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量子物理 基础 (1),2,引言,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已相当成熟, 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似乎已经完成。,但在喜悦的气氛中,还有两朵 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跳出传统的物理学框架!,3,6.10 黑体辐射和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分子(含有带电粒子)的热运动使物体辐射 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 (heat radiation)。,热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对波长有一个分布。,温度不同,热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同, 波长分布不同。,4,温度为t时,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发出的 波长在 附近单位波长间隔内的电磁波的能量, 称为单色辐出度m(t),1单色辐出度m(t),一.描述热辐射的物理量,m的si单位为w/m3,de温度为t时,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 发出的波长在 + d间隔内的电磁波的能量,m(t) 表示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5,2.总辐出度m(t),m 的单位为w/m2,3.单色吸收率(t),以上这些物理量均与物体 种类及其表面情况有关。,(t)温度为t时,(单位时间内)入射 到物体(单位表面)的,波长在 + d间隔 内的电磁波的能量,被物体吸收的百分比。,6,平衡热辐射,此时物体具有固定的温度。,以下只讨论平衡热辐射的情况。,1.黑体: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 波长的电磁波的物体,称为黑体。,物体辐射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所 吸收的能量时,热辐射过程达到热平衡, 称为平衡热辐射。,二.黑体和黑体辐射的基本规律,7,维恩设计的黑体:不透明材料的空腔 开一个小孔。,黑体,实验表明: 辐射本领大的物体, 吸收本领也大。 (演示)。,黑体能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也能辐射 各种波长的电磁波。,黑体的吸收本领最大,辐射本领也最大,黑体的单色吸收率 (t)=1-理想模型。,8, 对各种具体物体的总辐出度,可以通过实验 定出的“黑度系数”(有“机电手册”可查) 来得出。,而黑体的热辐射正好与空腔的形状、材料及 表面状态 都无关。, 研究热辐射本身的规律,应利用辐射本领 m 只与温度有关,而和材料及表面状态无关的 物体。,例. 油毛毡(法向) 0.93 (200c) 氧化铜(法向) 0.60.7(500c),9,研究黑体辐射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黑体单色辐出度 m(t)曲线,实验结果,10,2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实验定律),其中常量 =5.6710- 8 /m2k4,3维恩位移定律(实验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辐射最强 的波长与黑体温度t 之间 满足反比关系,其中常量 b = 2.8910-3 mk,(1. 黑体),总辐出度m(t)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11,热辐射定律的发现,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 维恩位移律是测量高温、 遥感和红外追踪等技术的 物理基础。,维恩 (wilhelm wien 德国人 1864-1928),1911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12,三.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 如何解释黑体辐射曲线?, 空腔壁产生的热辐射,想象 成空腔壁内有许多以壁为 节点的许多电磁驻波。, 其中最典型的是维恩公式 和瑞利金斯公式,黑体内的驻波,但是, 由经典理论导出的m(t) 公式都与实验结果不符合!,13,(1)维恩公式(非前面的维恩位移公式) 假定驻波能量按频率的分布类似于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经典的)。,(2)瑞利金斯公式 假定驻波的平均能量为 kt (经典的能量均分定理),在长波段,维恩线明显偏离实验曲线!,在紫外区(短波段)与实验明显不符, 短波极限为无限大“紫外灾难”!,14,o,(m),1 2 3 5 6 8 9,4,7,m,b,维恩,瑞利-金斯,实验值,紫,外,灾,难,15,四.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热辐射公式,1.普朗克假设(1900年),(普朗克与鲁本斯)。,对于频率为 的电磁辐射, 物体只能以 h为单位发射 或吸收它。,即物体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 只能以“量子”方式进行,每 个能量子的能量为, = h,其中 h = 6.62610 - 3 4 js 称为普朗克常数。,16,2.普朗克公式,能量不连续的概念与经典 物理学是完全不相容的!,但由此,普朗克导出了与实验结果极为符合 的普朗克公式:,3经典极限:h0 h kt,能量连续,(普朗克的排徊;1918 诺贝尔物理奖),17,61 光电效应,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电磁辐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 现象称为光电效应,所发射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实验装置:,gd为光电管, 光通过石英窗口照射 阴极k,光电子从阴极 表面逸出。