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秘书》PPT课件.ppt_第1页
《两周的秘书》PPT课件.ppt_第2页
《两周的秘书》PPT课件.ppt_第3页
《两周的秘书》PPT课件.ppt_第4页
《两周的秘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两周时期的秘书工作,知识点:,西周时期: 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成形,王宫、地方政府和诸侯国中也设立了秘书机构或配备有秘书;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天府设立;产生了初步的公文拟制、用印、制作制度,公文种类增加,档案得到广泛利用;秘书人员形成了职业道德和职业个性。 东周时期: 史官衰落,产生了御史等一批新的秘书官职,大批士 的加入,更新、扩大了秘书队伍。 因此,两周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第一节 秘书机构,一、周朝的秘书机构,(一)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太史寮 1.太史寮成形的社会背景 2.太史寮主管宗教祭祀、册命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档案典籍、天文历法等。既是文职官员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员的首领,其地位仅次于卿事寮。(太史寮辅助卿事寮) 太史寮的“五史”,太史 亦作大史,太史寮的长官,总管起草公文、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档案典籍、天文历法和组织祭祀等。 小史 主要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家谱。 内史 亦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作册。内史有多人,为首者称内史尹、或为册尹,拟制简册、宣示天子诰命。,外史 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的书,四方之志是诸侯国内部的世系家谱,是决定诸侯子孙谁承袭侯位、谁受封何种官职的依据,相当于人事档案。 御史 也称柱下史。据说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受四方文书,并负有保管档案、典籍的责任,是太史寮中地位最低的秘书官员。,卿事寮负责各种政治和行政事务,主管三事四方,即管理王畿以内政事和四方诸侯的政务。 卿事寮与太史寮合称卿史寮。 在周天子和卿事寮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联系通道,促使王宫秘书的产生。,王宫秘书,(二)王宫秘书,宰: 也称内宰,在商代是国王的专职厨师,因经常接近天子而逐渐成为国王的亲信,西周时,掌管宫廷事物,是王宫秘书人员的首领,直接协助天子处理文书和日常事务 。相当于天子的宫廷总管兼机要秘书。,左史、右史, 陪侍于帝王身边,记录天子言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记言文之祖。春秋记事文之祖。史记孟尝君传载:“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 承 ,侍立于天子之侧,为天子提示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问的史官。,女史 分两类,一类直接辅助宰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另一类掌文件书写。她们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是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 典瑞、掌节, 保管天子印信的人员。西周天子已经有了表示权力的信物,即“瑞”和“节”。 苏武牧羊中苏武手中拿的节杖,表明大汉使节身份、代表大汉皇帝、象征大汉国威的节杖。,女秘书 上官婉儿: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的妃嫔,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获罪遭诛后,上官婉儿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可谓才华绝代。,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因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母女才得免死,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灭了韦后一党,其中就包括唐代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上官婉儿。而她死后葬于何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直到近日,这个谜才被破解。 2013年9月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座唐墓。虽然墓葬破坏严重,出土随葬品不多,但根据一方墓志,考古工作者判断墓的主人当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 棺椁不翼而飞,墓葬遭大规模毁坏, 疑遭古时“官方毁墓”,大唐的清官女御使-谢瑶环, 她是江南人士,武则天时任尚仪院司籍女官。她的奏折深得武后之心,赐上方剑,提拔谢瑶环为右台御史,巡查全国各地。她暗察民情、秉公执法,为民伸冤,怒斩贪官,杖责恶少,百姓无不称快。由于谢瑶环的秉公办事,惩治腐败,得罪了一批以武三思为首的当朝权贵,武三思诬谢谋反,并矫命审谢,酷刑致死。武则天盛怒,诛杀奸臣,追封谢瑶环为定国侯。,二、信访机构诞生 信访活动的产生:部落联盟昌盛时期的进善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就是我国最早的信访活动的形式。 西周初年设置肺石(凡孤独无援,无力交诉讼保证金的百姓,可以站在肺石上三日,表示有冤屈要申诉),由士专职掌管。士是专职的信访官员。(相当于法律援助) 西周还在朝门外悬大鼓,吏民有事,可以击鼓,太仆主管。,第二节 秘书官吏,一、秘书人员的特点(史官的特点) (一)宗教色彩逐渐减弱 史官的产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作为实行神权统治的得力助手,位尊权重。 商朝有专门神职史官西周神职史官人数减少,地位下降春秋时期神职史官转化为人事史官。 