2 做功相位 关系 47 图 3 维普资讯 李宗 堂 ,张友 荣 :1 2 V 1 3 5柴油 机 的做 功相 位及 气 门间 隙 的调整 在 已知 1 2 V 1 3 5 柴油机 的做功问 隔角和 做功次 序 后 ,又假 定曲轴 从 0 。1 8 0 。第一缸 做功 ,可 以列 出 1 缸 和其它各缸 的做 功相 位表 ,从表 中可 以看 出 在任何 时刻 、 任 何 曲轴转 角所对应各缸 的工作情况 , 这样 在使用维修 工作 中就 能做 到有 的放矢 。比如在 曲轴转 角为 1 2 0 。时 ,5 缸 在开始做功 、1 缸处在做 功后期 、2 缸 刚开始进气 、3 缸处在 压缩 中期等 。在 任何一 个周期 7 2 0 。的 曲轴转 角中 ,1 2个缸要分 别 进 行 进 气 、 压 缩 、做 功 、排 气 四 个 冲 程( 每 个 冲程 1 8 0。 ) ,完成 一 个工 作循环 。其 做功 顺序 也 可 以从表 中看 出,如 1 缸 开始做 功后 7 5 A ,1 2缸 开 始做 功 ;1 2缸 开始做 功后 4 5A,5缸 开始 做 功 ;5缸 开始做 功后 7 5 A,8缸 开始做 功 , 以此 类 推 。 表 1 1 2 V 1 3 5柴 油机 做功 相位 曲轴转角, *CA 1 缸 2缸 3缸 4缸 5缸 6缸 7缸 8缸 9缸 1 O缸 1 1 缸 1 2缸 0 0 0 0 1 5 进 做 进气 做功 排 压 排 压 O 1 5 0 6 0 气 功 做 进 做 进 气 缩 O 6 O O 7 5 气 缩 压 排 O 7 5 1 2 O 功 气 功 压 排 气 1 2 O 1 3 5 1 3 5 1 8 O 进 缩 、 做 进 缩 气 做 1 8 O 1 9 5 气 排 压 功 1 9 5 2 4 0 排 气 功 压 2 4 O 25 5 25 5 3 O O 做 气 缩 进 气 做 进 缩 3 O O 3 1 5 31 5 3 6 O 压 功 气 排 压 功 气 排 3 6 O 3 7 5 缩 进 做 气 3 7 5 4 2 0 进 缩 气 做 4 2 0 4 3 5 4 3 5 4 8 O 排 气 功 压 气 排 压 功 4 8 0 4 9 5 4 9 5 5 4 O 做 气 缩 进 做 气 缩 进 54 0 5 5 5 功 压 排 气 55 5 60 0 压 功 气 排 6 0 0 6 1 5 进 做 61 5 6 6 O 进 做 缩 气 缩 气 排 气 功 压 6 6 O 6 7 5 排 气 功 压 气 缩 6 7 5 7 2 0 气 缩 做功 进气 在实 际应用中 ,往往 需要通过 飞轮刻度来确 定 某 缸 的工 作 状 态 , 以判 断其 它 各 缸 的 工作 状 态 。 飞轮上 的 0刻度 均对应着 某一缸 的活塞压缩行 程上 止点( 1缸或 3 6 0 A后 的另 一缸 ,1 2 V 1 3 5柴 油机 是 1缸或 6缸 ) ,找到 某一 缸 的活塞 压缩行 程 上止 点 ,便 可通 过 上 表 判断 其 他各 缸 的工作 状 态 ,这 样 就可 以进 行气 门间 隙和供 油 时间 的检 查 与调整 。 2 3 1 2 V 1 3 5柴油机 的缸序 、喷油泵泵序 与气缸做 功顺序 的关系 同样的 ,由于气缸 V形排列 的特 殊性 ,导致 了 喷油泵 分泵序号 与实际气缸序 号不能 一一对应 ,例 如 :喷 油泵第 2分泵并 非对第 2缸供 油 ,而是对 第 7缸 供油 ;第 5分泵 并非对 第 5缸供 油 ,而 是对 第 3缸 供油等 。