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1页
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2页
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3页
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4页
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郭永超(1989),女,河南辉县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王朝辉(1970),男,安徽颖上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会展与重大事件旅游。 【摘要】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思想与职业意识,不仅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也是化解行业人才危机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通过对旅游专业196名学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专业实习对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学生职业意向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对专业实习的感知、实习的重要性、学校教学与实习管理、旅游酒店业的吸引力及学生周围社会群体的想法等;学生专业实习对学生职业认知影响很大,具体为实习后的认知远低于实习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实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帮助、学生对酒店业的兴趣以及留职酒店业的意愿;专业实习重要性因子、酒店业工作环境与待遇因子、社会群体因子、旅游酒店业发展前景因子、旅游酒店业吸引力因子及旅游酒店业发展程度因子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愿及职业发展呈正相关;学校教学和实习管理及实习酒店的工资待遇与学生就业意愿及职业发展呈负相关;研究认为高校专业实习安排与管理存在显著的问题,有待在课堂教学、实习设计及与学生的沟通与引导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酒店实习;旅游管理;职业意向;影响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2.01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旅游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全国各地不断发展,旅游的学科地位也从以前位列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上升到目前单列的一级学科地位。在全国旅游专业方向设置上,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为主,但是不管是旅游管理还是饭店管理方向,其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渠道多以旅游饭店业为主。而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途径,学生的专业实习受到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重视,由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等特点,旅游专业的学生实习设计与实习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在旅游教育教学的现实状态中,学生专业意识不足,专业忠诚度不高,旅游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率不高等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产生上述问题有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校专业教育的不足,特别是学生实习对学生就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进一步寻找对策与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于解决行业愈演愈烈的人才危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文献中对于高校实习的研究较多,关于旅游和酒店专业实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实习生对酒店实习的期望、感知与满意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酒店实习中影响学生毕业后选择酒店事业的因素探索,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研究等方面。Terry Lam等研究了酒店专业学生对实习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和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Scott Richardson通过澳大利亚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后的问卷调查,探索分析了旅游和酒店行业能否为学生提供他们认为能够影响事业选择的重要因素2。Evangelos S.Christou研究了希腊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生的观点提出建议3。较之国外,国内学者对于酒店实习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于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酒店实习对就业影响研究、学生酒店实习流失研究、学生酒店实习留职意愿研究、学校实习教学模式研究、实习生工作满意度研究、酒店实习管理研究等。徐子琳、严伟等研究发现学生认为校外实习对自己的最大帮助是增加正向工作经验,加强沟通应对能力4。刘红梅、吴金铃对酒店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5-6。包富华利用调查问卷探索出酒店实习生消极心理的主要因子7。苏建军、翟艳实证分析了酒店实习生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8。邓振锋、温卫宁等对学生酒店实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9。关于实习生留职与就业影响的研究,田喜洲和谢晋宇对重庆4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酒店实习社会化及其留职意愿影响因素10。王兴琼对成都市酒店实习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处在职业探索后期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酒店及酒店行业发展前景的评价会对其未来职业选择产生显著影响11。闪媛媛、胡焱等通过调查发现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情况会影响其今后是否愿意在酒店业就业,但其影响不是“关键性”的,而是“有助的”12。此外,李德明等以广州、北京、湖南的三个酒店,评价研究了酒店实习基地的选择13。钟毓华、杨朝晖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初步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4。 国外学者多以具体实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与建议。而国内研究集中于对酒店实习的宏观分析,未能具体分析酒店实习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量表开发与调查设计 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个体实习体验与个体访谈来设计问卷,由专家审定并确定出34个测量题项。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特征,以客观选择题的方式出现;第二部分是测量学生对专业实习感知评价的指标,主要涉及学生个人实习感知、学校教学与实习管理及旅游酒店业与社会群体对专业实习的影响等四方面的具体问题;第三部分是学生职业意向的测量指标,其中又分为就业意向与职业发展两方面,包含6个测量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安徽师范大学2010级和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做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实习前借助学生集中开会指导的时间向将参加实习的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离场的情况下如实填写问卷,并现场回收。实习期结束后再次将参加实习的学生集中起来发放问卷。为保证实习前后问卷数量相等,且前后数据具有可比性,笔者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编号,每位学生将要填写实习前后的两份问卷,若有其中一份问卷无效则相应剔除另一份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实习前后各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实习前后各98份),有效率为93.33%。其中男生30人,女生69人。