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1页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2页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3页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4页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在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把能力教学与素质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关键词: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 人文素质 观念 鲁迅曾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 。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 (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 ,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 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毫无疑问,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能反映其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 纵观近几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与市区均分有一段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得分较低。去除卷面、字迹因素,笔者认为,大部分农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使其在作文中所立之意、所选之材、所遣之辞显得粗糙单调、呆板乏味,影响了得分。邻近乡镇的农村初中,想必也存在类似的 窘境。因此,有必要更新观念,寻求对策,尽力扭转这2 / 8 种局面,从而站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层面上,为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作出自己的实践努力。现在,先分析一下我校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面临的现状,再探讨三个观念。 现 状 因教学条件所限,我校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教学有以下表现: 1、学生方面: 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的来源仅局限于书本;对周围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关怀;不关心传统文化;比较热衷于追求表层次的感官享受,缺乏基本的理性 思维;理想精神和实证精神薄弱,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终极目的只在考上区内的重点中学,等等。 2、教师方面:自身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缺乏师生之间的广泛对话;人文科学教师还没有形成角色转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命、青春、爱情、环境、情感、梦想等,全面铸造其品格方面做得很不够;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学习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教育创新的意识不强,等。 3、学校学科管理方面: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较差,没有能力进行多媒体教学,更缺乏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人文素质教材;还没有思考过人文 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视野还停留在考这一点上;校园文化活动几乎停顿,一些学校常有的学术讲座、社团活动、专题研究、课外导读等 的 活 动 没 有 开 展 起 来 , 校 园 人 文 氛 围 淡 薄 ,3 / 8 等。 三 个 观 念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并且逐步地树立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不能替代人文素质的教育的正确观念。不能因现在创新的喊声特别高而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能力培养的范畴,或者混淆了认知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区别。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众所周知,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专家指出,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在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现在的初中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已达到学科分类比较细致、学科的教学体系比较系统化、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比较明确的程度,各学校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歧较小。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序列性,人文学科的分工不明确,而没有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 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常规的语文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能体现出他(她)对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现象所持的态度、感情和价值观。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习作中的立4 / 8 意、选材及表达。因此,要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不是看了几百篇优秀例文就可轻易完成的。非得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不可。看下面这两个片断。 ( 1)大凡伟人都是孤独的,他们的思想、行为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所理解,信服。屈原是孤独的,世人皆醉 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他的理念不被人接受,最终只得抱石投江;李白是孤独的,他的才气使他对文字的驾驭达到乘兴而来,尽兴而去的地步,然而他一生受排挤遭迫害,李唐盛世容不得他,他只得借酒浇愁。于是这些伟人要么像荆棘鸟,走向偏激的极致,要么像枯叶蝶,走向归隐的极致。包括您的文章在校园里也不太受欢迎,同学们爱的是张爱玲,是冰心,是韩寒,您觉得呢? ( 2)校园已不再年轻,她无法拥有花季少女甜甜的微笑,无法得到青春的热情与奔放,也无法拥有花朵般婀娜的身姿。所以,她让充满生机的生命来替她拥有和获得。它将自身的尘埃 过滤,将清纯送给所有人。 风,轻轻地刮过脸庞,悄悄地捕捉了内心深处微妙的烦恼,心灵角落丝丝的痛楚,眼角下方凉凉的泪水,舞蹈着将它们抛向遥远的天空树叶开始舞蹈,奏出美妙的乐章,我知道这是校园在歌唱;花儿伴着清风舞蹈,我知道这是校园在欢笑。尽情地歌唱,尽情地舞蹈,尽情地深呼吸,生命将因此而灿烂,人生将因此而发光。 ( 两段皆摘自高新区作文竞赛获奖作文) 这些习5 / 8 作片断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表达功力,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击节称赏。但小作者所表现出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尤其值得称赞。 知识的积累,思维水平的提高,固然提高了个人的认知能力,对素质的改善有基础的作用,但解决不了情感、信念、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像上面作文中出现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和批判,对文人精神境界的形而上的思索,对自然、对校园环境中生命体的拟人化,尊重生命、追求自由和青春,有容乃大的气质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等非认知心理因素,只有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才能获得。 二 、初中作文教学要 把 写 作 技 能 训 练 和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和 谐 的 统 一 起来。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语文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要素,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应该服从整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某种手段、途径有机结合,取得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协同发展的最优效果。 那么,写作技能和人文素质是怎样的关系呢?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负载着丰富多采的文化。而学生的写作,正是要把语文学习中积累的主观体验、 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自身品质、迫使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形式技巧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乃至语文训练)过6 / 8 程中,不能理解、接受、熔化这些文化内容,就不可能理解民族语言的表现力,也不可能运用语言很好的表情达意。再看下面一段例文: 我很想要一只足球,可是我爸爸妈妈不让我买。现在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是什么,我想都不想是足球。 我很喜欢踢足球,以前我可有一只足球,可我考试考得不好,被我妈妈拿去了。现在我一放学,妈妈就叫我做作业、看书,还说考试考得好了才把足球还给我。我只想要足球,现在一到家我就做作业。 到了星期天妈妈也不把足球拿给我。 ( 实录自本校初一某生习作) 这样的作文,只是做到语句比较通顺 尽管在写作时,该生已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却没有为作文贯注一丝灵气,读来了无趣味。如果这个学生的写作水平照此发展下去,笔者猜测,也顶多只会就事论事地对待作文,把它看作是多识些字,尽可能扩大词汇量,懂得些语法、修辞,学会一些写作手法,记住一些写作模式等罢了。 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效果,借用四书大学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有效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提高道德思想素质,净化个人灵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去教育人民,唤起人民,除旧布新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就作文训练来说,言为心声,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过程,应该能服从于并表现出他的价值观和人文素质的发展轨迹。我们教师也必须7 / 8 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观,通过完善新的作文质量的评价标准,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文章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作者情感的外观,要想写出优秀的作 品,就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这 种 大 作 文 观 的 形 成 需 要 教 师 的 有 意 为之。 语文教师要有勇气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夯实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文学审美的功底。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把握住学校文化的导向,另一方面以身践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中华民族固有的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虽千人而吾独往的英雄气概,先忧后乐的胸襟抱负,夸父逐日的坚韧精神,温和敦厚、谦逊内敛的民族精神,向往山林、融于自然的审美追求,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 格,这些都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勤俭自律、发奋图强的自立意识,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这其中教师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的作文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