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pdf_第1页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pdf_第2页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pdf_第3页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pdf_第4页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9 卷第2 期 2 0 1 5 年6 月 地质学刊 J o u r n a lo fG e o lo g y V 0 1 3 9N o 2 J u n e2 0 1 5 d o i:1 0 3 9 6 9 j is s n 1 6 7 4 3 6 3 6 2 0 1 5 0 2 3 0 6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 魏邦顺,黄顺生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 1 0 0 1 8 ) 摘要:分析研究了江苏宜兴周铁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周铁地区既有寻找矽卡岩型铁、铅锌银多金 属或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又有良好的重磁异常反映。结合宣州一苏州级成矿带找矿 模式和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典型矿床重磁场特征,探讨了周铁地区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特征;找矿潜力;周铁地区;江苏宜兴 中图分类号:P 6 2 2 +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 3 6 3 6 ( 2 0 1 5 ) 0 2 0 3 0 6 0 8 0引言 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级成矿区 带中宣州一苏州级成矿带。级成矿带内以铅锌 银和优质高岭土矿产为特色,矿产地有苏州小茅 山一吴宅、迂里铅锌银矿、苏州潭山铅锌( 银) 硫铁 矿床及溧阳土包山金矿等矿床,与酸性、中酸性岩浆 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 较为发育,矿床( 矿点) 众多,是江苏重要的多金属成 矿区(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 9 9 5 ;黄震等,2 0 1 3 ) 。 1 区域地质背景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下扬子陆块苏锡地体南 西段,次级构造位于张渚一芳桥断褶隆起区之宜 兴一芳桥凸起,西北界以归径一和桥断裂与常州凹 陷为邻( 图1 ) 。印支运动使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盖 层褶皱隆起,后受燕山运动影响,在局部地区发生凹 陷,形成中生代盆地。中生代以来构造变动强烈,早 期有明显的挤压,后期有较强烈的拉升和升降运动, 形成一系列褶皱、断裂、隆坳构造,同时伴有岩浆侵 入活动(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1 9 8 8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1 9 8 9 ;江苏 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1 9 9 8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 院,2 0 0 1 a ,2 0 0 1 b ) 。 1 1 地层 研究区处于扬子地层区之江南地层分区,地层 具有江南型特征。区域上地层出露不全,隆起区宜 兴芳桥镇太阳山见奥陶纪仑山组( 0 2 ) 灰岩,屺亭 屺山见志留纪茅山组( S :m ) 砂岩及泥盆纪五通组 ( D ,训) 砂岩,凹陷区堆积了巨厚的白垩系一古近系 沉积物。 宜兴市芳桥镇地热普查工作中见较厚的二叠系 龙潭组含煤岩系,表明张渚一芳桥断褶隆起区之宜 兴一芳桥凸起位置存在石炭系一三叠系碳酸盐岩的 可能性大。 1 2 构造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研究区经历了基底 形成、褶皱盖层形成和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3 个 主要发展阶段。印支运动之前该区是盖层稳定发展 阶段,印支期以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为主,形成了一 系列北东向展布褶皱构造及该方向的低角度逆冲断 裂,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晚期 ( 晚白垩世) 以北东向断陷为主,并控制了古近纪盆 地沉积。 