,光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向 阳极a运动,形成光电流。,18,实验规律,(1)用光强一定的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得到的饱和光电流强度im是一定的,光强越大,饱和光电流强度也越大。,当电压 u=0 时,光电流 并不为零;只有当两极间 加了反向电压 u =uc 0时,光电流 i 才为零。,19,这表明: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必有初动能。,设 um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则有,(2)相同频率但强度大小不同的光照射, 截止电压uc是相同的。 (这与经典电磁波的概念完全不同),截止电压uc与频率的具体实验规律如下:,20,电压 uc与 入射光 频率 呈线性关系,实验规律,uc= k - u0,其中k 为普适常数,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 就是红限频率0.,u0 与材料有关,21,(4)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只要入射光频率 0,无论光多微弱, 从光照射阴极到光电子逸出,驰豫时间 不超过10 -9 s 。,(这与经典电磁波的概念也完全不同),(3)不论光强多大,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 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 0 时,才会产 生光电流。 (这与 经典电磁波的概念也完全不同),22,62 光子与光的二相性,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设:,(1)电磁辐射由以光速c 运动的 局限于空间某一小范围的光 量子(光子)组成,每一个 光量子的能量 与辐射频率 的关系为 = h 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2)光量子具有“整体性”。 一个光子只能整个地被 电子吸收或放出。,23,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一个光子的能量 可以立即被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但只有 当入射光的频率足够高(每个光量子的能量 h足够大时),电子才有可能克服 逸出功 逸出金属表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 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a-逸出功),24,当 即 时,,电子的能量不足以克服逸出功 而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存在红限频率:,25,-a ,u0 都与材料有关,- 密立根精确地测量得k 计算得普朗克常数 h = 6.56 10-34 js 与当时用其他方法测得的符合 得相当好。当时这是对爱因斯坦光子假设的极大支持。,密立根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6,光电效应对于光的本质的认识和 量子论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分析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能谱, 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物质的 表面分析手段。,只要 0,立刻就有光电子产生 (瞬时效应)。,爱因斯坦于1921年, 为此获诺贝尔物理奖。,27,普朗克是这个杂志的主编,他对爱因斯坦 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8,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质量:,光子的动量:,-光有二象性。,描写光的粒子性的 、p,与 描写光的波动性的 、 通过 = h ; 相联系, = h,29,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2)上,30,6.3 康普顿散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有些情况下,光 突出地显示出其波动性;而在另一些情况 下,则突出地显示出其粒子性。,描述光的波动性:波长 ,频率 描述光的粒子性:能量 ,动量 p,康普顿散射是光显示出其粒子性的又一 著名实验。,由光的量子论: = h 和质能关系:2 = p2c2 + m02c4 = p2c2,31,得光子的动量 p = h/c = h /,令 = h/2,圆频率 = 2, 得基本关系式:, = h = ,1923年,康普顿研究 x射线与石墨的散射。,32,一.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按经典电磁理论: 如果入射 x光 是某种波长的 电磁波,散射 光的波长是 不会改变的!,实验装置,33,这是x射线晶体散射仪,康普顿正在测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34,在散射的x射线中, 除有波长与入射射线 相同的成分0外, 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波长的偏移为,其中 0入射波的波长 散射波的波长 散射角,通常令,c称为电子的 compton波长。,35,康普顿效应的特点:,(1)波长偏移只与散射角 有关,而与 散射物质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 0 无关;,(2)散射线中还有与原波长相同的射线;,(3)只有当入射波长 0较短与电子的康普顿 波长 可比拟时,康普顿 效应才显著.,36,二.康普顿的解释,石墨中的外层电子在原子中结合较弱, 因x光的光子能量很大,可认为这些 电子是静止的自由电子。,x射线的光子与静止的自由电子之间的 弹性碰撞。并假设在碰撞过程中能量 守恒,动量守恒。,定性分析:,光子把部分能量传给了电子,能量 减小,频率变小,因而波长变长。