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地质科技论文(1)①--地质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pdf_第1页
如何撰写地质科技论文(1)①--地质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pdf_第2页
如何撰写地质科技论文(1)①--地质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pdf_第3页
如何撰写地质科技论文(1)①--地质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7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O月 磅 I 电 M I NERAL RE S OURCES AND GEOI OGY Vo 1 2 7 , No 5 0c t 2 01 3 0 引言 如何撰 写地质科技论文 ( 1 ) 地质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 张玲 ( 中国有色桂林 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产与地质 编辑部 , 广西 桂林5 4 1 0 0 4 ) 摘要 : 文章详 细论述 了如何撰 写地质科技 论文的引言部分 , 引言的 次一 级组织结构形 式, 以及 每一部 分谊写什 么和如何写 , 最后辅 以实例进行分析 点评 关键词 : 地质科技论 文; 引言 ;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 : H1 5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6 6 3 ( 2 0 1 3 ) 0 5 一O 4 3 7 一O 4 地 质科 技论 文是 自然科 学论 文 的一种 , 它是 以特 定 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论证 , 表述地质科技工作者在 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 的研究成果 的文章。撰写地 质科技论文是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随着 科学 技术 的发展 和 文献数 量 的“ 爆炸 ” 式增 加 , 地质行 业对相关科技论文 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 了适应这一 要求 , 笔者综合部分前人 1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知 识要点 , 同时结合地质科技论文的主要特点以及做编 辑工作的一些心得, 从论文 的结构、 内容以及写作技 巧等方面来探讨地质科技论文的写作 , 希望能为地质 行业从业人员的论文写作提供帮助。本 文是系列文 章之一, 关于地质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方法。 1 引言的结构 引言是正文的第一部分 , 它要就论文的内容向读 者作初步的介绍 , 这些内容和顺序可以从 以下所示的 一 个波浪形的科学研究活动来理解 , 它反映了从实践 到认识再到实践 的人类认识过程 ( 图 1 ) 。大多数科 技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表述的是从“ a ” 一“ d ”的认识 过程 , 因此前言要介绍 的内容和顺序就是总体论 述 “ a ”一“ b ”一“ C ” 一“ d ” , 用次一级的结构形式来表示 就是 : 课题产生的背景一课题一解决方法一主要结果 或结论 。这是一种上宽下窄的漏斗形或倒梯形结构 , 所谓上宽下窄是指前两面项 的内容最多 , 越往后, 内 容越少( 图 2 ) 。 a 践 图 1 人类对 事物 的认 识过程 F ig 1 Th e p r o c e s s o f h u ma n u n d e r s t a n d in g o f t h in g s 图 2 解 决 问题 的过 程 F ig 2 Th e p r o c e s s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 -0 1 作者简介 : 张玲( 1 9 6 7 一) , 女, 辽宁省开原市人 。 