1 2 1 褶皱构造研究区主要褶皱,卷人的地层由 泥盆系一三叠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一北东东,褶皱 形态多以短轴、开阔褶皱为主,轴向大致平行,往往 向北东向倾伏。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所见 收稿日期:2 0 1 4 0 8 0 6 ;修回日期:2 0 1 4 0 9 2 3 ;编辑:陆李萍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江苏宜溧地区铁铜矿远景调查”( 1 2 1 2 0 1 1 1 2 0 8 5 5 ) 作者简介:魏邦顺( 1 9 6 3 一) ,男,高级工程师,地球物理勘查专业,主要从事地质矿产物探工作,E m a il:w b s h u n 2 0 4 s in a e o m 第3 9 卷第2 期魏邦顺等: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 3 0 7 图1 周铁地区基岩地质图 F ig 1 B e d r o c kg e o lo g ic a l m a po ft h eZ h o u t iea r e a 者均为残缺、断续的褶皱,其背斜往往隆起形成山岭 而出露,向斜则隐伏于平原中。 1 2 2 断裂构造自印支运动以来,断裂构造十分 发育,不同时期形成的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 及近东西向3 组。区内多期、多阶段的构造变动使 同一方向的断裂成生于不同时代或同一条断裂具有 多期活动特征。 1 2 3 推覆构造区内推覆构造十分普遍,大多是 隆起与凹陷的边界断裂,大多被第四系覆盖,地表可 直接观察到的构造形迹较少,主要以工程( 槽探、钻 探) 揭露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及理论推断获得。据 在无锡马山施工水文钻孔时,钻孑L 穿过中志留统茅 山组砂岩后遇二叠纪煤系地层;常熟福山一张家港 庙桥煤田详查时,含煤盆地东南缘,茅山组推覆在青 龙组之上。区内马山一福山推覆体控制长度9 0k m , 推覆面则呈低角度向南倾斜。 1 2 4凹陷研究区西侧为徐舍凹陷,位于徐舍一 前黄一带,呈北东一北东东方向延伸,长约4 0k m , 宽约1 5k m 。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凹陷中心重力 异常以强低异常为主,两侧则为密集的梯度带( 断 El古近系 I ( 2 l垩系 J ,I 休罗系 T1 叠系 P ,l二叠系上统 lP ,一T ,l二叠系上统一i叠系下统 Cl石炭系 f C + P f 石炭系、二叠系并层 Dl泥盆系 S + D l志留系、泥盆系并层 l奥陶系 dl闪长岩 y zl花岗斑岩 J ) ,dJ 花岗闪长岩 l,“l实测及推测地质界线 l广l实测及推测不整合界线 I 夕1 实测及推测断裂构造 I l深、大断裂 l,7l一般性断裂 裂) 。凹陷内堆积了巨厚的白垩系一古近系沉积 物。据部分钻孔及物探资料,凹陷南东侧地层倾向 北西,倾角较陡,达3 0 。- 4 0 。;北西侧地层倾向南东, 倾角缓,组成一个南东陡、北西缓的不对称和缓 向斜。 1 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由中酸性一酸性侵 入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 1 3 1 侵入岩该区侵人岩比较发育,规模较大的 主要有无锡复式岩体、周铁复式岩体。 无锡复式岩体由1 个“犁头”形岩株和多个小 岩株构成,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分布面积5 5 0k m 2 , 侵人于志留纪一三叠纪地层中,岩体中部被上白垩 统和新近系覆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不规则,总 体北倾6 0 。左右。同位素年龄值为11 7 7M a ( 江苏 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 9 9 1 ) ,岩浆活动 期为早白垩世。岩性主要为二长闪长岩、石英二 长岩。 周铁复式岩体位于周铁一漕桥一带,与岩体上 覆晚白垩世地层或第三纪地层为沉积不整合接触。 地质学刊 扶风钻孔见到了石英闪长斑岩;漕桥南部钻孔揭露岩 石类型为斑状石英二长岩,岩体具有丰富的钨矿化, W O ,质量分数一般为0 2 4 0 9 9 ,平均质量分数 为0 9 2 ( 江苏省地质矿产研究所,1 9 9 0 ) ;芳桥钻孔 Z K 0 0 4 见到了石英闪长岩。从区域上来看,岩体受北 东向梅岭一新芳桥断裂控制,呈小岩株产出。根据航 磁异常资料,推测周铁岩体的面积达7 0k m 2 左右。 此外,在宜兴市屺山、无锡市南部等地,沿断裂 裂隙侵人形成一些岩脉,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闪长 玢岩、流纹斑岩等。 1 3 2 火山岩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系大王山旋回 火山岩,属裂隙式喷发兼中心式喷发。以中酸| 生、酸 性火山熔岩为主,岩性主要为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 岩、凝灰角砾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 1 4 矿化特征 宜溧周铁地区因有一定厚度的第四系覆盖,地 质工作程度较低。