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T 743-200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是针对绿色食品中的绿叶类蔬菜制定的一项农业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作为绿色食品的绿叶类蔬菜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及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旨在保证这类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根据标准内容,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申请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绿叶类蔬菜产品。接着,在术语定义部分对“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奠定基础。

对于生产基地的选择与管理方面,《NY/T 743-2003》强调了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包括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质量必须符合特定标准;同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并提倡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型病虫害控制方法。

在种子选择上,标准建议优先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此外,还详细列出了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名单以及推荐使用的肥料种类,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关于收获后的处理,《NY/T 743-2003》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如何进行清洁、分级、包装等操作,以及储存和运输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温度控制等,目的是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3-12-01 颁布
  • 2004-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T 743-200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pdf_第1页
NY-T 743-200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pdf_第2页
NY-T 743-200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T 743-200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0 8 0 . 2 0B 3 1. 1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NY / T 7 4 3 -2 0 0 3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Gr e e n f o o d - G r e e n l e a v e v e g e t a b l e s2 0 0 3 - 1 2 - 0 1 发布2 0 0 4 - 0 3 - 0 1 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部发 布N Y/ T 7 4 3 -2 0 0 3月IJ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本标 准主要起 草人: 刘肃 、 钱洪 、 谢众 . 郭春敏 、 张德纯 、 王富华。N Y/ T 7 4 3 -2 0 0 3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2 规 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5 食品中锅的测定 GB / T 5 0 0 9 . 1 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2 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 / T 5 0 0 9 . 1 0 5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1 0 植物性食品中 氯氰菊醋、 氰戊菊醋和澳氰菊醋残留量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8 8 蔬菜、 水果中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的测定 G B / T 6 1 9 5 水果、 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2 6 一 二氯靛酚滴定法) G B / T 8 8 5 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 B / T 1 5 4 0 1 水果、 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N Y / T 3 9 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 Y / T 6 5 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 Y / T 6 5 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 NY / T 6 5 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要求4 . 1 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 Y / T 3 9 1 要求。4 . 2感官 感 官应符合表 1的规定。NY / T 7 4 3 -2 0 0 3表 1 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感官要求品质规格限度1 同一品种或相似品种, 成熟适度, 色泽正, 新鲜、 清洁。2 无腐烂、 畸形、 开裂、 黄叶、 抽墓、 异味、 灼伤、 冷害、 冻害、 病虫害及机械伤。同规 格 的样 品 其 整 齐度 应) 9 0 % 。每批样品中不符合品质要求的样品按质量计总不合格率不应超过 5 %注:腐烂、 异味和病虫害为主要缺陷。4 . 3 营养指标 营养指标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 2 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营养指标单 位 为 毫 克 每百 克项目菠 菜叶用葛芭芹 菜 ( 茎 )筒 篙莱 菜维 生 素 C 3 0妻 1 0 8 2 2 1 6注: 本标准中的指标仅作参考, 不作为判定依据。4 . 4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 3中的规定。 表 3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卫生指标单 位 为 毫 克 每 千 克序 号项 目指 标1砷( 以As 计)( 0 . 