,37,定量计算:按能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应有,解出的波长偏移 (推导见书):,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38, 为什么在散射线中还观察到有与原波长 相同的射线?, 为什么,在可见光的散射中观察不到 波长偏移现象?,(光子与石墨中被原子核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 的碰撞,应看做是光子和整个原子的碰撞),(最大为00486;是可见光的10-5), 为什么与散射物的种类无关?,(散射物中的电子看成自由电子),39,三.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1)有力地支持了“光子”概念; 也证实了普朗克假设 = h 的正确;,(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 的假设;,(3)证实了在微观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 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 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40,吴有训 (三十年代),(1897-1977),吴有训,康普顿与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41,对轻元素 p 峰很低,m 峰很高; 随着元素质量的增加, p 峰逐渐增高,m 峰逐渐降低。,(补图)吴有训作的多种元素x射线散射曲线,想一想:如何解释?,在同一散射角,不同元素都具有 相同的峰值位置。,吴有训先生曾任我校物系学主任、 中国科学院付院长。他的学生中 有多人成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功臣。,42,64 粒子的波动性,一.德布洛意假设 (1924年),关于德布洛意 (1892-1987)。, = h = ,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有 和 , 和它相联系的波的 和 的关系 和光子一样,为(德布洛意关系):,43,德布洛意首先对玻尔(原子)模型中的 轨道量子化条件作出了解释:,(n=1,2,),与 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 或 德布洛意波。,r,44,二.实验验证电子衍射实验,(1)戴维逊革末实验(1927年),实验装置示意图,45,得,假如电子具有波动性,应满足布喇格公式,46,实验结论:,47,(2)g.p.汤姆逊(1927年) 电子通过金属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48,g.p.汤姆逊 观察到电子束 通过金属箔时 产生的圆环形 条纹,1929年 德布洛意获诺贝尔物理奖。,49,1937年,戴维逊 与 g.p.汤姆逊 获诺贝尔物理奖,g.p.汤姆逊,戴维逊,50,后来,又有人作了电子的单缝、双缝、三缝 和四缝衍射实验。,三.一切实物粒子都有波动性,后来实验又验证了:质子、中子和原子、 分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并都满足 德布洛意关系。,51,一颗子弹、 一个足球 有没有 波动性呢?,例题:质量m=0.01kg,速度 v=300m/s的子弹的德布 洛意波长为,因普朗克常数极其微小, 子弹的波长小到实验难 以测量的程度(足球的波长 也是如此)。只表现出粒子性。,52,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2下),53,再谈玻尔(原子)模型 与 玻尔:,玻尔把量子论推广到 原子系统。至今仍然 正确的假设:,(1)原子中的能量状态 也是分立的、稳定的:,(2)当原子从某一能量状态 跃迁到另一能量状态时,卢瑟福 - 玻尔,54,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但是,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线的强度; 不能说明复杂的原子光谱结构(即使he)。,理论本身存在困难:,(1)电子作轨道运动,受到向心力 - 电子的能量等于动能加电势能 - 电子在中心力场中运动角动量守恒,玻尔加一个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就可得到氢原子能级公式。,(为什么?),有向心加速度而不辐射能量、稳定。,(为什么?),55,(2)卢瑟福 给玻尔 提的问题,(3)薛定格 给玻尔 提的问题,电子从 e1 到 e2过程的速度不可能是无限大 -?,玻尔理论在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进程中有 很大的贡献- 1922年玻尔获诺贝尔物理奖。,56,玻尔正在讲解他的 互补原理,玻尔(左)和 海森伯(中) 泡利(右)在一起,57,在玻尔研究所里 学术空气很浓, 玻尔演讲后与听 众踊跃讨论。,哥本哈根学派,“丹麦是我出生的地方, 是我的故乡, 是我心中的世界 开始的地方。”,卢瑟福的邀请 普朗克的邀请,58,6.5 概率波,如何对波粒二象性正确理解?,一.二象性是单个微观粒子的属性,1949年,前苏联物理学家费格尔曼做了 一个非常精确的弱电子流衍射实验,电子几乎是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 底片上出现一个一个的点子。 (显示出电子具有粒子性),开始时底片上的点子“无规”分布,随着 电子增多,逐渐形成双缝衍射图样。,59,衍射图样说明每个电子到达屏上各点 有一定几率,衍射图样是大量电子 出现几率的统计结果。,德布洛意波也称为几率波。,衍射图样不是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源于 “ 单个电子”具有的波动性。,(放映cai-电子双缝衍射实验),60,对微观粒子的二象性的理解:,(1)粒子性, 指它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颗粒性”或 “整体性”。, 但不是经典的粒子!因为微观粒子 没有确定的轨道,,应抛弃“轨道”的概念!,61,(2)波动性, 指它在空间传播有“可叠加性”, 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但不是经典的波!因为它没有某种实际 物理量(如质点的位移、电场、磁场) 的波动分布。