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除信度效度度量外,还采用了均值分析、差异性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二、数据分析 (一)因子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问卷分析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23,因此本文所用数据具有较好的置信度。问卷的效度分析采用KMO值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本问卷的KMO值为0.857,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利用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本问卷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为8个,其累积贡献率为67.542%。分析结果见表1。 根据公因子所含的变量进行命名。公因子F1包含7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16、X17、X18、X19、X20、X21、X23,该公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实习对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的帮助,参加酒店实习的意愿在该因子中的载荷值最低,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实习的重要性因子。公因子F2包含5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8、X7、X24、X10、X9,该因子主要反映酒店业及实习酒店的工作环境与待遇,因此该因子命名为酒店工作环境与待遇因子。公因子F3包含4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13、X12、X15、X14,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校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帮助、学校实习的设计以及对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学校教学与实习管理因子。公因子F4包含4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26、X27、X28、X25,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老师、学生、父母和实习单位职工对实习学生选择就业的影响,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社会群体因子。公因子F5包含2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6、X3,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我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旅游酒店业发展前景因子。公因子F6包含3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22、X4、X1,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旅游业、酒店业的喜爱和兴趣程度,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旅游酒店业的吸引力因子。公因子F7包含2个变量,按因子载荷高低排序为X5、X2,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我国旅游和酒店业目前目前发展的完善程度的感知,因此该公因子命名为旅游酒店业发展程度因子。公因子F8包含1个变量,是学生对实习酒店的工作待遇的感知,该因子命名为实习酒店工作待遇因子。 表1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评价因子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因子6 因子7 因子8 X16实习能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0.820 X17实习能提升个人素质 0.765 X18实习能增加就业机会 0.760 X19实习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0.762 X20实习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0.791 X21实习能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0.729 X23很愿意参加酒店实习 0.618 X7酒店业工作环境舒适 0.694 X8酒店业工作待遇良好 0.696 X9实习酒店品牌声誉很好 0.452 X10实习酒店工作环境很好 0.581 X24很明确自己的实习目标 0.605 X12学校教学丰富了专业知识 0.688 X13学校教学提高专业技能 0.714 X14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实习 0.590 X15学校实习设计很合理 0.618 X25老师言行会影响以后就业选择 0.617 X26同学的就业意向会影响我就业选择 0.829 X27员工对饭店的评价会影响我就业选择 0.729 X28父母的想法会影响我就业选择 0.720 X3旅游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0.614 X6酒店业发展前景好 0.620 X1热爱旅游行业 0.500 X4对酒店业非常感兴趣 0.560 X22专业实习使就业更加顺利 0.702 X2旅游行业发展完善 0.654 X5酒店业发展程度高 0.833 X11实习酒店的工作待遇很好 0.861 方差贡献率(%) 19.169 9.637 9.552 8.212 6.001 5.454 5.391 4.126 累计方差贡献率(%) 19.169 28.806 38.357 46.570 52.570 58.025 63.415 67.542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二)比较均值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发现和了解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实习前后的感知差异,笔者对问卷数据做了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均值比较发现学生在大多测量题项上均存在差异。 1.公因子均值比较 首先对提取出的8个公因子做了前后均值比较分析。通过均值差异可以发现,各公因子实习后的测量均值均下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F6旅游酒店业的吸引力因子,实习前后均值差异为0.64。其次是F1实习的重要性因子,实习前后均值差异为0.61;差异最小的是F4社会群体因子,实习前后均值差异只有0.05。其次是F7旅游酒店业发展程度因子,实习前后差异为0.14,见表2。 表2全部公因子的均值比较 维度 实习前均值 实习后均值 实习前后差异 F1 4.19 3.58 -0.61 F2 3.24 2.73 -0.51 F3 3.57 3.04 -0.53 F4 2.98 2.93 -0.05 F5 4.03 3.56 -0.47 F6 3.58 2.94 -0.64 F7 2.57 2.43 -0.14 F8 2.76 2.59 -0.17 2.行业感知因子 对旅游和酒店业整体认识测量的8个题项中均值大于3.5的仅有4项,分别是对旅游和酒店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与兴趣。学生实习前对其充满好奇和兴趣,因此学生都较喜欢旅游和酒店业,并且认为旅游和酒店业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习后学生的认识出现差异,6个题项存在显著性差异(t0.05)。其中均值差异最大的是对酒店业的兴趣程度、酒店业的工作待遇及酒店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实习,学生对酒店业有了直接接触和认识,而酒店业作为新兴行业,在管理、制度、薪酬体系等方面还不完善,因此学生实习后对其兴趣大大减弱。差异最小的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程度和对酒店业的发展程度感知,说明专业实习的情况对学生对旅游和酒店业的发展程度的认识并没有什么影响,见表3。 表3对旅游行业的感知认识 题项 实习前均值 (标准偏差) 实习后均值 (标准偏差) 实习前后差异 Sig.(双侧) 热爱旅游行业 3.59 3.19 -0.40 .003* 行业发展完善 2.24 2.09 -0.15 .159 行业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4.08 3.67 -0.41 .005* 对酒店业非常感兴趣 3.58 2.69 -0.89 .000* 酒店业发展程度高 2.90 2.78 -0.12 .333 酒店业发展前景好 3.99 3.45 -0.54 .000* 酒店业工作环境舒适 2.76 2.51 -0.25 .101 酒店业工作待遇良好 2.62 2.01 -0.61 .000* 注:*在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 3.专业教育感知因子 表4显示,学生实习前对学校专业教学评价较高。学生普遍认为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实习,对实习安排和管理都较满意。同时认为学校的教学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并增加了自己从事酒店工作的信心和热情。然而实习后学生对专业教学感知的4个题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实习前学生对“学校(学院)重视专业实习”这一题项感知均值最高,而实习后的均值差异却最大,前后均值差异为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