至今尚未发现规模较大的矿床, 研究区附近已发现的内生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锡 等,均为矿点、矿化点,主要有川头桥多金属矿点、吼 山铁矿点、塌山铁矿点、军嶂山铁矿点、马山锰矿化 点、龙王山锰矿化点,均与中低温热液充填有关。现 以军嶂山铁矿点为例简述如下。 军嶂山铁矿点矿区构造部位属马山一惠山背斜 之东南翼,出露地层为茅山组砂岩及五通组石英砂 岩,附近未见岩浆岩出露,仅钻孑L 中见有花岗闪长 岩,军嶂山一带茅山砂岩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 3 4 0 。2 2 0 。围岩蚀变有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 矿体赋存于茅山组砂岩的破碎带中,破碎带主要有 2 条,分别在山腰及山顶东侧,矿体呈脉状,共有8 条,主要矿体走向N E1 5 。,倾角陡,近直立。各矿体 互相平行呈侧幕式。主矿体长3 0 一6 0m ,5 号矿体 最长2 5 0m ,厚2 3m ,延深5 9m ,矿体已采光。 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次为镜铁矿、褐铁矿、磁铁 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据拣块化学分析结果:T F e 4 7 0 8 ,M n1 4 7 ,Z n0 2 ,A g1 9 8 0g t ( 江苏省 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1 9 8 9 ) 。 1 5 地球物理场特征 研究区处于苏南航磁复杂异常区中南部,溧阳 杂乱磁场区与苏州环状带异常之间,涵盖规模较大 的宜兴周铁重、磁同高异常,其北西侧为徐舍平静磁 场、重力低异常、南东侧为丁蜀镇宽缓磁场、重力低 异常( 图2 、图3 ) 。 图2 周铁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F ig 2 C o n t o u r ss h o w in gb o u g e rg r a v it ya n o m a lie sint h eZ h o u t iea r e a 第3 9 卷第2 期魏邦顺等: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 前洲茛、 _ - - O 、 一 图3 周铁地区航磁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F ig 3 C o n t o u r ss h o w in ga e r o m a g n e t ica n o m a lie sint h eZ h o u t iea r e a 周铁重、磁同高异常呈现走向北东、带状展布, 航磁丁异常为强度高、规模较大的正负伴生异常, 幅值大于3 4 0n T ,位于宜兴周铁镇一新庄镇一带,考 虑到斜磁化影响,一般航磁r 化极异常与磁性地 质体水平投影范围有较好的对应性,而航磁A T 异 常明显向南位移。航磁A T 化极异常极值 3 0 0n T , 1 5 0n T 等值线走向长1 5k m ,宽8 5k m ,位于宜兴周 铁镇一万石镇一芳桥镇之间。布格重力异常极值 1 4 x 1 0 。5m s 2 ,6 x 1 0 qm s 2 等值线走向长1 5k m ,宽 1 0k m ,航磁化极异常与重力异常位置、形态、轴向并 不完全一致。重力高异常主要反映了古生界地层及 基底隆起,航磁异常则主要为隐伏岩体所引起。从 重、磁异常展布特征看,明显受北东、北西向断裂构 造控制。 周铁重、磁同高异常北西为徐舍平静负磁、重力 低异常,航磁丁化极表现为平静负磁场特征,范围 宽大,强度一般在一1 0 0n T 左右;重力场上显示为相 对重力低,布格重力异常小于一1 8 1 0 。m s 2 ,区域 地质资料证实:徐舍平静负磁、重力低异常为厚度很 大的无磁性、低密度白垩系、第三系沉积地层引起。 周铁重、磁同高异常以南为丁蜀镇宽缓磁场、重 力低异常,位于丁蜀镇一带,表现为重力低异常区, 布格重力异常小于一8 1 0 5m s 2 ;磁场总体较平静, 航磁A T 化极在- 5 0n T 左右,局部有杂乱磁场叠加。 重磁场特征反映为相对凹陷区,主要为无磁性、低密 度白垩系、第三系沉积地层有关,局部叠加的杂乱磁 场反映了岩浆活动。 2 区域成矿模式 苏南东部成矿区溧阳一苏州成矿亚区以铁铜铅 锌银和优质高岭土矿产为特色,也是江苏省重要的 多金属成矿区。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产相对集中分 布在苏州西部和无锡查桥地区;溧阳南部有金及多 金属矿。区内已发现铜、金、多金属矿床、矿点3 0 处,其中铜矿1 处、金矿6 处、多金属矿2 3 处。除吴 宅、迂里、潭山3 处中型多金属矿床外,其他皆为小 型矿床和矿点。此外,区内还查明或发现中、小型锌 铁或铁矿床1 2 处,大、中型高岭土矿床4 处及具有 良好找矿前景的锡多金属和铌钽矿床等。 根据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方式及成矿元素 组合规律等,内生金属矿床类型可分为矽卡岩型、热 液充填型和斑岩型等(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 9 9 5 ) 。 