,要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应该用一个函数 (波函数),它必须能把“颗粒性”与 “可叠加性” 统一起来!,62,二 .玻恩对波函数的统计诠释,人们 常用(复函数)代表微观粒子的波函数。,本身并无物理意义,而波函数的模的平方(波的强度)代表时刻t、在空间 r点处,单位体积元中微观粒子出现的几率,,玻恩为了把“颗粒性”与 “可叠加性” 统一起来,给了波函数 一个统计诠释:,63,(r,t)*(r,t)dv 表示在时刻t、空间r点处, 体积元dv中发现微观粒子的几率。,(r,t)称为“几率振幅”。,(r,t) 2称为 几率密度。,1954年 玻恩获诺贝尔物理奖。,(r,t) 2 = (r,t)*(r,t),64,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自然条件:单值、有限、连续,()归一化条件:,粒子在空间各点的 几率总和应为l,即,(3)状态叠加原理:,若体系具有一系列不同的可能状态, 1, 2, 则它们的线性组合 =c11,+c22+ 也是该体系的一个可能 的状态。其中c1, c2 为任意复常数。,65,对电子双缝衍射实验的说明:,只开缝1-强度分布为i1,只开缝2-强度分布为i2,电子有粒子性,一个电子只能从一个缝通过,电子有波动性,其状态服从叠加原理.,(状态为1,分布为 12 ),(状态为2,分布为 22 ),(状态为 1 + 2, 分布为 1 + 22 ),同时开缝1,2-分布不是i1+ i2,而是双缝干涉分布。,66,6.6 不确定关系,一.不确定关系,波动性使微观粒子没有确定的轨道, 即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取确定值, 存在一个不确定关系。,下面以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 为例来说明不确定关系:,67,电子沿z方向通过狭缝后,假设全部散布在 中央亮纹的范围内,以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为例来说明:,衍射角1、缝宽a和入射波波长间满足 a sin1 = ,68,狭缝处的电子 x 坐标不确定范围:xa, x 方向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可由电子能到达 屏上的位置来估算 pxp sin 1,x pxh,对坐标 x 测量得越精确(x 越小), 动量不确定性 px 就越大(衍射越厉害)。,得,69,严格的理论给出坐标与动量的不确定关系为,x px /2 y py /2 z pz /2, 时间与能量的不确定关系,如果对电子测量能量的时间为 t, 则测得的电子能量有不确定范围 e。,te /2,(作习题用),70, 能级宽度和能级寿命的不确定关系,设原子处于某能级状态的寿命为 (显然,测量能量 只能在此时间范围内 进行,不能超过 ),, e /2,te /2,若测量能量的时间为 ,则测得的能级的 能量必有宽度为 e 的不确定程度,,满足关系,71,二 .用不确定关系作数量级估算,(自学例题),补例:威尔逊云室是一个充满“过饱和蒸气” 的容器。射入高速电子,可看到一条 白亮的带状的痕迹粒子的轨道?,测出径迹的线度10-4cm, 所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程度,电子动量的不确定程度为,x10-4cm,72,另 测出云室中该电子的动能 t108 ev, 则电子动量为(用非相对论估算),有 ppx,所以, 坐标和动量的取值基本上可以认为是 确定的,对云室问题可以使用“轨道”的概念。, 电视显象管中电子的运动可以使用轨道的 概念,其表现跟经典粒子一样。, 氢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必须抛弃轨道的概念, 代之以说明电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的 电子云图象。,73,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补图)“少女与老妇” (不太恰当的比喻),6.7 薛定格方程,一. 薛定格方程,描述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状态的波函数 一般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 =(x,y,z,t),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例如,处于不同的 外场中)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如何找到 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的波函数?,74,1932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为量子力学 创立的贡献,海森伯( heisenberg 德国人 1901-1976),在波函数所满足的方程中,应反映出 微观粒子所处的不同条件。,75,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格 (schrodinger 1887-1961),得出的方程称为 薛定格方程。,量子力学找到微观粒子 在不同条件下的波函数 的方法,归结为求各种 条件下薛定格方程的解。,1933年薛定格获 诺贝尔物理奖。,76,薛定格方程的非相对论形式为,式中 m粒子的质量 u粒子在外力场中的势能函数(所处条件) 2拉普拉斯算符,(1)它是一个复数偏微分方程; 其解波函数 是一个复函数。,(2)它并非推导所得,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方程。,77,二 .定态薛定格方程,常常遇到微观粒子的势能函数 u 与时间t 无关的稳定的势场问题,例如, 自由运动粒子u = 0, 氢原子中的电子,这时波函数 可以用分离变量法分离为 一个空间坐标的函数和一个时间函数的 乘积。,78,例如,对于一维运动的情况,波函数可写成,将其代入薛定格方程,得,两边除以 ,得,= e (常数),可得含变量 t和变量 x 的两个方程:,79, 一个是变量为t的方程,其解为,(a 是待定复常数, e 有能量量纲,以后可知是粒子的总能量),即,(),(), 一个是变量为x的方程,80,即此时,概率密度也可以用 (x)2来表示, (x)称为定态波函数,,对势能函数 u 与时间t 无关的一维定态问题, 只须解定态薛定格方程()式,再利用 ()式即可得波函数 (x,t)。