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诗歌鉴赏之炼句.ppt_第1页
2017届诗歌鉴赏之炼句.ppt_第2页
2017届诗歌鉴赏之炼句.ppt_第3页
2017届诗歌鉴赏之炼句.ppt_第4页
2017届诗歌鉴赏之炼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炼 句,一、高考链接,(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2)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4分),(2015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炼句题的提问方式,1、诗词中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2、某句妙在何处?,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句。,解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义,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注意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2.展开联想,把该句放入原诗描述的景象或情状中,体会该句的妙处。 3.指出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衬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释句义绘景象明作用,(2012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 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解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义,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注意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2.展开联想,把该句放入原诗描述的景象或情状中,体会该句的妙处。 3.指出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衬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释句义绘景象明作用,山谷宁静,风声响亮,谷中空旷,月色深深,参考,诗人月夜下游山,山里山路、花木幽香,山中寂静幽深,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1、解释该句的表层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句放入诗中描述景象。,3、指出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释句义绘景象明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舜庙怀古 陆 游 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 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 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 【注】 苍梧:又名九嶷山,相传舜葬于此。输:报告,送达。,(2)前人认为颔联两句堪称千古名句,请简略加以赏析。,参考答案,颔联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其情感。山川风月本来无情,未因国家兴亡而改其容颜,此时却因诗人感时忧国而变得有情。透过“无情”与“有情”之间的矛盾,作者抒发了一种更为强烈深沉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情怀。,(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 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简析句意,结合文意赏析,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诗眼、写法或语言)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类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2) 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1.(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答案(示例):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瘦”字形象地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并侧面写出晓云弥漫时山峰的壮阔;“肥”形象地写出一场夜雨后水面的宽阔,又侧面写出下雨之前谷溪的窄浅。此处巧用比拟,生动形象,造语新颖、简约,含蕴丰富隽永。,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例3.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请说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妙处。,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词句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四、比较那一句更好(或那个版本更好),【步骤分析】,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村 行 北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因仗义执言而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 结合全诗,赏析“万壑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