3 1 0地质学刊 2 0 1 5 正 2 1 矽卡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为区域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包 括苏州西部地区的多金属矿和锌铁矿以及溧阳地区 的部分金矿与多金属矿等。矿体主要分布在酸性一 中酸性侵入岩体( 花岗斑岩、花岗岩、石英闪长斑岩 等) 与石炭系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层的内、 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中。例如:迂里铅锌银矿 体产于花岗斑岩与石炭系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 岩层接触带及其附近,石炭系一二叠系碳酸盐岩层 的层间构造是重要的赋矿部位。矿体处于重磁异常 梯度带上的扭曲或凸出部位。 2 2 热液充填型矿床 是区域上较多见的矿床类型,包括迂里多金属 矿中部分矿体及大贤岭金矿( 点) 等。此类矿床 ( 点) 的矿体多产在侵人体接触带附近或一定距离 范围内,受区域裂隙控制。矿体形态复杂,变化大。 例如迂里矿矿体多产于逆推断裂上盘蚀变砂页岩的 裂隙带中,呈平行的矿脉群;大贤岭金矿体受逆冲断 裂控制,呈陡倾的透镜状产于破碎带中。此类矿床 ( 点) 的另一特征是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近矿围岩 蚀变弱,成矿作用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 2 3 斑岩型矿床 该类型矿床为区域上重要的矿床类型,如吴宅 部分铅锌银多金属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与泥砂质围 岩接触带的内侧和舌状岩体破碎裂隙带中。 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斑岩型矿床常可在同一 矿区围绕岩体接触带的不同部位相继出现,形成成 矿元素组合基本相同、成矿类型不同的“多型一体” 矿床组合。例如:苏州西部迂里、吴宅等矿区,均属 于矽卡岩型为主的“多型一体”矿床组合。 2 4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区域物性可知:中酸性侵人岩体具有一定的磁 性,密度相对较低;石炭系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 岩无磁性,密度相对较高;而区域上铅锌银多金属矿 体一般伴生磁铁矿物。因此,一定规模的花岗斑岩、 花岗岩、石英闪长斑岩等酸性一中酸性侵入岩体反 映为相对高的磁异常和相对低的重力异常特征;石 炭系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表现为平静的磁场 和相对高的重力异常特征,酸性一中酸性侵入岩体 与石炭系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反映重 磁异常的梯度带特征,其上局部地磁异常或重力异 常扭曲、凸出部位,则是寻找含磁铁矿物铅锌银多金 属矿的重要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典型矿床特征分析:苏州小茅山一吴宅铜铅锌 多金属矿是以铜、铅、锌、银为主的中型接触交代型 和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区内第四系广布,地层主要 为石炭系一二叠系沉积岩,岩浆活动强烈,以中酸性 岩体为主,矿体受北东向逆掩断层控制,赋存于石英 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共探明铜铅锌银多 金属矿石量1 8 0 4 万t ,埋深一般在一1 4 - 4 1 41 T I 不 等。矿体为含磁铁矿铅锌银矿,矿石磁性强,K 平均 2 1 31 2 6 x1 0 一2 4 46 6 7x1 0 S I ,J ,平均1 3 81 0 0x 1 0 2 7 18 0 0 x 1 0 A m ,岩体与围岩均为无磁性一 弱磁性( 王传礼等,2 0 0 2 ) 。 从小茅山一吴宅铜铅锌银矿水平投影与重、磁 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图4 ) 可以看出:小茅山磁异常 ( M 2 3 ) 为一正负伴生的磁异常,形似梨状,走向北西 4 0 。,4 0 0n T 等值线长2 6 0in ,宽1 5 0in ,极大值8 2 9 n T ,:I L 倾U 伴生负一9 1n T 负异常,磁异常梯度变化较 陡;吴宅磁异常( M 2 4 ) 为一正负伴生的磁异常,形似 椭圆形,走向近南北,3 5 0n T 等值线长3 0 01 T I ,宽1 5 0 n l,极大值4 4 8n T ,磁异常梯度变化较缓。已探明含 回重力等值线( 1 0 5m s 2 ) 囹地磁A z 等值线( n T ) 回铅锌银矿水平投影范同 图4 苏州小茅山一吴宅铜铅锌银矿水平投影与重力、 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F ig 4 H o r iz o n t a l p r o j e c t io n ,g r a v it ya n dm a g n e t ic a n o m a lyc o n t o u r so ft h eX ia o m a o s h a n W u z h a i C u 。