,由上面可以看出:,()式是 (x)满足的方程, 称为定态薛定格方程。,81,例.一维自由运动微观粒子的波函数。,其定态薛定格方程为,二阶常系数 常微分方程,结合最简单的问题,介绍量子力学处理问题的 最基本方法,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自由运动区 u = 0,82,令,得,它有两个特解:,83,沿 + x 方向的平面单色波,沿 - x 方向的平面单色波,所以,一维自由运动微观粒子的波函数 有如下两个解:,84,68 势阱中的粒子,一.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与能量,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是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 称为束缚态。,作为粗略的近似,我们认为这些电子 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 即它的势能函数为, 区 区 区,85,这种势场表示粒子可以在势阱中运动, 但不能越出势阱,因为 x 0 ,x a 区域的势能为无穷大。,(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作为对定态薛定格方程应用的例子,我们来 具体求出微观粒子在此势阱中的波函数解。,按照一维定态薛定格方程,(),86,由于在 i、 iii 两区的 u(x) , 为保证波函数有限的物理条件,显然应 = 0; = 0,由于 区的u(x)= 0,因此该区薛定格方程为,令,则,87,a、b是由物理(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常数(可将通解上式代入方程,以证明之),有限、单值自然满足,连续?,这一方程的通解为,由于,因此有,88,又由于,因此有,因为,(n =1,2,3,称为量子数),因此 区波函数的形式为,89,再由归一化条件,所以,将脚标 去掉,代之 以量子数 n ,最后得 无限深势阱内 粒子的 定态波函数为,概率密度为,90,因,(n =1,2,3,称为量子数),而,91,按经典理论粒子的“能量连续”;,但微观粒子束缚态能量只能取分立值 - 能级(实验完全证实了这点)。,1。能量只能取分立值的结论是 由解薛定格方程自然而然得到的。,2。最低能量(零点能) 不确定关系。,3。当 m 很大(宏观粒子)时,能量连续 -量子 经典。,4。当时,势阱内各处,粒子都有可能出现, 量子 经典(玻尔对应原理)。,注意:,92,左图画出了 呈驻波状的 波函数 、 概率密度 与 x 的关系 曲线。,93,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3上),94,二 . 量子隧道效应 (势垒贯穿),金属中自由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 实际上遇到的 是一个高度 有限的势:,设微观粒子有一定能量 e (设0 e u0),,我们也应分区求解其波函数:,一 .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与能量,95,区:,(e u,振动解) 入射波 反射波,区:,令,令,96,“有限”要求 d = 0,,(e u ,衰减解),按经典粒子不可能在 区出现几率!,但微观粒子仍有可能在 区出现!,97,可以想见,原来在区的粒子也可以在势垒 的另一边 区出现!,如果势能曲线 如图所示,,有一个“势垒”。,这称为“量子隧道效应”。,98,例如, 放射性核的 粒子释放(自学), 隧道二极管(略), 扫描隧穿显微镜,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的穿透率为,t ,若 m、a、(u0- e) 越小,则穿透率 t 越大。,实验完全证实了“量子隧道效应”现象的存在。,99,三,扫描隧穿显微镜(stm),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是观察固体表面 原子情况的 超高倍显微镜。,1。原理,隧道电流 i 与 样品和针尖间 的距离s 关系极为敏感。,100,s 样品和针尖间的距离 u 加在样品和针尖间的微小电压 a 常数 平均势垒高度,定量关系:,101,(补图)是一张用扫描隧穿显微镜 拍摄的硅表面的象,每一个 隆起处是一个硅原子。,(补图)是用单个原子排成ibm字样。,(补图)是搬运单个原子图。,2,技术难点与克服,(1)消振,(2)探针制造,(3)到位与驱动,(4)撞针与反馈,102,下图为镶嵌了48个 fe 原子的 cu 表面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照片。48 个 fe 原子 形成“电子围栏”,围栏中的电子形成驻波:,103,由于这一贡献,宾尼格、罗赫尔和鲁斯卡 三人分享了 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前两人是扫描隧穿显微镜的直接发明者, 第三人是 1932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 这里是为了追朔他的功劳。,104,69 谐振子,如果微观粒子的势能函数是,就应该解一维定态薛定格方程,可用级数展开法解上述方程。 波函数应满足自然条件 (连续、有限、单值)。,求解超出本课程的范围。结论:, 一维变系数 常微分方程,105,1. 能量, 能量量子化、能级等间距。, 能量间隔 h 与黑体辐射同。, 但有零点能。,106,2.几率密度分布, 量子:几率密度呈波动状, 在 e u 的区域也有出现几率, n=0时,x=0处粒子出现几率最大。, 经典: e u 的区域不可能出现, x=0处粒子速度最大,“几率”最小。,(补图)书 p256 .,107, 当 n 时:,量子几率分布 经典分布,108,谐振子问题的应用:, 热辐射场的量子性;, 分子,原子,原子核 的振动。,例如双原子分子中 原子的振动。,量子力学可以证明: 能级之间的跃迁服从 n =1的选择定则, 各能级跃迁都辐射 。,109,(补充)力学量算符与力学量谱,回忆定态薛定格方程,它可以改写为,曾同时解出能量e和定态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量究竟能取什么值? 理论上它是由什么决定的?,110,在量子力学中,把等号左边的,称为能量算符,也称哈密顿算符。,记作,在三维情况下,111,所以定态薛定格方程也可以写作,也称为 能量本征方程, e 能量值,也称为 能量本征值, 定态波函数,也称为 能量本征函数,在量子力学中,任一个力学量究竟能取哪些值? 