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041.23-2009 是一项针对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中的柔性导管系统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柔性导管系统在设计、制造、性能以及测试方法上的特殊要求,以确保其在电气安装和其他相关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关键内容点包括:

  1.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柔性导管系统类型,通常涉及用于保护和管理电缆布线的可弯曲管道。

  2. 术语和定义:为确保标准内外沟通的一致性,界定了与柔性导管系统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

  3. 材料与结构:规定了柔性导管应使用的材料种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能要求,如耐温性、阻燃性、抗老化性等,以及导管的结构设计要求,如最小弯曲半径、内外径尺寸等。

  4. 机械性能:详细说明了柔性导管需承受的机械应力测试标准,如拉伸强度、压缩性能、挠曲性等,确保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5. 电气性能:规定了导管的电气绝缘性、耐电压等电气安全要求,确保其能有效防止短路和漏电风险。

  6. 环境适应性:包括耐腐蚀性、耐候性测试要求,确保导管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7. 标识与标记:要求制造商在产品上明确标注产品的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制造商信息及符合的安全标准等,便于用户识别和质量追溯。

  8.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判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9.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对产品的包装要求、运输条件和储存环境提出指导,避免在非使用阶段对产品造成损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5-06 颁布
  • 2010-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0041.23-2009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3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_第1页
GB 20041.23-2009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3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_第2页
GB 20041.23-2009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3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_第3页
GB 20041.23-2009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3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_第4页