Z n 。P b - 。A gd e p o s itinS u z h o u 第3 9 卷第2 期魏邦顺等: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 3 1 1 磁铁矿铅锌银矿水平投影范围对应磁异常极大值至 北侧梯度带附近,重力异常2 2 x 1 0 2 4 x 1 0 qm s 2 等值线梯度带扭曲或相对凸出部位( 华东地质勘查 公司8 1 4 队,1 9 8 6 ) 。 3 找矿潜力探讨 3 1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该区位于张渚一芳桥断褶隆起区之宜兴一芳桥 凸起位置,宜兴芳桥镇太阳山、屺亭屺山出露奥陶 系一泥盆系地层( 图5 ) 。此外,地热普查资料推断该 凸起位置可能存在石炭系一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 紧邻出露奥陶系一泥盆系地层以东,周铁一漕桥一 带,即航磁推测的复式岩体,分布面积达7 0k m 2 左 右,其中:芳桥Z K 0 0 4 钻孔约1 2 0m 以下见石英闪长 岩;漕桥南部钻孑L 揭露岩石类型为斑状石英二长岩, 岩体具有丰富的钨矿化。从区域上来看,岩体受北东 向梅岭一新芳桥断裂控制,呈小岩株产出。此外,在宜 兴市屺山沿断裂裂隙侵入形成一些岩脉,岩性主要为 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 Q hl全新统 Q pl :_ 更新统 I D t l五通组E 段 l助1 五通组下段 S 3 m 2 l茅山组中段 匿m ll茅山组下段 I 萤鲤l仑山组 l稿l花岗斑岩 r 酗I 闪长玢岩 l尹l实测、推测地质界线 l少I 实测、推测断裂 o1 1 :1 万地磁测量范同 oll:l万激电测量范同 q 1 地磁A 丁化极等值线( n T ) C ”I 剩余重力等值线( 1 0 。m s 2 ) 图5 周铁地区地质、1 :1 万地磁r 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F ig 5M a ps h o w in gg e o lo g ya n dm a g n e t icp o lea n o m a lyc o n t o u r sa tas c a leo f1 :1 00 0 0int h eZ h o u t iea r e a 从上述成矿地质背景看,研究区具有寻找矽卡 岩型铁、铅锌银多金属或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产 的良好条件。 3 2 物探异常良好 区域重磁场特征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内老地 层、侵入岩体及断裂构造的分布,北东向重力高异常 主要反映了宜兴一芳桥凸起,即:奥陶系一泥盆系以 及可能存在的石炭系一三叠系碳酸盐岩等高密度体 的反映,航磁异常主要为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二长 岩等中酸性岩体反映。 3 1 2地质学刊 从1 :5 万航磁A T 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图6 ) 看, 区域上北东走向的航磁异常分解成多个走向各异的 局部异常突起或扭曲(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 心,1 9 8 9 ) ,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奥陶纪仑 山组灰岩及可能存在的石炭系一三叠系碳酸盐岩等 与石英闪长岩、斑状石英二长岩等中酸性岩体接触 部位的局部航磁异常,宜兴市屺山一万石镇一武进 区潘家镇一带,无疑是寻找矽卡岩型铁、铅锌银多金 属或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地段。 图6 周铁地区l:5 万航磁r 化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F ig 6 C o n t o u r so fa e r o m a g n e t icp o lea n o m a lie sa tas c a leo f1 :5 00 0 0int h eZ h o u t iea r e a 近年来宜溧地区开展的远景调查工作中,在宜 兴周铁重磁异常位置进行了局部小范围的1 :1 万地 面磁法测量( 图5 ) ,从地磁结果看:磁异常由西向东 场值逐渐增大,地磁化极异常平面图上,以1 5 0n T 等值线为界线基本上可将测区磁场划分为西部平静 的负背景场区和东部高磁异常区。西部平静的负背 景场区大致对应宜兴芳桥镇太阳山、屺亭屺山出露 奥陶系一泥盆系地层分布范围,东部高磁异常区总 体与航磁高值异常推断的中酸性岩体吻合。由此说 明开展地面磁测工作可以有效地圈定沉积地层、侵 入岩体和接触带分布范围。 在地磁异常高值范围开展了1 :1 万激电中梯测 量,发现一个走向北东、规模较小,强度较弱的极化 率异常,经钻孔( Z K 0 0 4 ) 验证为黄铁矿化的石英闪 长岩引起,进一步证实相对航磁、地磁高值异常与石 英闪长岩等中酸性岩体有关。 