是连续的,还是分立的? 是由该力学量的本征方程决定的。,我们在前面,曾解能量本征方程 得到了能量所能取的值 e.,112,力学量谱原理:任一力学量f,都对应有 一个算符 ,解该算符的本征方程 u =f u 得到的所有本征值 f,即为该力学量所能取 的值,称为该力学量谱。,最基本的算符是坐标、动量算符:,量子力学中各力学量的算符:,113,任一力学量 f 的算符化方法:,(经典) (量子),能量(哈密顿量)算符:,114, 解一般力学量的本征方程也要用到 有限、单值、 连续 等物理条件 (也称边界条件)。,角动量算符:,坐标、动量的本征值可解得是连续谱; 角动量的本征值可解得是分立谱。(略),115,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4),116,二 . 量子隧道效应 (势垒贯穿),金属中自由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 实际上遇到的 是一个高度 有限的势:,设微观粒子有一定能量 e (设0 e u0),,我们也应分区求解其波函数:,(一 .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与能量),117,区:,(所以e u,是振动解),区:,令,令,入射波 反射波,118,“有限”要求 d = 0,,(所以e u ,是衰减解),按经典粒子不可能在 区出现!,但微观粒子粒子仍有可能在 区出现!,119,可以想见,原来在区的粒子也可以在势垒 的另一边 区出现!,如果势能曲线 如图所示,,有一个“势垒”。,这称为“量子隧道效应”。,120,例如, 放射性核的 粒子释放(自学), 隧道二极管(略), 扫描隧穿显微镜,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的穿透率为,t ,若 m、a、(u0- e) 越小,则穿透率 t 越大。,实验完全证实了“量子隧道效应”现象的存在。,121,三.扫描隧穿显微镜(stm),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是观察固体表面 原子情况的 超高倍显微镜。,1.原理,隧道电流 i 与 样品和针尖间 的距离s关系 极为敏感。,122,s 样品和针尖间的距离 u 加在样品和针尖间的微小电压 a 常数 平均势垒高度,定量关系:,隧道电流,123,2.技术难点与克服,(1)消振,(2)探针制造,(3)到位与驱动,(4)撞针与反馈,124,stm,125,下图为镶嵌了48个 fe 原子的 cu 表面的 扫描隧道显微镜照片。48 个 fe 原子 形成“电子围栏”,围栏中的电子形成驻波:,(补图)用扫描隧穿显微镜拍摄的硅表面的象, 每一个隆起处是一个硅原子。,(补图)用单个原子排成ibm字样。,(补图)搬运单个原子。,126,神经细胞,127,由于这一贡献,宾尼格、罗赫尔和鲁斯卡 三人分享了 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前两人是扫描隧穿显微镜的直接发明者, 第三人是 1932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 这里是为了追朔他的功劳。,鲁斯卡,罗赫尔,宾尼格,128,69 谐振子,如果微观粒子的势能函数是,就应该解一维定态薛定格方程,可用级数展开法解上述方程。 波函数应满足自然条件 (连续、有限、单值)。,求解超出本课程的范围。结论:, 一维变系数 常微分方程,129,1. 能量, 能量量子化、能级等间距。, 能量间隔 h 与黑体辐射理论同。, 但有零点能。,130,2.概率密度分布, 量子:概率密度呈波动状, 在 e u 的区域也有出现概率, n =0时,x =0处粒子出现概率最大。, 经典: e u 的区域不可能出现, x =0处粒子速度最大,“概率”最小。,(补图)书 p256 .,131, 当 n 时:,量子几率分布几乎 经典分布,132,谐振子问题的应用:, 热辐射场的量子性;, 分子,原子,原子核 的振动。,例如双原子分子中 原子的小振动。,133,*(补充)一。力学量算符与力学量谱,回忆定态薛定格方程,它可以改写为,量子力学中,每一个力学量有一个对应的算符,等号左边的,称为 能量算符,也称 哈密顿算符。,1.能量算符和能量本征方程,134,记作,在三维情况下,所以定态薛定格方程也可以写作,此式也称为 能量(算符)的本征方程, en 为能量值,也称为能量(算符)的本征值。, n 为定态波函数, 也称为 能量(算符)的本征函数,我们在前面,曾解这个能量本征方程(即定态薛定格方程),得到了能量所能取的值 en。,135,2.在量子力学中,任一力学量究竟能取哪些值? 是连续的,还是分立的? 是由该力学量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的。,力学量谱原理:任一力学量f,对应有 一个算符 ,解该算符的本征方程 u =f u 得到的所有本征值 f,即为该力学量所能取的值, 也称为该力学量的谱。,最基本的算符是坐标、动量算符:,3. 量子力学中各力学量算符和本征方程举例:,136,动量算符,( 式中 ),得到任一力学量 f 的算符的方法:,(经典) (量子),能量(哈密顿量)算符:,137, 解一般力学量的本征方程也要用到 有限、单值、 连续 等物理条件 (也称边界条件)。,角动量算符:,138,坐标算符的本征方程:,角动量算符的本征方程:,动量算符的本征方程:,解得的坐标本征值 是连续的谱。(略),解得的动量本征值也是连续的谱。(略),解得的角动量本征值是分立谱。(见下),139,* 二.力学量的本征态与叠加态,某物理量的本征态,指该物理量具有确定值的状态。,例。氢原子能量的定态,就是它的能量的本征态。,当氢原子处于这个状态时,实验测得的能量 有确定值。,例。一个微观粒子处在自由运动状态,测得其动 量有确定值,我们说它处于动量的本征态。,一般来说,同一个力学量算符 有若干个 本征值 fi, i=1,2, 它们对应于若干个 本征态 ,i=1,2,.。当系统处于本征态 时,该力学量就有确定值fi .,140,此外,微观粒子还可以处于某个力学量没有确定 的值的状态,我们称这些状态为该力学量的叠加态。,例如,电子单缝衍射时,通过狭缝的电子处在 动量不确定的状态。,实验表明,当微观粒子处在某力学量的叠加态时, 测量该力学量,每次测得的值一般是不一样的。但是, 测量值都是各参加叠加的本征态的本征值。,在叠加态时,各个本征态以一定的概率出现。 用实验中每次测得的可能的本征值和该值出现的概率, 可以计算该力学量的平均值。,141,我们以二能级原子模型为例: 设二个能级的本征态 和 分别具有能量本征值 e1 和 e2 ,如果原子处在叠加态 其中ci 一般为复数。