副编审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 4 37 背 结 潮 一 一 潮 一 一 对前言来讲 , 结构中的第一项是最基本的, 它明 确 了课 题来 自于什 么样 的实践 或科 研活 动 ; 第二 项 和 第三项与第一项有关 , 使读者 了解课题是什么, 解决 方案如何 ; 第三项 自然会引出第四项, 即阐述结果 。 2 各项要写的 内容及 写作技巧 上述结构中每一项同样包含着更具体的内容( 写 什么) 和写作技巧( 如何写) 的问题 。所以写好引言最 重要 的一条是作者对论文 内容要熟悉 , 在写作 前, 需 要确定你所做的事情和所发现的结果。因此 , 在实践 中 , 开始 写引言 的最佳 时机 是在 你完成 或起 草了 中心 报告部分之后 。 2 1 “ 课题产 生 的背景” 的 内容 及 写作技巧 2 1 1 写作 内容 课题 来 自于实践 , 所 以“ 课 题产生 的背景 ” 就是 课 题来 自于什么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包括各个领域的生 产实践和科研实践 , 要写的内容可能包括 : ( 1 ) 提供实践活动的性质 和范围的相关信息, 对 于读者不太熟悉的研究领域, 有时要通过对关键词 中 术语 的定义来补充 , 但切忌对不必要 的名词 进行解 释 ; 实 践活 动 的 重要 性 是 表 达 其性 质 的 一个 重 要 方 面 。 ( 2 ) 对于单纯调查( 考察) 型为主 的科学论文 , 往 往要提供实践活动场所 、 协作单位、 工作时间等信息。 2 1 2 写作 方 法 一 般是 由上到下 、 由总体 到具体 的写法 。如 果把 “ 课题” 当作一块砖 , 这块砖所在 的那堵墙就是相关 的 “ 实践 活动” , 从“ 墙 一砖 ” 的展示 方 式 就 是 由上 到 下 、 由总体到具体的写法 。 2 2“ 课题 ” 的 内容及 写作技 巧 2 2 1 课题 的 内容 课题的内容与其研究程度有关 , 有两种情况 , 一 是课题是首次进行的; 另一种情况是课题是在前人研 究 的基础上进行的。 ( 1 ) 对于课题是首次进行的, 写作 比较简单 , 可直 接论述课题内容 , 或者和“ 解决方法” 合在一起写 , 比 如“ 用 方 法研究 问题 ” 。 ( 2 ) 课题 是在 前人 研 究 的基 础上 进 行 的 , 则 要 把 前人的研究情况作为背景信息提供给读者, 内容相对 4 38 比较 多 , 可能包 括 : 一 般性 问题或 课题 ; 前 人对 一般性 课题 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 , 包括为读者提供研究领域早期最有说 服力 的研究及贡献 , 他们做 了什么 , 以及他们的观点 、 研究焦点 ; 特定研究领域 ( 最接近论文本身工作的 研究领域) 中最近的某种趋势 、 研究重点等。 陈述 已有研究的空 白、 问题 、 疑问或假设等, 这部分主要是 表达早期的研究如何不完整 , 以及未能解决你要解决 的问题 。 2 2 2 写作 方法 从到是一个 由总体到具体 、 由宽到窄、 由远 及近( 由疏到亲) 地展示背景事实和信息, 最后引向论 文本身工作的路径 。这些信息有可能来 自现有文献 , 如果 是来 自文 献 , 注意 要 表 现 出文 献 的 出处 , 否则 既 不尊重别人的劳动 , 读者和审编人也无法判断论文的 研究起点和价值 。这一部分出现的名字和参考文献 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们的出现顺序让读者清 晰地知道你的研究所处 的位置与同领域的其他研究 之 间 的关 联 。通 常 有 三种 方 式 来 表达 名 字 和 参考 文 献 的顺序 , 分别 是 : 按 时 间顺序 、 按不 同的方 式 模 式 方法 、 按一般到具体的顺序 。 第部分要注意的是, 简洁 、 清楚地表达存在的 问题是写作中的关键 , 首先 , 要敢于指 出以前的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 , 这就解 释了你为什么要做 目前 的研 究 论文的 目的, 很多作者写作时就没有陈述清楚 问 题所在 , 这样读者就不清楚你在阐述下一步的论文解 决方案的依 据何来 。其次 , 此处的语言要恭敬而 客 观 , 避免 被认 为是 冒犯别 人 。 2 3 “ 解 决 方法” 的 内容 及 写作技巧 2 3 1 写作 内容 描述你要解决课题的方法、 策略或解决方案 , 或 工作重点, 有时还要陈述选择某个方案的理由。 2 3 2 写作方 法 虽然在这里你可以介绍你的方法 , 但要注意不要 在这里 过分 进入 细节 。 2 4 “ 主 要结果 或 结论” 的内容及 写作 技巧 2 4 1 写作 内容 公布你 的主要结果和由结果产生的结论 , 在学科 或实 用方 面 的重要 性 。 