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ppt_第1页
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ppt_第2页
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ppt_第3页
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ppt_第4页
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塑不良分析与对策 二00八年十月,一、未注满,二、毛边,三、收缩,四、熔接痕、烧焦,五、色差、黑斑,六、空洞,七、口部变形,八、尺寸超差,九、强度不足,十、顶杆印痕,注塑工艺调整要领,在调整工艺时最好一次只改变一个工艺条件,多观察几回,如果注塑压力、注塑速度、料筒温度、冷却时间统统一起调的话,很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何道理。调整工艺的措施、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解决制品注不满的问题就有十多个可能的解决途径,要选择出解决问题症结的一、二个主要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首先查找工艺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去查找材料、模具方面、设备方面问题。此外,还应注意解决方案中的辨证关系,比如:制品出现了凹陷,有时要提高料温,有时要降低料温;有时要增加料量,有时要减少料量。还要采用逆向措施的解决问题的可行性。,1、料筒的温度设定一般由进料段到喷嘴段依次递升,这样设置有利于料筒里气体从下料口处排出。 2、鉴别料温是否适宜,在低压低速下对空注塑观察,适宜的射出来的料刚劲有力,不带泡、不卷曲,光亮、连续。 3、过程调整温度每次按 5 进行微调 ,不得大幅度调整,调整后需等510分钟才有效果。 4、温度往上升,需检查生产的零件是否变脆、变色等;温度下降时,需检查生产的零件是否有熔接痕、未注满等,螺杆转动是否有异常声。 5、出现料垫不均,是因料筒温度不够或料粒不均,导致塑化不均,需相应增加温度或检查材料颗料。 6、出现下料口结块或螺杆打滑是进料段温度过高、循环水不通或材料含水份多。 7、喷嘴段流诞时应降低喷嘴料温或增加螺杆后退距离,对成型尼龙类材料降低喷嘴温度喷嘴可能堵塞,需提高定模模温对应。,一、料筒温度的控制,1、根据零件大小设置压力段,零件小使用12段;零件大使用多段压力注塑,一般采用 34段。 2、设定注塑压力要观察实际注塑压力是否达到或超过。实际注塑压力超出设定压力值是因料量过多、转压点过低而引起的,此类情况零件出现毛边降低注塑压力没有多大效果,应相应减少料量;实际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是因料量过小,型腔内没有压力阻碍,如零件未注满或收缩需相应增加料量,而不是盲目增加注塑压力。 3、注塑压力设置最后一段要比前面的小,这样使零件不易产生毛边,脱模残余应力小,不易发生翘曲变形。 4、在注塑压力很低的情况下,零件仍然有毛边应降低料筒温度与模具温度才有效果。,二、注塑压力的控制,1、射速设置的原则是零件壁厚需要用低的注射速度,反之则使用高速注射速度。 2、零件大、排气不良的模具要使用多段射速,将射速行程分为24个段,在每个段中分别使用各自适当的注射速度与起点位置。例如在熔融塑料刚开始通过浇口时减慢注射速度,在充模过程中采用高速注射,在充模结束时减慢速度,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防止溢料及零件毛边,消除流痕和减少零件的残余应力等。低速充模流速平稳,零件尺寸比较稳定,零件内应力低,有助于避免缩孔和凹陷的发生。但如果射速过低时,充模时间延续较长,在较低的模温下容易使零件产生熔接痕,不但影响外观,而且使机械强度降低。 3、针对薄壁类零件采用高速注射时,料流速度快,当高速充模顺利时,熔料很快充满型腔,料温下降得少,可以在较低的注射压力下注满。高速充模能改进零件的光泽度和平滑度,消除了熔接痕现象,收缩凹陷小,对零件较大的能保证注满,但容易产生零件起泡或烧焦,或造成脱模困难。,三、注射速度的控制,1、保压时间的长短与料温有很直接的关系,熔料温度高,浇口封闭时间长,保压时间也长,反之保压时间短。 2、熔料在浇口的封口时间与模具浇口尺寸形状有关,例如点浇口、潜伏浇口,封口凝固后再延长保压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是没有效果的。 3、保压与注塑速度快有关,注塑速度快,型腔内气体未有足够的时间被排出模腔外,残留的气体阻碍保压进入,导致保压效果下降。 4、保压压力及速度通常是注塑压力及速度的50%内,保压压力过大,有可能将浇口处的冷料挤进零件内,导致零件靠浇口位置上添上冷料亮斑,或导致粘模问题的发生。,四、保压压力时间的控制,1、背压调得恰当有助于提高零件质量,特别有添加色粉的塑料生产必须要有背压才能达到颜色均匀的效果。 2、使用背压压力使得料筒内气体挤出,是排除塑料中各种气体的力量,有助于使零件减少银纹或气泡。 3、背压过高时,料筒内热效应增加,塑料的实际温度将提高,有可能造成热分解,另造成熔料时间延长,喷嘴容易流诞等问题。 4、背压太低时,螺杆后退速度快,从料斗流入料筒的塑料颗粒密度小,空气大,塑化能力差,在注塑时会消耗一部分注塑压力来致密和排除空气,导致零件不易注满或有银纹、气泡等。 5、背压的调校应视材料的性能、干燥情况、零件结构及质量状况而定的。,五、背压压力的控制,六、模具温度的控制,1、对于外观质量要求不高、尺寸收缩率变化影响不大的零件一般不需模温调节;对壁厚或流动阻力大的薄壁零件,并要求尺寸稳定性好,需要模温调节。 2、如果零件要求尺寸准确度高,模温控制应偏低;如果零件又薄双复杂,表面光洁度要求高,模温控制应偏高。 、对厚壁零件有时也要将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