这样做 的 目的是 为 了保证 喷油泵上 的 高 压 油管 走 向取 捷径 ,避 免 交 叉 。表 2列 出 了喷 油泵 分泵序 号与气缸序 号的对应关 系。要特 别注意 的是厂家或各类 资料上面列 出的喷油泵 喷油工作顺 序 为 卜1 2 9 4 5 8 4 2 3 1 O 一 7 6 ,此序号 是分泵 序号 ,而 不是 气 缸缸 号 ,两 者 不 能混 淆 ,其 对 应 关系 如 表 3所 示 。 表 2 喷油泵泵序 与气缸缸序的对应关系 喷 油 泵 的 分 泵 1 2 3 1 4 l 5 l 6 7 8 9 1 0 1 1 1 2 实 际 工 作 气 缸 1 7 2 I 8 I 3 l 9 4 1 0 5 1 1 6 1 2 4 8 维普资讯 李宗 堂 , 张友 荣 : 1 2 V1 3 5柴 油机 的做 功相 位 及气 门间 隙 的调 整 表 3 喷油泵泵序与气缸做功次序的关系 喷油 泵喷 油 顺序 l 1 l 1 2 I 9 I 4 l 5 l 8 l l 1 1 2 l 3 l 1 0 7 6 相 当 于 做 功 次 序 l l I 1 2 l 5 I 8 I 3 l 1 0 I 6 I 7 l 2 I l l 4 9 曲 轴 工 作 转 角, “C A l 0 l 7 5 l 1 2 0 I 1 9 5 I 2 4 0 I 3 1 5 I 3 6 0 l 4 3 5 I 4 8 0 l 5 5 5 6 0 0 7 2 0 3 1 2 V l 3 5左 转 柴 油机 气 门 间隙 的调整 气 门间隙 的调 整是 1 2 V 1 3 5柴 油机维护 、修理 中 的一 个难 点 ,关键 是不 易 确 定某 一 缸 的工 作 状 态 。在 实 际应 用 中 ,一般 是 先确 定第 一缸 的压 缩 行程上止 点 ,再通过做 功相位表确 定其它各缸 的工 作状 态 。1 2 V1 3 5柴 油机 确定 第一 缸压缩 行程上 止 点的方法 是使 曲轴转 角 为 0 。 ,再通 过气 门、高压 油 泵 或 凸轮 轴 来 确定 是 一 缸或 六 缸 压缩 行 程上 止 点 。这样 对 1 2 V1 3 5柴油机 气 门间 隙的调整就 变得 容 易 多 了 ,基 本 方 法 有 三 种 。 3 1两次调整法 首 先 找 到 第 一 缸压 缩 行 程 上 止 点 ( 即 压 缩 结 束 、做 功 开始位 置 ) ,此 时 的 曲轴转 角 为 0 。,飞轮 上指 示 0刻度 。根 据 1 2 V 1 3 5柴 油机做 功相 位表 可 知此 时第 2缸在 排气 ,因此可调 整进 气 门;3缸 进 气 ,可 调整 排气 门;5 缸压 缩前 期 ,可调 整排气 门; 6缸进气 开始 ,均不 能 调整 ,等等 。其可 调整气 门 的原则是:当第一 缸压 缩行 程上 止 点时 ,若其 它某 一 缸 的进 气冲 程远 离该 0 CA, 进气 门可 调;排气 冲 程 远 离该 0 CA,排气 门可调 。有 时 尽管 在其 它冲 程 ,但离 进 、排 气冲 程较 近 的,也不 可调 整 ,这是 因为其 配气 相位 有 早开 晚关 之特 性 。普通 1 2 v 1 3 5 柴 油机 的进 气 门间 隙一般 为 0 2 5 0 3 0 m m 、排气 门间隙 为 0 3 0 0 3 5 m m 。 同理 ,转动 飞轮 一圈 ( 即 3 6 0 。 ) ,即为 6 缸压 缩行 程上止 点 ,仍 为 0刻度 ,此 时将其 它气 门调整 完 毕 ,如表 4所 示 。 