22汞( 以 H g计)镇 0 . 0 13铅( 以P b 计)镇 0 . 14锡( 以C d 计) O . 0 55氟( 以 F计) 0 . 56乙酞甲胺磷( a c e p h a t e ) O . 0 27乐果( d ime t h o a t e ) 18毒死蟀( c h l o r p y r if o s ) O . 0 5g敌敌畏( d ic h lo r v o s ) O . 11 0氯氰菊醋( c y p e r me t h r i n ) 0 . 511浪氰菊酷( d e l t a m e t h r i n ) 0 . 51 2氰戊菊酷( f e n v a l e r a t e )( 0 . 0 21 3百菌清( c b lo rot b a lo n i l)成 0 . 0 11 4多菌灵( c e r b e n d a a i m)镇 0 . 11 5亚硝酸盐( 以N . N O: 计)( 2注: 其他农药参照 农药管理条例 和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NY/ T 7 4 3 -2 0 0 35 试验方法5 . 1 感官要求的检测5 . 1 . 1 按 G B / T 8 8 5 5 的规定, 随机抽取样品2 k g -3 k g , 用目测法进行品种特征、 清洁、 腐烂、 畸形、 开裂、 黄叶、 抽蔓、 冷害、 冻害、 病虫害及机械伤害等项目的检测。病虫害症状不明显而有怀疑者, 应用刀剖开检测。用嗅的方法进行异味的检测。5 . 1 . 2 用台秤称量取样后每个样品的质量, 按下述方法计算整齐度: 样品的平均质量乘以( 1 士8 0 a ) e5 . 2 维生素 c的检测 按 G B / T 6 1 9 5 规定执行。5 . 3 卫生指标的检测5 . 3 . 1 砷 按 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执行。5 . 3 . 2铅 按 G B / T 5 0 0 9 . 1 2 规定执行。5 . 3 . 3 镐 按 G B / T 5 0 0 9 . 1 5 规定执行5 . 3 . 4汞 按 G B / T 5 0 0 9 . 1 7 规定执行。5 . 3 . 5 氟 按G B / T 5 0 0 9 . 1 8 规定执行。5 . 3 . 6 氯氰菊醋、 澳氰菊醋、氰戈 菊酣 按 G B / T 5 0 0 9 . 1 1 0 规定执行。5 . 3 . 7 乙酞甲胺磷、 乐果、 毒死蝉、 敌敌畏 按 G B / T 5 0 0 9 . 2 0规定执行。5 . 3 . 8 百菌清 按 G B / T 5 0 0 9 . 1 0 5 规定执行。5 . 3 . 9 多菌灵 按 G B / T 5 0 0 9 . 1 8 8 规定执行。5 . 3 . 1 0 亚硝酸盐 按 G B / T 1 5 4 0 1 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6 . 1 检验分类6 . 1 . 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 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 a ) 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或进行绿色食品年度抽查检验; b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c )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d ) 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6 . 1 . 2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 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 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 方可交收。NY / T 7 4 3 -2 0 0 36 . 2 组批检验 同产地、 同规格、 同时采收的绿叶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批发市场同产地、 同规格的绿叶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超市相同进货渠道的绿叶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6 . 3 抽样方法 按照G B / T 8 8 5 5 中的 有关规定执行。 报验单填写的项 目应与实货单相符, 凡与实货单不符, 品种、 规格混淆不清, 包装容器严重损坏者,应由交货单位重新整理后再行抽样。6 . 4 包装检验 按第 8章的规定进行。6 . 5判定规则6 . 5 . 1 每批受检样品抽样检验时, 对不符合感官要求的样品做各项记录。如果一个样品同时出现多种缺陷, 选择一种主要的缺陷, 按一个残次品计算。不合格品的百分率按式( 1 ) 计算,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X= m, / m2 (1) 式 中 : X 单项不合格百分率; m , 单项不合格品的质量; m 2 检验批次样本的总质量。 各单项不合格百分率之和即为总不合格百分率。6 . 5 . 2 限度范围: 每批受检样品, 不合格率按其所检单位( 如每箱、 每袋) 的平均值计算, 其值不应超过所规定限度 如同一批次某件样品不合格百分率超过规定的限度时, 为避免不合格率变异幅度太大, 规定如下:规定限度总计不超过 5 %者, 则任一件包装不合格的上限不应超过 8 %06 . 5 . 3 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 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6 . 5 . 4 复验 : 该批次样本标志、 包装、 净含量不合格者, 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验一次感官和卫生指标检测不合格不进行复验7标志: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绿色食品标志。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 产品的标准编号、 商标、 生产单位( 或企业) 名称、 详细地址、 产地、 规格、 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 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 完整、 准确。包装、 运输和贮存8 . 1 包装8 . 1 . 1 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 纸箱等应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 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 整洁、干燥、 牢固、 透气、 无污染、 无异味, 内壁无尖突物, 无虫蛀、 腐烂、 霉变等, 纸箱无受潮、 离层现象。包装应符合 NY / T 6 5 8的要求8 . 1 . 2 按产品的品种、 规格分别包装, 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8 . 1 . 3 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 单位质量应一致。8 . 1 . 4 逐件称量抽取的样品, 每件的净含量应不低于包装外标志的净含量。根据检测的结果, 检查与包装外所示的规格是否一致。8 . 2运输 i zi 输前应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