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临终者献爱心剖析.ppt_第1页
为临终者献爱心剖析.ppt_第2页
为临终者献爱心剖析.ppt_第3页
为临终者献爱心剖析.ppt_第4页
为临终者献爱心剖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临终者献爱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 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本文科判: 一、临终关怀的起源和现状 二、死亡时唯一有用的是正法 三、佛教徒如何临终助念? 四、为什么要助念? 五、佛教徒如何面对死亡?,一、临终关怀的起源和现状,1、临终关怀的起源: 起源于西方,在全世界引起了重视,中国也在开展中。 2、临终关怀的目的: 1)世间临终关怀: 对处于生命晚期的人提供最后的安慰和关怀,对临终者的身心做有限的调整,使他们以较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也包含心灵的安慰。 2)佛教的临终关怀:站在佛教的角度看,这些关怀都是暂时的。 只有通过佛法的方便,才能让人们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究竟往生清净刹土,获得出世间的圣果。因此,佛教的临终关怀才是最圆满的。 3、临终关怀的现状: 1)对临终者的关怀还不够: 对临终者做的事情很少,即使做一些也是随便应付下。 2)应该用对待活人的态度对待死者: 事死者,如事生,二、死亡时唯一有用的是正法,1、死亡时的真实状态: 1)死亡时,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离开。 2)死亡时,钱财、亲友、地位都没有用,唯有正法最有用。 死亡时能带走的就是业,恶业是我们不愿意带的,善业要靠正法才能带来。 3)死亡时是很可怕的,除了身体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心灵上也备受折磨。 2、用佛法利益亡者 1)临终的人很可怜,作为大乘佛教徒一定要关心他们。 2)用佛法利益亡人 a)上师的示现: b)佛教的经咒不论从谁的口中念出来,对亡人都有利益 c)主动、无条件的为亡人做法布施 d)对死者来说善法比什么都重要,可以灭尽死亡的恐怖。 藏地有种说法:“生前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杂阿含经中也说:“人生寿命促,必将付于死,衰老之所侵,无有能救者。是以应畏死,唯有入佛法,若修善法者,是则归依处。”,二、死亡时唯一有用的是正法,3、改变对亡人的态度: 1)藏汉两地对亡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a)在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对亡人利益很大。 b)汉地很缺少这种行为,有些不但不为亡者做善事,反而造下很多恶业。 2)改变对亡人的态度: 上师希望大家以后要去除这些陋习,尽量让亡者的命运有所改善,否则有的人虽然来到了人间,也遇到了佛法,但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很可惜的。 4、要对死亡做准备: 1)死亡肯定会轮到自己 2)死亡的情况各不相同,以何种方式、时间、地点死亡无法预计。 3)要提前对死亡做准备,佛法的修行和体验会让我们对死亡有把握。 4)修行有素的修行人,死时是很自在、欢喜的。,三、佛教徒如何临终助念,1、首先要有组织 1)要将四十九天内的佛事安排好 2)对佛事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家人肯定往生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很多大成就者圆寂后都需要四十九天的佛事。 2、尸体的处理以及助念现场的安排: 1)必须等身体完全冷却,才能移动身体或者换衣服,最好在二十四小时内不要触碰死者。 2)应该把亡者放在清净的地方,如果条件具足,可以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尸体。在尸体没有处理之前,一直在那个房子里念经;尸体处理完以后,每天也继续在那个房子里念经。 3)尸体最好用布盖上 4)布置现场:陈设西方三圣像、佛经和佛塔,还要为死者供灯,一般是供七盏灯。(中阴身经常处于恐怖、黑暗中,供灯可以给亡者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5)在助念之前,与死者的家人沟通好。 6)助念时,现场要平静,亡人的亲友不要哀号哭泣,应该以悦耳的声音诵经念佛,这才是对亡人最有利的。,四、为什么要助念?,1、临终是非常关键的时刻,那时无论是恶还是善,对亡者的去向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法苑珠林云:从生作善,临终恶念,便生恶道。从生作恶,临终善念,而生天上。 2)阿耆达王和汉地张善和的公案。 3)断除疑惑:那先比丘经的公案:临终的善法效果明显。 4)临终时,既不要对怨敌产生嗔心,也不要对亲人和财产生起贪心。 平时就要不断串习,否则临终可能放不下。 2、死亡时,很难依靠自己的修持度越难关 1)中阴境界很恐怖,很难转为道用。 2)印光大师说:“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始可登峰造极。” 3)闻解脱经中也说:如同江河里随波漂流的木头,只要稍微用力就能将其拉到岸边。同样,心识即将离开身体时,也极易受他缘影响,如果为亡人哭泣或者造恶业,亡人可能因此而转生于恶趣,如果为亡人造善法,亡人可能因此而往生清净刹土。,四、为什么要助念?,3、佛菩萨的名号、咒语、佛经对亡人利益很大 1)地藏经里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2)对临终者念诸佛菩萨的名号,如药师七佛、八大菩萨的名号,也可以念一些殊胜的咒语,或者念佛经中的偈文,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即使念诵者是凡夫,念这些对亡人也有很大利益。 4)上师的示现: 4、助念功德无量 1)莲宗宝鉴中说:“若劝得一人生净土,纵自不修行,亦合得生净土。” 2)法王如意宝的示现。,五、佛教徒如何面对死亡,1、死亡到来之际不要恐慌,否则会障碍解脱。 1)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对死亡做六种想: 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死如新陈代谢 2)印光大师开示的临终三大教言: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第三,切莫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果能依此三法而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2、提前写好遗嘱,安排后事。 1)修行人的遗嘱。遗产是带不走的,但用遗产做善法是可以带走的。 2)藏地的做法 3、要重视四十九天的佛事。 1)教证:地藏经中说:“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2)念经:金刚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地藏经、法华经或者念诸佛菩萨的名号和咒语。 3)尽量做供灯、放生等善法。 4)千万不能造杀生等恶业,不好的传统要抛弃。 5)一个佛教徒对母球后世的处理方式。 6)助念过程中要注意善巧方便。7)大乘佛教徒要无条件的尽力利益亡者。,七、总结,1、人在临终之时非常可怜,此时需要别人的帮助。 2、用佛法来帮助亡人是最有利的。 3、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