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以哈尔滨群力新区生态湿地公园为例.pdf_第1页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以哈尔滨群力新区生态湿地公园为例.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5年第 1 2期 ( 第 4 3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 i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No 1 2 2 01 5 ( T o t a l N o 4 3 ) 文章编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5 ) 1 2 0 1 2 20 2 人工引导 下的湿地公 园生态修 复 以哈尔滨群力新 区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高 鹏 (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要: 人工干预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 是巧妙利用“ 自然力” 恢复和营造生态化的湿地景 观。人工干预下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有其特殊性, 因而湿地恢复和营建工作需要针对性从生 境和物种两个方面出发, 采用适宜的技术 , 将人为干预将至最低, 从而实现减量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人工引导; 城市湿地公园; 生态修复; 营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 : T V 9 8 6 文献标识码 : B l 哈尔滨市及群力新区湿地现状 1 1 哈尔滨市湿地现状 哈尔滨市现有湿地 1 2 5万公顷。 目前 , 市 区内 已建成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 白鱼泡 国家湿地公园 两个 国家级湿地公园 , 在建并部分投 入使用的湿地 公园有金河湾湿地公园和群力新 区湿地公 园, 逐步 恢复往 日哈尔滨市周边湿地生态环境 。 1 2群力新区湿地现状 群力新区湿地原 为黑鱼泡湿地 , 地 处松花江坝 外 , 规划之初面积有1 0 0多万 n l , 场地内有多条沟渠 汇集于此, 水量非常充足, 每年春天有许多野生鸟类 来此栖息 , 湿地植物 随处可见。湿地 目前 为苇塘湿 地 , 以芦苇沼泽群落结构为主; 该湿地为城市建成区 中宝贵的生态资源 。 2 对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综合环境的分析 2 。 1 区位位置 群力新 区位于哈尔滨市西部 , 北衔松花江 , 与市 区行政中心一水 之隔 , 临江滨水 , 运脉极佳 ; 东与城 市中心区相邻, 处于城市上水, 上风向; 西邻长岭湖 风景旅游 区, 秉承天籁 , 自然生态优 良。南靠机场高 速公路 , 东接城市快速路二环路 , 西连环城高速 四环 路, 规划三环穿行期问, 为城市新地标, 四面纵横, 八 方通达, 是哈尔滨市颇具开发潜力的城区。群力新 区湿地公园是群力新 区六大主题公 园之一 , 位于群 力新区东部 , 在 丁香 大道、 灵江路 、 群力第 六大道围 合区域内, 是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中保 留下来的原生 湿地 , 新 区中的天然绿肺。 2 2 环境分析 湿地位于群力新 区东面 的中心 区域 , 区域 内涵 盖文化娱乐 、 商业 、 居住等各类用地, 该湿地公园为 市民提供一处休闲、 娱乐、 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公共开放空间。与此 同时湿地 自身又要抵抗城市发 展 的快速化进程 。 湿地三面与城市主干道相接 , 西为齿轮路 、 南接 东明大街 、 东连龙葵路 , 其中齿轮路业 已开通。完善 的交通组织为城市带来便利 的同时也影响着湿地生 态环境 。 3 湿地生态的营建和修复 湿地公 园的生态工程 涉及湿地 生境 ( 水 文 、 土 壤 ) 的修复或重建和湿地生物的恢复 , 以及其他相关 的景观游憩设施的建设 。湿地生境营建是通过生态 工程技术 对退化或 消失 的湿 地基底进行 修复或 重 建 , 再现干扰 前的结 构与功能 , 以及相 关的物理 、 化 学和生物学特性 , 使其能够继续 发挥应有 的作用。 3 1 湿地生境的恢复和设计 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和水环境恢 复 、 重 建。其过程是通过一些列的工程措施来维护基底 的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7 2 5 作者简介 高鹏( 1 9 8 2一) , 男, 黑龙江大庆人, _ 3 L 程师。 1 22 高鹏: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 第 1 2期 稳定性, 从而达到改良其土壤和改善其形态的目的。 