这一转变奠定了秘书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主要职责的基础,对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商朝史官的宗教色彩,贞卜史官负责占卜。 祭祀史官负责商王的祭祀事务。 作册史官掌管祭祀时奉商王册命以告神。 记事史官观察天象。,(二)进一步分工、分层次 周朝秘书人员呈现出初步的分工、专职专责的特点 其后人员增加、分工日益明细。 分工 1.同一秘书机构中的秘书分别承担各种工作(如:太史寮的五史分别承担不同的工作) 2.不同秘书机构中的秘书承担内容各不相同的业务(司马的秘书专事兵马事务,司寇秘书专事司法。) 这是我国专业秘书的起始。,分层次: 1.根据国家机构间的从属关系,秘书分成王宫、朝廷、诸侯国等不同的群体层次。 2.同一部门的秘书层次增多,如太史为太史寮的长官,小史为其助手,御史地位最低微,内史、外史介于其间。 高级秘书有权议政,辅助决策,低级秘书却无此权力,仅负责具体事务。(李斯,司马迁,司马光),(三)产生了职业道德 “书法”:职业规则,记录帝王言行和国家大事时的规则。 “书法”的核心: “君举必书”的行为准则:凡天子、诸侯的言行均予以记录。 “秉笔直书”的行为规范:据实以记载,称“书法不隐”。 这一职业道德成为我国古代秘书的优良传统。,影响: 1、使史官起草的文件和记录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事件原有的面貌,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在客观上对天子、诸侯的言行起了一定的制约多用。 春秋 “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 左丘明:“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四)形成了职业个性 依据 “秉笔直书” “君举必书”的职业道德,史官逐渐形成了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职业个性。(晋国史官董狐书法不隐,古之良史) (五)文化素质优秀 学校学习“六艺”,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素质优秀的群体。 代表了当时的文化水平。 文化素质优秀表明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职业要求的严格性。 (范缜、李白、刘勰、司马光,宋祁),故事 实事求是作为秘书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确切事迹记载的就始于史佚。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一个“削桐封弟”的故事: 史佚就是西周初年周王室的“作册史官”,即以记录国王言行和朝廷重大事件为主要职责的文字秘书(当时称“内史”)。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这个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史佚作为朝廷史官忠于职守、一丝不苟的尽职态度,他奉行的“君言必录、君举必书”的原则,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史记与司马迁,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作者的寄托。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赋予史记丰富的内涵。,史记的史学精神 1、实录精神。 “不虚美,不隐恶”。这成了后代一些正直的史官秉笔直书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在对史料的分析、处理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史家必备的才、学、识、胆在司马迁身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批判精神。 总体上看,史记不是一部为统治者唱赞歌的史书,而是一部批判性的史书。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对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在肯定他的开国功绩的前提下,司马迁毫不留情的描绘了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这些揭露和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性质,而是具体真实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和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象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具有高贵的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德高尚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到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诚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司马迁对历史的这种描绘,足以启发人们做一种深刻的反省。,3、人本精神。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 史记所记人物,虽然仍以上层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刺客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扁鹊仓公列传),二、史官衰落的原因 史官衰落春秋后期,诸侯国的政权机构逐步扩大,秘书机构发生变化,史官衰落,战国时期史官已不能在国君身边参与政务。 史官衰落的原因 (一)人治观念继续增长 兼并战争靠实力而不是靠天神的恩赐。神职史官的实力被大大削弱。 (二)史官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 史官恪守“书法”,制约国君的言行,国君的隐私不希望被记载。史官为国君所贬降。 (三)选官制度的变化 西周的选官制度世袭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改变选官制度,使世代相袭的史官远离国君身边,无权参政。,三、新秘书官职的产生 (一)从原先低级史官中提拔高级秘书 御史:西周太史寮职位最低,战国时期是国君亲信,不但负责秘书工作,还兼有监察百官的责任。 (二)重新设置一批秘书官职 尚书(秦国)、掌书(齐国) 主书(魏国)、御书(赵国) 令正(鲁国),(三)从宦官中提拔一些秘书官员 西周时期王宫已出现了宦官,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有了宦官,有的宦官成了国君的亲近之人,传达命令保管印章,成为宦官秘书。(赵高是秦王保管印玺的宦官秘书),四、士充实秘书队伍 (一)士加入秘书队伍的历史背景 贵族没落特权丧失,私学的兴办,士的数量大增。 政治的需要,国君招募谋士、幕僚出谋划策。 (二)士担任秘书工作的特点 1.任期短,流动性大(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 2.作用大,地位高 (朝为布衣,夕为卿相。) 3.职能单一 (辅助决策) (李斯与谏逐客书),出现了女性的士 钟无盐,钟离春,又名钟无艳、钟无盐,中国古代四大丑女兼才女。 传为战国时齐国无盐邑之女。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宣王采纳,立为王后。 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钟无盐.本名钟离春,战国时齐无盐邑(今东平县无盐)之女,是历史有载著名的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她额头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头颅大,头发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皮肤黑红,好大年纪未出嫁。但她才华出众,素有大志,有安邦治国之才。,电视剧 主演:罗嘉良范文芳郑则仕 林湘萍 陈紫涵 海俊杰,电影 主演:梅艳芳郑秀文张柏芝 黄浩然 林雪,中国历史上有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女。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她们在历代文人笔下也时而出现。 嫫母为人贤德,黄帝娶她为妻。 “举案齐眉” 讲的就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的故事。 曹魏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 ,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三)士充实秘书队伍的意义 1.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促使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有专业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五、私人秘书出现 食客、门客和舍人 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秦国的吕不韦招募的食客、门客、舍人。 来源复杂,以有文化的游说之士为主。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冯谖客孟尝君) (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私人秘书的出现,说明秘书工作向社会化发展,使服务对象扩大。,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节选)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说不行:指连横的主张未得实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li通累,缠绕)滕(腾音,绑腿布)履蹻(ju草鞋),负书担橐(tu口袋),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絍(任):纺织机),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苏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迫近,此指走到)燕乌集阙(宫殿名。阙,宫殿前面两边的楼台),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抵:通“扺”(纸),拍击)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锈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y通镒,古20两为一镒)。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j傲慢)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予,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一、文书载体 我国早期的文书表现形式: 甲骨文书、金文文书、 简牍文书、缣帛文书 (一)甲骨文书 甲骨文书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官方文书实物,广泛应用于商朝后期, 西周的甲骨文书绝大部分是贞卜文书,后被简牍文书和金文文书逐渐替代。,(二)金文文书 商朝青铜器主要是为了使用,金文文书不多。 西周的青铜器主要供记事,金文文书增多。 西周的金文文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内容广泛,记述详细,真实可信。,(三)简牍文书 简牍文书是刻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是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文书形式,西晋才废止。 商朝已有了简牍文书。 (四)缣帛文书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便于收藏、阅读、运转,但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故难以普及。只是简牍文书的辅助品。,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二、文书工作的初步规则,(一) 拟文制度 1、拟制人员:西周中央政府文书由太史、内史或女史拟制,各部门的文书由其秘书拟制。 2、拟文有了规定程序 春秋战国时期,公文拟制产生了程序,有起草、讨论、修改、润色四个环节,然后定稿。 论语宪问篇记载郑国拟制公文有了规定的程序 “为命(为命:创制外交文书)裨谌( )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外交官)子羽修饰之,东里(地名 )子产润色之。”