,每一时刻,原子不是处在 就是处在 , 总的概率为1,,其中, 是处在 态的概率,,是处在 态的概率,,即处在能量为e1的概率;,即处在能量为e2的概率。,142,在上面二能级模型中,我们讨论的是能量的 本征态和叠加态,称为能量坐标系或能量表象;,量子力学也可以讨论其他力学量的本征态和 叠加态,对应有各种力学量的坐标系或表象。 比如,坐标表象, 动量表象等等。,叠加态 对应的能量的平均值为,微观世界真是一个概率的世界!,143,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5),144,611 氢原子,一.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谱,(在量子力学中,仍常借用“轨道”这名词),氢原子中电子在中心力场运动中 , 其“轨道”角动量是守恒的。那么“轨道” 角动量究竟能取哪些值?,应解“轨道”角动量算符的本征方程。,通常将氢原子“轨道”角动量算符变换到 球坐标系方便。,我们只写出 l2,lz的算符:,145,“轨道”角动量算符的本征方程为,解得 l2 的本征值为,146,解得 lz 的本征值为,称为磁量子数,(1)(2)两式就是“轨道”角动量的谱 (所能取的值)。,作为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来解一下 的谱:,称为角量子数,147,lz的本征方程为,用分离变量法解得本征函数,有限,连续条件自动满足; 单值 ?,由单值条件:,148,即,这就是力学量 的本征值谱。,149,解 得到的本征函数 是球谐函数yl,m(,),150,对于一定的角量子数 , 磁量子数 m 可取 (2 +1)个值, 表明角动量在空间 z 方向的取向 只有(2 +1)种可能。,“轨道”角动量在空间 的取向是量子化的。,对于,m 的值最大只能是 l ,正说明 投影值 lz 不可能超过 l的 值。,151,例如:当 时,,共有 种。,m = 0 , 1, 2,152,二. 氢原子中电子的坐标概率分布与能谱,中心力场,(仍采用球坐标系),定态薛定格方程为,153,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设,式中u(r)称为径向波函数,可得到径向波函数u(r)所满足的方程, 称为径向方程:,代入定态薛定格方程, 可得到、 部分满足的方程,解得,正好是球谐函数,154, 能量本征值 e,n称为主量子数, 径向波函数 u(r)= unl( r ) (略),解此方程,可以同时得到粒子的本征能量 e 和径向波函数 u( r ),155,按照定态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在空间点(r,)处, 小体积元 dv 中电子出现的概率为,称为 径向概率密度。,表示在半径为 r r +dr 之间 发现电子的概率( , 取全部范围 )。,156,因此,概率不见得都是球对称的。,由于,157,它的电子云是 球对称分布的。,在 r = a1 处有极大值。,几个径向概率密度的分布图:,其中,(cai: 氢原子中电子云),158,巴耳末 在1885年 根据埃格斯特朗 发表的精确氢原子 光谱实验数据, 推出了一个经验 公式,能非常精 确地代表光谱系。,612 氢原子光谱,159,量子力学按照上面得到的氢原子中电子的 能级公式,可以圆满地解释氢光谱的基本 结构。,玻尔频率定则,将氢原子能级公式代入,可得,由,160,因此由上式可得氢原子发光的可能谱线的 波数为,光谱线常用波数 (波长的倒数)来表示, 它等于单位长度内波长的数目。,式中常数r 称为里德伯常数,161,赖曼系:,巴尔末系:,帕邢系:,162,163,164,里德伯根据许多种金属 元素的光谱,独立地得 到了这个经验公式。,里德伯,1890年当他得知巴耳末公式 正是他这一公式的特例时, 才公开发表了他的公式。,此式也称为里德伯公式。,165,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波数与实验 测得的波数相比较,符合得非常好:,观察氢原子光谱的实验示意图: 在氢放电管内充以压强约为 1mmhg 的氢气。,166,氢原子光谱的理论与实验的符合, 证明了量子力学理论的正确性。,巴尔末系(n2)几条谱线的波长(单位 ),167,613 电子的自旋 四个量子数,一.电子“轨道”角动量与轨道磁矩的关系,由于电子带电,电子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 就相当于一个闭合载流线圈一样。,其磁矩为 = is i电流强度 s载流线圈面积,所以有,168,由于电子带负电,角动量与磁矩的矢量关系为,若角动量是空间量子化的,那么磁矩也是 空间量子化的,它们在空间 z 方向的投影 也是量子化的, 应有,一系列实验说明, 量子力学的结论是正确的。,也应有 种。,169,实验装置示意图,原子是复杂的带电系统, 有一个“等效磁矩”。,可以证明 , 磁矩受的力为,由电磁学知,在非均匀磁场 中,磁矩不仅受力矩的作用, 还受 力的作用。,二. 斯特恩一盖拉赫实验,1921年实验出现了新的矛盾。,也应有 种。,170,银原子束通过非均匀的 磁场时分裂为两束,斯特恩正在观测,1943年 斯特恩 获诺贝尔物理奖。,实验结果,基态( =0)ag 原子的沉积是2条, 不是奇数 2 +1=1 条, 无法解释!,171,三 . 电子自旋,1925年,两位当年的荷兰学生 乌伦贝克和哥德斯密特在分析上述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了大胆的看法:,(1)电子不是一个质点,它存在一种内秉的运动 自旋,相应地有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2)电子自旋角动量 s 的大小类似于 “轨道”角动量 为,s 称为自旋量子数,(3)电子自旋角动量在空间相对外磁场方向的 取向也是 空间量子化的:,172,于是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只有两个分量,数值为,电子的自旋磁矩也是空间量子化的, 也有两个取向。,仿照电子“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取 2l +1种,电子自旋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 也只可能取 2s + 1 = 2种, 于是就得到 s = 1/2.,ms= -s ,+ s = -1/2,+1/2,电子自旋角动量也有磁量子数,为,(称自旋磁量子数),仿照电子“轨道”角动量有磁量子数,为,173,电子在外磁场中的两种自旋 运动状态,常用下图形象化地描述。,他们对实验的解释:,其磁矩就是最外层的 价电子的自旋磁矩。