表 4两 次调整 法 、 整条 件 第 一 缸压缩行程上止 点 第 六缸压缩行程上 止点 可 调气 f 进气 门 l 2 4 9 l l l 2 3 5 6 7 8 1 0 排气 门 1 3 5 8 9 1 2 2 4 6 7 1 0 l 1 该 调整方法被称 为两 次调整法 ,该方法虽然 简 便 ,但 由于记 忆 困难 ,不 容 易掌 握 ,因此 采 用 的 较 少 。 3 2两个 6 1 3 5调整法 如前所述 ,我们可把 1 2 V 1 3 5看作 两个 6 1 3 5柴 油 机 。 由于对 6 1 3 5柴 油机气 门间隙 的调整 都非常 熟悉 了,因此 可 以把 1 2 V 1 3 5柴 油机一 分为二 ,作 为两个 6 1 3 5柴油机 进行气 门间隙调整 ,这样 就更 易 于 掌 握 ,方 法 如 下 : 右边 6 1 3 5调整 同实 际的 6 1 3 5 ,可用两 次调整 法 ,即在 1缸压缩 行程 上止 点 时 ,按 “ 一 进一排 、 二 进三 排 、 四进 五排 ” 的方法 调 整 ; 再转 动 曲轴 3 6 0 。 ,此 时为 6缸压 缩行程 上止 点 ,可 调整其 它 剩 余的气 门。 左边 6 1 3 5气 门 间隙 的调 整 较 为 复杂 ,这 是因 为 1 2 V1 3 5柴油机 飞轮 上 的 0刻度 分别对 应着 右边 6 1 3 5 柴 油机的 1 缸或 6缸活 塞压缩行程 上止点 ;而 左边 6 1 3 5柴油机 的 1 缸 ( 即 1 2 缸 )或 6 缸 ( 即 7 缸 ) 活塞处 于上止点 时,在 飞轮 上并未标 注刻度 ,这样 为对左边6 1 3 5 柴油机进行气 门间隙的检 查和调整带 来极大 的不便 ,因此找 到 1 2 缸或 7 缸 的压缩行程 上 止 点最 为关键 ,也 比较 困难 ,不过 可 以通 过飞轮上 的齿 数 来 确 定 1 2缸 或 7缸 的压 缩 行 程 上 止 点 。 1 2 V 1 3 5的飞轮齿 圈上 共有 1 3 7 个齿 ,每个 齿所 占的 角度 为 3 6 0 。 1 3 7 ,而 1缸 与 1 2缸 的间隔 角度 为 7 5。,因而 其 间隔 为 7 5。 ( 3 6 0。 1 3 7 )= 2 8 5 ( 齿 ) ,故而 找到 1 缸压缩行程 上止 点后 ,再按 工作 方 向转动飞轮 2 8 5个齿 ,即为 1 2缸压 缩行程上 止 点;同理找到 6缸压缩行程 上止点后 ,再按工 作方 向转动飞轮 2 8 5个齿 ,即为 7 缸压 缩行程 上止点 ; 或 在找到 1 2缸压缩行程 上止点后 ,转动 飞轮 3 6 0 。 , 即为 7缸压 缩行程上止 点 。为方便 起见 ,可 以在此 做 一 记号 ,标 注 为 7 5。 或 0。 ( 但 不要 与 原 0。混 淆 ) ,以备 后用 。当然 ,不看飞轮刻度 、不计 齿数 , 仅观 察进 、 排气 门的运动 状态也 能判 断上止 点位置 , 方 法是 :按 工作方 向转动 飞轮 ,观 察 7缸 的进 、排 气 门同时运动 的瞬 间 ,即为 1 2缸 的压缩 行程上 止 点 。 此 时再按 上述 6 1 3 5 气 门两 次调整法进行 调整 即 可 ,即在 1 2缸压 缩行程上止 点时 ,按 “ 一 ( 1 2 )进 一 ( 1 2 )排 、二 ( 1 1 )进 三 ( 1 0 )排 、四 ( 9 )进五 ( 8)排 ”的方法 进行 调整 ;再转动 飞轮 3 6 0 。 ( 即 为 7缸 压缩 行 程 上止 点 ) ,调整 剩 余 的气 门即可 , 参 看 表 5。 ( 下转第 5 l 页) 49 维普资讯 华 道 生 :N J D 4 3 3 A型柴 油机 的 节油 技 术 4 定期精确地校准喷油器的喷油压 力 5 供油时间应准确 喷 油 器 使用 一 段 时 间后 ,喷 油 压 力会有 所 下 降 ,喷油雾 化质量变 差 ,严重时甚 至常 会导致喷油 嘴针 阀关 闭不 严 ,甚至卡死现象 发生 。致 使喷入气 缸 中的燃 油无法完全燃烧 ,柴油机 功率下 降,油耗 增加 。因此 ,应定期检查喷 油嘴偶件 。 轴针 式 喷 油 嘴 经 常发 生 磨损 的部 位 是 :轴 针 与喷孔 的配 合关 系破坏 、密 封部 分 的严 密性 破坏 、 起雾化作 用的倒锥体 磨损 ,以及针 阀导 向部分被破 坏 等 。 检查 喷油嘴 时 ,应观察其 导 向面及密 封锥面 的 状态 。用放大 4 O 倍 左右的放 大镜 观察 ,若 能 明显地 看 出喷孔与轴针 内壁周 围形 成顺轴 向小条沟痕 ,说 明它在工作 中不断被机械杂 质棱角刮伤和 高压油流 冲 刷 。同样 ,导 向封 闭面也会 产生麻 点,严 重时会 形成 凹痕 。凹痕产 生的原因 ,多 为因喷油器调压弹 簧作 用不断冲击 的结果 。 这两 个 部 分 的 故 障 ,是 影 响喷 油质 量 的基 本 原 因 。如眼 睛 已能察 觉 出伤痕 ,说 明零 件 表面 已 有 磨损 。针 阀导 向部分若 有暗黄色 的伤痕 时 ,表 明 针 阀过热变形而 拉毛 。若 针 阀体上 的孔 出现椭 圆形 磨损 , 或者 喷孔边缘有裂 纹时 , 必须及 时更换新件 。 当针 阀与阀座仅 有轻微磨损 时 , 可 以进行研磨修整 。 清 洗干净 后的喷 油嘴偶件 ,当将针 阀拉 出 1 3 长度 ,并使喷油嘴 偶件倾斜 4 5 。时 ,如针 阀能在本 身重 力下缓慢落 入 ,而没有卡滞 现象 ,则说 明喷油 嘴 正常 。 喷油器 的喷 油压力调整 ,应在专用 的喷油器试 验器上 进行 。N J D 4 3 3 A型柴油机 喷油器 的喷油开启 压 力应 为 1 1 8 1 2 7 k P a 。 若 发现 喷油压 力不足 , 可 松 开喷油器项部 螺母 ,调整 限压螺钉 ,使喷油 压力 达 到规定值 。 ( 上接 第 4 9页) 供 油时 间正时的 目的,是使每 次进入气缸 的可 燃混 合气都 能在 最准确 的时间着火 ,使实 际燃烧 接 近于理想 的燃烧 ,柴油机 的动 力性和经 济性得到充 分 发 挥 。 有 关试 验 资料 表 明 , 当供 油 时 间提 前 或 滞 后 6 。 时 ,油 耗有 可 能增加 7 1 0 。因此 ,要求 在 喷油泵试 验 台上检 查时 ,应在调整好 静态供油正 时 之 后 ,调 整 供 油提 前 角 , 以确保 供 油 时 间误 差在 1。范 围之 内 。 N J D 4 3 3 A型柴油机 喷油泵 附设有 供 油 自动提前 器 装 置 ,其特 点为 机械 离 心 式 。 当柴 油机 转 速 上 升 时 ,提 前 器 飞锤 在 离心 力 的作用 下 ,克服 提前 器 弹簧 的 弹 力和 喷油 泵 的驱 动 力 而 向外 张 开 。此 时 ,会使喷油泵 的凸轮轴相对提 前器齿轮转动 某一 个 角 度 , 因而 实现 了供油 提 前 。提 前器 使 供 油 时 间随柴油机转速 的改变而 自动 改变 ,也 即对应柴油 机 的每 一种 转 速 ,就 有 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