,(二) 用印制度 印章在西周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流行。 诸侯的印章称玺,它表示周天子赋予的权利。 国君任命官员也授予印信,免职时收回。 战国时国君还有虎符,是调动军队的印信。 (信陵君窃符救赵) 简牍文书由多片竹简或木片组成,由绳连着,封页称“检”,在“检”的结绳处糊上一块粘泥,在泥上盖章,显出印文,粘土干后很坚硬,这种印法成为“泥封”,也称“封泥”。加盖封泥的文书称为玺书。,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三)文书分类(运行方向) 下行文:王命文书,王命、外令 誓(夏)、诰(商)、命(商)、训(商)、策(西周)、典(西周)、令、檄文(西周) 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公务文书,夏朝就已产生。 (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上行文:谟m、上书、事书(臣子向周王汇报情况、请示问题的文书)。 平行文:各诸侯国之间的协议性文书。盟书、载书、移书(往来公文)、约剂(关系准则) 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公文举例: 下行文 檄文周天子、各国诸侯或卿大夫用来征召、晓喻或声讨敌方的文书。 令周天子发布的命令性文书。,上行文 上书臣下向天子或国君陈述自己政见的文书。是后代奏、章、表、疏等奏议的前身。,平行文 移书国与国之间、各国官员之间或国内不相统属的各官署之间的往来公文。 载书也称盟书,是西周时期盟书演化而来。,其他有,计书郡县主官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赋税的项目数量作出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给国君的文书,相当现在的财政预算文书。 债券作为债务凭证的文书。 揭帖一种张贴出来公开表示臣民政见的文书。,(四) 公文传递制度,文书运转有了初步程序 周天子的命令由宰传颁,臣民奏事由宰上呈。 另外设行夫,负责文书递送。 公文传递制度 西周行夫领导的机构,专掌邦国传递之事。 设有专供传递文书者食宿的“传书舍”。 春秋时已经用驿马传递文书急件。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咏梅),三、档案工作 (一)中央档案机构天府的设立 天府是最早的档案机构 天府位置宗庙,保密、守护、求取庇佑 天府地位神圣(周初设九府,天府地位最高) 保管天府档案的人员称“守藏史”,他们父死子继,世代相袭,成为天府世家。,(二)副本制度和金藤之匮 重要文件副本多份,金藤之匮(金属封缄的柜子)收藏最重要的档案。这一方法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西周的重要文书正本收贮于天府,其余副本“太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分别保存有副本。 地方政府的重要文书一份自行保管,另一份交上级衙门保存。 这可视为我国文书档案工作中副本制度的起始。,(三)档案开始被广泛利用 1、施政工具 户籍制度:“生则著其名,死则削其籍”作为征收赋税,征召兵役的精确依据。 各国变法的法令文书,妥善收存,随时查用 2、传授学问的工具 士为了完善政治主张,希望从官府档案中寻找历史依据,孔子曾求教于负责保管东周王室档案的老子。 孔子等利用档案办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孔子讲学图,3、汇编成集 孔子删定“六经”:相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仪礼)乐记(乐经)周易春秋) 各国史官利用档案进行著述,如左转 国语,第四节 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一、社会调查兴起的原因 第一,鉴于商灭亡的教训,慑于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第二,周初统治者对新的统治区域缺乏了解 第三,西周统治者重人治、轻鬼神 第四,社会调查是周朝的传统(早在建立政权前,周朝就有了社会调查的传统。诗经中叙事诗周民族史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 如生民写后稷的出生是母亲姜嫄履帝迹生子,这实际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折射。,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东汉何休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二、社会调查制度的内容 (一)各类调查人员和调查方法 1.从民间选拔采诗的公职人员。 招募无子女者采诗,(男六十,女五十) 2.朝廷中指定的采风官员(采诗之官:秋官,行人。)行人 3.主管调查工作的是太师,史官也负有采风的任务。 4.周天子亲自定期下民间调查。 (周朝的社会调查是定期的,民间采风人员是每年“十月尽正月止”,行人是每年的“孟春之月”,天子是每隔五年的春二月。),(二)调查情况的上报程序 1.逐级上报:“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2.面献天子。 3.献给太师: “献之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三)调查地域和延续时间 地域主要在黄河流域,也远及及长江流域。 延续西周、东周五百多年。 (四)调查内容 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伐檀东山采薇七月氓),采诗官唐朝.白居易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扆y 宫殿内大屏风。) 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闭。 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 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壅yng 堵塞 ),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氓,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三.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 这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创举,这一制度直到西汉还在实行,(汉乐府成书) 说明我国秘书有着注重社会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