2 4 2 写作 方法 同样要注意不要在这里过分进入细节 , 以避免与 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 中出现的相同内容重复 , 这部 分写作通常是先公布结果, 然后由结果导出结论或结 果 的意义 。 3 实例分析与点评 实例 1 富锂氟花岗岩成因: 高温高压实验证据 引言 ( 句 1 ) 我 国华南和世界 许多地 区广泛分布着 一 种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 的岩石类型, 它们 以超酸性, 过 A1 ,富 Na ,富含 H。 O, F,B和 P等挥发 性组分 以及 富含 L i, R b , C s , B e , T a , Nb , S n和 W 等亲石 稀有金属元素为主要特征 , 统称为富锂氟含稀有矿化 花 岗岩 类 ,简 称 为 富 锂 氟花 岗岩 l_ 1 。这 类 花 岗岩是 世界 Ta , Nb , S n和 W 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来源。 它们的形成机制具有独特性, 正确认识它们的成园不 仅 具有 重 要 的经 济 价值 , 而且 具 有 重 要 的 理论 意义 。 ( 句 2 ) 然而, 在 富锂氟花 岗岩的成 因问题上 , 长期 以 来一直存在着岩浆说 与交代说之 间的激烈争论。其 中, F的主要载体矿物黄玉 、 萤石和浅色云母的成 因 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 旬 3 ) 2 0世纪 5 O 7 O年代, 热液交代观 点 占据 统治地位 , 岩石命名时特别强调钠长石化、钾长石化 、云英岩化等作用的重要性, 认为 富锂氟花 岗岩是 由 黑云母 花 岗岩通 过 热 液交 代 作 用 或 自交 代 作 用 而形 成 2 4 , 并将富锂氟花 岗岩垂向上存在的地球化学 分 带 归结 为 由下至上 的钾 长 石化 一钠 长 石 化 云 英 岩 化 的交代 分 带 , 认 为其 中 的黄 玉 、 萤 石 、 白云 母 、 锂 云母 等都 是蚀 变作用 的产 物 , 并冠 之 以 “ 黄 玉 化” 、 “萤 石化” 、 “白云 母化” 、 “锂云母 化”等 。 ( 句 4 ) 2 0世纪 8 O年代 以来 , 岩石学、矿物学和 实验地球化学等方面 的研 究成果使该类花 岗岩 的岩 浆成 因说被越来越 多的研 究者 所接 受。在岩石学方 面, 相继发现 了一系列在化学成分上与富锂氟花岗岩 十分相近的岩石类型, 它们产在不 同的地质构造环境 中, 其 中包括 次火 山环 境 的浅成 岩脉, 如蒙 古翁 岗 岩嘲和 中国湖南香花 岭岩 , 还包括熔岩流环境 的 黄玉流纹岩(如美 国 Ut a h州E s )凝灰岩环境 的麦库 萨尼岩( 如秘鲁西南部 9 )等。由于喷出相和浅成相 岩石的岩浆成因几乎无可怀疑, 因此人 完全可以相 信 , 化 学成分 与之 十分 相近 的富锂氟 花 岗岩 和 富锂 氟 伟晶岩很可能是 由类似 的岩浆直接结 晶而成。 ( 句 5 ) 在矿物学方面, 黄玉可 以形成于特殊岩浆 条件 的认 识 有 助 于理 解 富锂 氟 花 岗岩 的岩 浆 成 因。 例如, 香花岭岩 4 3 1岩脉 中, 黄玉斑 晶的粒径 0 7 5 0 1 c m, 且其 中发育熔 融包裹体 6 n 。在脉体边 部的玻璃基质 中常常含具有快速冷凝特征 的针状黄 玉, 其延伸方向一般平行于脉壁 6 。澳大利亚新南 威尔士m 美 国Ar i z o n a 州 等地含 自形一半 自形柱 状黄玉的黄英岩脉边缘带具有典 型的原生火成结构 等, 都说 明其 中的黄玉属于岩浆成 因。 ( 句 6 ) 研究表 明, 自然界存在岩 浆成 因萤石 , 其 最主要 的证 据 是在 早 期 的 萤石 中发 现 熔体 包 裹 体_ 1 卜 。中国宜春、法 国 B e a u v o ir、 英 国西南部 等 地产 出的钠长石花 岗岩 、 细晶岩和伟 晶岩 中的铁锂 云母 、 锂 云母 和 白云母 均 是原 生矿 物 7 - 1 9 1 。在 富锂 氟含锡黄玉一 锂云母一钠长石花 岗岩 中, 锡 石呈浸 染状, 见于造岩矿物之 间并与之有共结关系, 有 时在 造 岩矿 物之 中以包 裹体 形 式 出现 。广 西 栗木 老 虎 头 花岗岩中含有熔体包裹体的黄玉与 自形 的锡石( 晶体 长 1 O 1 5 mm )共 生, 说 明其 中的锡石 为岩 浆成 因E l s l 。以上地质事实说明, 黄玉 、 萤石、白云母 以及 锡 石都 可 以形 成 于岩浆 条件 。 ( 旬 7 ) r n At o K等c 。 。 和 K O B a e H K O 。 