,原子的轨道角动量 就是其最外层的价电子的 轨道角动量;,基态银原子的轨道 角动量为零(l =0), 但是它有自旋角动量, 有自旋磁矩;,174,引入自旋以后,斯-盖实验的偶数沉积 自然而然得到了解释, 而且计算得到的两条沉积线之间的距离也 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此电子自旋磁 矩又只有两种分立的取向, 经过非均匀磁场的磁 力作用, 在屏上就只出现两条痕迹了。,175,但是,经典物理学无法理解电子有内部结构。,(泡利、洛仑兹 等的反对),(埃伦菲斯特的支持),自旋运动是一种内部“固有的”运动,其本质目前还不清楚。,关于 乌伦贝克、哥德斯密特。,“you are both young enough to allow yourselves some foolishness!”,(这种陀螺运动图象正象轨道运动图象一样 是借用了宏观图象,是很不确切的),176,现在知道,一切微观粒子都有自旋, 按自旋分类:,(1)费米子:自旋为半整数,如 s = 1/2, 3/2,如电子,中子,质子,中微子,,-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反西格玛负超子,(王淦昌等, 1959年),王淦昌先生,177,(2)玻色子:自旋为整数, 如 s = 0,1,-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光子, 介子等。,178,第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6),179,四.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双线,碱金属原子发光是由其价电子的能量 状态改变引起的。,碱金属原子 的结构与氢 原子有类似 之处。,一. 电子“轨道”角动量与轨道磁矩的关系,613 电子的自旋 四个量子数,二. 斯特恩一盖拉赫实验,三. 电子自旋,180,1. 碱金属原子中的电子能级特点, 电子能级与 n、 有关,即 e = e nl,例,n=2, =0, 1, 分裂为两条。,n=3, =0, 1, 2, 分裂为三条。, 价电子能级均比具有相同 n 值的氢原子 能级低, 而且 越小、能级越低。,181,182,能级特点的定性解释:,(1)电子贯穿原子实,(2)原子实极化,2. 碱金属原子光谱双线 的定性解释,na原子(价电子)能级,na的 5893 谱线实际上是由双线组成,d1:5895.930 ,d2:5889.963 ,183,自旋磁矩在外磁场中的 磁能为,na的价电子有自旋,相应有自旋磁矩 , 它在外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要转向 的方向。,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要转向能量小的方向。,磁场是电子自身的 轨道运动产生的。,价电子在原子实的电场中 运动,外磁场 是什么,184,可以证明(略): 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能后,,e30不分裂, 于是就有了双线。,因此上面的磁能称为自旋-轨道耦合能。,e31分裂为两条,,185,614 原子的壳层结构,按照量子理论,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运动 状态都可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l)主量子数 n : nl,2, 3, 电子的能量主要由 主量子数决定。,(2)角量子数 : = 0,1,2,,n -1,它决定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角动量的大小。 一般处于同一主量子数 n,而角量子数l不同 的电子,其能量也略有不同。,(3)磁量子数ml:ml = 0,1,2,,它决定电子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中的指向。,186,(4) 自旋磁量子数 ms:ms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提能集训(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1.3.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效果
-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1+X) 课件 任务5.2 动态输送链参数设置
- 生物制药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腹痛护理查房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真题解析模拟试卷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保健期间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酒体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课时练无答案+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 西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督灸技术课件
- 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
-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训
- 人力资源顾问服务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电土施表1-6 专业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和实施记录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第2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应知应会参考题库300题(含答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中国民间故事》
-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