湿地生境设计是通过采取生态化改造或营造等设计 理念, 通过具体技术措施提高湿地生境的稳定性和 异质性。 3 2 人工引导下生态湿地的自然修复原理 简言之 , 该原理就是 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提 高湿 地自我调节能力, 以增加复原速度的同时, 通过业已 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强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通过具体工程技术手段和措施将生境生态完整 性重新建立起来。确保恢复湿地 的长期稳定性。在 湿地公园的运营中将建立水体污染控制与 自净相结 合 的有机 、 生态 、 物质能量循环 的湿地生态系统。 4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人工湿地自然修复引导的关键在于恢复或重新 营建起湿地的生态系统, 使其步人良性循环。因而 人工的控制和干预需要从生境及物种恢复 2个方面 考虑。 4 1 湿地生境恢复技术及营建 基地环境是湿地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湿地 的土壤结构对湿地公园的营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群力新区湿地公园长期受 自然和或人为因素 的 影响 , 退化现象严 重, 湿地生境 的稳定性受 到影响。 鉴于此种情况 , 在群里湿地公 园的修复性建设 中, 有 必要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以促使基地环境的生态性修 复, 促进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系统的再生。 根据对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现状地表覆盖 已经 G I S分析获得数据显示 , 该区域地表覆盖主要以芦苇 为主 , 偶有沼泽柳树等人侵的木本植物 , 在湿地 内东 侧 、 西侧 、 东北侧这些地势较低处存在较为集 中的水 面, 湿地内北侧、 南侧边缘地带分布有零 星草地 , 场 地内东南侧分布有小片林区。但随着近几年对该湿 地的持续卫星地图监测及 G I S分 析现湿地内环境处 于中部 区域水量较为集 中。东西侧水量减少存在流 失现象且该状况存在进一步发展态势, 由于湿地内 水量补给不及 时, 局部 区块 土壤存在板结 和硬化现 象 。湿地内南北侧虽有少量地表径流 , 但 受道路 围 合以及城市房地产建设影响, 水量和水质得不到保 障, 整体生境已经岌岌可危。 针对以上情况 , 首先从改善 区域 内的土壤环境 着手 , 对于湿地公 园东西部现状采取 降低 局部地形 已形成自然补水的同时, 还应提高土壤活性。其具 体措施是针对湿地基底土壤的不 良性状和障碍因 素 , 可采取相应 的物理 、 化 学或微生物措施 , 用来 改 善土壤的性状 , 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 的 目的。土壤 改 良过程可分为保土和改土 2个 阶段。针对湿地现 状 , 改土的主要方法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局部施 以农 家肥 。当土壤过砂或过黏 时, 可采用砂黏互掺 的办 法。在湿地土壤恢复的过程 中, 往往不能采用单一 的一种方式方法 , 将物理改 良技术 、 化学改 良技术 、 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湿地轮作技术搭配使用, 以达到 最好的土壤改 良效果。 对于湿地公 园南北部 现状 , 由于砂质土营养物 含量低, 水体下渗速度快, 保水和保肥能力差, 植物 生长困难 , 因此在此区域重点考虑改善地表径流水 量和土壤 中黏土含量。其 中, 湿地土壤物理性能一 般要求土壤渗透率 0 0 2 5 3 5 c m h为宜, 次渗透 率可限制 植物 根 系或根 茎 穿透 , 起 到 护土 保 湿 的 作用。 对于湿地公园 的中部水量较为 丰沛的区域 , 湿 地基底营造宜适度调整为“ 多变形态” 代替“ 锅底 式 ” 单一水下空 间。因为复杂的基底环境更利 于水 生植物的生长和动物栖息地的构筑 。 4 2 湿地生态的物种恢复技术 湿地生态物种恢复技术包括湿地植物配置设计 和湿地动物群落栖息地的营造两个方面, 鉴于群力 新 区湿地公 园为已建成类项 目, 存 在稳 固的植物群 落和动物栖息地环境, 考虑文章篇幅所限, 就不在此 多进行 阐述和深人的研究 了。 5 结语 群力新 区湿地是罕见 的城 中天然湿 地 , 湿地 自 然景观淳朴 , 文化积淀深厚 , 但是 生态资源贫乏 , 因 此需要借助人工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保护或恢复湿 地, 由于大自然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因此尽量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