在花 岗岩体 系的实验 中获得 了含黄玉的矿物组合。( 旬 8 ) 如果 说他们 的实验 由于流体相含量过大 ( W R 一5:1 ) 而不 足 以说 明黄 玉 是 岩 浆 成 因 的 话 , 那 么 熊 小 林 等 2 z 的实验结果毫无疑 问地可 以作为黄玉属于岩浆 成因的证据。后者以钠长石花 岗岩为试样, 实验体 系 中F含量 6 , W R 一1: 4 , 在 6 7 5 5 0 0温度范围 内发现含黄玉 的矿物组合。黄玉的化学式为 Al 。 Si 。 。 sO F- ( OH) 。 。 , 接近 于 F 端 员黄 玉 , 呈细 柱 状 、斟柱状散布于熔体相 中。( 旬 9 ) 但在相近的实验体 系中尚未见到结 晶产物中出现萤石 、 浅色云母和锡 石 的报道 。 ( 句 1 0 ) 本文 中, 我们在 1 1 0 8 P a和 5 7 0 7 0 0 的花 岗岩一HFH。 ( 1体 系的实验产物 中发现 了锡 石晶体 、八面体萤石和大量 自形的云母晶体, 并在其 中鉴定 出了黑云母 、 锂 白云母和铁 白云母。( 旬 1 1 ) 这些矿物和残余熔体化学成分的演化规律 为富锂氟 花 岗岩岩浆成因提供 了非常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4 39 分析 点评 句 1作 者通 过对关 键 词 的定 义 、 以及 重 要 性 , 提 供了 产生课题的背景” 等相关信息。 句 2作者为读者提供一般性课题的信息。 句 3 、 句 4 、 句 5 、 旬 6作者具体 地提供此前研究 领域在一般性课题上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或研究背景 ,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 , 先按时间顺序 ( “ 5 0 7 O年代” , “ 8 O年 代 以来 ” ) 进行 , 然后 按不 同的研 究方 法 ( “ 岩 石 学 、 矿物学和实验岩石学” )由疏到亲的顺序进行。 句 7 、 句 8描述了最接近论文本身工作 的研究领 域 ( 实验岩石学) 中最近的某种趋势 。 句 9已有 研究 的空 白或不 足 。 句 1 O作 者提供 了解 决方法 和结 果 。 句 1 1由结果得 出 的结论或 成果 的意 义 。 这是一篇实验型地质科技论文引言 , 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引言所具有的各个要素 。 实例 2 云 南镇 康 芦 子 园 铅锌 矿构 造 控 矿 规 律 及其 机理分 析 引言 ( 句 1 )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地 出冈底斯一念 青唐古拉褶皱 系福贡一镇康褶皱带保 山一永德褶皱 束镇康复背斜南侧伏段, 是近年来在全 国整装勘查项 目支持下发现的超 大型铅锌铁 多金属矿床。( 旬 2 ) 仅 有为 数不 多的研 究者对 该 区进 行 了研 究, 主要 集 中 在矿床 地球 化 学、 成矿机 理 及成 矿 预测 等 方面 工 作 1 , ( 句 3 )但对成矿构造体 系的分析较为 薄弱, ( 句 4 )本文主要通过矿 区内不 同部分尺度 的构造体 系进行系统的解析, 结合现代构造地 质学的研 究方 法, 探讨矿 区内构造演化与成矿 间的关系, ( 句 5 )为 丰富矿床的形成机制和今后的深部找矿提供一定理 论依 据 。 分 析点 评 句 1 作者提供 了产生课题背景的相关信息。 句 2作者为读者提供前人的一般性课题的信息 。 句 3陈述已有研究的空 白或不足, 并带出课题 。 句 4作者提供 了与课题相关的解决方法。 句 5由工作结果得出结论 。 这 是一 篇地质 调研 型论 文 。 参考 文献 : 1 Hi l a r y Gl a s ma n -De a l 著, 雷锦蘸 , 刘俊丽 , 武林 晓译 英语 科技 写作 M 北京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 0 1 I 2 罗伯特 A 戴著 , 毛裕芳 , 周灵芝 译 如何 撰写和 发表科学 论文 M 北京 : 原子能出版社, 1 9 8 6 3 周启源 , 科技论文写 作须知 M 上海 : 上海科学出版社 , 1 9 8 3 4 于兴河 , 郑秀娟 地质科技论文 的撰 写方 法 J 中国地 质教育 2 0 0 5, ( 2 ) 5 李 富春 , 朱 金初 , 等富锂氟 花 岗岩成 因: 高 温高 压实 验证 据 口 中国科学 ( D辑) , 2 0 0 3 , 3 3 ( 9 ) : 8 4 1 - 8 5 6 6 吕良, 邓 明国, 沙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