文档简介

I C S2 9 1 2 0 1 0K6 5囝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2 0 0 41 2 3 - - 2 0 0 9 I E C613 8 6 - 2 3 :2 0 0 2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 3 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C o n d u i ts y s t e m sf o rc a b l em a n a g e m e n t - -P a r t2 3 :P a r t i c u l a rr e q u i r e m e n t - - F l e x i b l ec o n d u i ts y s t e m s2 0 0 9 - 0 5 - 0 6 发布( I E C6 1 3 8 6 2 3 :2 0 0 2 ,I D T )2 0 1 0 0 2 0 1 实施宰瞀鹊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 9G B2 0 0 4 1 2 3 - - 2 0 0 9 I E C6 1 3 8 6 2 3 :2 0 0 2刖吾。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4 一般要求5 试验的一般条件6 分类7 标志和文件8 尺寸9 结构目次1 0 机械性能1 1 电气性能1 2 热性能1 3 火焰效应-1 4 外部影响一1 5 电磁兼容性,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导管系统的分类代码-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材料厚度的测定工刖蓦G B2 0 0 41 2 3 - - 2 0 0 9 I E C613 8 6 2 3 :2 0 0 2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G B2 0 0 4 1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分为2 部分: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 B T2 0 0 4 1 1 )第2 部分:特殊要求( G B2 0 0 4 1 2 1 2 0 0 4 1 2 4 )第2 1 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第2 2 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第2 3 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第2 4 部分:埋入地下的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本部分为G B2 0 0 4 1 的第2 3 部分。本部分应与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配合使用。本部分等同采用I E C6 1 3 8 6 2 3 :2 0 0 2 ( 第1 版)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 2 部分:柔性导管的特殊要求。本部分的附录A 、附录B 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佛山高明顾地塑胶有限公司、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怀平、余轩、宋波、单朝兰、张婵兰、黄伟玲、唐念恩、赵侠、周晓清。G B2 0 0 41 2 3 - - 2 0 0 9 1 E C613 8 6 2 3 :2 0 0 2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 3 部分:柔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1 范围6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增加:G B2 0 0 4 1 的本部分规定了柔性导管系统的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适用。3 定义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适用。4 一般要求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适用。5 试验的一般条件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适用。6 分类除下述内容外,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适用:6 i 31 ) ,6 I 32 ) 和6 1 33 ) 不适用。7 标志和文件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增加:7 1 1 0 1导管应根据7 1 要求进行标识。标识应沿着导管全长按固定的间隔进行,间隔最适宜为1m ,不超过3m 。当在技术上无法施行的情况下,标识可标在产品末端所附的标签或包装上。是否合格,通过观察检查。7 1 1 0 2 制造商应为系统提供文件或标在包装上,用以说明最小内径、最小弯曲半径及按照第6 章的分类。是否合格,通过观察检查。8 尺寸代替:1G B2 0 0 4 1 2 3 - - 2 0 0 9 I E C6 1 3 8 6 - 2 3 :2 0 0 28 1 螺纹应符合G B T1 7 1 9 4 。是否合格,通过G B T1 7 1 9 4 中规定的量规测量来检查。8 2 导管系统的最小内径应由制造商声明。是否合格,通过测量检查。9 结构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适用。1 0 机械性能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0 1 机械强度1 0 1 1 增加:注:很轻的柔性导管不应被认为具有足够的机械保护,且不应被用于建筑物结构中。1 0 4 弯曲试验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条不适用。1 0 5 弯折试验1 0 5 1 0 1由带有端接导管配件的导管组成、按制造商的说明书装配起来的组件,应使用图1 0 1 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弯折试验。1 0 5 1 0 2 试验应使用6 个具有合适长度的导管作试样,3 个试样应在表1 规定的最低运输、使用和安装温度土2 下进行试验。另外3 个试样应在表2 规定的最高运输、使用和安装温度2 下进行试验。制造商可以声明柔性导管适合于按照表1 规定的温度运输和安装,但仅适用于最低温度为环境温度时的弯折,此时,试验应在( 2 0 士2 ) 下进行,且分类码的第3 位数字应为x 。制造商应在其文字资料中明确声明最低运输和安装温度依据表1 ,最低的使用温度为环境温度,以及最高安装和使用温度依据表2 。1 0 5 1 0 3 应使用图1 0 1 所示的端接导管配件把试样固定在摆动体上,当导管移动到中间位置时,导管轴是垂直的,且穿过摆动轴。配有试样的装置应放在规定条件下2h 之后,或直至试样达到声明的温度,二者中取时问较长者。1 0 5 1 0 4 摆动体应以垂直轴为轴线,左右摆动,摆动总角度( 1 8 0 5 ) 。,通过垂直轴平均分隔。组件应按每分钟( 4 0 - t - 5 ) 次速率进行50 0 0 次弯折。从垂直位置开始,正弦式移动一周为一次弯折。1 0 5 1 0 5 试验后,试样应无裂开的迹象,也不得出现在无附加放大情况下正常或校正视力可见的裂缝。1 0 6 破坏性试验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条不适用。1 0 7 抗拉强度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条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0 7 3 代替:对于无声明具有抗拉强度的导管系统,接口的抗拉强度应依照表6 的分类1 。1 1 电气性能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1 2 屏蔽接地试验:代替:2G B2 0 0 4 1 2 3 - - 2 0 0 9 I E C6 1 3 8 6 - 2 3 :2 0 0 2导管试样和端接导管配件应按制造商的规定装配及按图1 0 3 所示固定。应向组件通以2 5Aa c 电流6 0 + :s ,电流频率为5 0H z 6 0H z ,电源的空载电压不超过1 2V 。然后测出图1 0 3 所示二点之间的电压降,并从电流和电压降算出电阻。电阻不得超过0 0 5n 。如果要求用专用器件来连接导管和导管配件,这些器件应足以将导管的保护涂层去掉,或应按制造商的规定将保护层去掉。1 2 热性能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作下述修改后适用。1 2 2 4 代替:然后,撤掉负荷,立即将试样放于铅垂方向上,让依据图1 0 2 的相应的量规在其自身重量及无任何初始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导管,量规应能通过导管。1 3 火焰效应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适用。1 4 外部影响G B T2 0 0 4 1 1 2 0 0 5 的本章适用。1 5 电磁兼容性G B T2 0 0 4 1 12 0 0 5 的本章适用。G B2 0 0 4 1 2 3 - - 2 0 0 9 1 1 E C6 1 3 8 6 - 2 3 :2 0 0 24图中;A 导管;B 端接配件;d 。导管外径( A ) ;d 。支承块的内径1 1 d 。;R 。支承块的半径0 5 d ,;飓支承块的半径0 2 5 d 。;y 制造商声明的最小弯曲半径;Z 1 5 X Y 。1 摆动体;2 导向支承块;3 导向支承块的平面图。注:设计时可不受本图限制,但须符合图示尺寸要求。图1 0 1 弯折试验装置G B2 0 0 4 1 2 3 - - 2 0 0 9 1 E C6 1 3 8 6 - 2 3 :2 0 0 2O 9 DD制造商声明导管最小内径的8 0 材料钢材,硬质和抛光,边缘轻微抛圆制造公差+ :“m m公差和轴心尺寸士02m m允许磨损0 0 lm m注:本图除了所示尺寸之外其余不进行设计限制。图1 0 2 在冲击和耐热试验后检查导管最小内径的量规一1 一厂_ 、蠢l习、一,一n 厂、,”L 1 图中:X = 1 2 m m 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