地磁化极异常平面图上,反映周铁中酸性岩体 地磁异常北西方向,有局部磁异常向中阳桥一顾家 塘一带延伸,长度达25 0 0m ,宽度约6 0 0m ,磁场强 度达3 5 0 4 5 0n T ,位于剩余重力高中心附近,地质 上处在推测的宜兴周铁中酸性侵入岩体与沉积地层 接触部位,该类局部磁异常是区内寻找接触交代型 含磁铁矿多金属矿( 化) 体重要线索。值得进一步 开展大比例尺磁法、重力和激电等工作,以期该地区 在寻找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突破。 4 结论 通过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 特征的分析研究,周铁地区既有寻找矽卡岩型铁、铅 第3 9 卷第2 期魏邦顺等: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找矿潜力 3 1 3 锌银多金属或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背 景条件,又有良好的重磁异常反映。结合宣州一苏 州级成矿带找矿模式和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产 典型矿床重磁场特征,认为江苏宜兴周铁地区具有 较大的找矿潜力。 参考文献: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 9 8 9 江苏省句容一常州地区 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报告 R 北京:地质矿产部航空 物探遥感中心 华东地质勘查公司8 1 4 队1 9 8 6 江苏省苏州西部测区物化探 工作报告 R 江苏镇江:华东地质勘查公司8 1 4 队 黄震,贾根,姜丽,等2 0 1 3 江苏成矿地质环境及区域成矿谱 系研究 J 地质学刊,3 7 ( 4 ) :5 7 0 5 7 6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 9 8 8 宜溧地区1 :5 7 Y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矿局区域 调查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1 9 8 9 石塘湾幅、元锡市幅、 常熟幅、马山幅、望亭幅、陆墓幅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 告 R 江苏苏州: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研究所1 9 9 0 苏锡常地区锡矿找矿前景论证 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 9 9 1 宜兴一溧阳中生 代火山岩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方向预测研究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 9 9 5 苏南铜多金属矿勘查研究 R 江 苏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局 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1 9 9 8 常州市幅、漕桥镇幅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 调查研究所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 0 0 1 a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研 究成果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 0 0 1 b 常州市幅1 :2 5 万区域地质调 查报告 R 江苏南京: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王传礼,黄启声2 0 0 2 江苏省苏州吴县小茅山铜铅锌多金属 矿 M 孙文珂中国矿床发现史北京:地质出版社, 3 6 7 3 6 8 G e o lo g ic a l g e o p h y s ic a l f ie ld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a n dp r o s p e c t in gp o t e n t ia l o ft h eZ h o u t iea r e ainJ ia n g s uP r o v in c e W E IB a n g - s h u n ,H U A N GS h u n - s h e n g ( G e o lo g ic a lS u r v e yo fJ ia n g s uP r o v in c e ,N a n j in g2 1 0 0 1 8 ,J ia n g s u ,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s t u d ya n a ly z e dt h eg e o lo g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